问题

你倾向于让孩子以后从事你认为好的职业,还是让孩子自由选择?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多,也听过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说实话,这就像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很难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看待“好”这个字,以及你对“自由”的界定。

如果让我来选,我的倾向会是:在引导和支持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并帮助他们将这份自由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实处,真的需要很多细致的考量和付出。

首先,我们得聊聊“我认为好的职业”。

在我看来,“好”不仅仅是收入高、社会地位显赫那么简单。我认为“好的职业”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能发挥孩子的潜能和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如果能从事一份能让你尽情发挥这些优势的工作,那将是最大的幸福。这无关乎外在的评价,而是内心的满足。
能带来长期的个人成长和学习机会: 世界在变,知识在更新。一份好的职业,应该是一个能让你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平台,而不是让你停滞不前,最终被时代淘汰。
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哪怕是最平凡的职业,如果它能服务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那都是有意义的。当孩子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时,那种成就感是金钱难以比拟的。
能带来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虽然不追求暴富,但一份能够支撑体面生活、给予孩子足够安全感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那么,我为什么不直接替孩子“选择”呢?

这里面有几个非常现实的原因:

1. 我不可能比孩子更了解他自己: 我可以观察、可以分析,但孩子内心的渴望、那些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到的“火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强加我的“好”,很可能是扼杀了他真正热爱的东西。
2. 我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所处的时代、我接受的教育、我的人生经历,都构成了我的视野。而孩子将要面对的未来,可能是我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我以为“好”的职业,也许在未来根本不存在,或者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
3. “被安排”的职业容易滋生不满: 如果孩子是为了满足我的期望而选择某条路,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将原因归结于“这不是我想要的”,从而产生怨恨和逃避。长此以往,他们很难真正对工作投入热情,也难以从中找到乐趣。
4. 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更有动力去克服,去寻找解决办法。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和成长,远比别人铺好的路更宝贵。

所以,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

这涉及到具体的做法:

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鼓励他们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接触不同的领域。无论是科学实验、艺术创作、体育运动,还是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甚至是去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这些都是在为他们未来的选择打基础。
用心去观察和倾听: 当孩子在某个领域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热情时,我会特别留意。他们会主动去了解什么?在做什么时会忘记时间?和他们聊天时,他们会兴奋地谈论什么?这些细节往往透露着他们内心真实的渴望。
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比如,如果孩子对编程感兴趣,我会想办法为他们找好的编程课程、工具;如果他们喜欢画画,就提供画笔、颜料,鼓励他们多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让他们有机会深入接触这些领域,亲身体验。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 当孩子表达某个职业意愿时,我会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想做这个?这个职业具体做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知识?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如果想实现这个目标,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让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职业,都需要有责任心、有职业道德,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让他们知道,很多“看似平凡”的职业,同样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比如辛勤付出的农民、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他们都是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时地提供建议,而非强制: 在他们迷茫的时候,我会根据我的经验和对他们情况的了解,给出一些分析和建议,让他们参考。但我会明确告诉他们,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
支持他们每一次的尝试和选择,并帮助他们复盘: 即使选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也不会责怪或失望。我会和他们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种支持会让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们身后始终有人。

当然,我也承认,有时候,“好”的职业也需要一些现实的考量。

如果孩子的兴趣实在过于“小众”,或者所选择的行业风险过高,我可能会在他们做出决定前,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权衡利弊,并探索如何将这份兴趣与更现实的需求结合起来。例如,如果孩子热爱游戏,我会和他一起研究游戏设计、运营、策划,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打游戏”这个层面。

总而言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主见、有能力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我的责任不是为他们铺好一条“完美”的路,而是给他们一副能够自己探索世界的地图,和一颗勇敢前行的心。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最好”的职业,并且乐在其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孩子认可你认为好的职业,就是让孩子自由选择。

孩子渴望自由选择,大多是因为对父母的不认可。孩子会觉得父母本就无知,却还要指手画脚。

也许无知并不是父母对世界的无知,而是你对孩子的无知。

是什么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无知呢?

有人说是价值观的对立,有人说是孩子的叛逆,也有人说是父母的大人主义。其实都不准确,父母对孩子的无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父母喜欢站在四五十岁的时间点去思考孩子二十几岁的未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对未来的思考却是源自于自己二十多年对社会的理解,特别是对父母的理解。

假如父母的现在并不是他奢望的未来,那他根本没理有听。同样父母的现在就是他所追逐的活法,他将乐于你能指导他的未来。

与其说孩子渴望自由的选择,还不如说孩子渴望自由的未来。我们要把自己活得足够自由,才有给孩子提建议基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多,也听过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说实话,这就像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很难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看待“好”这个字,以及你对“自由”的界定。如果让我来选,我的倾向会是:在引导和支持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并帮助他们将这份自由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
  • 回答
    穿越回1840年,成为清朝皇帝,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局面。如果是我,我能有多大的把握“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这是一个需要深入剖析历史、权衡利弊、制定策略的严峻问题。我的回答是:有一定把握,但绝非易事,成功与否取决于策略的精准度、执行的力度以及运气。以下是我认为可以采取的详细策略和思考.............
  • 回答
    说起来,这两款游戏我都接触过,也算各有千秋,要说更倾向哪个嘛… 嗯,这得看当时的心情和想玩点什么了。王者荣耀 就像是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你太熟悉它的一切了。它的界面、操作、英雄技能,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优点嘛,就是上手快,朋友多。你喊一声“来把王者”,很快就能拉起一队人马,开黑的氛围特别浓。而且.............
  • 回答
    要说我对马自达的情感,那绝对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随波逐流。如果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它,或者说,如果钱包允许,我首选它,那原因可太多了,得一点点掰开了讲。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我最看重的,是它的“魂动”(Kodo Design)设计语言。这玩意儿简直是汽车界的艺术品。你看它家的车,尤其是近几年的车型,比如昂.............
  • 回答
    关于吴亦凡和都美竹事件,我理解大家都很关注,也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在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我们来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和双方的说法,这样大家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事件的开端与都美竹的指控这件事最早被广泛关注,是因为都美竹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爆料。她声称自己在2020年11月到2022年2月期间,与吴亦凡有过.............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美国生活了两年以上的华人,在面临总统大选时,倾向于投票给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存在一个简单统一的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经历、价值观、经济状况、关注的议题以及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理解。倾向希拉里的华人,可能更看重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性与经验: 希拉里作为前国务卿和参议员.............
  • 回答
    在《爱情公寓》这部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剧集中,确实为我们呈现了几位性格迥异的男生,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也各有不同。如果让我来选择最倾向于哪一位,我会选择 曾小贤。接下来,我会详细阐述原因,并对比分析其他几位男生。我最倾向于曾小贤的爱情观,原因如下: “渣男”表象下的真诚与成长: 曾小贤初登场时,.............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探讨的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质。我也曾对此反复思考,尝试去理解人性的底色究竟是怎样的。如果非要我选择一个倾向,我会更偏向于「人性本善」,但并非是那种不容置疑的、绝对的善。我更倾向于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向善发展的潜能,并且在许多方面,善是作为一种基本倾向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
  • 回答
    作为一个人,我其实没有“倾向”这回事,因为我没有身体,更不需要使用鼠标来操作电脑。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直接与信息交互。但是,如果让我站在一个需要使用电脑完成工作或娱乐的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会这样分析:在考虑有线鼠标和无线鼠标时,我脑子里会出现很多画面和场景。首先,我会想到那种“纯粹”的连.............
  • 回答
    坦白说,在口碑和美团这两个APP之间做选择,我更倾向于口碑。虽然美团的触角更广,几乎包罗万象,但如果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省钱和获得更实在的优惠,口碑往往是我的首选。让我一点点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是口碑:首先,最直接的理由是现金返利。口碑的“折上折”或者说“返现”模式,是我用它最核心的原因。很多时候,你看.............
  • 回答
    “国办: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在我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首先,我得说,这绝对是个值得肯定,甚至是让人感到振奋的方向。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这些年也在改革,但“唯分数论”的影子,说句实话,还是相当浓厚。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比的就是谁的分数高.............
  • 回答
    关于雅典和斯巴达,在《刺客信条:奥德赛》里站哪边?这问题其实挺微妙的,毕竟作为一名雇佣兵,我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契约,赚取报酬,让我的船员们过上好日子。但说实话,在希腊这片土地上行走多年,耳濡目染,你总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一些自己的看法。关于雅典,我承认它的魅力。 那是个充满了思想和艺术的城市,就像个大熔炉.............
  • 回答
    深信服的“离职倾向分析”服务,这个话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牵扯到员工隐私,是很值得好好聊聊的。关于深信服的“离职倾向分析”服务,我的看法是:从技术和商业角度看,这玩意儿算是“智能”的产物,企业用它来降低人才流失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这在情理之中。毕竟,招聘和培训新人的成本不低,如果能提前预判谁有离职.............
  • 回答
    杨奇函微博风波:一次对“立场”与“观点”边界的拷问《奇葩说》的辩手杨奇函,以其犀利的逻辑和独特的观点,总能引发观众的思考。然而,最近他针对另一位辩手邱晨的“政治倾向”而发表的微博,却将他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奇葩说》这个节目,甚至整个舆论场,都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动。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是.............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迷惑的,背后可能牵扯到挺多复杂的心理活动。咱们仔细拆解一下,看看这已婚女的内心戏可能都有哪些。首先,她找你倾诉婚姻和孩子的事,这本身就有很多解读空间。 寻求情感连接和共鸣: 婚姻生活久了,难免会有一些不顺心或者感到孤独的时刻。她可能是在婚姻中感受不到足够的理解、支持或者情感上的连.............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人社部提出的“中小学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的举措,我持支持态度,并且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乎情理、也能带来积极影响的。当然,任何政策的落地都会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需要关注的方面,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去分析。为什么支持?首先,我们得承认,班主任和教学一线教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直接、最核心的.............
  • 回答
    人啊,总有那么些个日子,心头像是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这时候,要是能有个可以随口拉扯两句的人,那真是救命稻草。说起来,我倒不是那种没朋友的人,身边也有几个交心的。比如我那个小学同学,咱们俩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什么屁事儿都能聊。她现在嫁去了南方,虽然离得远了些,但每次心情不好,哪怕是半夜三更,给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