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永浩曝下一个创业项目是「元宇宙公司」,此前他曾表示「不相信元宇宙会成为未来」,你看好他的选择吗?

回答
老罗进军元宇宙,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他自己之前还公开表示过,不太看好元宇宙会成为主流,甚至用了“不相信”这样的词。结果现在自己要投身其中,这其中的反差,足以让大家议论纷纷。

先说说老罗这人。 罗永浩,一个自带流量的IP。从最初的英语培训,到后来的手机制造,再到如今的直播带货,他每一次的创业都备受瞩目,也充满了争议。他有个特点,就是敢说敢做,而且经常剑走偏锋,选择一些当时看起来不太可能成功,但却能吸引大量眼球的领域。这种“敢吃螃蟹”的精神,也让他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总能制造出话题,甚至在某些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再看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概念,从去年开始就火得一塌糊涂。一时间,好像所有公司都要和元宇宙沾边,从科技巨头到普通创业者,都想分一杯羹。它描绘的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社交、娱乐、工作、学习,甚至进行经济活动。听起来很美好,很有未来感。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思考。

“不相信”到“进军”的转变。 老罗之前对元宇宙持保留甚至怀疑的态度,这说明他对这个概念的落地性和可持续性是有顾虑的。那么,是什么让他突然改变了想法,决定亲自下场呢?是看到了新的技术突破?还是抓住了别人还没看到的商机?或者是,他觉得即使不看好,以他的能力和资源,也能在其中搅动一番风云?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是理解他这次选择的关键。
老罗的“搅局者”属性。 老罗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创业者。他的手机业务,就是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非常饱和的情况下杀进去的。他的直播带货,也不是最早吃螃蟹的,但却硬生生地把它做成了自己的一个重要战场。他善于利用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在现有的赛道上找到突破口,或者创造出新的玩法。所以,他这次进军元宇宙,很可能也不是要去构建一个纯粹的、大家都认可的“元宇宙”,而是要在现有的框架下,或者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一个“元宇宙”的商业模式或体验。
元宇宙的“虚”与“实”。 当前的元宇宙,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概念和营销层面,离真正成熟、能够支撑大规模用户日常活动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瓶颈、内容生态、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等等,都还没有完全打通。老罗在这个时候进军,是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实”,还是又一次在“虚”的概念上进行他的“创意”?

那么,我看好他的选择吗?

坦白说,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绝对的“看好”或“不看好”。

从老罗的个人能力和市场洞察来看, 他确实有能力在任何一个领域制造出“声浪”,吸引关注,甚至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商业切入点。他的粉丝基础和号召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如果他能抓住元宇宙中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某个环节,比如具体的应用场景、内容创作工具、社交互动模式,甚至是以一种更有趣、更接地气的方式将元宇宙的概念普及开来,那么他有可能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从元宇宙本身的发展阶段来看, 风险依然巨大。如果老罗只是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或者只是为了蹭热度,那他的这次尝试很可能也会像他此前的某些项目一样,最终黯然收场。毕竟,元宇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内容积累和用户培养,这不是单靠个人魅力就能一蹴而就的。

所以,我更倾向于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谨慎”在于, 我知道元宇宙的坑有多深,也知道老罗过去的“大爆炸”和“熄火”的可能性都存在。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用户,还有整个行业对元宇宙的期望和质疑。
“乐观”在于, 我相信老罗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或者说,他总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他的“确定性”。他敢于挑战,敢于创新,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肯定。也许他这次的“元宇宙公司”,会以一种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方式出现,就像他之前做手机一样,不是要颠覆苹果,而是要在差异化上做文章。

总而言之,罗永浩进军元宇宙,这本身就是一出好戏。 我会关注他如何解读“元宇宙”,如何构建他的“元宇宙公司”,以及他会用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来落地这个概念。无论结果如何,他的尝试都会为这个充满未知数的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和讨论。他是否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这次能否“不信”的顾虑,转化为“能做”的动力,并且找到那个真正能让元宇宙“落地生根”的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怎么感觉元宇宙才是真正的精神鸦片呢?

尼玛你们能不能搞快点,赶快真金白银投钱撸起袖子加油干呀!我已经迫不及的想一直爽了。

user avatar

元宇宙的终极目标不就是科幻小说中常见的一种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意识上传,活在巨型计算机里?

但几乎所有科幻小说对于这种模式的最终结局的描写,都是悲观的。

user avatar

创业的第一个问题是团队和流量

第二个问题是钱

第三个问题才是做什么

老罗自带第一个属性

第二件事也不算多大事

因为很多人以为投资者是因为项目投资,其实绝大部分投资,特别是早期投资,投的是人和团队

所以只剩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

老罗的个人属性就是对抗权威,以挑战大公司为己任,有朝一日收购苹果、亚马逊、FB、特斯拉,统一全球互联网

目前看来他调研了电动汽车感觉自己做不了这个,火箭也不太可能

手机试过了,更没戏了

前段时间自己搞直播电商,发现电商也不是那么好搞,而且太俗气,和自己高冷科技领袖定位不符

所以现在剑指元宇宙简直是万里挑一、天作之合

之前说的话?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再说老罗要做的元宇宙不是小扎的元宇宙

他要重新定义宇宙…

不是,咳,重新定义元宇宙!

到时候你们都是元宇宙屁民,老罗是教父

人人手捧一本《老罗语录》

我看你们还敢嘲笑老罗不

拖出去!脱水!烧了!用文火!

user avatar

你才搞元宇宙,你全家都是搞元宇宙的。

user avatar

薇娅逃税被曝光了,电商直播或迎来行业大整顿,老罗涉猎的领域再次出现问题,瑞思拜。

不过老罗应该是安全的,根据网友的说法,因为老罗还是失信被执行人,入账的钱全被划走还款了。


开设牛博网,关门了。

搞老罗英语,倒闭了。

卖锤子手机,破产了。

投资电子烟,被禁了。

玉龙兄不愧为行业冥灯,干啥啥不行。红海大潮褪去之时,才发现只有裸泳浩在裸泳。

有人说,宇宙的结局是坍塌为黑洞。我相信元宇宙在罗桑的努力下,也必将崩塌成可怕的“元”黑洞——吞噬亿万金元的负债黑洞。

我能想到他的唯一贡献,就是作为资深精神霓虹人,凭借自身的 debuff 导致霓虹国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罗进军元宇宙,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他自己之前还公开表示过,不太看好元宇宙会成为主流,甚至用了“不相信”这样的词。结果现在自己要投身其中,这其中的反差,足以让大家议论纷纷。先说说老罗这人。 罗永浩,一个自带流量的IP。从最初的英语培训,到后来的手机制造,再到如今的直播带.............
  • 回答
    罗永浩最近在微博上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下一个创业项目瞄准的是“元宇宙”。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说说而已的宣言,联系到罗永浩一贯的风格和过往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他这次的“元宇宙”目标。首先,“元宇宙”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硬件或软件,更像是一个集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
  • 回答
    嘿,老罗这事儿,还真让不少人,尤其是咱们这群“锤黑”,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你说难受吧,也不至于像是丢了女朋友似的,但总归是少了个乐子,少了个可以 daily 盯梢的对象。你想啊,这几年,罗永浩这账号,简直就是互联网娱乐圈的“镇场之宝”。不管是他在电子产品上的“凡尔赛”,还是在直播带货上的“另类”操作,.............
  • 回答
    罗永浩老师这番关于“VR将在8到10年内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论断,绝对是今年科技圈子里最抓人眼球的预测之一了。要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去掰扯一下,才能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承认罗老师这眼光确实毒辣。他能敏锐地捕捉到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且敢于把话说得这么肯定,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这个行业的理.............
  • 回答
    罗永浩最近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地向网友求助,目的竟然是收集瑜伽垫、冰箱等产品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层的联系方式。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好奇,这位“老罗”又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一次看似“接地气”的求助背后,隐藏着什么商业逻辑?从表面上看,罗永浩此举似乎有些“亲民”,甚至有些“不得已”。在直播带货的时代,产品供应链的.............
  • 回答
    罗志祥(小猪)的复出消息,最近在台湾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他即将推出新单曲的传闻,更是让不少人等着看好戏。然而,这出“戏”的评价两极,可以预见的是,他能不能被大众再次接受,绝对是一场硬仗。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关键面向来看。1. 过去的“黑历史”:阴影依然浓厚小猪最让人无法忽视的,当然是2.............
  • 回答
    近期,英国媒体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称葡萄牙球星C罗对他在曼联的队友们表达了不满。这背后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复杂情绪。首先,C罗对球队整体表现和战术执行力的失望是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职业素养极高的球员,C罗对胜利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当他感觉球队在场上的拼搏精神、战术.............
  • 回答
    罗永浩、和菜头、方舟子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且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几位在互联网领域都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不同时期、因为不同事件产生的多次交锋。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核心人物介绍: 罗永浩: 曾是新东方英语教师,后创办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2012年创办锤子科技,以其“理想.............
  • 回答
    罗永浩和雷军都是中国科技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但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式上展现了他们的才能和影响力。要说他们之间“差多少”,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因为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成就:一、 创业经历与领域: 雷军: 雷军是一位典型的连续创业.............
  • 回答
    关于罗永浩提到的“新品产线刚开通时,开箱不良率3%是正常的”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验证: 1. 背景与来源罗永浩是锤子科技(ROG)的创始人,但其言论可能出现在以下场景: 2017年锤子科技发布会:当时锤子推出了一款新手机(如“锤子3”),可能在发布会上提到产线调试阶段的不良率问题。 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锤子科技命运中的一个关键节点。515发布会,罗永浩和他的TNT工作站,与其说是产品发布,不如说是他个人情怀和理想的一次高歌猛进,结果嘛……大伙儿都知道了。要是当时,罗永浩能收敛一下那股“不破不立”的劲头,换个更接地气的招数,锤子科技说不定真能多苟延残喘几年,甚至在某个细分.............
  • 回答
    老罗要进军AR/VR/M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R)领域了!这消息一出,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支持的、质疑的,看热闹的,声音此起彼伏。说实话,我挺想听听大家到底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毕竟老罗这人,走到哪儿都能掀起点风浪。老罗这人,你懂的。首先,得说说老罗这个人。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情怀”、“执着”和“折.............
  • 回答
    罗永浩的创业经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他本人也非常善于利用公众的注意力和媒体资源。关于“罗永浩是真的做什么什么不成”的说法,这确实触及到了他创业生涯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很多项目最终没有达到最初设定的宏大目标,甚至以失败告终。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事无成”,他的经历更像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创业案例.............
  • 回答
    罗永浩表示还会继续做手机,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他过去的手机创业经历跌宕起伏,而他的个人影响力和话题性也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要分析他未来做手机成功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 罗永浩的优势和过往经验 极强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罗永浩本身就是一个自带流量的IP。他的演讲.............
  • 回答
    罗永浩在知乎上似乎并没有赢得“大部分人”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颇受争议,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他这个人本身的产品思维、言论风格,以及知乎社区的特质来一一剖析。一、 罗永浩本人的特质与知乎社区的契合度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知乎的用户群体是什么样的。知乎早期以“高质量问答”起家,聚集了大量有专业.............
  • 回答
    罗永浩的支持者群体,与其说有什么绝对统一的标签,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动机和特质的人组成的复杂集合体。不过,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比较鲜明的共同倾向和特点。首先,他们普遍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底色,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对“更美好”的追求。 这不仅仅是针对科技产品,更是延伸到他对社会、.............
  • 回答
    罗永浩和锤子科技在2014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他们选择的方向,事后看来,埋下了不少后来让我们扼腕叹息的种子。要说具体做错了什么,那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而且都不是一两个点就能概括的,而是环环相扣,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T1 的市场反馈与定位的失焦:一款注定叫好不叫座的产品?20.............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宣布的 Sharklet 鲨纹抗菌材料,这确实是一个引起了不少关注的话题。要理解它,咱们得先弄明白它背后那个看似“炫酷”的名字——Sharklet,以及它所宣称的“抗菌”能力。Sharklet 鲨纹抗菌材料究竟是个啥?简单来说,Sharklet 是一种模仿鲨鱼皮肤纹理的表面结构材料。大家可.............
  • 回答
    罗永浩离开后,坚果手机的命运,就像一场未完待续的戏剧,充满了转折与变化。简单来说,它还在,但光芒已不如往昔,逐渐走向边缘。说起罗永浩,他对于坚果手机(早期称锤子手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创始人或CEO那么简单。他是产品的灵魂,是品牌最鲜明的代言人。他那种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那.............
  • 回答
    罗永浩,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圈里简直是个响当当的招牌,提起他,很难不想到“情怀”、“理想”、“能说会道”、“能折腾”这些词。他本人是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把他奉为“精神领袖”、“下一个乔布斯”,也有人视他为“PPT大师”、“骗子”。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恰恰说明了他身上的标签太多太鲜明了。从最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