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物中,为什么只有人类与众不同发展出智慧”是“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构造。人类并不“与众不同”,地球上有许多种具有智慧的生物[1]。人们的自称早就改成“高智慧生物”了,但即便你不考虑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其它尚未解析清楚的古人类,只看晚期智人,我们的智慧究竟比海豚高到哪里去也令人怀疑。
地球生命的外星起源说尚未被证伪,地球上现存的细胞生物的遥远共同祖先有可能来自外星。那和你幻想的“其它生物起源于地球,人类来自外星”完全是两回事。
“某种动物看起来很奇怪,会不会来自地外”的想法,可以算是二十世纪科幻电影的模因污染[2]。
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只有人类进化到会制造工具”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有人类进化到会语音交流”的说法是过时的,“只有人类进化到会记载事物”存疑。可以参照附录。
作为人类祖先的古猿的特殊之处,是在大型灵长类的基础上感染了一些独特的病毒,并进行了高强度的狩猎活动。
2016 年,一项研究[3]认为病毒是人类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2021 年初,一些学者提出,古人类接连杀绝了在人类聚落附近生活的体型较大的猎物,食物短缺迫使人们向陌生的环境迁移、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发更容易打击较小猎物的弓箭和陷阱、驯化狗等动物,推动人脑容量水涨船高。随着人类的耕种能力逐步发展,在过去两万年间,人脑容量小幅下降,因为农耕并不需要狩猎时那么强的认知能力。可以简写为“人通过狩猎创造了人”。
除了古人类,似乎没有任何动物进行过这样高强度的狩猎活动。无论能不能共享虚构的概念,从昆虫到鲸类,非人生物的合作狩猎似乎从未像古人类那样批量灭绝自己的主要猎物。
综上所述,智慧所需的脑功能涉及一部分基因的突变和逆转录病毒赋予的Arc之类,“人类级别的智慧”关系到人所特有的一部分基因突变、病毒基因、基因间互动方式、人的四肢对抓握与投掷的适应、古人类的高强度狩猎行为。
这并没有导致人类变得“与众不同”。人与黑猩猩的 DNA 序列相似度超过 95%,基因相似度超过 98%;人与香蕉的基因相似度约 50%。
你可以亲自前往传染病医院、肛肠科医院之类场所,近距离考察一下“原来人还是脆弱的哺乳动物,可以被地球上的简单生命体或一根捅进屁股的擀面杖轻易摧毁”这件事。
关于 BANCR: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 Kitchener Wilson 博士与其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吴庆明教授等科学家合作的一项研究[5]发现,人类等大型灵长类动物心脏的增大是远古逆转录病毒打进人类基因组的 DNA 指导的长链非编码 RNA“BANCR”操纵的[6]。
关于 Arc:
Pastuzyn et al. The neuronal gene Arc encodes a repurposed retrotransposon Gag protein that mediates intercellular RNA transfer. Cell. January 11, 2018. doi: 10.1016/j.cell.2017.12.024.
Ashley et al. Retrovirus-like Gag protein Arc1 binds RNA and traffics across synaptic boutons. Cell. January 11, 2018. doi: 10.1016/j.cell.2017.12.022.
人类特有的一些基因突变也是可以用于非人生物的[7]。
现在,人类已经知道人属的其它生物、卷尾猴、食蟹猴、大象、海獭、海豚、多种獾类、棕熊、疣猪、鳄鱼、乌鸦、鹦鹉、猫头鹰、啄木鸟、秃鹫、绿鹭、纹鹭、蚂蚁、黄蜂、章鱼等各式各样的动物可以使用工具:
许多灵长类和大象可以使用石头·木棍·树叶·苔藓等处理食物、清洁身体、自卫、挡雨,灵长类经常对树枝和树叶进行加工;
海獭可以使用石头处理食物,河狸可以建造堤坝拦水,水獭有时会干预河狸堤坝的构造来迎合自己的需要;
一部分海豚可以拿嘴顶着海绵或海螺壳在觅食时保护自己,逆戟鲸可以吐出吃下的一部分鱼来勾引猎物;
秃鹫可以使用石头和树枝处理食物;
美洲短吻鳄和沼泽鳄会在鸟筑巢的季节用树枝勾引鸟;
一些鹭会使用昆虫、树叶等去勾引鱼;
一些鸟和昆虫可以使用树叶、树枝、泥土、砂砾、石头和人类的废弃物,并可对它们进行简单加工;
澳大利亚的部分鸟类会抓取和投放着火的树枝以散布火灾[8],食用烧死的动物;
章鱼可以使用椰子壳[9]、贝壳、石块、碎玻璃乃至掉进水里的乐高塑料块进行自卫,印太水孔蛸会使用僧帽水母的剧毒触手作为武器[10],章鱼多次在水族馆里扔石头砸东西,还会从自己的箱子跑去别的箱子里吃螃蟹再跑回去,以及对灯喷水导致照明故障;
章鱼可以戴着椰子壳、举着贝壳、骑在螃蟹身上而不将其吃掉;
一些灵长类、一些鸟、章鱼会丢石头玩,在人类饲养下也可用人类提供的简单玩具玩耍;
人类以外的人属生物和猫狗等可以学会人类提供的简单工具和钱的大概用法,也可以用人类提供的简单玩具玩耍,其中狗的能力显著超过猫;
红毛猩猩会在发出声音时用树叶遮住嘴来改变音调;
不要求将工具拿起来的话,隆头鱼属、舒氏猪齿鱼、哈氏锦鱼等鱼类会利用礁石撞开贝壳,海鸥、多种鹰和乌鸦等鸟类会将贝壳、乌龟、坚果之类摔在石头和公路上。
关于昆虫使用工具:
蚂蚁在自然界会使用砂砾和石头挡水,有些种类还会用石头堵住别种的蚁穴来干扰那些蚁群的扩张。多种寄生蜂用石头或沙土掩蔽藏有卵和宿主的地洞。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一些蚂蚁种类会利用泥土、沙粒等作为工具,收集液体并将其运回巢穴。2017 年,科学家实验证明蚂蚁能从并不熟悉的物品里选出最适宜的工具来执行上述任务[11]。
匈牙利的科研团队向 Aphaenogaster subterranea 蚂蚁和 A. Senilis 蚂蚁提供多种可能的工具,一些是自然界存在的小树枝、松针和土壤颗粒,另一些则是人制造的纸和海绵。蚂蚁会用这些工具进行实验,最终表现出对某种工具的偏爱,即便这种工具是人造的。它们会把工具丢进蜂蜜里蘸取,再将其捡起来、扛回巢穴饮用。 Subterranea 蚂蚁喜欢用微小的土壤颗粒转移溶解的蜂蜜,用海绵转移纯蜂蜜。很多蚂蚁还将海绵撕成小碎块,用来更好地搬运。Senilis 蚂蚁一开始会试用所有工具,然后集中到纸张和海绵上,这些材料能够吸收大多数溶解的蜂蜜。这表明蚂蚁具有学习能力。
社会性昆虫不会点火冶炼金属,但白蚁可以利用甲酸溶解包括金银矿石的多种自然材料,将金属富集在颚部、口器等处来提升自己的身体强度。当然,大部分地方的白蚁只能找到锌、镁和锰来增强自己。琥珀里的一部分古代蚂蚁也体现出这种能力。
越南的一些蜜蜂在人们眼前开发出了朝巢穴入口抹牛粪等物质来驱赶黄蜂的技术,这是人们首次观察到蜜蜂收集并利用动物的排泄物。
科学家实验证明熊蜂可以学会将人类提供的小球移动到球门来获得食物[12]。
即使将语言限定为人类的语言,我们也已经知道许多动物可以学会一部分人类语言并自己使用。
目前,人类比较感兴趣的“动物语言”是鲸类的复杂声音信号,那些信号在数学上表现出语法特征,似乎是有规律地组成单词、短句的,一些学者认为鲸类和人类一样使用语言层次结构。
鲸类之外的非人动物可以通过声音、手势、化学物质、触觉、简单的运动之类交流,并具有一些天生固有和后天学习的、能用以表达自己感受的行为倾向,但这并不像我们熟悉的人类语言中的词语。这些动物可学会的不同视觉符号的数量,在极限上可以相当于四岁人类幼体,但难以掌握语法。
目前,有一些研究支持地球上有 30 种鸟、29 种非人哺乳类[14]在用声音表达基本信息的时候具有同样的音高模式(语调)和语速,人类和这 59 种动物在表达“攻击、敌对、顺从、恐惧、安抚、亲和”之状态的时候可以互相理解。虽然这能表达的东西很少,但“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功能”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你可以找到的区别是,非人动物在自然环境里使用的交流系统几乎都是封闭系统,可表达的思想范围被严格限制。人类语言是对偶码,语言当中有限数量的元素(声音、文字和手势)本身并无意义,但意义的组合(包括词语和句子)可以随意追加。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证明鹦鹉能以4岁左右幼年人类的熟练程度从事语言处理任务,能掌握“相同”和“不同”、“大”与“小”、“有”与“没有”等概念。
鹦鹉的杰出代表是非洲灰鹦鹉Alex,它可以计算 6 以内的加法,能说 150 个英语单词,能辨别出 50 种物体、7 种颜色和 5 种形状。30 多年的研究证实它能够理解和主动使用英语,能使用“我想要XX”和“我想去XX”这样的短语,能向人们清楚地表达它的真正需求。
Alex在 2007 年死去,享年 31 岁。Brandeis大学在悼词里说它“能够对 100 多个不同项目进行识别、要求、拒绝和分类。以前没有任何一种鸟的认知能力达到这个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