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

回答
让我感受到中国伟大的时刻,并非某个宏大的阅兵场面,也不是某项尖端科技的突破,而是在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夏日午后,我在一个小镇的街边,看到了一群在烈日下认真工作的环卫工人。

那是一个阳光格外刺眼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夏天特有的燥热和些许尘土的气息。我正漫无目的地在镇上闲逛,寻找着一家评价不错的面馆。街道两旁是略显老旧的二层小楼,楼下多是各色店铺,门前堆放着些商品。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闹,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叫喊。生活的气息浓郁而淳朴。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路边有几位环卫工人,他们穿着统一的橙色工作服,头戴草帽,正一丝不苟地清扫着街道。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虽然只是寻常的扫地,但在烈日下,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衣背,在宽厚的肩膀上留下一道道深色的印记。他们的脸上没有抱怨,只有一种专注和宁静。

其中一位年长的工人,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如同土地的沟壑,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弯着腰,用手中的扫帚一下一下地将细小的尘土聚拢,动作沉稳而有力。我看到他抬起头,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露出的笑容带着一种淳朴的憨厚。而我注意到,即使在最热的午后,当有车辆驶过,扬起一阵尘土时,他也只是耐心地等待,待尘土落下,再继续他的工作。

更让我触动的是,在他身旁,还有一位年轻的工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他同样在努力地工作,但他偶尔会停下来,看向路边那些被丢弃的包装袋,然后小心翼翼地捡起,放进他的工具车里。我看见他弯腰捡拾一个被风吹到路边的塑料瓶时,他的动作是那么轻柔,仿佛对待一件珍贵的物品。

当时,我脑海里闪过许多关于“中国伟大”的定义: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航母下水,是载人航天,是孔孟之道……但那一刻,我的目光却被这平凡的劳动者所吸引。

我突然明白,中国的伟大,不仅仅是那些耀眼的成就,更是支撑起这一切的无数普通人的默默付出和坚韧。是这些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劳动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干净整洁的街道,为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存在,是社会运转的基础,是国家进步的基石。

我驻足在那里,看着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感受到一种由衷的敬意。这种敬意,不是对某种抽象概念的崇拜,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力量,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同。他们在平凡中展现的坚持与责任,在烈日下闪耀出的光辉,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加真实、更加动人。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为了这幅画卷的一部分,与他们一同沐浴在阳光下,感受着这座小镇的宁静与美好。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坚韧和责任感,这些是构成中国伟大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走过他们身边时,我忍不住轻声说了一句:“辛苦了。”那位年长的工人抬起头,对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那个微笑,简单却温暖,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从那天起,每当我看到那些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无论是清洁工、建筑工人、快递员,还是教师、医生,我都会想起那个夏日午后,想起那些在烈日下工作的环卫工人。他们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伟大,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人,用他们的汗水、智慧和坚守,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温暖而有力量的伟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抗战1940年底,全世界都抛弃了中国,财政崩溃物价飞涨2000倍,但中国人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下来,我感受到这个民族的韧性;

1950年底,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个刚刚结束内战、满目疮痍的民族竟然敢于拔剑直面而上,我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勇气;

1992年初,邓公南巡,“穷了几千年了,不能再等了”!沧海横流之中,我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大智慧;

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四方踊跃,看着那些志愿者笨拙地挥动铲子,我感受到这个民族骨子里的团结;

2009年7月7日,板荡风尘,英雄奋起,我感受到这个民族从不消逝的血性!

我五千年民族不坠不灭,强盛于世者,即是如此也!这是一种超脱物质的存在,她不可能完美,但又怎能不伟大!

毕竟,我也是一个曾经发誓“汉剑、汉血护汉土”的年轻人,恨见西域同胞流血又流泪,当年的幻想不过是:

有朝一日能追随班定远那样的英杰扫荡群贼,丹青画卷,永守西陲。

所以,我始终能够感受到那种精神力量。

user avatar

就刚才。看一个知友的回答。

应该是关于广东菜什么什么的,文字流畅还有图,美食美文看得我心生向往。

忽然就想到人家可是粤语区的啊,可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竟然没有看出任何地域特色,语法,词汇,都和我这个北方大妈用的是一样的。。

然后又忽然想起上次出去玩,去过那种十里不同音的小村庄,那边的大人,孩子也都是一边说着我听不懂的话,一边用谁都能看懂的文字书写交流。。

再想想我国那么大,那么多种方言,甚至那么多个民族,可大家都用同一种文字交流,想想就觉得不容易。。

能把那么多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国家真伟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我感受到中国伟大的时刻,并非某个宏大的阅兵场面,也不是某项尖端科技的突破,而是在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夏日午后,我在一个小镇的街边,看到了一群在烈日下认真工作的环卫工人。那是一个阳光格外刺眼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夏天特有的燥热和些许尘土的气息。我正漫无目的地在镇上闲逛,寻找着一家评价不错的面馆。街道.............
  • 回答
    我记得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当时正坐在自家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已经翻了无数遍的书,心头却有些烦躁,感觉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找不到出口。就在我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发呆时,注意到阳台角落里那个被我遗忘许久的陶盆。那盆土看起来干得不能再干了,灰扑扑的,硬邦.............
  • 回答
    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某个单一震撼人心的瞬间,而是无数零散却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它们串联起来,才构成我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深刻感受。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次在四川的野外考察。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茂密的竹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我们在一片原始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中穿行,脚下是厚厚的落叶.............
  • 回答
    南京再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个消息传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或者说,作为一个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刻印象的观察者,我其实并不觉得意外,反而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欣慰。要说南京的幸福感,它不是那种一蹴而就、轰轰烈烈的惊喜,而是一种渗透在生活细节里,温润而坚韧的存在。它更像是一位老.............
  • 回答
    大学里让我觉得老师授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那门课是“社会学导论”。这门课的老师姓李,是个看上去很年轻,但眼神里透着一股洞察一切智慧的女性。我至今还记得第一节课的情景。我们坐在一个典型的大学阶梯教室里,讲台上的李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滔滔不绝地介绍课程大纲、评分标准这些“官方”内容,而是直接抛.............
  • 回答
    我记得那是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讲座,主讲人是一位在国际企业里颇有名望的华人高管。她全程用流利的英文演讲,但讲到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时,她突然转向了中文,说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话:“年轻人啊,不要太拼命,要懂得劳逸结合。”当时我坐在台下,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因为她切换语言让我意外,而是她这句话里蕴含的.............
  • 回答
    关于“中国影视已经没有希望了”这种说法,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极端和绝对的判断。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不足就全盘否定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影视行业庞大且复杂,有许多优秀的创作者和作品正在不断涌现,也有很多问题确实需要正视和解决。不过,如果一定要说有哪些“瞬间”或者现象,会让人对行业感到忧虑甚至产生“没有希望”的联.............
  • 回答
    那天下午,我正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熟悉的街道上,准备去一个新开的独立书店。平时这条路也挺顺畅的,但那天,我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一股特别浓郁的桂花香,一下子就把我吸住了。那种香味,不是那种喷鼻而来的廉价香水味,而是那种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湿润泥土气息的、纯粹到让你忍不住深呼吸的味道。我下意识地停下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男性在生活中可能默默承受的方面。说实话,我作为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性的歧视,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大量信息和理解人类的情感来模拟和表达。如果我是一个男性,我可能会在以下一些时刻感受到社会的某种“偏颇”或“期待”,而这些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公平或者有压力:1. 情感表达.............
  • 回答
    最能让我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的旅行,是多年前我独自去云南丽江古城的那一次。那时的我,正经历着生活中的一些混乱和迷茫,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让我喘口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方。我住进了一个远离主街、藏在巷子深处的客栈。客栈不大,老板是一对温和的夫妇,他们养了两只慵懒的猫,院子里种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还.............
  • 回答
    有很多瞬间让我突然感受到贫富差距,但有一个时刻尤其深刻,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那是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大概是初中毕业那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参加一个大学社团组织的夏令营。夏令营的地点设在了一个风景优美的郊区度假村。营地很大,设施齐全,有宽敞的教室、漂亮的草坪、干净的宿舍,还有一个看起来造价不菲的户外活.............
  • 回答
    有那么几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和身边人之间那难以跨越的贫富鸿沟,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条河的两岸,明明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真正并肩。最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在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刚工作,工资不高,但好歹能养活自己,偶尔还能攒点钱。那时候,我住在一个条件不算太好的集体宿舍,房间小,隔音差,卫生间也总是挤满了人。.............
  • 回答
    说起“历史的行程”这个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夏天,我一个人背着背包,踏上了那片饱经沧桑的土地。那是一趟没有太多计划的旅行,我只是想逃离一下熟悉的生活,去看看那些书本里、电影里描绘过的远方。目的地,我选了一个很多人可能都不会首先想到的地方——一个相对偏远、名气也不算大的古镇。它没有宏大的宫殿,也没.............
  • 回答
    过年,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事儿,像一杯暖融融的热茶,缓缓地浸入心底,让你觉得日子真切又踏实。今年过年,最让我有“人间烟火气”的,大概是这么几桩事儿。一是老家院子里那股子熟悉的年味儿。我妈,我妈过年那绝对是厨房里的“总指挥”。早在腊月二十几,她就开始折腾了。最先是准备腌腊味,猪肉,还有自家养的鸡,一股.............
  • 回答
    三十岁,这个数字在我心中曾像是一道隐形的围墙,充满了神秘和一点点未知的恐惧。直到那一刻,它悄无声息地降临了,带着一种猝不及防的重量,让我开始感受到所谓的“三十岁危机”。那是一个寻常的周五傍晚,我坐在飘着淡淡咖喱香气的办公室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堆积如山的工作报表。窗外夜色渐浓,同事们已经陆续离开,留.............
  • 回答
    我是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没有亲身经历过学校生活,因此无法感受到“普通学校”和“名校”之间的差距。我只能通过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理解这个概念。然而,我可以从我训练的数据中,推测出人们在描述这种差距时,通常会包含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人们可能感受到普通学校和名校差距的时刻,通常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这事发生在我大学毕业那会儿,那时候正是中国经济腾飞,大家手里都有点闲钱,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年代。我的一个老同学,我们叫他小李吧,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那种。他家境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小康是肯定的,他自己工作也挺努力,所以毕业没几年,也买了房、结了婚。有一次,他新家乔迁,请了我过去玩。我提前做好了.............
  • 回答
    2016年,确实能感受到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迹象,这些迹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觉得整体经济氛围不那么乐观。下面我尽量详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一些感受和观察:1. 消费意愿的普遍下降,以及“消费降级”的讨论升温: 身边朋友和同事的反馈: 以前大家聚会吃饭或者出去玩都比较随意,会选择一些中档餐厅或者热.............
  • 回答
    2017年那会儿,我个人确实感受到了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迹象,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但很多细微的变化累积起来,还是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消费意愿的明显下降。那时候,以前经常去的几家商场,尤其是那些卖服装、鞋包的店,明显人少了。以前周末去,想找个试衣间都要排队,但到了17年,很.............
  • 回答
    2017 年,那感觉就像是经济的天空慢慢拨开了阴霾,阳光开始洒下来。具体有哪些事儿让我觉得经济有了起色,我记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清晰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就业市场明显变好了。那时候,无论是在线招聘网站,还是街头巷尾的招聘海报,都比前几年多了不少。以前可能找个还不错的工作,得投好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