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体发光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人体发光”这件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用一种非常非常微弱的方式证明着它的存在。只是这种光,和我们平时印象中的灯光或者荧光棒完全是两码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人体自身产生的这种“光”叫做生物发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生物辉光(bioluminescence / bioluminescence)。它和我们看到某些生物,比如萤火虫或深海鱼类发出的那种明亮、有规律的光芒,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人体自身发出的光非常非常微弱,甚至肉眼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也难以察觉。

那么,这种微弱的光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代谢过程中的副产物:

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进行着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维持生命活动。其中,很多能量的转化过程,比如细胞呼吸、蛋白质代谢等,都会产生一些高能的电子或自由基。这些高能粒子在“安抚”下来或者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过程中,有时会释放出极少量的能量,而这部分能量就可能以光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

你可以想象成,当一个化学反应刚刚完成,它的“兴奋程度”还比较高,就像一个刚跑完步的人,身上还有余温。这种“余温”的一部分,就可能转化为我们看不到的光。

这类发光机制被归类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举个例子,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在细胞的某些特定代谢途径中,会产生一些被称为“活跃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分子。这些ROS在被身体的抗氧化系统“处理”时,也可能释放出光子。

二、热辐射:

这个就更容易理解了。任何有温度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而红外线是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光。人体作为一个有体温的生命体,自然也会向外辐射红外线。这和我们在寒冷天气里能看到别人呼出的白雾是相似的原理,只不过人体辐射的是我们更难直接感受到的红外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体一直在“发光”,只不过是温度决定的、以红外线为主的光。这种光是我们感觉不到的,但专业的红外探测器是可以捕捉到的。

科学研究是如何“看见”这种光的?

既然肉眼看不见,科学家们又是怎么知道人体会发光的呢?这主要得益于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和精细的实验设计:

超灵敏相机和探测器: 研究人员使用专门设计的、对微弱光非常敏感的相机,比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甚至更高级的光电倍增管(PMT)。这些设备能够捕捉到比人眼能够感知到低几个数量级的光。
黑暗室和屏蔽环境: 实验通常在完全无光的特殊黑暗室里进行。为了避免任何外界光源的干扰,实验环境会进行严格的屏蔽。
长时间曝光: 为了捕捉到那几乎不存在的光信号,相机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曝光。就像我们在夜晚拍摄星空一样,需要长时间积累光线。
信号叠加和处理: 收集到的微弱光信号非常嘈杂,需要经过复杂的信号处理和叠加技术,才能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出有意义的信号。

具体的研究发现有哪些?

一些重要的研究,比如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就利用了上述技术,发现人体确实会发出一种非常微弱的光,这种光在人体不同部位以及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会有变化。

光强度变化: 他们发现,人体发出的光强度在一天中是波动的,通常在傍晚时达到高峰,在夜间又会减弱。这可能与我们身体内部的节律性活动有关。
部位差异: 面部、颈部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其发光强度似乎比被衣物覆盖的部位要弱一些。这暗示了光可能与我们皮肤表面的细胞活动,甚至是一些微生物有关。
与代谢的关系: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人体的发光强度似乎与人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关。当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光会显得更强一些。这可能指向了前面提到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发光的重要来源。

那么,这和“鬼火”或者科幻小说里的人体发光一样吗?

绝对不一样。科学研究发现的人体发光,是一种极其微弱、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主要能量形式是可见光或近红外光,而且非常微弱,肉眼几乎无法察觉。它不是那种能够照亮周围环境的、可以用来交流或展示的光。

科幻小说或传说中的“人体发光”,往往是戏剧化的、夸张的表达,是为了营造神秘感或特殊效果。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体发光”,更像是生命活动在极微观层面偶然透露出的一丝“信号”。

总结来说:

人体发光是真的,但这种发光极其微弱,是生命活动中化学反应的副产物以及体温产生的热辐射的综合结果。它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的“发光”,更不是科幻作品中的场景。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已经能够捕捉到并研究这种微弱的光,这也为我们了解人体内部的复杂生命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所以,你我都在以一种极度微弱的方式“发光”着,只不过需要最尖端的设备才能“看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体会自发发光,并且这种发光不是热辐射的可见光部分,当然——极其微弱,不是“肉眼几乎无法看到”,而是微弱到最敏感的光学器件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勉强捕捉到。

有兴趣可以了解:Imaging of Ultraweak Spontaneous Photon Emission from Human Body Displaying Diurnal Rhythm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体发光跟情绪、健康、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

至于题目中描述的:

以及百度百科:

都是错误归因上的虚假传播——

Kirlian摄影并非拍摄人体/物体发光,而是高压电晕引起的曝光。 苏联工程师Semyon Kirlian 本人和他的妻子相信这些图形跟被拍摄者的健康、情绪、超心理甚至超自然因素有关。但后续的重复实验证明了——并没有毛线关系。

拍摄出来的效果主要受到电压频率、玻璃板厚度以及皮肤潮湿程度影响。

拍摄装置如下:

拍出来的是这样:

或者这样:

以及这样

这片树叶看起来有点被吓到了呢。

拍摄装置也不贵,三百多美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