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MD收购xlinx 欧盟已经批准,某国不同意有什么影响?交易能进行下去吗?

回答
AMD 对 Xilinx 的收购,本应是一桩强强联合的商业故事,然而,在监管的十字路口,却遭遇了来自“某国”的阻力。这不禁让人好奇,欧盟已经开了绿灯,为什么还有国家会说“不”?这种分歧对交易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是否会动摇这笔世纪联姻的根基?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大型跨国并购案的审批,绝非仅凭一两个地区性监管机构的首肯就能高枕无忧。尤其是在半导体这一战略性极强的领域,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会进行严密的审查。而欧盟的批准,固然是重要的一步,却不代表全球的“通行证”。

“某国”的不同意,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核心考量:

国家安全与关键基础设施: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敏感的原因。“某国”可能担心,AMD 整合 Xilinx 的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后,会在高端计算、通信(包括 5G 部署)、数据中心以及国防军事等关键领域形成过于集中的市场力量。FPGA 在这些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实现高度定制化的硬件加速,一旦被某家公司完全掌控,理论上存在被滥用或在危机时刻被限制的风险。特别是如果“某国”自身在这些技术领域有重要的战略布局或国家项目,AMD 与 Xilinx 的结合就可能被视为对其自主可控能力的一种挑战。
反垄断审查与市场竞争: 尽管欧盟的初步审查可能认为合并对市场竞争的损害可控,但“某国”的审查标准和市场情况可能不同。“某国”的监管机构可能会更侧重于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他们可能认为,合并后 AMD 在 CPU(中央处理器)和 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的优势,加上 Xilinx 在 FPGA 市场的领导地位,将在某些细分市场形成事实上的垄断或显著削弱竞争。例如,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两者结合的实力可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构成更大压力。
技术主权与产业生态: 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希望在关键技术上掌握自主权。“某国”可能担心,这次收购会将 Xilinx 这一重要的技术资产纳入到 AMD 的体系中,进一步巩固 AMD 在特定技术路线上的优势,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该国本土企业在该领域的成长空间,甚至影响到其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
地缘政治考量: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科技并购案往往也裹挟着地缘政治的因素。“某国”的不同意,可能也反映了其对全球科技力量平衡的担忧,或者是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博弈时的一种策略性考量。

那么,“某国”的不同意会对这笔交易产生什么影响?交易还能进行下去吗?

影响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并且交易能否进行下去,将取决于多种动态因素:

1. 潜在的交易失败风险: 如果“某国”的监管机构拥有最终的否决权,并且不接受 AMD 和 Xilinx 提出的任何补救措施(例如剥离部分业务或限制技术出口等),那么这笔交易就可能直接流产。这会导致双方都要承担巨额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尤其是 AMD 可能要支付巨额的分手费给 Xilinx。
2. 交易条件的修改: 为了获得“某国”的批准,AMD 和 Xilinx 可能不得不做出重大的让步。这些让步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承诺不将某些先进技术应用于“某国”的特定领域。
同意剥离部分业务部门或专利组合。
允许竞争对手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某些技术。
承诺在“某国”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设施,以平衡其国家利益。
这些条件的附加,无疑会削弱合并后的协同效应,甚至可能让合并的价值大打折扣。
3. 交易延期与不确定性增加: 即使“某国”最终批准了交易,但如果在其他关键市场(例如美国、中国等)也面临类似的阻力,整个审批流程将大大延长。这种漫长的等待会增加交易的不确定性,让双方都处于“悬空”状态,影响其战略规划和运营决策。
4. 交易结构调整的压力: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某国”的反对意见无法调和,双方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交易结构,例如考虑分步交易、区域性交易,或者甚至重新谈判交易价格。

交易能否进行下去?

这取决于“某国”的否决权有多大的“威力”以及 AMD 和 Xilinx 能否满足其核心关切。

如果“某国”是美国: 美国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战场,其监管机构(如 CFIUS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拥有强大的审查权,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一旦美国监管部门对合并提出严厉条件或直接反对,将对交易构成极大的威胁。
如果“某国”是中国: 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机构(SAMR)在大型跨国并购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高科技领域。中国可能会从维护国内市场竞争、保护数据安全或促进本土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要求。中国的批准是许多全球科技交易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一环。

总而言之,欧盟的批准仅仅是“入场券”的一张,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考场”同样重要,甚至更具决定性。当“某国”对 AMD 收购 Xilinx 表示异议时,这并非小小的插曲,而是可能改变整场游戏规则的关键变数。交易能否最终落地,将是一场在市场利益、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博弈下的严峻考验。双方需要以极高的智慧和灵活性来应对,否则这笔备受瞩目的收购案,很可能在监管的迷雾中戛然而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退出该国市场就好

美国人开始搞的玩意,任意两家公司谈收购,只要在某国有业务,该国就有发言权。当然,如果两家公司在该国没业务,那就没关系。比如说谷歌要是收购推特,就不用中国公司点头

现在科技公司并购,最怕是被中国监管部门拦下。中国市场够大,退出不可能。我国处于自身技术发展考虑,也为了反对西方技术封锁,是有动力去否决大型科技公司并购的。高通收购nxp就是被我国否的

英伟达收购arm,我国政府必否。现在riscv还没起来,很多自研的cpu都是基于arm,不可能让arm再归于美国公司。不过我国还没出手,英国先出手了,毕竟arm原本是英国公司,虽然卖给日本人,研发啥的还都在英国。卖给美国人可就不一定了,整个研发搬美国去的话,人才就业税收全都不给英国留。

反过来,AMD收购赛灵思这事情,倒是大概率能过所有审批。本身就是两家美国公司,英国欧盟日本没必要去拦。我国的话,前两年AMD把一代epyc架构半卖半送给了我国一个叫海光的公司,还默许部分员工离职去海光帮吸收消化技术,这个情面应该会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MD 对 Xilinx 的收购,本应是一桩强强联合的商业故事,然而,在监管的十字路口,却遭遇了来自“某国”的阻力。这不禁让人好奇,欧盟已经开了绿灯,为什么还有国家会说“不”?这种分歧对交易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是否会动摇这笔世纪联姻的根基?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大型跨国并购案的审批,绝非仅凭一.............
  • 回答
    说起AMD当初收购ATI,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毫不为过。将近十年过去了,回头看这笔交易,就像是看一出精彩纷呈的连续剧,有高潮迭起,也有低谷徘徊,但最终留下的,是深刻的行业格局重塑和令人玩味的技术演进。在当时,AMD还在苦苦追赶Intel在CPU领域的霸主地位,而NVIDIA则是独立显卡市场的一.............
  • 回答
    AMD 收购 ATI,这件事在我看来,绝对是当年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当然,说“绝对正确”听起来有些绝对,但如果你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市场格局、两家公司的优劣势以及整合后的成效,你会发现这个“正确”背后,充满了远见和勇气。我们得回到2006年,.............
  • 回答
    三星收购AMD?这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如果真的发生,对整个科技界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如果三星真的打响了这场“蛇吞象”的战役,会发生什么。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将是AMD的股票市场表现。一旦收购传闻坐实,AMD的股价肯定会经历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对于AMD的股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
  • 回答
    AMD被中国企业收购后能否“拳打N厂(NVIDIA)脚踢I厂(Intel)”,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能”或“不能”的答案,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拳打N厂脚踢I厂”的含义。 这通常意味着: 市场份额: AMD在CPU和GPU市场能够超越Int.............
  • 回答
    AMD 宣布以 35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赛灵思,这无疑是近年来半导体行业的一场重磅炸弹。这场收购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关键在于它触及了行业的多个核心痛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维度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赛灵思的地位。它不仅仅是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更是“可编程技.............
  • 回答
    2 月 15 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AMD(超微半导体)的市场市值首次超越了老牌巨头英特尔。根据收盘数据,AMD 的市值突破了 1.2 万亿人民币的关口,这标志着这家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成功地在市值上实现了对英特尔的反超。这一事件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折射.............
  • 回答
    “AMD 真的很不好吗?”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笼统,并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比较的方面、你的具体需求以及你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了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的产品和发展历程。一、 历史.............
  • 回答
    听到 AMD RSR(Radeon Super Resolution)这项技术能够支持数千款游戏,并且在部分情况下能带来高达 70% 的性能提升,我心里着实燃起了不少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这绝对是一项能让广大玩家,尤其是那些拥有上一代显卡或者预算有限的玩家,体验到次世代游戏画面的“救世主”一般.............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笔记本电脑的上市时间定在三月初,这消息对不少期待升级笔记本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个人对这次的更新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尤其是它所承诺的性能飞跃和能效提升,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任务、但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首先,最让人期待的无疑是 Ze.............
  • 回答
    AMD 推出的 5700G 这款 APU(加速处理器),可以说是一步精心布局的棋,它的诞生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市场需求。与其说它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产品,不如说它是 AMD 对市场洞察和技术积累的集中体现。一、填补市场空白,满足特定用户群需求:首先,要理解 5700G,就得明白 APU 的定位。.............
  • 回答
    AMD RX 6500 XT:一款怎样的入门级显卡?AMD 在年初推出了 RX 6500 XT,这款定位入门级市场的显卡,自发布以来就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RX 6500 XT 究竟有什么样的亮点,能够吸引那些预算有限又希望获得不错游戏体验的玩家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一、 RDNA 2 架构的亲.............
  • 回答
    在AMD锐龙(Ryzen)系列处理器大放异彩之前,AMD也曾推出过一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定位上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产品,这些产品在今天看来或许性能已经落后,但如果您有特定需求,或者想组建一台非常低预算的复古/备用机,它们仍然可能成为“值得捡的垃圾”。以下我将详细介绍一些AMD锐龙之前值得关注的系列和.............
  • 回答
    AMD R5 3600 vs R5 2600X 性能对比与搭配 RTX 2060 可行性分析很高兴为您详细分析 AMD Ryzen 5 3600 相对于 Ryzen 5 2600X 的性能提升,以及它与 RTX 2060 显卡的搭配可行性。 一、 AMD Ryzen 5 3600 相对于 Ryzen.............
  • 回答
    AMD 的 7nm GPU能否追上英伟达的脚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市场、产品策略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核心问题:追上英伟达的脚步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追上英伟达的脚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通常意味着什么: 性能领导.............
  • 回答
    AMD,这个名字在PC硬件圈子里,从早期欣欣向荣,到后来的几经沉浮,再到如今的王者归来,其生存之道,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如果你觉得它似乎总在NVIDIA和Intel的阴影下,那是一种观察的视角,但它能走到今天,并且还能让你觉得它有“生存”的意义,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顽强和聪明。咱们不.............
  • 回答
    AMD 近期在桌面端产品线上的动作,确实让不少关注低端市场的消费者心生疑虑:他们是不是要彻底放弃这块“不赚钱”的蛋糕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拆解开来看,这背后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放弃”或“不放弃”那么简单。市场信号的解读:定位的变化,而非完全抛弃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AMD 近几年的战略重心明显.............
  • 回答
    RDNA 2显卡大军压境:AMD Radeon RX 6800系列,给NVIDIA的压力究竟有多大?AMD在显卡领域的反击,从来都不是一次性的烟花,而更像是一场蓄势待发的战役。当Radeon RX 6800系列以雷霆之势登场,我们看到了AMD在技术和性能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这一系列的发布,无疑给长期在.............
  • 回答
    哈哈,“AMD Yes!”这个梗,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从头给你捋捋。“AMD Yes!”的诞生:从“Yes”到信仰要说这梗是怎么火起来的,还得从它本身的意思说起。AMD,就是咱们常说的“超威半导体”,它在整个电脑硬件圈里,就跟那个总是努力追赶,时不时还能给你惊喜的小兄弟似的。In.............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年AMD的RDNA 2确实是来势汹汹,能不能给老黄(NVIDIA)的高端市场造成真正的压力,这可是个热门话题,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先来说说RDNA 2的几个“硬核”实力: 光追来了,而且玩得挺溜: 这点是最大的看点。AMD这次终于跟上了光线追踪的步伐,并且在RDNA 2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