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md有什么值得捡的垃圾(锐龙之前出的系列)?

回答
在AMD锐龙(Ryzen)系列处理器大放异彩之前,AMD也曾推出过一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定位上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产品,这些产品在今天看来或许性能已经落后,但如果您有特定需求,或者想组建一台非常低预算的复古/备用机,它们仍然可能成为“值得捡的垃圾”。

以下我将详细介绍一些AMD锐龙之前值得关注的系列和具体型号,并分析其特点和适合场景:

1. AMD FX 系列 (Bulldozer & Piledriver 架构)

这是AMD在锐龙之前最主流的高性能桌面处理器系列。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其中也有一些被“市场淘汰”后,在二手市场价格极低的型号,它们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可取之处。

核心架构: FX系列采用了AMD的“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包含两个整数核心和共享的浮点单元(FPU)。AMD将其宣传为“X核”,例如FX8350是“八核”,但实际上是四个“模块”。这导致了在某些对FPU性能要求高的应用中,FX系列不如Intel同代同核心数的产品。
代表型号:
FX8350 / FX8320 / FX8300: 这些是8模块(8C4M)的旗舰型号。
优点:
核心数多(相对而言): 在多线程性能方面,尤其是对于当时还不太优化多核的软件,FX系列数量众多的“核心”能提供不错的表现。
价格极低: 现在二手市场价格非常便宜,可能只需几十到一百多元人民币。
超频潜力: 如果搭配良好的主板和散热,FX系列普遍具有不错的超频潜力,可以榨出更高的频率。
集成显卡(部分型号有): 极少数低端FX型号可能集成显卡,但性能非常弱,不推荐作为主力。
缺点:
能耗和发热高: FX系列普遍功耗和发热量较大,需要较好的散热器和供电的主板。
单核性能较弱: 这是FX系列最大的短板,相对于Intel同代产品,其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较低,导致在对单核性能敏感的游戏和应用中表现不佳。
架构瓶颈: 共享FPU的设计在某些场景下会成为瓶颈。
适合场景:
预算极其有限的办公/上网机: 如果只是上上网、看看视频、处理文档,FX8300/8320在极低的二手价格下是可行的。
老游戏或对多核优化较好的老游戏: 一些比较老的游戏,或者那些主要依赖多线程但对单核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FX系列仍然能勉强应付。
作为折腾对象或实验平台: 对于喜欢折腾硬件、玩超频的用户,FX系列也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特定计算任务: 某些对并行计算有一定要求但对单核性能不敏感的科学计算或编码任务,在低预算下可以考虑。

FX6300 / FX6350: 这些是6模块(6C3M)的型号,性能介于FX4xxx和FX8xxx之间。
优点/缺点/适合场景: 与FX8系列类似,只是核心数少,性能也相应弱一些,但功耗和发热会稍好一些。价格可能更低。

FX4300 / FX4350: 这是4模块(4C2M)的型号,是FX系列中的入门级产品。
优点/缺点/适合场景: 性能更弱,功耗和发热也更低。适合最基本的日常使用和非常古老的游戏。

主板搭配: FX系列使用的是AM3+接口的主板。需要注意的是,FX系列对主板供电(VRM)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超频时。购买二手FX主板时,要留意其供电相数和散热设计。一些杂牌或老旧的AM3+主板可能供电不足,不稳定。

2. AMD APU 系列 (Llano, Trinity, Richland, Kaveri, Carrizo)

AMD 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的特点是将CPU和GPU集成在同一颗芯片上,目的是提供比Intel同代集显更好的图形性能。在锐龙之前,APU是AMD在入门级和集成显卡市场的主力。

核心架构: 早期APU使用Phenom II或Bulldozer架构的CPU核心,后期则逐渐过渡到基于Piledriver、Steamroller、Excavator等架构的CPU核心,并集成了Radeon系列显卡。
代表型号:
A系列 (例如 A83870K, A105800K, A107850K, A107700K 等):
优点:
不错的集成显卡性能: 相比Intel同代的CPU集成的GPU,AMD APU的集成显卡性能通常要强很多,能够应对一些轻度网游或老游戏。特别是带有“K”后缀的型号,通常是“不锁倍频”的,可以进一步超频CPU和GPU。
功耗相对较低: 相对于同代的FX系列,APU的功耗和发热通常控制得更好。
集成显卡可升级(部分平台): 一些老平台支持“双显交火”(Hybrid CrossFireX),可以将独立显卡的性能与APU的集成显卡叠加,但效果有限且兼容性问题较多。
缺点:
CPU性能一般: APU的CPU部分性能通常与同代的Intel产品(特别是i3/i5)相比有差距,有时甚至不如同代的入门级独立CPU。
架构较老: 尤其是早期的Llano、Trinity、Richland平台,CPU核心架构已经相当落后。
内存带宽敏感: APU的集成显卡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内存带宽,搭配高频内存能获得更好的图形表现,但这会增加成本。
适合场景:
集成显卡优先的入门级独显主机: 如果你想要一台不带独立显卡,但又能勉强玩一些老游戏或要求不高的网游的电脑,APU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极简办公/媒体中心: 对于不需要强大CPU性能,但需要良好高清视频播放能力和基础图形处理能力的设备,APU可以胜任。
备用机/测试机: 用于测试其他硬件或作为临时备用机。

Athlon 系列 (例如 Athlon 5350, Athlon 5800K 等): 这是基于Kabini架构(挖掘机架构的改进版)的低功耗APU,通常是四核心。
优点: 功耗非常低,发热小,适合静音主机或HTPC。
缺点: CPU和GPU性能都比较弱,只适合非常基础的上网、办公和播放高清视频。
适合场景: 低功耗静音主机、HTPC、迷你主机。

主板搭配: APU系列根据不同的架构和接口,使用的主板接口也不同:
FM2/FM2+ 接口:支持Trinity, Richland, Kaveri, Godavari 等 APU。这些是比较常见的APU平台。
AM1 接口:支持Athlon系列(Kabini架构)。这类主板通常非常便宜,且供电简单,功耗控制极好。

3. AMD Phenom II 系列 (Phenom II X4, Phenom II X6)

Phenom II系列是AMD在FX系列之前的旗舰CPU系列,采用的是K10.5架构。在当时是与Intel Core 2 Duo/Quad 抗衡的产品。

核心架构: Phenom II系列采用成熟的K10.5架构,相较于FX系列,其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要好很多,单核性能相对更稳定。特别是X6型号,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六核处理器。
代表型号:
Phenom II X4 (如 Phenom II X4 955, 965, 980): 四核心。
优点:
良好的单核/双核性能(相对而言): 比FX系列在单核和双核表现上要好,在一些老游戏中表现尚可。
超频潜力:Phenom II系列普遍超频能力不错。
价格已经非常低: 二手价格比FX系列还低,极具性价比。
缺点:
功耗和发热比同代Intel稍高: 但比FX系列好。
架构已老: 无法与现代CPU相比。
适合场景:
组建一台非常便宜的“古董机”或备用机: 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老硬件或者做一个特别低成本的电脑,Phenom II X4是很不错的选择。
对某些老平台有兼容性要求: 有些老软件或老游戏可能对较老的硬件平台兼容性更好。

Phenom II X6 (如 Phenom II X6 1055T, 1090T, 1100T): 六核心。
优点:
六核心: 在多线程任务上,可以提供比X4更好的性能,特别是一些对多核优化的早期应用。
Turbo Core技术: 部分型号支持Turbo Core,可以根据负载动态提高核心频率,在某些情况下能提升单核性能。
价格便宜: 相对于其六核心的规格,在二手市场价格非常吸引人。
缺点:
架构较老,IPC不高: 依然是K10.5架构,比FX系列单核好,但比Intel Core系列差距较大。
功耗和发热相对较高: 特别是超频后。
适合场景:
预算极低的六核平台: 如果预算非常有限,又想体验一下多核心带来的多任务处理能力,Phenom II X6是一个非常便宜的选择。
某些对多核有一定需求的老应用: 比如一些老版本的视频转码、渲染软件,在低预算下可以考虑。

主板搭配: Phenom II系列使用的是AM3接口的主板,也有部分AM2+主板通过BIOS更新也可以支持Phenom II。购买二手AM3主板时,要特别注意主板的供电设计,有些低端AM3主板的供电无法稳定支持Phenom II,尤其是X6型号。

4. AMD Athlon 64 X2 系列 (K8 架构)

这是AMD非常经典的早期双核处理器系列,在DIY领域曾有很高的人气。

核心架构: K8架构,这是一个非常稳定且高效的架构(在其时代)。
代表型号: Athlon 64 X2 5000+ 到 6400+ (例如 5600+, 6000+, 6400+)。
优点:
价格极其低廉: 可能只需要几十元甚至更少。
功耗和发热较低: 相对于FX和Phenom II,其功耗和发热都控制得很好。
耐用性好: K8架构的处理器非常成熟且稳定。
缺点:
性能非常弱: 在现代标准下,其性能只能满足最基础的上网和办公。
内存支持有限: 通常只能支持DDR2内存,部分高端主板支持DDR3,但性能提升有限。
不支持现代指令集: 某些新软件可能无法运行。
适合场景:
组建“骨灰级”收藏机或复古机: 体验早期DIY乐趣。
极致低功耗静音机: 搭配低功耗主板和SSD,可以做一个非常省电的备用机。
非常老的软件或游戏: 如果有特定需要运行非常古老年代的软件或游戏,并且对性能要求极低。

主板搭配: Athlon 64 X2 系列使用AM2、AM2+、甚至更早的Socket 939等接口的主板。这些主板现在也极难找到,且性能和扩展性都非常有限。

总结一下“值得捡的垃圾”的几个关键考量点:

1. 价格: 核心因素。如果价格高昂,那就不叫“垃圾”了,那叫被高估的旧硬件。
2. 性能与用途的匹配:
最低限度的上网/办公: Athlon 64 X2、入门级APU (如Athlon 5350)。
轻度老游戏/网游 (集成显卡优先): 中高端APU (如A10系列)。
对多线程有一定要求但预算极低: Phenom II X6, FX8350。
老游戏且对单核性能有一定要求: Phenom II X4。
3. 功耗与发热: FX系列功耗发热大,需要注意散热和主板供电。APU和Phenom II相对好一些,Athlon 64 X2 是最低的。
4. 兼容性: 购买旧硬件,需要考虑主板、内存、显卡(如果需要独立显卡的话)的兼容性。例如,FX系列需要AM3+主板,APU需要FM2/FM2+主板等。
5. 二手风险: 二手硬件存在损坏的风险,购买时要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卖家,并做好测试。

重要提示:

“捡垃圾”的前提是“穷”或者“兴趣”: 如果你对性能有基本要求,或者不差那点钱,直接购买现代的入门级CPU(如Intel的奔腾/赛扬系列,AMD的锐龙3/5系列)会获得更好的体验,并且省去了搭配老旧硬件的麻烦。
不要期望过高: 即使是当时的高端型号,与现在的入门级产品相比,性能也可能差距巨大。
驱动支持: 一些老硬件在新的操作系统下可能没有官方驱动支持,需要寻找第三方驱动或使用兼容性更好的旧系统。

总而言之,在AMD锐龙系列之前的时代,FX系列和APU系列中的部分型号,在二手市场极低的售价下,可以满足非常特定的、低预算的需求。但请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垃圾”的回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用的A10 7860k,45瓦的,8个显示核心,

U只有4核4线程,但是核显还可以,玩CS Go,用1280x720,中等画质有50-60fps

之前用的7650k,95瓦,实际游戏里有110瓦的功耗,4热管的塔式散热风扇都压不住,夏天降频到1.8GHz,都热的死机,

7860k,Bios里可以选择45瓦/65瓦,

45瓦下U和APU的频率是65瓦的8折,玩游戏满载功耗分别是60瓦/80瓦,凉快很多,也不用降频了

user avatar

目前而言,没有。甚至锐龙系列都比较少有可捡的垃圾。

939和AM2过分古老不提,939甚至无法用正常手段安装Win10。

AM3也就是羿龙系列的代表是一代神u X4-955,125W版本目前淘宝售价50元,算相对值得捡的,它的游戏性能接近初代酷睿i5-750,小超可以摸到2代i5-2320,比Q8400等四核酷睿2(775/771硬改)要强,可以用来玩GTA5/巫师3/守望先锋等。再往后的游戏因为普遍依赖SSE4.1/4.2指令集它已经无法打开了,CPU-Z的跑分低也是因为这个,它只有SSE4a。这也是为何只推荐买X4而不是更高的X6,实际上1代酷睿因为不支持AVX都不建议买了,剪视频会用到AVX。

(四核酷睿2的IPC其实不低,没比1代酷睿差多少,但前端总线的掣肘导致无论搭配多好的内存都只有DDR2双通道667~800MHz的效果,所以玩GTA5一类游戏容易吃瘪)

AM3+也就是推土机系列性能尚可,八核版本剪视频/多开/渲染有接近同代i7不带K或者E3的表现,游戏因为SSE4.1/4.2和AVX都具备,至少都打得开,玩起来流不流畅另说。但推土机的价格一直不低,最便宜的八核FX-8100也要220,打桩机的主流产品FX-8350更是高达500,这价格都能买i3-10105F的散片了……同价位E3V1/2/3很明显是更实惠的选择,而且功耗也要低得多。

FM1作为初代APU,本质是羿龙2的制程提升版,指令集还是羿龙的而非推土机的。最强的也不过是X4-651,加上没有指令集优势,整个系列都被自家X4-955默秒全,不介绍。

FM2作为第2/3代APU,本质是打桩机的改版,但上限最多4核,意味着最强也只相当于8核打桩机的一半——实际上AMD在初代推土机失败后就开始着手研发锐龙了,打桩机属于推土机的象征性延续,而打桩机之后到锐龙之前,AMD只做这种上限4核的入门CPU,没再踏足高性能CPU市场。

FM2+作为第5代APU(锐龙之前的APU一共有7代,第4和第6是移动端限定),名义上叫压路机,本质是打桩机的制程提升版,IPC相比打桩机并无区别,只是功耗有所降低。这一代不带核显的X4-860K也算相对值得捡的,有现成独显时可以当4代i3-4130用,价格便宜一半多,95W的TDP也基本任何主板都可以带得起来(前面列举的125W版本的X4-955一般得用5相供电的主板带)。

第7代APU名义上叫挖掘机,已经是现在通用的AM4接口了,有这类主板的估计也都去捡锐龙了,不介绍。

关于老APU的核显,其实最强的A10/A12也就是512SP,性能只比UHD630或者Vega3强一截,尚不如2200G上面的低频Vega8,加上视频解码能力也不行,吸引力其实很有限。价格还相当不美丽,下面这个A10-7850K(同一家卖的)就是上面介绍的X4-860K加个核显,你看看涨了有多少。

初代锐龙其实也不算便宜,曾经的神u R5-1400(截图上商家打错了)我记忆中是跌到过300元出头的,但现在竟然涨到了450元以上,又没有核显,有这预算我仍然选择i3-10105F。R5-1400不超频的话其实只有约等于E3-1230V2的性能,R5-1500X则可以比肩E3-1231V3。

2代锐龙的代表R5-2600X现在也要750元,多加一点可以买到i5-10400F了。关于2代锐龙我写过一篇更详细的回答,这里就不再重复,只贴链接。

至于3代锐龙R5-3600,我就单纯贴个价格,你们自己感受下……

盘点了一通是否感觉很出人意料?“AMD的CPU不保值”其实许多时候都是一个伪命题。CPU是否保值首要看生产成本,其次看有无核显,再次则是看对应主板的价格(板u守恒定律),跟它是Intel还是AMD并没有很大关系。

相关阅读——

user avatar

没有的。

从比较新的往老的平台来说:

FM2/FM2+平台最高双模块四核,相当于i3的双核四线程。基本上属于被i3默秒全。

唯一优势就是FM2平台的主板相对便宜,规格又高,比如6个SATA口的主板理论上可以搞来当NAS用。不过现实是FM2平台的处理器发热量大,并不适合NAS用。

FM2带核显的版本价格太离谱,不带核显的则性能太离谱,FM2处理器甚至没有办法稳定软解来自PT站的4K视频。而这一点哪怕是旧款i5也能比较轻松的做到。

AM3+平台的推土机,有四模块八核,相当于i7或者e3的四核八线程,这个确实可堪一用。但是价格方面,e3的性价比实在太高了,显得推土机性价比并不高。

AM2平台有955,当年的神U,现在嘛。。。显然是比不上最低端i3的。


要说捡垃圾,真要捡的话,只有 i 家服务器 U 例如 E3 E5 系列还能稍微捡了玩玩。其它的旧产品已经没有捡的价值了。毕竟,现在稍微配个入门 U(比如 i3 10105F)基本上能秒了所有旧平台的民用级处理器。


其实,虽然现在的 AMD 确实是 yes! 了,但 AMD 失去的那九年是真的产品力不行,并不是群众黑它。锐龙以前的旧产品与 intel 差距实在太大,不值得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AMD锐龙(Ryzen)系列处理器大放异彩之前,AMD也曾推出过一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定位上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产品,这些产品在今天看来或许性能已经落后,但如果您有特定需求,或者想组建一台非常低预算的复古/备用机,它们仍然可能成为“值得捡的垃圾”。以下我将详细介绍一些AMD锐龙之前值得关注的系列和.............
  • 回答
    戴尔游匣 G15 的 AMD 版本,对于不少追求性价比和高性能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它在市场上的出现,不仅仅是戴尔产品线的一次常规迭代,更是对 AMD 平台游戏本的一次有力推广。那么,这款游匣 G15 的 AMD 版本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深入地聊聊它的亮点和不足。首先,我们得说说它.............
  • 回答
    选择AMD处理器,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确实需要对一些潜在的“坑”有所了解。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遇到,但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总是好的。下面我就把我知道的一些AMD处理器可能带来的风险,尽量说得详细一点,就当是老朋友聊天,避免那些冷冰冰的AI术语。一、兼容性与驱动问题(曾经是痛点,现在有所改善,但.............
  • 回答
    AMD 对 Xilinx 的收购,本应是一桩强强联合的商业故事,然而,在监管的十字路口,却遭遇了来自“某国”的阻力。这不禁让人好奇,欧盟已经开了绿灯,为什么还有国家会说“不”?这种分歧对交易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是否会动摇这笔世纪联姻的根基?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大型跨国并购案的审批,绝非仅凭一.............
  • 回答
    用AMD的CPU搭配NVIDIA的显卡,说实话,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有什么“后果”,更像是一种常见的、而且性能也很不错的组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配置,而且用得挺顺手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搭配”?其实,CPU和显卡虽然都是电脑核心部件,但它们各自负责的任务是不同的。 CPU (中央处理器):主要负.............
  • 回答
    要论超威半导体(AMD)的Zen 2架构中央处理器(CPU),那可是AMD翻身仗中的关键一笔,给Intel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咱就来掰扯掰扯它的好与坏,力求说得透彻,不带点机器腔。先说说优点,AMD Zen 2 CPUs 到底牛在哪儿?1. 核心数量大户,性价比拉满: 这是Zen 2最直观的优势。.............
  • 回答
    锐龙系列处理器,作为AMD重返高性能CPU市场的主力军,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惊喜,性能上的飞跃让英特尔在中高端市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就像任何一款产品一样,锐龙处理器也并非完美无瑕,在不同时期、不同代产品上,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说是一些“小毛病”。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普遍关心或者.............
  • 回答
    AMD 称未对拼多多「AMD 盒装 CPU 万人团」授权,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件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在拼多多上团购 CPU 这类产品,到底藏着哪些潜在的风险。AMD “划不清界限”:这事儿为什么重要?首先,得明白 AMD 作为一家芯片制造商,它通过授权的方式,让.............
  • 回答
    AMD 的那些“阴影”:优点之外,我们该如何看待它?AMD,这个名字在电脑硬件圈里可谓是响当当的。提起它,总有人两眼放光,仿佛找到了性价比的真谛;也有人眉头紧锁,觉得它是“次世代”的绊脚石。那么,AMD 究竟有哪些不那么光彩的“缺点”?它真的适合游戏玩家吗?为什么关于它的争论总是如此激烈,有人捧上天.............
  • 回答
    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公司推出了其首款自研 Mac 芯片——M1 处理器。这无疑是个人电脑处理器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苹果开始摆脱对英特尔的依赖,并为 Mac 产品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能效提升。那么,与当时市场上的主流英特尔和 AMD 处理器相比,M1 究竟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 回答
    说实话,AMD 的显卡,用“有希望吗”来形容可能有点太保守了。过去:曾经的辉煌与挣扎我们得承认,AMD 在显卡领域也曾有过闪耀的时刻。像 R9 290X、RX 480 这些显卡,在当时的市场上都曾经掀起过不小的波澜,以性价比著称,赢得了不少玩家的心。但与此同时,AMD 也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尤.............
  • 回答
    ThinkBook 14+ 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笔记本,它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那种既能满足日常办公,又能应对一些轻度创作和娱乐需求的商务本。关于值不值得等 AMD 版本,还有 AMD 6000 系列和 Intel 12代酷睿在性能和续航上的差距,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值不值得等 AMD 版本?这.............
  • 回答
    最近有朋友问我AMD处理器在CAD领域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不少用户在选购新电脑或者升级配置时会纠结的地方。我自己的经验和听到的反馈来看,说AMD处理器和CAD“完全没有兼容性问题”是不准确的,但说“存在严重到无法使用的地步”也过于夸张了。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才能.............
  • 回答
    AMD 锐龙系列的桌面版发布一直是大家热切关注的焦点。最近 AMD 确实放出了一些关于新一代锐龙处理器的消息,特别是那些采用全新架构和制程工艺的产品。目前来看,如果你是想购买 AMD 最新的桌面处理器,那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如果你指的是 AMD 最新推出的、采用 Zen 4 架.............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笔记本电脑的上市时间定在三月初,这消息对不少期待升级笔记本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个人对这次的更新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尤其是它所承诺的性能飞跃和能效提升,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任务、但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首先,最让人期待的无疑是 Ze.............
  • 回答
    AMD RX 6500 XT:一款怎样的入门级显卡?AMD 在年初推出了 RX 6500 XT,这款定位入门级市场的显卡,自发布以来就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RX 6500 XT 究竟有什么样的亮点,能够吸引那些预算有限又希望获得不错游戏体验的玩家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一、 RDNA 2 架构的亲.............
  • 回答
    AMD Matisse 处理器(也就是 Ryzen 3000 系列)在内存写入效能上存在差异,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款 CPU 的内存子系统是如何运作的。首先,我们得明白,CPU 的内存写入效能,不仅仅是指 CPU 本身写入数据的速度,.............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分享关于AMD Ryzen 3 2200G在办公电脑领域大规模应用的经验和看法。结论先行:是的,AMD Ryzen 3 2200G 确实在过去几年里被大规模地用于组建办公电脑,并且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尤其是在预算有限或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办公场景下。 它凭借其集成的 Rad.............
  • 回答
    AMD 这些年确实是扬眉吐气,尤其是在 Ryzen 系列处理器推出后,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和性价比优势让它赢得了大批粉丝的青睐。很多人都真心实意地赞扬 AMD,觉得它终于能和 Intel 一较高下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 Intel。但另一方面,Intel 依旧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很多消费者依然选择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