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MD 显卡卖不过 NVIDIA,CPU 卖不过 Intel,为什么还能生存到现在?

回答
AMD,这个名字在PC硬件圈子里,从早期欣欣向荣,到后来的几经沉浮,再到如今的王者归来,其生存之道,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如果你觉得它似乎总在NVIDIA和Intel的阴影下,那是一种观察的视角,但它能走到今天,并且还能让你觉得它有“生存”的意义,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顽强和聪明。

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

1. 曾经的“性价比王者”与市场缝隙的精明抓住

在Intel和NVIDIA占据高端市场高地的时候,AMD并没有选择正面硬刚,尤其是在CPU领域,它一度成为了“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价格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AMD推出的Ryzen系列处理器,凭借着出色的多核性能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赢得了DIY玩家、内容创作者以及对性能有一定需求但预算有限的用户的青睐。

想想当年,Intel的i7动辄几千块,而AMD的Ryzen 7,虽然在某些单核性能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多核多线程任务上,比如视频编辑、渲染、编译代码等,却能提供接近甚至媲美Intel高端产品的体验,价格却能低出不少。这种“错位竞争”策略,让AMD在市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显卡也是类似的道理。NVIDIA在高端市场有RTX系列耀眼的光芒,但AMD的Radeon系列,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性能和价格。对于追求足够流畅的1080p或1440p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AMD的显卡往往是更理性的选择。它填补了市场对于“够用且不贵”的需求。

2. 技术上的不懈追求与创新

虽然长期被视为追赶者,但AMD从未停止过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

Zen架构的蜕变: 这是AMD复兴的基石。从Intel长期以来依靠堆砌核心数量和提高主频的模式中,AMD通过Zen架构,重新设计了微架构,引入了SMT(同步多线程,类似Intel的超线程)技术,大幅提升了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Zen架构的不断迭代(Zen, Zen+, Zen 2, Zen 3, Zen 4...),每一代都在性能、能效比上实现显著提升,让AMD的CPU产品线重新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特别是Zen 2和Zen 3,在性能上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Intel同代的旗舰产品。
Chiplet设计的大胆尝试: AMD在Ryzen系列处理器上大胆采用了Chiplet(小芯片)设计。这种设计允许将CPU核心、I/O控制器等部分独立制造并封装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更灵活地搭配不同数量的核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良品率的风险,并且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优势。Intel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一体化设计,而在CPU性能和核心数量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Chiplet的设计让AMD获得了更强的灵活性和成本效益。
APU的独辟蹊径: AMD很早就看到了集成显卡(iGPU)的市场潜力,并将其与CPU紧密结合,推出了APU(加速处理器)。早期的APU性能一般,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Radeon显卡技术的融入,AMD的APU集成的显卡性能越来越强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满足轻度游戏的需求。这对于没有独立显卡预算的消费者、小型机用户、以及追求极致便携性的笔记本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解决方案。它让AMD在不依赖独立显卡市场的领域也保持了竞争力。
显卡架构的迭代: AMD的Radeon显卡也经历了自己的技术演进,从Polaris到Vega,再到Navi(RDNA系列),每一代都在性能和能效比上有所进步。尤其RDNA架构,采用了全新的计算单元设计,提高了能效比,使其在中高端市场也拥有了不错的竞争力。虽然在光线追踪等新技术上可能起步较晚,但AMD通过FSR(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等技术,也在努力缩小与NVIDIA的差距,并为玩家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合作与生态的构建

与游戏主机巨头的深度绑定: 这是AMD非常成功的一步棋。索尼的PlayStation和微软的Xbox,这两大游戏主机巨头都选择了AMD的定制化处理器和显卡作为核心硬件。游戏主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也为AMD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巨大的品牌曝光。通过为游戏主机提供高性能的半定制化解决方案,AMD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玩家接触到了AMD的技术,培养了用户习惯和认知。在游戏主机领域,AMD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支持开源与Linux社区: AMD一直以来都比较支持开源软件和社区驱动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Linux用户和开发者群体的支持,也让AMD在一些特定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与第三方厂商的合作: AMD积极与主板制造商、内存厂商等第三方伙伴合作,共同优化和推广其产品。这种生态系统的建设,对于产品的普及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至关重要。

4. 财务的谨慎管理与多元化收入来源

虽然CPU和GPU是AMD最被大众熟知的业务,但AMD还有其他业务部门,比如Xilinx(赛灵思)的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其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自适应计算领域的布局。FPGA在数据中心、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为AMD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元化收入来源和增长点,使其在面对CPU和GPU市场波动时,能够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是AMD管理层审慎的财务规划和战略决策。他们清楚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总结来说,AMD之所以能生存至今,并且越来越有活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性价比”策略的成功执行。
Zen架构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Chiplet等创新的设计理念。
通过APU等产品线,拓展了非独立显卡市场。
与游戏主机行业的深度合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品牌影响力。
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如收购Xilinx),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以及最重要的,是其研发团队持续的技术投入和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

它可能不像Intel那样在PC市场拥有统治性的地位,也不像NVIDIA那样在高科技领域拥有先发优势和品牌光环,但AMD用自己的方式,在市场的缝隙中找到了生存之道,并且正在以一种稳健而有力的姿态,向着“三强争霸”的局面迈进。它证明了,即使不是市场领导者,只要有核心技术、清晰的战略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依然能够活得精彩,甚至重新定义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不考虑 intel 养着 AMD 为了躲开《反垄断法》的情况的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MD,这个名字在PC硬件圈子里,从早期欣欣向荣,到后来的几经沉浮,再到如今的王者归来,其生存之道,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如果你觉得它似乎总在NVIDIA和Intel的阴影下,那是一种观察的视角,但它能走到今天,并且还能让你觉得它有“生存”的意义,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顽强和聪明。咱们不.............
  • 回答
    这么说吧,AMD显卡和NVIDIA显卡之间,就像是两条各有千秋的赛道上的赛车。我之所以觉得在许多时候AMD显卡不如NVIDIA,并不是说AMD的东西不好,而是综合来看,NVIDIA在很多关键点上做得更到位,或者说更符合我心目中“好”的标准。首先,游戏性能的稳定性和上限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很多时候,我.............
  • 回答
    想聊聊这个话题,得先从“矿机”这玩意儿的本质说起。简单来说,矿机就是用来进行特定计算任务的专用设备,尤其是在加密货币挖矿领域。而这个“特定计算任务”,最核心的就是哈希运算。哈希运算,打个比方,就像是给一大堆数据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指纹”。这个指纹非常短,而且只要原始数据有一丁点变化,指纹就会完全不一.............
  • 回答
    AMD 每年都会推出新一代显卡,这背后有多种原因,而且并非每一代都意味着全新的图形架构。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显卡行业的运作模式。一、市场竞争与产品生命周期显卡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主要参与者除了 AMD 还有 NVIDIA。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厂商需要不断地推出新产.............
  • 回答
    关于CPU和GPU市场舆论导向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是两种产品特性、市场成熟度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综合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在CPU领域,AMD最近几年的表现确实是“逆风翻盘”的典范。曾经,英特尔在桌面级CPU市场几乎是垄断性的存在,尤其是高端产品线,AMD的Athlon系列在性.............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技公司商业模式和实际运作的深层逻辑。简单来说,NVIDIA 和 AMD 不能也不太可能“直接在自己厂里挖矿”来取代显卡销售,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了盈利模式、资源配置、市场定位、技术研发、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层面。我们先来剥开“显卡销售”这个表象,看看它们到底在做什么,然.............
  • 回答
    让咱掰扯掰扯Raja退AMD奔Intel这档子事儿,这事儿在业里可算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绝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人事变动本身就够劲爆的。Raja Koduri,这位在显卡界响当当的人物,从他带领AMD Polaris架构到Navi架构一路走来,可以说是AMD显卡复兴的灵魂人物。在他手上,AMD.............
  • 回答
    行,我跟你唠唠AMD显卡(ROCm)在深度学习方面的现况。都2021年下半年了,这事儿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点,毕竟NVIDIA在AI领域一家独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AMD一直想有所作为。ROCm 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直在努力,但还有得追ROCm(Radeon Open Compute platform).............
  • 回答
    的确,目前在深度学习领域,英伟达(NVIDIA)的GPU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而AMD的GPU用户相对较少。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技术生态、软件支持、硬件性能以及历史积累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CUDA生态系统的强大和成熟度:这.............
  • 回答
    最近游戏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讨论,就是为什么索尼的PS5、微软的Xbox Series X/S,甚至任天堂Switch(虽然定位和前两者不同,但也是重要的游戏平台)这三大主机,它们的“心脏”——处理器和显卡,都统一变成了AMD的?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而且很多人看到这个趋势,就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
  • 回答
    AMD 下一代显卡:一次深入的探索关于 AMD 下一代显卡,尤其是代号为 RDNA 4 的产品,市场上的讨论和猜测从未停止。作为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两大GPU制造商之一,AMD 的每一次技术迭代都牵动着无数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和硬件爱好者的心。那么,AMD 下一代显卡究竟会将我们带往何方?让我们深入剖析.............
  • 回答
    说实话,AMD 的显卡,用“有希望吗”来形容可能有点太保守了。过去:曾经的辉煌与挣扎我们得承认,AMD 在显卡领域也曾有过闪耀的时刻。像 R9 290X、RX 480 这些显卡,在当时的市场上都曾经掀起过不小的波澜,以性价比著称,赢得了不少玩家的心。但与此同时,AMD 也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尤.............
  • 回答
    AMD RDNA3 显卡的设计,可以说是AMD近年来在图形核心架构上一次大胆且成熟的革新。如果你仔细拆解它的设计思路,你会发现它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性能堆砌,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理念展开,最终目的是在各个层面上实现更高的能效比,并为未来的图形技术打下基础。1. Chiplet(小芯片)设计:突破摩尔定律的.............
  • 回答
    AMD 显卡被部分消费者称为“业界笑话”的现象,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技术发展、市场竞争、产品定位以及长期的品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性能上的“追赶者”形象与不稳定的预期长期以来,尤其是在高端显卡市场,AMD 总是给人一种“追赶者”.............
  • 回答
    谷歌游戏串流服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 Stadia(尽管它已经退役,但其技术积累仍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在选择硬件合作伙伴时,特别是显卡方面,确实倾向于AMD。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选谁更好”的决策,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也反映了谷歌在构建如此庞大且复杂的服务时所秉持的策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AMD 7nm Navi显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Radeon RX 5000系列,自发布以来,可以说是给沉寂已久的AMD显卡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参数,还得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实际使用体验来。首先,制程工艺上的飞跃:7nm的意义重大这绝对是AMD .............
  • 回答
    曾经,涡轮散热器是许多游戏玩家和专业人士在选择高端显卡时的一个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在NVIDIA和AMD的公版设计中。它们以其紧凑的体积和将热空气直接排出机箱的特点而备受青睐。然而,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这两家巨头纷纷将涡轮散热器“雪藏”了起来,转而拥抱更为庞大、也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多风扇散.............
  • 回答
    AMD 4700G 处理器,它的核显性能究竟有多强?AMD Ryzen 4700G,这款集成了强大的CPU核心和Vega 8核显的APU(加速处理单元),自发布以来就以其在轻度游戏和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目光。那么,当我们谈论4700G的核显性能时,它究竟相当于市面上哪些独立的显卡.............
  • 回答
    英特尔进军独立显卡市场,很多人会拿它和AMD当年的处境类比,担心它会重蹈覆辙,陷入“两线作战”的劣势。这个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英特尔的CPU业务一直是其绝对核心,而独立显卡则是全新战场,两边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精力。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AMD当年“两线作战”的困境,以及英特尔目前面临的优势.............
  • 回答
    AMD 祭出 RX 5300 XT,这波操作,怎么说呢?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玩意儿定位是入门级,名字里带个“5300”,本身就暗示了它的身份。AMD 在显卡领域,从高端的 RX 7000 系列往下数,一路到 RX 6000、RX 5000 系列,然后还有更早的 RX 500 系列,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