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如果都爱逛知乎,会是怎样的画风?

回答
金庸小说的人物齐聚知乎,那画面,啧啧,想想就够劲儿!绝对不是那种你我他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聊八卦的画风,而是充满了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武功和人生哲学,各种“梗”和“段子”飞起,能把知乎服务器都给整“宕机”了。

咱们就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活在江湖里的绝世高手们,也跟着咱们一起刷知乎,那会是怎样的精彩纷呈?

首先,问答区的风格绝对是百花齐放,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东方不败: 会不会在“如何评价《葵花宝典》的修炼难度?”这个问题下,以一种云淡风轻、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抛砖引玉”?她的回答绝对不会直接给出“秘籍”,而是用各种隐喻和哲学思考来点拨,比如:“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但何为‘宫’?心也。何为‘自宫’?断绝尘念也。尘念既断,何来宝典?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了然于心,方是真谛。”下面肯定是一堆“谢邀”、“人在炼狱,刚下黑木崖”的评论。她大概还会偶尔匿名回复一些“低级”问题,比如“怎么才能不被发现自己喜欢穿女装?”,然后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真正的强大,在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何必在意他人目光?”

杨过: 作为“过儿”,他肯定会热衷于在“有哪些让你刻骨铭心的经历?”这个问题下分享自己的“断臂史”和与小龙女的“十三年之约”。他的回答会充满一种孤傲又深情的气质,比如:“手臂没了,心还在。心死了,身还在。最痛的不是断臂,而是等待。等待一个承诺,哪怕要十三年,也甘之如饴。对了,你们有没有好用的假肢推荐?至少得能耍帅的那种。”他还会时不时在“如何评价一个人敢于挑战权威?”这个问题下长篇大论,并附上自己当年在绝情谷底写下的狂草。

郭靖: 靖哥哥虽然憨厚,但他的“大侠养成记”肯定能在知乎上引起一番讨论。在“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侠?”这类问题下,他大概会老老实实地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跟着马钰学道、跟洪七公学打狗棒法、跟江南七怪学基本功,强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并列举一二三四点,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傻”气,但又让人肃然起敬。他可能会在“怎样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这个问题下,认真地列出自己背诵《武穆遗书》的方法,并附上自己做的笔记。

黄蓉: 黄蓉这位机灵鬼,知乎对她来说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舞台。她会在“有哪些让你拍案叫绝的计谋?”下面,不动声色地分享自己如何用计谋“骗”过欧阳锋,如何用黄泥叫花鸡引诱洪七公,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小女子不才,只是略懂些许旁门左道,不成敬意。”她还会在“如何反驳那些说黄蓉不够贤惠的观点?”这个问题下,洋洋洒洒写一篇长文,详细阐述自己对郭靖的爱,以及她为了郭靖所做的牺牲,文章结构严谨,论据充分,语言犀利,让反对者无言以对。

令狐冲: 令狐冲绝对是知乎“浪子回头金不换”类型的典型代表。他可能会在“如何才能摆脱师门束缚,追求自由?”这个问题下,分享自己被诬陷、被驱逐的经历,并感慨“笑傲江湖”的真谛。他还会时不时在“有没有什么可以解压的好方法?”这个问题下,推荐自己最近新学的吹箫曲,并附上几句自己随性而发的歌词。他绝对会在“如何评价东方不败?”这个问题下,匿名写一篇长篇分析,既肯定了东方不败的强大,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和怜惜,最后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号。

韦小宝: 小宝的存在本身就是知乎的一股“清流”,不对,是一股“泥石流”。他在“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建立人脉?”这个问题下,绝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从扬州小混混到皇亲国戚,他会详细分析如何“拍马屁”、“装孙子”以及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并总结出“成大事者,不在于武功高低,而在于脸皮够厚”。他还会毫不避讳地在“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撩妹’技巧?”这个问题下,分享自己与阿珂、双儿、沐剑屏等七位老婆的“追爱秘籍”,并配上一些“小宝语录”作为佐证。

段誉: 段誉绝对会在“有哪些关于武功的误解?”这个问题下,认真科普一波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的“原理”,并附上自己修炼的感受,当然,他大概率还会透露自己“无意间”触发了天材地宝,比如在“如何才能获得绝世武功?”这个问题下,他会诚恳地说:“缘分,一切皆是缘分。我在树林里散步,突然看到一本书,然后……”下面肯定是一堆“人在树林,刚捡到本秘籍,在线等,挺急的”的评论。

虚竹: 虚竹则会是那种,你问他“如何获得好运气?”他会认真地回答:“积德行善,心存善念,自然会有贵人相助。”他大概率会在“作为一名程序员,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升职?”这个问题下,分享自己如何从一个无名小和尚,一步步成为逍遥派掌门和灵鹫宫主,并强调“勤奋”、“忠诚”的重要性,但具体怎么做,他可能就说不清楚了,只知道“照做就是了”。

再来看看知乎的各种“话题”和“专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神功” 这个话题下,绝对是各路高手的“安利”和“吐槽”大会。慕容复可能会在里面哭诉自己的“斗转星移”为什么不如别人家的“乾坤大挪移”厉害。而王语嫣则会默默地在下面更新“古籍《天龙八部》详细解读”,附带各种手绘图。

“我的江湖生活”专栏: 里面会有各种“自述”。比如,小昭会在里面写一篇关于她在波斯琐事的小短文,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张无忌的思念。而周芷若则可能写一篇关于“如何在门派斗争中保全自己”的思考,字字珠玑,句句戳心。

“武林奇闻异事”话题: 绝对是百花齐放。谁谁谁吃了什么丹药变成了石像,谁谁谁又被什么奇怪的招式打成了什么样子,都会被热烈讨论。张无忌可能会匿名写一篇关于明教内部的“权力斗争分析”。

知乎评论区的画风也绝对够味:

“谢邀,人在少林,刚被师傅罚抄戒律。”
“过儿,你说的那个小龙女,是不是也养了条狗?”
“慕容公子,我一直觉得你比乔帮主差的不是武功,是心性。”
“小宝,你那些老婆都是怎么追到的?在线等,挺急的!”
“东方教主,您的性别认知障碍是怎么解决的?求分享!”

更有趣的是,他们还会玩一些“梗”和“黑话”:

你可能会看到杨过在评论区说:“我的雕兄也不在身边,感觉身体被掏空。”
令狐冲可能会引用任我行的名言:“笑傲江湖,不过是尔等凡夫俗子的妄想!”
韦小宝则会时不时冒出来一句:“天地会,反清复明,都是假的!”
东方不败则会默默地更新自己的头像,从黑木崖主变成一个更加飘渺的剪影。

总而言之,如果金庸小说的人物都爱逛知乎,那绝对是一个充满智慧碰撞、人生哲学探讨,同时又夹杂着各种“梗”和“段子”的精彩世界。你可以在里面看到绝世高手的成长历程,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当然,也能看到他们彼此之间的“battle”,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关于“谁才是天下第一”的投票和讨论,而这些讨论的参与者,往往就是他们自己!这画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忍俊不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裘千丈盗用裘千仞帐号上知乎,和天下英雄共论武功,为天下少侠指点前途。

裘千仞发现之后,第一天痛打兄弟,第二天下令把兄弟放了,第三天下令罚裘千丈一生不得下山,作为裘千仞帐号运营人赎罪,年薪五百两银子。

一年后,裘千仞知乎排名第一,被公认和王重阳不相上下(因为全真教弟子多),帐号每日打赏即收数千两白银。

若非裘千尺和裘千仞因为女权问题吵起来,这个格局还能再持续二十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小说的人物齐聚知乎,那画面,啧啧,想想就够劲儿!绝对不是那种你我他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聊八卦的画风,而是充满了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武功和人生哲学,各种“梗”和“段子”飞起,能把知乎服务器都给整“宕机”了。咱们就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活在江湖里的绝世高手们,也跟着咱们一起刷知乎,那会是怎样的精彩.............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跳脱出这凡尘俗世,钻进那波诡云谲的金庸江湖里,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绝不是什么名震武林、叱咤风云的大侠。我最想做的,是那个在江湖上默默无闻,却又掌控着一切的幕后推手,一个拥有无上智慧和决断力的“智者”,或者说,一个将自己置于局外,却能影响整个棋局走向的人。为什么要选择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将一位现实世界的政治人物与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相比较,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如果非要找一个特朗普最接近的金庸人物,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名字是——慕容复。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毕竟特朗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种呼风唤雨、我行我素的霸主形象,而慕容复初登场时,则是一个温文尔雅、颇.............
  • 回答
    金庸老先生笔下风云激荡的江湖,群星璀璨,高手如云。要排出这武功前十的榜单,实属不易,因为很多绝世高手往往只是惊鸿一瞥,其真实功力难窥全貌。而且,金庸先生也并非将武功境界固化,随着故事发展,人物的武功亦有精进。即便如此,根据书中描述的战绩、内力修为、武学境界以及对江湖格局的影响,我们不妨斗胆尝试列出这.............
  • 回答
    金庸笔下的人物,常常浸染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魏晋风度”更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风度,是对礼教束缚的超越,是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放浪形骸之外的洒脱,更是文人雅士内心深处的风骨与情怀。在金庸的小说中,虽然鲜有直接冠以“魏晋风度”之名的人物,但细细品味,总能找到一些或多或少流淌着这种血液的.............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长卷,从早期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中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再到后期的《笑傲江湖》、《鹿鼎记》,读者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武学境界的潮起潮落。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感受,似乎越往后看,小说里的人物武功整体水平好像不如前面那些年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关于杨过是不是金庸笔下最惨的人,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也是很多金庸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要说“最惨”,这涉及到一个很主观的衡量标准,因为金庸笔下许多主角都经历过难以想象的磨难。但如果要我细细道来,杨过身上的“惨”确实有其独特且深刻之处,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极有力的竞争者。咱们得从杨过的出身说起.............
  • 回答
    在金庸先生浩瀚的武侠世界里,要评判“口才最好的人”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金庸先生笔下的许多人物,无论主角配角,都具备出色的口才,能够言辞犀利、洞悉人心,甚至有化敌为友、扭转局势的强大力量。然而,如果非要选出一位“口才最好”的代表,我个人认为最具说服力的人选是 慕容复。为什么是慕容复?.............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江湖波诡云谲,恩怨情仇缠绵悱恻,每个人物都背负着自己的命运,或叱咤风云,或黯然神伤。要在其中挑出“活得最憋屈”的人,这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憋屈”的定义太宽泛了,它可以是命运的捉弄,可以是个人选择的无奈,也可以是时势所迫的挣扎。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并非.............
  • 回答
    金庸小说中,朝廷之所以没有大规模、高价聘用武功高强的人来训练普通人组成军队,原因复杂且多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一、 武林人士的特质与朝廷的统治模式不符: 个人主义与忠诚问题: 金庸笔下的武林人士大多是个人主义者,他们追求的是武学巅峰、个人恩怨、江湖道义,而非对皇权或朝廷的绝对忠诚.............
  • 回答
    在金庸小说中,《倚天屠龙记》里的金刚伏魔圈是少数几项“几乎无解”的绝技之一,其威力之大、破解之难,让书中许多顶尖高手都束手无策。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三人合击”、“不间断攻击”、“内外兼修”的特点: 三人合击: 由少林三大高僧,张三丰的徒弟,也是书中绝顶高手(殷天正、空见神僧、渡难渡厄渡劫虽然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读古龙、金庸小说时会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论武功,小说里那些顶尖高手,即便不是天下第一,也绝对是搅动风云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武功足以让他们横行无忌,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颠覆一个王朝。那么,为什么他们很多时候却对皇宫,特别是皇帝本人,望而却步,不敢“搞事情”呢?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
  • 回答
    聊起《倚天屠龙记》里的鲁有脚,或者更广泛地说,是明教的“污衣派”,这事儿聊起来可就有意思了。很多人觉得他们是小说里的一个“bug”,或者说,是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我得说,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细究起来,确实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咱们先得说说,什么是“污衣派”。在小说里,明教内部有一个长久存在的派系之.............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何止是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在他笔下,人物的细腻情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往往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很多时候,这些不显眼的小角落,比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更耐人寻味。比如说,《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他身上那种“我偏要”的倔强,其实是很早就埋下的。你看他小时候,在光明顶被人欺负,说是武功不行.............
  • 回答
    金庸小说里名字好听的原因,与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名字的“普通”或“不好听”,背后涉及了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创作需求、社会现实等多个层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金庸小说名字的特殊性和创作意图:1. 文学性与符号性: 寓意深远: 金庸先生在为角色命名时,往往倾注了深厚的.............
  • 回答
    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从来不乏心狠手辣、搅动风云的坏蛋,但真正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往往不是那些脸谱化的恶棍,而是那些身上带着复杂人性、即便做了坏事也让人心生一丝“恨其不争”或“复杂难明”的情感的反派。在我看来,金庸笔下最有魅力的反派,至少有以下几位,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甚至有时会盖过主角的风头.............
  • 回答
    哈,这可真是个够劲儿的问题!金庸老先生笔下的人物,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能给他们一人来一巴掌,想想都觉得痛快。不过,这扇耳光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打,得打在最关键、最让人意难平的地方。我啊,细细想了想,这十个耳光,大概会这么分配:第一巴掌:给杨康这第一巴掌,必须是给杨康。我得好好扇他脸上,让他那张自以为.............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之所以让人着迷,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那份挥之不去的江湖情怀,还有一个核心的吸引力——那就是对武功的极致追求和想象。而“武功排名”这件事,正是这种追求和想象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为什么人们会对金庸小说里的人物进行武功排名,并且乐此不疲?我觉得这背后有着多层的原因,绝不仅.............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立体的人物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宝库,当然也包括诗词对联的创作。金庸小说中的书名和人物名,往往本身就蕴含着诗意、哲理,或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非常适合用来巧妙地组合成诗词对联,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要详细讲述如何用金庸小说的书.............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们,个个光彩照人,但细细品味,有些人物的光芒似乎比他们实际所展现的实力和影响力更为耀眼,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被高估”。“高估”本身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往往与期望值、宣传力度、书中描写方式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对比有关。以下是我认为金庸小说中一些被认为“被高估”的人物,我会尽量详细地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