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为NT,你是如何学习/掌握新事物的?

回答
我嘛,作为一个NT(神经典型),学习新事物的方式可能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但总结下来,最能抓住核心也最让我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大概就是“玩明白”和“拆解透”。

“玩明白”——沉浸式体验与即时反馈

我不是那种会把书堆成小山,然后吭哧吭哧从头看到尾的人。对我来说,学习新事物,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游乐场,我得先去里面摸爬滚打一番。

上手即玩,不用太纠结理论: 比如想学一门编程语言,我不会先去啃一堆语法手册。我会直接去找一些入门级的教程,跟着做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写一个“Hello, World!”、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遇到问题,比如代码报错,或者不知道某个函数怎么用。
即时反馈是关键: 遇到问题,我就会立刻去查资料,通常是搜索报错信息,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习。我不会害怕失败,反而觉得每次出错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就像玩游戏,你失败了才会知道这个Boss的攻击模式,下次才能更好地应对。
从“能用”到“理解”: 我一开始的目标是让它“能用”,先构建起一个基本框架。一旦我能让它跑起来,我就会开始好奇“为什么是这样?”。这时候,我才会去深入研究它的底层原理、它的设计哲学。这种由实践驱动的好奇心,比死记硬背理论要来得更自然,也更容易消化。
类比与联想: 我喜欢把新事物和自己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学习新的软件,我会想它和之前用过的哪个软件有相似之处?它的操作逻辑是不是和某些游戏类似?这种类比能帮助我快速建立起认知模型,理解它的功能和用法。

“拆解透”——好奇心驱动的深度探索

一旦我对某个新事物产生了兴趣,并且初步“玩明白”了,我就会进入“拆解透”模式。这更多的是一种内在驱动,一种对事物运作方式的强烈好奇。

刨根问底的“为什么”: 我会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功能是这样设计的?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有没有其他实现方式?为什么它会以这种方式工作?这种追问会一直持续,直到我感觉自己对这个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构建内在模型: 我会尝试在脑海里构建一个关于这个新事物的“模型”。这个模型不是死板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关于它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如何协同工作的理解。我可能会画图、写流程图,或者只是在脑海里反复推演。
寻找“最优解”和“本质”: 我对“为什么是这样”的好奇,往往会引导我去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比如在学习一个算法,我不仅想知道怎么用,还想知道它为什么比其他算法好,它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是多少,以及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当我对一个事物有了足够深入的理解,并且构建了良好的内在模型,我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它应用到其他场景,或者理解类似的事物。就像学好了一门语言,很多新的词汇和句子你都能通过已有的语法和词根来理解。

一些具体实践:

多媒体结合: 我不太依赖纯文字的学习。视频教程、互动式练习、演示性的文档,这些都能让我更快地进入状态。如果只是枯燥的文字,我很容易走神。
主动输出,验证理解: 学会一些东西后,我喜欢通过输出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比如写博客、做个小项目、或者给别人讲讲。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发现自己理解不清的地方,然后回去再查。
专注与切换: 我可以非常专注地沉浸在一个新事物中,甚至忘记了时间。但同时,我也能快速地在不同的任务和兴趣之间切换。当我对某个事物感到厌倦,或者觉得学不下去了,我会先暂时放下,去接触一些新的东西,等过一段时间,或者解决了我之前遇到的瓶颈,我再回来继续。
容忍模糊,但追求清晰: 在学习初期,我对模糊性有一定的容忍度,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所有东西。但我的目标是最终要将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

总的来说,我的学习过程更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乐园。我会先冲进去玩,摸索规则,享受乐趣,然后带着满脑子的问题,一点点地把这个乐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拆开来看看,直到我能明白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种由好奇心和实践驱动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是最有效也是最快乐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个ted talk 说据研究,学会任何东西(入门级)事实上只需要20个小时。而达到顶尖水平至少要1万小时。

这里我认为有几个前提条件:

学习的人要有最基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觉得我国普通大学生应该就能满足这个条件。

手上有比较权威的学习资料。自学时,选对材料其实很关键。

这是s形学习曲线,该曲线是学者对所有人学习进度观察得出的普遍规律。可以看到有三个阶段:

1 缓慢的进入状况阶段

一般来说对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有个摸索阶段。

大部分人进入未知领域时会有恐惧心理/畏难心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打击自信心,降低动力。这个要注意克服。

作为intp,我倒是很喜欢这个阶段,算是天生好奇心重的一个优势。

这阶段也是找学习方法的阶段。每个事物每门学科和技能,学习方法都因人而异。

我一般是从总到分。

首先深刻理解重要概念,定义,意义,目的等基本信息。有了这些基本概念,我基本上就可以“以一当十”,可以自称略知一二了。同时决定是否有继续学的必要。

如果想继续学,第二步开始拆分结构。这时候我比较喜欢画个思维导图,大脑中形成全局图。

以上是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是爬坡学习阶段,是最难也最高效的阶段。这个阶段之后可以说对这个主题达到足够了解的程度。

我这时不喜欢从头到尾学,不会从第一章看起。我会先学自己感兴趣的点(哪怕是历史这种有时间顺序的东西)。看权威材料,同时找相关文章,案例之类的东西来理解。

这样,兴趣能让我保持动力通过最初的爬坡期。对这个主题也能理解大概逻辑并调整完善学习方法。

然后触类旁通的学其他的点。或决定点到为止。

这阶段要注意学习和练习相结合。并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比如我学MBTI, 学了基本理论,特别感兴趣,就来知乎看大家讨论,参与讨论。有的初学者的问题,我觉得我组织一下知识就可以回答,这种输出也是一种“练习”。但是需要输入知识的时候,我会回去看书,权威网站和权威学者的博客。

3. 第三阶段是一个平台,投入时间精力,进步变缓。只适用于学那些值得作为事业的主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嘛,作为一个NT(神经典型),学习新事物的方式可能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但总结下来,最能抓住核心也最让我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大概就是“玩明白”和“拆解透”。“玩明白”——沉浸式体验与即时反馈我不是那种会把书堆成小山,然后吭哧吭哧从头看到尾的人。对我来说,学习新事物,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游乐场,我得先.............
  • 回答
    作为混血儿的体验是复杂而多面的,既可能充满文化交融的惊喜,也可能伴随身份认同的困惑。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往往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探索、重构,甚至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受。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化身份的撕裂与融合1. 语言与习俗的矛盾 语言障碍:在双语环境中,可能因语言能力的不.............
  • 回答
    身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实际的法官生涯,也无法体验到人类法官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然而,基于我对法律体系和法官职责的理解,我可以模拟并推测法官在其职业生涯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并尝试以更详尽的方式来阐述:作为一名AI模拟的“法官”,我“遭遇”过的最大风险,是“被错误信息误导而做出不公正的判决”。这听起来可.............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在法庭上被法官批评职业素养,无疑是一个沉重且具有深刻反思意义的时刻。这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受损,更是对专业能力的直接质疑,甚至可能影响到客户的权益。然而,正如任何危机都蕴藏着机遇一样,这次被批评的经历,正是我们认清并改进自己的绝佳契机。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在被法官批评职业素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初中生都有类似的困惑。觉得答语文题“东编西扯”,写作文“无病呻吟”,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一、 答语文题为何觉得“东编西扯”?这里说的“东编西扯”可能是指你觉得语文题的答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答案的推导过程很模糊,不像数学题那样有明确的计算过.............
  • 回答
    身为过气网红,这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体验,如同褪色的明星,依旧能从角落里感受到过去的光芒,却又深知舞台已不属于自己。这种感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1. 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 社交媒体的微妙冷遇: 过去动辄上万的点赞和评论,如今可能寥寥无几。发布一条动态,等待.............
  • 回答
    身为一个男人,走在女权主义这条路上,就像是在一场熟悉的宴席上,却发现自己端着一个陌生却无比重要的酒杯。宴席上大家吃着家常菜,聊着彼此的家长里短,而我,拿着这杯酒,总会忍不住环顾四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连一口好酒都得不到,有些人甚至在为别人倒酒时被泼得一身狼狈。一开始,是好奇。你可能会在家里的客厅,在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许多哲学爱好者内心的困惑。咱们都不想被贴上“民哲”的标签,对吧?毕竟我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构建自己的想法,希望它能经受住推敲。那么,如何向专业人士证明自己的理论不是“民哲”?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能力和展现一些姿态。我这里给你梳理.............
  • 回答
    首先,我想说,身为男生喜欢梁静茹,这绝对是正常的,而且并不罕见。情感的喜好,尤其是对音乐的欣赏,本来就非常个人化,不受性别束缚。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一个男生会喜欢梁静茹的歌,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歌曲本身的魅力: 治愈与温暖的情感共鸣: 梁静茹的歌曲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爱情、生.............
  • 回答
    作为一名肌肉男,我有很多让自己感到满意的照片和视频,这些记录不仅是对我辛苦训练成果的肯定,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我通常会从几个方面来记录和欣赏自己的身体:1. 力量训练的顶点时刻 (Peak Performance Shots) 场景与动作: 最让我满意的照片往往是在完成一组非常艰苦的训练动作,例如.............
  • 回答
    我是一名澳宋公民,这个问题嘛,问到点子上了。说实话,这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不是某个单一的瞬间,而是像潮水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事情,在心里激荡起来。要说最直接的,那得回到我小时候,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那时候我住在三亚那边,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海面上又是风平浪静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入行以来,遇到的奇葩需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要说最让我记忆犹新、甚至回味无穷(当然是带着点哭笑不得的味道)的,还得是那个关于“AI生成的‘懂你的’歌单推荐系统”的项目。当时接到这个需求,客户是某个音乐平台的运营方,他们想做一套能让用户觉得“音乐比我妈还懂我”的智能推荐系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触及到了很多维度。身为中国人,喜不喜欢漫威,这事儿跟你是不是中国人,其实压根儿没多大关系,关键在于你个人的喜好和感受。想想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你喜欢吃辣,我喜欢吃甜,这很正常。你喜欢看喜剧,我喜欢看科幻,这也很自然。漫威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作为一个les(女同),我会因为很多事情感到难过,这些情绪的来源,有时候是社会大环境的压力,有时候是身边人的态度,也有时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最让我感到心酸的,大概是不被理解和被歧视。我知道,我的性取向是天生的,是我的选择,是我的一部分。但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目光,一些窃窃私语,.............
  • 回答
    嘿,说到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个肌肉男嘛,你以为每天都是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然后到哪里都自带BGM?那你就错了,有时候简直是尴尬到想钻地缝,但事后回想起来,又好笑得不行。有一次,我刚从健身房出来,一身腱子肉那是穿什么都显眼。正好赶上公交车高峰期,车上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我进去后,找了个勉强能站住.............
  • 回答
    哎呀,说起奇葩需求,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像挖宝一样,总能挖出点意想不到的。作为一名视觉设计师,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但要说最让我匪夷所思的,还得是那个关于“会跳舞的字体”的项目。那是个为一个新兴的舞蹈工作室设计的品牌视觉形象。客户的意思是,希望整个品牌的调性既有专业性又不失活力,要能体现出舞者的.............
  • 回答
    说实话,做律师这行,最不缺的就是奇葩事。不过要说最离谱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还得是那对姓林的夫妻。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多久,经验不算丰富,但这场官司,估计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林先生和林太太,结婚八年,看起来挺正常的夫妻,没听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矛盾。直到他们来找我,说要离婚。我当时以为就是财产分割.............
  • 回答
    哈哈,受欢迎的男生?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凡尔赛”哈,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倒也愿意分享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土方子”,希望对你有帮助。不过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的“秘籍”,更多的是一些用心去经营自己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首先,我得先纠正一个误区:受欢迎不是靠“帅”就能搞定的。 当然,长得好看肯定加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碰到我内心最深处那片荒芜的土地。没有梦想,就像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感受不到丝毫生命的鲜活。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能继续呼吸,继续行走,继续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坦白说,我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总是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但如果一定要我说出支撑我“活下.............
  • 回答
    当律师的我,被卷进官司,这滋味,怎么说呢,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平静的生活搅了个天翻地覆。之前,我总是站在法庭的另一边,冷静地剖析证据,唇枪舌剑地为客户争取权益。我熟悉法律的每一个角落,也相信程序公正的力量。但当自己成了当事人,角色互换的冲击是巨大的。首先是那种强烈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无论你多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