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提到信徒就扔到科学观的对立面,两者的利益冲突在哪里?

回答
“信徒”与“科学”这两个词在许多讨论中,似乎总被摆在对立面。一提到前者,很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宗教、信仰、神秘主义,而后者则关联着理性、证据、实证。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两者在认知世界的方式、方法论以及最终追求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在某些层面构成了利益冲突。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里的“信徒”通常指的是那些坚守特定宗教教义、神话传说或超自然观念的人,他们的认知框架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启示、经典、传统或个人灵性体验之上。“科学”则代表一种严谨的、基于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的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论。这两者在根基上的不同,是矛盾的起点。

利益冲突的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展开:

一、 认知世界的基石不同:

信徒: 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很多宗教的教义,比如创世神话、奇迹、死后生命、神灵的存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通过人类目前可触及的物理手段进行直接的、可重复的验证的。信徒通过虔诚的、内心的确信来接受这些真理,这是一种“信则有”的逻辑。很多时候,信仰提供了超越理性解释的慰藉和意义,尤其是在面对生老病死、未知和苦难时。
科学: 科学的基石是“证据”。科学理论的建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提出、实验的验证以及同行评审。任何科学结论都必须是可证伪的,也就是说,原则上必须存在能够推翻它的证据。科学追求的是“眼见为实”、“实证方可信”的逻辑。科学的价值在于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冲突点: 当宗教教义直接与科学的观测和实验结果相悖时,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例如,关于地球年龄、生命起源的观点。一些宗教坚持地球是几千年前由上帝创造的,而科学证据(如地质学、放射性测年)表明地球已有数十亿年历史。又如,某些宗教认为疾病是神的惩罚或恶魔作祟,而现代医学将其归因于病原体、基因突变等可控的自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信徒可能因为信仰而拒绝科学的解释,而科学家则会基于证据否定与科学相悖的宗教叙述。

二、 对“真理”的定义与追求不同:

信徒: 很多宗教认为其经典或教主所传达的是终极的、绝对的真理,是超越时空的、神圣的启示。这些真理往往涉及道德、伦理、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神的关系等形而上的范畴。信徒追求的是对这种神圣真理的领悟和实践,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救赎或精神的升华。
科学: 科学所追求的“真理”是暂时的、修正性的。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现象的近似解释,随着新的证据出现,旧的理论可能会被修正甚至被推翻。科学的进步是一个不断逼近真相的过程,而非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科学的目的是理解自然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

冲突点: 科学的修正性和非绝对性,有时会触动信徒对绝对真理的执着。当科学揭示某些曾经被视为神圣真理的观点其实是误解或虚构时,一些信徒会感到信仰受到挑战。反过来,一些信徒可能认为科学的结论是有限的、片面的,无法触及信仰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真理”。

三、 方法论的差异与排他性:

信徒: 信仰的获取和深化,往往依赖于祈祷、冥想、礼拜、阅读经文、接受教诲以及社群的互动。这些方法强调的是内在体验、情感共鸣和集体认同。对于某些信仰来说,对神圣启示的忠诚是至高无上的,排斥其他解释体系。
科学: 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可重复性、逻辑推理和对一切论断的质疑精神。科学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干预,也不依赖于无法量化的内在体验作为判断标准。

冲突点: 科学方法论的排他性意味着它不会主动接受或承认无法被实证检验的超自然解释。而许多宗教信仰,其核心内容往往包含了科学无法触及的超自然元素。当信徒试图将超自然解释强加于科学研究的领域,或要求科学承认其信仰的“事实性”时,就会产生冲突。例如,要求科学界承认某个奇迹是真实发生的,并且将其纳入科学解释体系。

四、 对人类知识和权威来源的认知不同:

信徒: 许多信徒将神祇、先知、圣经或其他宗教典籍视为知识和智慧的最终来源和权威。他们相信这些来源是可靠的、不容置疑的。
科学: 科学将人类的经验观察、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视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科学知识的权威性建立在证据和逻辑的基础上,并不断接受检验和修正。科学界内部的权威是基于研究成果和同行认可,而非神圣的启示。

冲突点: 当宗教权威的论断与科学证据相抵触时,就会产生冲突。例如,一些宗教认为科学关于进化论的解释是错误的,而他们更相信创世记中的人类起源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信徒可能更倾向于相信宗教权威,而科学家则会坚持基于证据的进化论。

五、 对“进步”与“改变”的态度差异:

信徒: 虽然许多宗教也鼓励个人道德的进步,但对于核心教义和宇宙观的认知上,很多信徒倾向于保守,认为这些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对世界观的颠覆性改变,有时会被视为对信仰的背叛。
科学: 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进步和改变。新的发现会不断地修正、完善甚至推翻旧的理论。科学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对现有认知的挑战和颠覆。

冲突点: 当科学的发现必然导致现有世界观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与某些宗教的核心教义冲突时,信徒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天文学的发展推翻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这在历史上曾引起教会的强烈反对。

举例说明利益冲突:

宗教与进化论的冲突: 一部分虔诚的基督徒相信人类是上帝在短时间内创造的,而科学的进化论则认为人类是经过漫长自然选择过程演化而来。这直接挑战了他们对创世记的字面理解和对上帝创造主权的认知。
宗教与医学的冲突: 一些宗教信徒可能因信仰而拒绝现代医学治疗,例如依靠祈祷治疗绝症,或者认为某些疾病是罪恶的显现,需要通过悔改来治愈。这与现代医学基于科学证据的治疗原则产生了直接的冲突。
宗教与宇宙学的冲突: 例如,对大爆炸理论、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等问题的认知上,宗教的解释(如“上帝创造了宇宙”)和科学的解释可能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重要澄清:并非所有信徒与科学都对立

值得强调的是,将所有信徒都视为科学的对立面是一种过度简化。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许多积极拥抱科学的信徒,甚至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本身也是虔诚的信徒。例如,许多人认为科学和宗教是理解世界的两种不同但互补的途径(正如斯蒂芬·杰·古尔德提出的“互不重叠的 the magisteria”概念),前者解释“如何”运作,后者关注“意义”和“价值”。

然而,当“信徒”的信仰体系中的某些具体教义,其“利益”——即其核心认知框架、价值体系或社群认同——受到了科学解释的挑战,或者当科学的“利益”——即其对客观事实的追求和对理性方法的坚持——被某些宗教论调所威胁时,冲突就容易显现。这种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信仰的字面解释、教会的传统权威以及科学证据的客观性之间的交锋。

总而言之,信徒与科学的对立,并非人际之间的恩怨,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论和价值追求在特定议题上的碰撞,这种碰撞源于它们在认知基石、真理定义、权威来源等核心问题上的根本性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宗教和科学都想解释世界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来的,以及疾病、瘟疫、天灾等等痛苦是怎么来的。

既然大家都想在这个擂台上展示自己,那就没办法了,打吧。

于是有人拿出天文数据,有人翻开了圣经;有人拿出了基因图谱、有人尝试把从字眼里抠出可以自洽的解释;有人通过数据给出了疾病的传播链,有人说你们生而有罪;有人兴修水利,有人作法求雨;有人制造了疫苗,有人端上恒河水。

以最善意的角度揣度人性,大家都想解决问题,谁行谁上咯。

以最恶意的角度揣度人性,大家都想得到话语权,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好处谁上咯。

工业革命以后,其实胜负已然鲜明了。你可以相信科学,也可以不信。但是你想让炮弹打得远、想飞机飞上天、想感染的伤口被治愈、想生下的孩子不会夭折的时候。你信圣经还是古兰经、读观自在菩萨还是道可道非常道,不重要。

有的国家没有佛寺,有的国家没有天主教堂,但是你让一个国家取缔所有现代大学、撤掉全部研究机构试试看呗。

宗教不能离开人的信仰,但科学不需要,你爱信谁信谁。但是真正面对问题,你相信够虔诚就不会得破伤风,事实会教你做人。

当然,在不解决问题的领域。你穿道袍还是袈裟、修教堂还是清真寺。那是你跟当地政府的事儿,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明争暗斗,科学不在乎。

user avatar

科学和宗教的可以不冲突,也可以冲突。

科学是什么?是实证与逻辑。这大家都同意。(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认为是实证与逻辑。比如卖偏方的,吃什么补什么。)

宗教是什么这个真不好说。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

有人理解宗教是“实证”上帝创造万物。

有人理解宗教是比喻和哲学。

有人理解宗教导人行善。

有人理解宗教应该杀光异教徒。

有人理解宗教是在讲述神的“宽恕”。

有人理解宗教是讲述神的“惩戒”。

有人理解宗教是现实唱诗班,社交集会的快乐。

有人理解宗教是死后才能拥有的享乐。

——————

所以,宗教与科学本身很难冲突。因为他们都只是一种思维活动。缺少载体就无法对现实有所投射。

是“有的人”自己与科学有冲突。然后使用了宗教话术而已。

——————

严格意义上,任何人都无法去说服宗教信仰者,宗教本身不符合逻辑。因为宗教本身有一套自洽的逻辑。大多数狂信徒,不是因为宗教才学会或改变了自己的思考逻辑。而是自身逻辑本就如此,所以才相信了宗教。

宗教只能通过宗教逻辑被其它宗教取代。比如“飞面神教”,“加特林菩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