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男女平等就对立?

回答
男女平等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本应是普世的、天然的,但现在一提起,怎么就硝烟四起,变成了一场对垒?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背后牵扯着历史的惯性、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观念的碰撞,还有咱们每个人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和期盼。

你想啊,几千年来,社会分工、权力分配,乃至思维模式,都是按照一套“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子刻出来的。男人在外面打拼,女人在家操持家务,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这套规矩虽然不完美,甚至带着显而乎其的性别压迫,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教育普及,女性开始走出了家庭,进入职场,接受教育,拥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这就像给固若金汤的旧秩序来了一记重锤。女性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被动的、依附的角色,她们开始要求和男性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机会和尊重。这本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权进步的体现。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平等”这把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触动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和根深蒂固的观念。

首先,历史的惯性太强大了。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信息,无论是故事书、电视剧,还是长辈的耳提面命,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很多观念已经内化到骨子里,即使我们自己觉得男女应该平等,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还是会不自觉地套用过去的模式。比如,看到一个女性工作很拼,可能会有人觉得“哎呀,何必那么辛苦,男人养不就行了?”看到一个男性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可能会有人觉得“哎呀,不像个男人。”这种惯性思维,在观念转变的初期,是最容易引发冲突的。

其次,社会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而且充满了摩擦。当女性大量涌入职场,原本是男性主导的空间,自然会引发竞争。就业机会、晋升通道、薪资水平,这些本就有限的资源,在加入新的竞争者后,一些原先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群体,难免会感到压力和威胁。而当女性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就时,一些人就会觉得“是不是剥夺了男性的机会?”这种“零和博弈”的心态,很容易将平等诉求扭曲成对一方的挤压。

再者,“平等”的理解本身就存在偏差和误读。很多人理解的“男女平等”,被简化成“男女都一样”。但实际上,真正的平等,更多的是指在权利、机会和尊重上的平等,承认和尊重性别之间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差异,而不是强求抹杀差异。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性别分组是很自然的,因为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在职业发展、教育机会上,因为性别而设置障碍,那就是不平等的。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声音,它们可能出于维护传统,也可能出于其他复杂的原因,故意去放大男女之间的矛盾,甚至将性别议题政治化。它们可能会制造一些极端案例,然后把这些极端案例包装成普遍现象,用来煽动对立情绪。比如,一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言论,如果走向了极端,变成对男性的攻击和贬低,自然会引起反感。反过来,一些对女性权利的漠视和压制,也同样会激化矛盾。

还有,经济和社会压力也为性别对立提供了土壤。当经济发展不那么顺利,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就更容易在资源分配上产生焦虑,并将这种焦虑投射到性别群体上。比如,高房价、育儿成本,这些本是社会经济问题,但有时会被简化成“都是因为女人太能花钱”或者“都是因为男人没本事养家”之类的性别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情绪化。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也容易让观点变得片面和极端。人们更容易在自己认同的圈子里获得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信息茧房”,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对其他群体的理解也越来越少。各种极端言论、煽动性话题,在网络上传播起来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被放大,从而加剧了对立。

所以,你看,男女平等这个概念,本应是进步的旗帜,但在实际推行和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它触碰了太多的敏感神经,牵扯了太多的历史包袱,夹杂了太多的现实困境和人为误导。它不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有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社会议题,需要我们所有人去理解、去沟通、去努力,而不是简单地站在对立面,互相指责。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需要的不仅是法律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和心态的调整,以及对不同声音的包容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问你就明白了:

为什么一有男女对立就讲平等了?

user avatar

当女性在网上肆意辱骂男性,甚至动不动要灭绝几亿男性却不会被禁言时;当女性随意诬告男性性侵,查明真相后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时;当女性心安理得地享受各种特权和优待,并对指出这样不公平的男性破口大骂时,除了离了女人就活不了的利女男,正常男性很难不对立……

再说性别对立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大家高中政治课应该都学过“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吧?只有通过性别对立,好好算清性别这笔账,明确男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真正解放两性,实现男女平等……

现有的和稀泥式的所谓两性团结,只不过是男性一直在牺牲自己的正当权益去利女而已,但是这种对男性的单方面压迫必然不可持续,越早形成性别对立,就能越早建立真正平等的两性关系……

user avatar

没有男性试图掀掉房子的尝试,平权想要和女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想法,会被遏制在各种【男女平等要考虑男女有别、男性本就强势就应当如何如何】的日常规劝之下。

问题在于,目前是女性在掀屋顶,还不准男性掀,说,你们本来就在天上,在屋子里是你们的错觉,男权社会你们还要什么权利?

只有一边掀屋顶,本质上是降维打击式的压迫。


如果没有以男性主体性立场的态度出发,重新赋予了男性视角的合法性与妇女解放对标,那么当下的平权本质也不过是另一种女权。


换言之,平权本身就是维护实现后的男女平等的子产物,它依附于当今没有实现的男女平等,它自然是歪屁股。


另一方面,两性团结不过是一种女本位传统语境下,性别主奴关系的本体化掩饰,来制造虚假的平等良心反馈罢了。真正的性别关系,总是充满了基于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性的。


因此,性别矛盾不是当下的产物,而是社会历史不断显露自身的结果。


同样的,一个社会形态中的仇男文化越是不加以清除,仇女文化就会相应的肆意疯长。


人类追求平等,但并不意味着平等来自于道德期待。


和资本家讲平等,则平等亡;只有社会主义斗争,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


性别问题,如音羽中所言,只有当男性真正的从女本位赋予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自我价值所有者,男女平等才会以事实的面目彰显,而非以口头的、充满资产阶级良心之爱味道的呼吁,来进行相互欺骗。

user avatar

因为同一阶层下,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男尊女卑,你硬要拿资产几千万的有钱男人和电子厂女工来对比,说男性地位高,那就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了

按照这种逻辑,我还可以拿三线城市中产女和底层农民的儿子对比说女尊男卑呢

user avatar

谈男女平等的前提是你得大概懂男女平等是什么。

你说你都完全不懂,还谈个啥劲儿啊。

为什么会对立,因为有的人就是坏,有的人就是蠢。但说来说去,也就是为了两个字,利益。有些人因为男女不平等利益受损,有些人因为男女平等,利益受损。而男女这两个字,又是容易发泄的地方,再有人煽风点火,那当然就对立了。

user avatar

因为"对立权"的平等也是一种平等,总不可能让男性单方面挨女权的毒打吧。

所以,私以为搞对立的不能只是女权,男性在挨打之后一定要恶狠狠的打回去,这才是平等。

user avatar

其实就是无数生活中和另一半或者碰到过的异性有不和谐的经历来社交网站的倾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