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总是说赵构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却不提赵构为宋朝续了 100 多年命?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核心的历史评价和视角问题,也是我们解读历史人物时经常会遇到的复杂之处。关于赵构,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而“中华民族的罪人”和“为宋朝续命”这两种观点,恰恰反映了历史评价的多重维度。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赵构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将时间拉回到北宋末年。北宋之所以会灭亡,金国的崛起是直接原因,但内部的积弱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南宋的建立者和初期皇帝赵构,其行为和决策,在很多人看来,不仅未能挽救宋朝的颓势,反而加速了北方的沦陷,并埋下了许多长期的隐患。 主要的罪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靖康之耻的直接责任与“南渡”的负面含义:
靖康之耻发生在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掳走了徽宗、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皇室成员、大臣和北宋的财富。
当时的赵构虽然还年轻,但作为康王,他并没有在国都陷落时与父兄同生死,而是选择了逃亡。后人有时会将其解读为缺乏担当,甚至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的“不君”。
更关键的是,他建立南宋后,并未积极图谋收复北方失地,而是选择“南渡”,将宋朝的政治中心和大部分人口迁往江南。虽然这是客观上的局势所迫,但在很多“汉贼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情结中,“南渡”本身就被赋予了软弱、逃避和放弃的负面含义。

2. 与金朝议和,丧失收复失地机会:
赵构即位后,虽然初期有过抵抗金军的行动,但随着战事的进展,尤其是在宋军取得了一些胜利(如宋高宗时期的一些战役,虽然不全是赵构直接指挥,但他是最高统帅)之后,他更倾向于与金朝议和。
绍兴和议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1142年,南宋与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这是在金国占据了北宋大部分疆土,并且对南宋提出了苛刻条件的情况下达成的。
这份和约的条件包括:南宋向金称臣(虽然有争论,但名义上是臣),支付巨额岁币,并且割让了江淮之地给金国。
更令人诟病的是,在议和过程中,宋高宗同意将岳飞等主战派将领处死,其中岳飞被指控“莫须有”的罪名。这被认为是宋朝失去了收复北方,至少是夺回中原的机会,并且是对忠良的迫害,是屈辱性的投降。
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将大片国土拱手让人,并且向外族称臣,被视为对民族尊严的极大损害。

3. 军事上的保守与战略的短视:
尽管南宋有一些优秀的将领,但作为最高统治者,赵构的军事战略往往被批评为保守。他虽然享受了南宋初年将领们取得的局部胜利,但并未能将其转化为战略优势,而是过早地倾向于议和。
“南渡”后,虽然江南经济发达,但其地理位置使得北方边防压力巨大。赵构的统治,未能有效整合南方的力量,并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北伐,反而满足于偏安一隅。

4. 权力斗争与政治昏庸的指责:
在赵构的统治后期,出现了宦官弄权、外戚跋扈等问题,虽然这并非他一人之过,但作为皇帝,未能有效约束和管理,导致朝政混乱。
对岳飞等人的处理,也暴露了他性格中猜忌和缺乏远见的弱点。

为什么又不提他“为宋朝续了100多年命”?或者说,为什么这个观点相对不那么主流?

你提到的“为宋朝续命100多年”是对的,这是赵构历史功绩中不可忽视的一面。

重建政权,稳定局势: 在靖康之耻后,宋朝几乎已经灭亡,是赵构在南方重新建立起宋朝的政权,并任命官员、招募军队、恢复行政体系。如果没有他,南宋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延续了宋朝的国祚。
南宋初期的抵抗: 虽然最终走向议和,但在赵构即位初期,宋军在一些战役中也取得过胜利,比如苗刘兵变后,他重新掌权,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涌现出岳飞、韩世忠、张浚等将领,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金国的南侵。
稳定江南,发展经济: 赵构的南渡,虽然放弃了北方,但在他统治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使得南宋在农业、商业、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为宋朝的继续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然而,为什么“续命100多年”的功绩,在很多评价中不如“罪人”的罪名来得响亮?

1. 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不同:
“罪人”的评价,更多是从民族立场和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 认为赵构未能完成收复失地的历史使命,并且以屈辱的代价换取了和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大义的背叛。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和民族尊严往往被置于极高的地位。
“续命100多年”的评价,则更多是从王朝延续和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 这是一个技术性、客观性的评价,说明他保住了政权,延续了宋朝的政治生命。

2. 历史记忆的深刻性与情感共鸣:
靖康之耻的屈辱,岳飞的冤案,这些历史事件在民族记忆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创伤。当人们提起赵构时,这些悲剧性的事件往往会首先浮现在脑海中,与之带来的情感冲击远大于“延续国祚”这种相对平淡的陈述。
相比之下,“延续国祚”更多是一种客观的论述,缺乏情感上的震撼力。

3. 历史叙事的“赢者通吃”与“书写权”:
历史上,对失败者的评价往往更容易被胜利者或占优势的一方所塑造。虽然南宋最终并非被金国所灭,而是被蒙古所灭,但宋朝的“积贫积弱”以及在面对北方民族时屡屡处于劣势的局面,是历史的共识。
而赵构的“罪”,恰恰是宋朝这个国家和那个时代,在面对外部侵略时所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之一。

4. “罪”与“功”的性质对比:
被视为“罪”的,比如“丧土”、“失节”、“害忠”,这些往往是直接触及民族尊严和道德底线的行为,其性质更为恶劣。
而“续命”更多是一种客观上的结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他所做的决策(即使是出于自保或现实考虑)导致了政权得以延续。这种功绩,是在“罪”的阴影下显得不那么突出。

总结一下:

现在很多人将赵构视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主要是因为他在靖康之耻后未能积极收复北方失地,采取了屈辱性的议和政策,并且处死了岳飞等主战派。这些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是对民族尊严和国家统一的重大损害。

而他“为宋朝续命100多年”的功绩,也确实存在。他重建了宋朝政权,稳定了南方局势,并且使得南宋在经济和文化上有所发展,延续了宋朝的国祚。

之所以“续命”的功绩相对不那么被强调,主要是因为在历史评价中,民族大义、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价值往往高于王朝的短暂延续。 靖康之耻的屈辱和岳飞的冤案,在情感和道德层面上留下的冲击远大于政权延续的事实。换句话说,虽然他保住了南宋,但他“如何”保住的,以及他“为此放弃了什么”,这些负面因素在评价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历史评价本就是一门复杂而多维的学问,不同时期、不同视角,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解读也会大相径庭。对于赵构,我们既要看到他作为一位皇帝,在极端困境下如何重建政权、维系宋朝的法统,也要认识到他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所做出的某些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后世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和争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卧槽,这个赵构呀。说起来就是一肚子气。

骂人是狗皇帝,就是从赵构开始的。狗同构同音。

而且赵构的确是一条狗都不如的皇帝。

完颜构被骂这么多年,在于他是第一个接受外族册封的皇帝。

而他杀岳飞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和谈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岳飞节节胜利的时候,然后一系列的操作就摆明了完颜构是脑残。

完颜构之所以这么做,根源在于他生理上的阳痿与心理上的阳痿导致的。


给南宋续命的不是赵构,能有点骨气的是赵构的续任皇帝,宋孝宗。

从法理上来说,赵构是跪在地上,真真正正的念到:“臣构言:窃以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

这种叫为南宋续命?


user avatar

我一直有个暴论,南宋的开国皇帝是宋孝宗

那赵构呢?

赵构建立的这个国家,全称应该被叫做『金朝宋国』或者『金属宋国』,而不能叫宋『朝』。

很简单,南宋,是一个『朝代』名,和北宋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宋王朝』。赵构时期的宋,仅仅是金国的一个藩属国。连赵构本人的所谓『宋帝』称号都是由金朝皇帝册封的。

一句话,赵构的这个政权,就是金朝的一个臣属,一个藩国。你管叫它『宋国』没问题,叫它『宋朝』属实不大合适。

打个比方。我们说『秦朝』,是从秦始皇算起,不是从秦襄公立国算起吧。为什么呢?因为秦襄公建立的叫『周朝秦国』,只是一个周王朝的藩国。

我们说『汉朝』,也不可能是从刘邦受封『汉王』建立汉国算起吧。如果楚怀王是天下共主的话,刘邦称帝前的政权也只能叫『楚朝汉国』。

同理,赵构的这个政权也只能叫做『金朝宋国』,宋孝宗隆兴和议之后才能叫『南宋朝』。

一句话,如果你认同秦襄公不是秦朝的开国君主,你也应该认同赵构不是南宋朝的开国君主。

把藩属国当成一个『朝』,哪有这个道理?

你自己看赵构是怎么说的

宋主遣端明殿学士何铸等进誓表,其表曰:“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弊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臣构》《上国》《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有渝此盟,明神是殛》

不仅要称臣,还要给上国“岁贡”,注意不是岁币,是岁『贡』。

不仅如此,“臣构”还要世世代代谨守臣节,还要有渝此盟明神是殛。

还有这一段。

乃遣左宣徽使刘筈使宋,以衮冕圭宝佩璲玉册册康王为宋帝。其册文曰“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藩辅。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

《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愿身列于藩辅》《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其恭听朕命》

赵构这个『宋帝』,是金朝皇帝册封来的。册封条件是什么呢?“世服臣职,永为屏翰。”

你管这叫为宋朝续了100多年命?

你不如说,赵构新建立了一个金属宋国。他和宋『朝』完全是不搭边的。

那为什么说宋孝宗是南宋开国皇帝呢?

很简单啊,宋孝宗开始不称臣了

丙申,遣国信所大通事王抃持周葵书如金帅 府,请正皇帝号,为叔侄之国;易岁贡为岁币,减十万;割商、秦地;归被俘人, 惟叛亡者不与;誓目大略与绍兴同。

宋孝宗和金国达成了《隆兴和议》。

什么内容呢?

最重要一点,“正皇帝号”。什么叫正皇帝号?就是不再称臣了。金国和宋国的关系改为『叔侄之国』,虽然还是宋低一个辈分。不管怎么说,已经不是藩属国了。之后,不平等的岁『贡』也改为了平等岁币。

也就是说,南宋隆兴二年开始,才从金朝脱离出来,才从法理上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时开始,才能被称为南宋『朝』。

所以,我们说南宋开国皇帝是宋孝宗,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吧。

user avatar

大金宋国此后每活一天,都在拉低汉民族的下限。

@不想上吊朱由检 还有反对这位一天到晚说赵构称臣是缓兵之计/战略目的/元朝摸黑,给完颜构洗白的历史发明家。

我就不知道了脱脱招你惹你了非得抹黑一个手下败将?宋朝很了不起吗值得脱脱针对你?

你先看看辽宋金三史编纂的过程好吧。

脱脱真想要黑一个交岁币的割据政权费那么大劲干嘛?直接不给他修史不就行了。

脱脱还把大金宋国和辽金并列为正统,到你这里就成了黑,真是好心给当成驴肝肺。

主修宋史的欧阳玄他凭啥不站出来和主修金史的人抗辩?他自己最后也说“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你看过宋史吗?

user avatar

我宁可不要宋朝这100多年的寿命…

换一个其他政权来统治南宋的领土

user avatar

洗赵狗这个人,和洗曹操的逻辑是一样的,因为他是一国之君,所以有过也有功——虽然那个狗屁的功也只限于一国之君这个牌匾。

但事实上如果赵狗和曹阉提前嗝屁,能顶替他们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北宋之后,天下姓赵的人多的是 ,没听说哪个像赵狗一样妄杀忠良; 汉代之后,天下试图重建秩序的人也多的是,也没听说谁像曹操一样不断屠杀,废除货币的。

还是那句话,老佛爷把中国人口发展到四万万,是不是五千年中华的第一明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