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宣称权没用,那么要格拉摩根伯爵干什么?
如果说非得实际控制才叫领土,那么慈禧留下的实际控制领土可是比她接手的时候要大得多的,那为什么说慈禧卖国?
最后,所谓奠定疆域,主要指的是中国进入主权国家体系后的既成事实,不是功过性质。就算是只有南宋那么大,也叫奠定。。。
因为当代中国的版图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历史继承的结果,今天的中国版图自清代以来就属于中国,不是通过二战这一次战争新得来的,中国二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能够实际控制这些“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
当代中国的版图是从历史时期如同滚雪球般由小到大逐渐累积起来的,这就是“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是指从古代某个时段延续到现代(即从古代某个时段开始就归我所有,并在事实或法统上延续至今),而不是仅仅说那个地方过去曾经是我的。中国历史时期也曾经拥有朝鲜半岛北部和越南大部,但是并没有延续到现在,这样的情况就不适用于“自古以来”,“以来”强调的就是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如果在事实上被打断了,在法理上也要能连接起来。
网络上经常有人持有诸如“当代中国版图是二战胜利果实,是雅尔塔体系确立的”或者说“当代中国版图是解放军打下来的”等观点。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自然都是关乎当代中国版图形成的重要事件,但是二战中,中国在军事上并没有直接以武力击败东北、台湾的日军,为何战后能收回东北、台湾等被占领土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呢?解放军打下来的地方为什么是今天这么大的地方而不是更多呢,或者说为什么没有打下清朝版图之外的地方呢?对于一个国家版图的形成而言,历史继承性是最关键的要素,它不仅解释了一个国家领土空间的由来及其合法性,也表明了这个国家历史的传承,文明的延续。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版图,我们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都是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当代中国版图的。今天中国的版图既不是某次世界大战后大国分赃的产物,也不是战争中本国军队武力扩张的结果。今天中国的版图是由历史继承而来,不是二战后列强分给中国的,更不是解放军抢来的。东北、台湾等地清朝以来甚至更早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第一次对南海诸岛宣誓主权也是在1909年的清朝。二战后中国是收复失地不是额外获得领土,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是恢复对中国领土的实际控制,不是打下新的地方。
二战后中国能收复东北、台湾等失地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东北、台湾等都是被日本占领的曾经的中国领土,东北是9·18后为日本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台湾是由《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清代中国领土;二是当地居民主体是中国人,或者说就是汉族人。清代这些地区与中原处于同一政权之下,汉族移民才能大量进入这些地区并最终并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上述两点缺一不可,例如东南亚地区也有大量华人,但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清代没有将其纳入中国版图,中国人在当地无论人口数量还是政治势力均未能超过原住民,二战后即便中国对其提出领土诉求也难以为国际社会所认可(除非有能力打下来并使国际社会被迫承认,这在当时显然不可能)。《马关条约》在国际法上是合法的领土割让(尽管合法不等于合理,但事实如此),二战后能够废除它并收回台湾及附属岛屿,不光是因为中国战胜国的地位更因为台湾主体居民是中国人(主体民族汉族)。
说当代中国版图是“二战奠定的”是“解放军打下来的”不仅没有深刻揭示中国版图形成的历史原因,更模糊了当代中国版图的合法性,忽略了中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伟大,掩盖了中国领土的神圣性。这两种观点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存在极大的政治隐患。试想如果当代中国版图是“二战奠定的”,即是雅尔塔体系下大国政治的产物,那么今天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的领土是不是也可以任由国际社会来决定其归属?台湾的未来是不是也可以由美日等国来决定?如果当代中国版图是“解放军打下来的”,即是通过战争获得的,那么印度、越南等国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战争获得他们认为的属于他们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是历史时期一代代继承下来的,后来的王朝自然继承前代,其间也有过一系列领土的增减。前代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夏商不过中原之地,此后周秦汉唐一代代扩展王朝实际控制的范围,扩展主体民族生存的空间,又经历宋元明清最终有了清朝全盛时期的版图。历史过程对于领土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版图广度的增加还表现为实际控制程度的加深,一代代逐渐加深对边缘统治薄弱的地区的控制,不断增加主体民族在边区的人口数量,这样才能使后代王朝对边疆的控制更加稳固,甚至使前代的边疆成为后代的内地。历史继承性保证了当代中国领土的合法性和神圣性,所以我们会说某块领土是“祖宗留给我们地方”,会在领土之前冠以“神圣”二字,说某地是“我们的神圣领土”。
清朝将明朝周边的部族政权纳入自己的版图实现了更为彻底的统一,如果这些部族政权不被纳入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很可能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成为一系列独立的国家,如果这样的话,这些地区将不再属于中国。清朝近代失去了很多土地,但是这些失地主要集中在相对于明朝的新增领土上。疆域的扩展就像滚雪球一样,是清朝将明朝疆域的雪球滚大,滚动中由于外力作用又失去了一些雪块,但最终剩下的雪块仍然很多,并为后来者所继承。
作为帝制时代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型时期,这时中国逐渐开始接受现代国际规则的制约。从《尼布楚条约》到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大致确立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法定界限;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的中国版图逐渐形成。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的就是清代以来由相关条约和现代国际法所确立中国版图。
清代奠定当代版图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古以来”。清代领土全盛时期的1820年不就是古代吗,至晚从这时便属于中国的地方难道不就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吗?所以中国的领土主张是正当的合理的,不同于有些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强取豪夺。
清朝没有元朝大,为什么说是清朝奠定版图而不是元朝呢?因为元朝占领的很多地方在元朝统治期间和元朝灭亡后都丢掉了,没有延续下来为后代所继承。祖上阔过没用,祖上留给你的财富才能说是奠定了你今天财产的基础!
以上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清朝全盛时期(1820年)的中国版图,无论说清代奠定中国版图还是讨论“外蒙古”“外东北”“外西北”等近代失地时候都是以这张图为基准的。如果不承认版图的历史继承性,则讨论失地亦无意义。
你这找出了清朝版图“贡献论”的bug了。按照谭其骧等人的视角,清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版图最小的一朝,出卖领土最多最无能的政权,并且出卖的地方收回难度很大。因此以清时期全图为基础,和周边国家的争议最小,否则你拿出元时期、明时期全图,周边国家不待跳脚。
按人家的视角,根本不用考虑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也不需要考虑该政权的认同。只要是如今的中华民族,那么其版图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明朝、乃至宋朝时期的版图都比清朝大,区别只是分裂程度而已。而历史上再怎么分裂,也比民国好点。
中原王朝曾经封过这一部族的首领什么王,什么侯,或者是曾经授予一点什么官衔,那就把它说成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纳入中国的版图了。搞来搞去无非就是要跟中原王朝拉上一点关系,好象只有跟中原正朝扯上关系以后才能算中国,否则就不能算中国。这是讲不通的。
谭其骧还把非要和中原王朝扯上关系才算中国版图的想法,扣上”大汉族主义“帽子。看明朝领土,根本无需考虑明朝对边疆的控制,亲兄弟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把西藏等地从明朝疆域割裂而来的人脑子有病,在一家之内论长短挑拨离间而已。
新中国立国之本是共产主义,我们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星辰大海嘛,根本无需在方寸之间与邻国争长短,所以特意特意回避了唐、元、明全图作为中国版图依据。并且更无须回避宋朝领土,因为比宋朝更分裂的时候有的是,五代后周才多大点地方。
而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伟大的政权版图都不是靠“继承”而来的,如果汉只能在秦的版图内扩张,唐只能在隋的版图内行动,那哪里来的强汉盛唐呢?俄罗斯要是一直认金帐汗国版图为基础,乃至承认正统跪舔蒙古,哪里来的横扫西伯利亚并席卷入囊呢?
事实上奠定现在国土疆域就是二战和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收回香港等地的努力。但是为了避免与邻国争方寸,特意选了最小的清朝版图,作为辞令上的”奠定“而已。这样周边国家看来不欠什么(人家当然不按全盛期算),也无法从中找到从我们这里夺走什么的理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