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个烂片。(在诺兰拍的电影来说,绝对算烂,垫底不为过)
节奏一塌糊涂,全程狂奔,生怕演员语速慢了让观众捕捉到。
台词装逼的一塌糊涂,真以为个个物理硕士,不是物理硕士不配看是不是?
没有感情,全片唯一有感情的地方,就是男二最后的潇洒一笑,总共一分钟。
噢,女主就是个工具人。
选个黑人男主拯救世界是为什么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男主演技好吗?凭良心讲,演技好吗?
呆了。
管这叫创新?看不懂就是创新?就是牛逼?
诺兰以前的电影,除了敦刻尔克,基本我都看了。
包括记忆碎片,都一遍能看懂九成。
诺兰的片子其实一向不烧脑的,故事本身都不复杂,但是讲的很复杂,并且……非常精彩!
看完让人头皮发麻!
但这部信条哪里精彩了?
是倒放的视效(第一眼嗯不错,之后……真的没啥意思)很精彩?
还是一笔可以带过的名画和阿福管家的见面却烦来烦去很精彩?
完美的叙事节奏在这部里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流水账的感觉,全程冲冲冲。
诺兰前面无论拍了多少部神作,都不等于这部神。
信条豆瓣刚上8.4,我刚看完,就掉到了8.2。说实话,还是高了,七分差不多。
总之我认为,这部片就是天王老子拍的也是不好看
ps:看完了,我看得云里雾里(不是完全没看懂,大致还是懂的),去豆瓣看解析,看一半感觉实在是没啥意思……解析都没看完……
豆瓣上有个短评我很赞同:
无聊到连深究都没有兴趣……
当然,不针对诺兰,一名很神的导演拍了部烂片也是常事……
毕竟拍电影又不是导演一个人就能拍的……
——————————————————————
发出来就预想到有优越大神和诸多聪明人来喷了。
随便喷!
再怎么喷,也无法改变这是诺兰作品中垫底存在的事实!
摆明了就是捧丹泽尔华盛顿大儿子的片子,结果中国的一个个诺兰粉都嗨了!
加油,你们继续多刷,不多刷几遍对不起你们聪明的小脑瓜!
————————————
点赞和评论太多,在三亚玩,就不一一回了。
首先道个歉,之前我讽刺了“人”,还带上一步之遥,是我不对,过激了。
原句是:并且,我认为,认为这部电影好的人,跟认为姜文的一步之遥很好,是差不多的人。
他们总能从一部不好看的商业片里找出无数的理由,告诉大家这部电影有多牛。
已删除。
本文仅表达,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之前有冒犯到人,非常抱歉。
但信条就是不好看,就是烂,看不懂是烂,看懂了还是烂。
我不喷设定。
我喷的是故事过分白痴。
9.11更新
万万没想到啊,我这答案过了千赞了,说明不少人苦诺兰装逼久矣。我应该准备一下接受媒体采访,然后和诺兰电视辩论,最后接到纽约时报影评版块的约稿,被授予莱昂纳德-马丁接班人的称号了(手动狗头)。
原答案是我二十多分钟打出来的,肯定带着不少情绪,也不那么严谨,然后评论区各种观点都有,所以我就更新一下,好好说说我为啥觉得信条就是个烂片。
首先我要说一个前提:设定好坏并不影响作品质量。很多好的文艺作品设定就是天马行空,比如哈利波特,比如三体,但并不妨碍它们的出色和经典。
为什么?
故事好看,而故事好看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行为符合逻辑,做出选择时有着让人信服的动机,能够让观众相信:这事是这个角色能干出来的。所以丰满的人物形象,才能推进故事合理发展。
哈利波特虽然是魔法世界,但马尔福这种色厉内荏的富二代、罗恩这种家境幸福但因为总是活在其他人光环下,内心深处的小嫉妒,斯内普这种各个方面都很败坏,但唯独一生只爱一人,佩妮一家刻薄但又不失底线,都很容易在身边找到原型,这就让人物丰满起来,之后他们做的事也就让人信服。
三体也是,罗辑、大史、章北海、程心等等,都各有各的性格,再做出不同选择时都是根据其性格出发。拿罗辑来说,他其实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压根没把三体危机当成自己的事,而只有在唯一在乎的庄颜离开后,他才开始承担责任,所以他的转变完全说得通,按术语来说,这好像叫人物弧光。
扯远了,回到信条本身,我想请问:信条中各个角色的性格是什么?信条中所有人性格都扁平得如同被二向箔击中一般,成为了诺兰叙事手法的工具,这显然本末倒置了。
而人物性格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人物做事的动机难以让人信服。
还是先举个反例,诺兰的致命魔术。杰克曼与贝尔最初来自于同行相轻和争胜心,而引爆点是贝尔装逼失败,害死了杰克曼的未婚妻,于是两个人开展了长达一生的报复和反报复。杀妻之恨,这就让杰克曼的动机非常充分。
无极里谢霆锋因为张柏芝骗他一馒头就黑化了,然后指责张“你让我失去了做好人的权利”,这就非常牵强。
回到信条,拿男主来说,作为一名特工,他在执行任务时莫名其妙成了侠客,怎么着都要保护女主。你说他是爱上女主了?在全片的互动中,并没有交代出他和女主有啥火花,连小手都没摸过,所以一个职业特工为什么突然圣母心发作呢?全片并没有说,说真的,你用个十几秒说男主色迷心窍,馋人家大长腿,也比现在好。
而反派更搞笑一些,作为一个立志毁灭世界的军火大鳄,为了不和老婆离婚,他的方式居然是拿报警威胁老婆,尼玛,你一个军火商拿报警威胁人?黑道的尊严呢?
公路追车那段,军火商拿枪指着女主,那意思是:你不把东西给我,我就是杀了我媳妇。????你媳妇和哈登是清白的啊?你拿她威胁有啥用啊?
上次见到如此迷醉的逻辑还是小时代的某一部:以为自己得了癌症的顾里为了不拖累朋友们,故意说自己和席成睡了,然后引发姐妹大撕逼。
信条里这种牵强的动机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能看出:人物形象单薄,导致动机难以服众,动机不够,故事的进行就变得特别苍白。而当一个非纪录片,特别是院线商业片,连故事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你炫技炫得再好,也难以掩盖本片的失败。就像我原答案打的比方,客人去饭店是吃饭去的,不是看你一边颠勺一边耍杨家枪的。
信条宣发时几乎都在强调一点:烧脑,甚至不少营销说这片子你得看三遍才能懂。这说明这部片子除了炫技已经实在没有别的能够拿出手。
很多人说,你应该看看影评,但看影评只能是为一部足够优秀的片子锦上添花,而无法帮一部烂片扭转乾坤。
诺兰曾经优秀的片子,比如黑暗骑士和致命魔术等等,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最后揭开迷雾的快感,所以读影评看到其他人的解读时,我会赞叹“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让我在已经认可这部片子后有了另一层体验。
让子弹飞也是,十年后这部电影已经快成了显学,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很多桥段也成了经典梗,但这部电影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你啥解读都不看,就当一普通观众,在电影院里看看张麻子和黄四郎你来我往的斗法,也觉得好看。
显然,信条并不具备这些东西。
因为诺兰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看不懂之后不敢说他不好看,怕被人说智商低(评论区就有人这么说),这也正常,但从信条目前引发的争议来看,如果下一部诺兰的电影还是这个水平,必然会恶评如潮。
另外我查了一下,他弟弟乔纳森-诺兰自从星际穿越之后就没给他再当过编剧,此后诺兰的片子就越来越乏力。所以以后想要装逼可以这样:虚假的诺粉粉的是克里斯托弗,而真实的诺粉粉的是乔纳森。
祝大家快乐。
原答案
因为这就是个烂片啊。
扪心自问,如果这片子导演不是诺兰,你看了150分钟一头雾水走出电影院你会不会骂街?
仔细看本片,除了时间逆转这个概念之外,这部片子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
把导演故弄玄虚的叙事技巧拿开后,这个故事苍白无比,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如同纸片,你不知道他们对彼此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他们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仿佛他们就是为了导演装逼而存在的。
大反派毁灭世界的理由居然是自己得了胰腺癌,诺兰看《我是余欢水》看多了是吗?
在逆世界得带氧气面罩,结果一进室内就摘了,因为外面有新冠病毒是吗?
顺世界和逆世界的两个自己不能相遇,否则就灰飞烟灭,结果两个世界的男主打了一架啥事没有,必须得澡堂子里脱光了互相搓背才叫相遇是吗?
在影院里观看的时候,我总能联想起前一阵沸沸扬扬的高考满分作文,诺兰和那文章作者一样,为了显得自己足够牛逼而不说人话。仿佛就坐你边上,跟你说:你看这段你看不懂吧?我牛逼吧?下一段你还是不懂,我牛逼吧?
观众也挺有意思,豆瓣上不少短评说什么“没看懂,诺兰牛逼!”,你都没看懂,你就说人牛逼?要是没看懂就牛逼的话,我找个教授,录个《二氧化碳吸收填料塔的制造原理及工艺流程》在电影院放两个小时,你们不得直接起飞了?
一部电影以“看不懂”为卖点,除了说明导演表达能力太次之外,我觉得没别的原因。
诺兰的其他片子我基本都给了四星或五星,就信条我只给两星,是因为诺兰的其他片子里,尽管炫技,还是为故事服务的;而信条则纯是为了炫技而炫技,故事稀碎。
有的人可能说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水平不够,理解不了里面的物理概念。问题是我就一普通观众,我凭什么带着高考的心去看电影啊?照你这么说,要去看个少林寺还得研究一下佛学呗?
很多人看不懂,开始反思自己,觉得自己智商不够,还要去二刷。我觉得大可不必,就像一个人天天跟你用文言文对话,你不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文化水平不够,不能和他用文言文交流,而是应该一嘴巴子抡装逼犯的脸上。
我一朋友买了票没赶上,跟我说太遗憾了,我跟她说不遗憾,你省下了宝贵的时间,有那功夫,再看一遍战狼也行,起码是个工整的故事。
我知道战狼和信条不是一个类型的片子,但我之所以把它们放一起对比,是因为:
战狼就像是一普通饭馆的菜,中规中矩,不至于吃完让你跟中华小当家似的直接原地飞升,但起码能下饭,吃起来也挺香。
信条呢,就像是在一个装修的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厨师炒菜的时候各种风骚动作,一会来段杂技,一会刷段杨家枪,一会又来个钻火圈,然后不小心把炒勺扣地上了,菜全撒了。
更绝的一些厨师的粉丝赶紧过去把菜捡起来吃了,恨不得把地面舔干净了。然后还吧唧嘴:你说地上的土混到菜里了?你懂个屁!虽然我也牙碜,但诺厨师牛逼!你吃的少,吃个三四次你就知道多好吃了!
我有两点要说。
第一,国内有些影迷过于追捧诺兰。诺兰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导演然而文无第一,诺兰是站在塔尖这一批人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一个。诺兰电影的剧情往往并不复杂但总是使用相对精妙复杂的叙事手法令观众回味。电影的好坏,和艺术性并不仅仅在于叙事方式。国内一些所谓影迷,觉得看懂了诺兰的电影就高人一等。且不说这是否值得骄傲,但从这种想法来说就偏离了电影本身的意义。电影向来以向观众展现或者带入一个故事为核心,而不是一个逻辑测试。说白了,有些人就是借各种机会来炫耀自己智商的优越性。
第二,我觉得诺兰有些走火入魔了。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大获成功,让诺兰有些双脚离地了。诺兰开始刻意的追求复杂的叙事,就像一个歌手专注于炫技而忘记了音乐性才是歌曲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点在敦克尔克和信条中展现的很明显。在看过敦克尔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汉斯季默拯救了这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的交叉叙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整体性和观赏性。我认为,根据各种题材不同,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创新性的叙事方式,在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中,各种复杂的理论和叙事结构就恰到好处。而在敦克尔克和信条中就有些过犹不及。信条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甚至就算不理解其中的科学概念也不妨碍对剧情的理解,甚至去掉这些也无妨。但是正因为填入这些概念和正反叙事的加入让人觉得诺兰仿佛不是一个导演而是科学家。让人看完电影之后大喊牛逼但是分散了观众对剧情本身的专注度。我个人是十分喜欢盖里奇的,但是强烈的个人风格导致我在看过几部电影后也有了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失望感,我对于诺兰的电影也有同样的感觉,简单剧情加复杂结构,换汤不换药。个人认为诺兰最好的几部是致命魔术,星际穿越和蝙蝠侠三部曲。
最后,烧脑不是电影的诉求,也没有一类电影叫烧脑电影。看懂烧脑电影并不能证明你很牛逼,之前不能证明你对电影的理解很牛逼。而为复杂而复杂的电影结构也不是诺兰走向伟大导演的正途。
诺兰从来没有把人物动机塑造的单薄成这样
男主为啥对女主这么好
男二为啥就拼了命不断的救男主
还有,题主忘了有部电影叫失眠症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