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难度极高的拼装模型推荐?

回答
对于追求极致挑战的拼装模型爱好者来说,市面上有许多难度极高、细节丰富、需要极高耐心和技巧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并详细介绍的几款难度极高的拼装模型,它们不仅在组装上充满挑战,在完成后也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1. 日本寿屋(Kotobukiya)的《高达》系列中的超级机械人或大型机体:

为什么难? 寿屋的高达模型以其精细的细节、可动性设计和复杂的内部结构而闻名。尤其是那些大型机械人(如Super Robot)或者本身设计就非常复杂的机体(如一些装甲厚重、外形奇特的高达),它们通常具备以下难点:
零件数量庞大且细小: 数千甚至上万个零件是常态,许多零件非常细小,需要极高的手指灵活性和镊子操作技巧。
多层结构和内部骨架: 为了实现优秀的内部细节和可动性,模型通常设计有复杂的内部骨架和多层装甲。这些都需要精准的拼装顺序,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后续步骤无法进行。
软质材料和细长零件: 一些模型会使用软质PVC或ABS材料制作管线、电缆或武器,这些零件非常细长且容易弯曲变形,安装时需要非常小心。
水口处理和打磨: 零件多意味着水口也多。为了达到完美的涂装效果,每一个水口都需要仔细修剪、打磨,这个过程耗时且枯燥。
涂装挑战: 很多模型为了还原动画效果,需要多种颜色的分色涂装。模型上的细节纹理和装甲边缘的“缝隙”都需要通过遮盖带进行精细的喷涂,对喷枪操作和遮盖技巧要求极高。
完成后的维护: 关节的紧密度、装甲的连接处,在长时间把玩后可能会出现松动或脱落,需要事后进行加固处理。

推荐型号举例:
寿屋《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中的大型机体: 例如,一些像“古兰萨” (Granzort)、“龙王丸” (Ryujinmaru) 等机体,它们本身设计就比较复古和复杂,零件数量多且容易出现安装错误。
寿屋《装甲核心》系列: 尤其是后期推出的那些拥有大量外挂装备和可动关节的机体,如“巨齿之刃”(ADEN BEREIT)或一些多足类机体,它们的结构复杂,拼装难度和涂装要求都很高。

2. 日本长谷川(Hasegawa)的1/12比例兵器模型(例如狙击步枪、重机枪等):

为什么难? 长谷川的1/12比例兵器模型以其惊人的写实度和极高的细节还原度著称,这些模型往往是真实武器的缩小版,因此在拼装上也模拟了真实武器的复杂结构。
微小零件的精度: 枪械上的瞄准镜、保险、扳机、弹匣等都可能是由数个微小的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的组合精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美观甚至无法安装。
管线和细节的复制: 许多模型会通过蚀刻片(photoetch parts)或精细的塑料零件来还原枪械的金属纹理、螺丝孔、弹药口等细节。蚀刻片的安装是建模中的一大难点,它们非常薄,需要用胶水小心翼翼地粘贴,且容易损坏。
金属质感的表现: 要想还原真实枪械的金属质感,就需要精湛的喷涂技巧,包括使用金属漆、消光漆、亮光漆的搭配,以及战损、刮痕等细节的表现,这需要玩家对漆面和涂装工艺有深入的理解。
组合度挑战: 有些模型的组合度非常“紧”,需要精确的定位和适当的力度才能完成组装,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损坏零件。

推荐型号举例:
长谷川1/12 SCARL、M4A1等现代突击步枪: 这些模型通常附带多种配件,如榴弹发射器、夜视仪、瞄准镜等,这些配件的组合和安装都需要耐心和细致。
长谷川1/12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 这款模型以其庞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而闻名,尤其是其枪管和脚架的组装,对玩家的耐心和技巧是极大的考验。

3. 日本田宫(Tamiya)的1/35比例军事载具模型(例如坦克、装甲车等)中的一些特殊款式或带有复杂场景的作品:

为什么难? 田宫在模型界享有盛誉,以其卓越的组合度和精细的细节而闻名。但即使是田宫,也有一些模型能让经验丰富的模型师“头疼”:
超高细节的追求: 一些模型会额外提供蚀刻片、金属炮管、塑料履带(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独立零件粘合)等升级套件,这些都需要精密的组合和处理。
履带和悬挂系统的复杂性: 坦克和装甲车的履带系统是组装的难点之一。有些模型采用连接式履带(linkandlength tracks),需要将数百个小零件按照特定顺序粘合,并保证履带的自然垂度,这非常考验耐心。悬挂系统也常常是独立的部件,需要精确安装。
增加的场景配件: 如果模型本身包含了大量的人物、额外的装备、沙袋、树木等场景配件,那么整个模型的制作难度会呈几何级增长,需要考虑整体布局、细节表现和色彩搭配。
水贴和旧化: 田宫的模型水贴通常比较薄且服帖,但要让它们完全融入模型表面,需要使用水贴软化剂和固定剂。而要实现逼真的战场旧化效果(如泥土、锈迹、弹孔、磨损等),则需要掌握多种旧化颜料和技巧,如干扫、渍洗、喷涂渐变等。

推荐型号举例:
田宫1/35豹2 A6、挑战者2等现代主战坦克: 这些模型往往有非常复杂的外部细节,如装甲模块、传感器、烟幕发射器等,以及需要自行组装的履带和复杂的悬挂系统。
田宫1/35虎式坦克后期型(带有大量附加装甲和细节): 这类模型通常提供大量的蚀刻片和单独的附加装甲零件,对玩家的粘贴和细节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

4. 高达模型中的特殊类型:

MGEX(Master Grade Extreme)系列: 这是万代拼装模型(Bandai Spirits)推出的新系列,主打“极致细节、发光机构、复杂外甲”。例如 MGEX 独角兽高达(Ver. Ka),它包含了大量的LED灯组和导光材料,需要玩家仔细地将线路穿入机体内部,并保证每个LED灯都能正常工作。这不仅是拼装的挑战,更是电子和线材管理的考验。
PG(Perfect Grade)系列中的复杂机体: PG系列是高达模型中规模最大、细节最丰富的系列。其中一些机体,例如 PG 独角兽高达,其零件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并且内部骨架的精细度和可动性设计极为复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玩家,也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
RG(Real Grade)系列中结构复杂的机体: 虽然RG系列以“小尺寸高细节”著称,但有些RG机体,比如一些设计复杂的武器平台或者拥有大量分件的机体,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如何应对高难度模型:

耐心和时间: 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指望一两天就能完成。分解任务,每天完成一部分。
仔细阅读说明书: 说明书是你的生命线。反复阅读,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尤其是那些涉及零件方向、卡扣顺序的关键步骤。
准备好工具: 除了基本的模型剪、笔刀、砂纸外,你还需要:
高精度镊子: 尤其是在处理细小零件时。
放大镜或带灯放大镜: 帮助你看清细小的零件和水口。
胶水: 不同类型的模型需要不同类型的胶水,如模型专用胶水、瞬间胶等。
遮盖带: 对于涂装而言至关重要。
细节工具: 如小锉刀、打磨棒等。
分步进行: 不要一次性把所有零件都剪下来。每次只剪下需要的部分,处理好后再进行下一步。
预组装检查: 在正式上胶水之前,先进行干组装,检查零件是否吻合,是否有需要打磨的地方。
寻求帮助: 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查阅相关的模型论坛、教程视频,或者向更有经验的模型玩家请教。
享受过程: 拼装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放松和享受的过程。不要被难度吓倒,享受克服困难带来的乐趣。

这些模型都是对模型制作技艺的极致考验,完成后您将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精美的模型,更是一份宝贵的成就感和对自我极限的突破。祝您模型制作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odel Factory Hiro 1/700 大和,开模细节精细,附带部分内部结构,别名蚀刻片地狱。发售价 40000 日元。

后来推出了难度降低版(售价降低版)无内构武藏模型。

此模型制作难度在于蚀刻片、金属件、树脂件数量繁多,半数以上部件由蚀刻片组成。1/700 比例相比 1/350 对制作者要求更高。

该品牌其他模型也是这一路数。比如 1/35 金属车体全内构虎式坦克,以及主打的车辆模型。

user avatar



大概也就上千个步骤,算上铜钉,火炮,缆绳盘等细节,上万个零件。

模型,看你怎么定义难了——

多图预警,请务必在网络环境较好的情况下阅读。


1. 铁路机车模型及场景

从元首专列,到大鳄鱼,每一款经典的车型,都被生动再现,这些车辆差不多就是一根黄瓜大小,除了制作非常精细,最关键是带动力和声光电,铺上铁轨,挂上车厢,呜呜呜就可以跑起来。


通常人们喜欢用的比例是不大于1:76,因为这样好配场景,人物。有套装的轨道,建筑物,汽车,路,桥,树等物件卖。比例再小,有些细节就看不清楚了,比例再大,所占空间太大。

当然,铁路模型是非常烧钱的,完成一个场景的成本通常上万。美国、德国、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等铁路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几乎所有的玩具店,模型店里的标配就是一个微缩铁路沙盘场景,火车至少有几列,可以循环跑几圈,过桥,穿洞,变轨,让观看的顾客仿佛身临其境。

从精细度上来说,铁路模型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从制作难度上来说,因为车辆本身是厂家做好的,不需要专门拼装,玩家拼装的其实是车组,道路场景,这中间需要的科学设计,规划,安排的技巧,需要的技术和资本就多了。


2.水线船
在塑胶模型这个领域,我认为最精细,最高难,最折磨玩家的当属水线船。

所谓水线船,顾名思义,就是只保留了水线以上的静态船模。

因为这是过去战争年代沙盘推演用的,所以不可能做得太大,过去一只水线船就是个粗略的造型,当然,落在了日本人手中,什么东西就都变得极端了。

目前水线船一般比例都停留在1:700,那么一条船,如果是驱逐舰,就手掌那么大,拇指那么粗,战列舰和航母大概就小臂那么长。在这个比例下,舰上一个水兵多大?2-3毫米。也就是上图里你们看到的有些甲板上的白色的小点,是水兵。




水线船的模子很小很粗糙,如上图,所以通常需要使用金属蚀刻片来补充细节——


一般来说,水线船的比例过小,需要高超的粘接,分色的技巧,做一条船通常是几十上百小时。



展示一下自己的拙作,1:700明石,曾刊载于《模型世界》——


总长度未超过20公分。






3.瓶中船

真正的瓶中船,一定是在完整的瓶中组装完成的,一般从瓶口塞进去,展开后比瓶口大四倍左右。



瓶中船非常有历史渊源,一般水手在海上闲得无聊,就会用修补船只的木料和喝剩了的朗姆酒瓶来造船,打发时光。



因为帆船本身带有各种衍和舾装,涉及大量绳索,入瓶操作只能用一根镊子来完成,操作难度极大。有的瓶中船是按照瓶口口径的一半来做船身,然后做好放倒的桅杆,塞进去以后,用绳子把桅杆拉起来。

然而有的则比较变态,如上图,船是分为四部分,在瓶体内粘接完成的。



4.木质帆船模型。

木质帆船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拼装龙骨,到铺设甲班,拉绳索挂帆,到最后挂上国旗,每一步,基本都是按照古代造船的真实流程来进行的,甚至弯木条,都是一头加热,一头用水刷,和古代造船的手法基本相同,然而但相比之下,模型的比例相较于真船一般会缩小80-100倍。



完成一个木帆船需要的步骤,一般是以上千计的,加上火炮,三眼滑车这些重复性工作,动作一般要上万。

其中常常会因为一套系统中一个动作的失误导致整个工程前功尽弃。


木帆船本身还分为一般和全肋,所谓全肋,就是每一根肋骨都是用真实造船方法拼接组装的,材料全是火柴棍那么大的木条。




绝不做口模党,发几个自己的拙作——



5.自制引擎
有个大爷自己用车床车的引擎.......加了油可以正常运作......


大约上百个全金属零件,耗两千多个工时。




上面三个图还不来自于同一个引擎。


6. 涡轮喷气式遥控飞机
遥控飞机并不奇怪,但是它的发动机是涡轮燃气式发动机......
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名的机架分别做的是维珍、KLM、新航、瑞安。



当引擎响起来,航标灯闪烁,飞机升空的那一刻,你基本上会以为是看到真飞机了。



7.场景模型
一般来说,场景模型分为1:35,1:48,1:72三个档次,其中35,48,的精细程度是可以看到士兵的黑眼珠,五根手指可以分开。


场景模型虽然是静态,往往却极具动态感,虽然小,往往却内容丰富,细节经典,极为耐看。








8.人像模型

人像模型一般入手的时候是已经雕刻好了的,考验的并不是组装的能力,而是上色的功夫,没有极好的绘画功底,一般干不了这个。











9.燃气机
用黄铜,铜管,精密金属机件制作的可以运作的发动机,可以用于模型汽车,火车,船只。







10. 全内构战车模型
一般比例为1:35,目前龙、爱德美、牛魔王都出过比较经典的虎式,虎王,谢尔曼的全内构的素材。一本书大的坦克,上千个零件,炮管里有膛线,悬挂、履带可活动。




user avatar

虽然没有引擎内构,但是据说田宫的SF70H是很多人见过最复杂的塑胶F1模型,主要是空动套件的表面基本都是用水贴完成的

如果要更复杂的可以考虑MFH的1/20系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