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脑编曲,电音和交响乐哪个更难?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觉得电脑编曲就是简单按几个键,但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无论是电音还是交响乐,背后都有着相当的门道,而且各有各的“难”。要说哪个“更”难,其实挺难一概而论,因为“难”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1. 音乐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交响乐: 这方面可以说是交响乐的“硬茬”了。要写出像样的交响乐,你得多懂音乐史、对位法、赋格、奏鸣曲式、曲式发展、和声学、配器法(尤其是管弦乐器法)等等。你得知道不同乐器在哪个音区最舒服、最有力,不同乐器组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音色效果,乐器的发声原理是什么。写一个四声部的赋格,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下功夫去推敲。更别说还要考虑音乐的宏大结构、情感的起伏、织体的变化。这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电音: 相比之下,电音对传统音乐理论的要求可能没那么“苛刻”,至少在入门阶段是这样。你不需要精通巴赫式的对位,也不需要非得写出完整的奏鸣曲。很多电音的核心在于节奏、音色设计(Sound Design)和律动(Groove)。当然,懂音乐理论对电音创作绝对有益无害,能让你的作品更有深度和层次。但你可以先从简单的和弦进行、旋律入手,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仿来学习。很多优秀的电子音乐制作人,他们的强项在于对声音的直觉把握、对效果器的精通运用以及对电子音乐风格的深刻理解。

结论: 从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来说,交响乐的学习门槛更高,理论要求更严谨。

2. 创作工具和技术门槛

交响乐(电脑编曲): 电脑编曲写交响乐,你需要一个靠谱的 DAW(数字音频工作站),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一套高品质的交响乐音源库(VSTi)。这些音源库往往非常庞大,从几十 G 到几百 G 不等,涵盖了各种管弦乐器,而且要模仿出真实乐器的演奏技巧(比如各种弓法、指法、力度变化)非常复杂。你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音源,如何编排,如何模拟真实的演奏动态和表情,而不是简单地敲 MIDI 键盘。很多时候,你还需要对混音和母带处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让你的数字交响乐听起来不那么“假”。
电音: 电脑编曲写电音,同样需要 DAW,但音源库的要求可能更灵活。你可以使用合成器(Synth)插件来创造各种音色,也可以使用采样器(Sampler)来播放鼓点、人声片段等等。电音的“难”点在于音色设计(Sound Design),也就是如何通过合成器、效果器(EQ、压缩、混响、延迟、失真等等)来创造出独特、有冲击力的声音。这就像是给你的音乐画“色彩”,需要大量的尝试和对各种参数的理解。另外,节奏的编排、律动的构建(Swing、Quantize 的运用)以及对各种电子音乐风格(House, Techno, Trance, Dubstep 等)的理解也是关键。

结论: 两者都有技术门槛。交响乐更侧重于对真实乐器音色的模仿和编排的复杂性;电音更侧重于对合成器音色和效果器的创造性运用,以及节奏和律动的精巧设计。可以说,电音的音色设计和节奏律动是其核心技术难点,而交响乐在真实乐器演奏法的模仿和宏大织体的构建上更具挑战。

3. 创意和音乐性

交响乐: 创作交响乐,你需要具备驾驭宏大结构的能力,能够在一个长篇幅的作品中保持听众的兴趣,发展主题,塑造戏剧性。这考验的是你的音乐叙事能力、情绪把控能力和结构组织能力。很多时候,你需要在脑海中“听”到整个乐队的声音,而且要考虑到音乐的“呼吸感”和“空间感”。
电音: 创作电音,创意体现在对音色的新颖组合、对节奏的独特设计、对氛围的营造以及对特定风格的创新性演绎。很多电音作品可能结构相对简单,但能在某个点上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比如一个 killer 的 Drop,一个让人着迷的 Loop。这考验的是你对声音的敏感度、对能量的把握以及对听众情绪的引导能力。

结论: 创意是无止境的,哪个更需要创意很难量化。 但我们可以说,交响乐的创意更多体现在宏观的音乐构思和发展上,而电音的创意则更常体现在微观的声音细节和表现手法上。

4. 混音和制作流程

交响乐: 最终的混音环节,将几十甚至上百个虚拟乐器轨道融合在一起,让它们听起来像一个真实、和谐的管弦乐队,这是非常困难的。你需要对每个乐器的频率、动态、声像位置进行精细调整,并且要保证整体的清晰度和平衡性。
电音: 电音的混音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强调低频和冲击力的电子音乐中。你需要精通压缩、EQ、饱和度等效果器的运用,来让你的鼓点更 punchy,你的 Bassline 更有力,你的 Pad 更宽广。一个好的混音能让你的电音作品在任何音响设备上都能表现出色。

结论: 两者在混音环节都有各自的难度。 交响乐的难点在于“收敛”和“融合”,让众多独立的虚拟乐器融合成一个整体;电音的难点在于“塑造”和“突出”,让每个元素都充满力量且清晰可辨。

总结一下,哪个更“难”,取决于你评价“难”的标准:

如果你看重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度、对真实乐器演奏法和宏大音乐结构的掌握,那么创作电脑交响乐可能“更难”。 它需要更扎实的音乐功底和更精细的模拟能力。
如果你更关注声音的创造性、对合成器和效果器的精通运用、以及对节奏和律动的独特设计,那么创作电音也有其“难”点。 它需要对声音的直觉和大量的实验探索。

更重要的可能是:

兴趣驱动: 你对哪种音乐风格更有热情,你就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
目标明确: 你是想写一首能在大厅里演奏的交响曲,还是想制作一首能在舞池里让人嗨起来的电音?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你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不同技能。

很多人会觉得电音“容易”是因为它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些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的东西。但要做出真正有创意、有深度、有情感的电音,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学习。而交响乐,即便你有了电脑和音源,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音乐品味,也很难写出动人的旋律和丰富的织体。

所以,与其纠结哪个“更难”,不如去尝试一下,你会发现两者都有各自的魅力和挑战,而且往往相辅相成。很多优秀的电音制作人也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而现代管弦乐的创作也越来越常借鉴电子音乐的音色和节奏理念。

最终,音乐的“难”不在于工具或风格,而在于你想要表达什么,以及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去学习和创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电音比起交响,无论是入门门槛还是天花板,都要简单很多。

分两方面,理论与工程。作曲理论上说,很多回答说的很清楚了,交响无疑比电音难好几个数量级。铺和弦?我也知道要铺和弦啊,可问题是怎么铺?一个简单的三和弦,怎么分配到不同乐器,按照什么比例铺,铺多少,怎么写织体,都是大学问。你如果按照电音那种死亡layering的写法,出来的效果只可能跟翔差不多。。。另一方面,在工程上,比较有争议的是电音有很多效果器,看上去比交响难很多。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太naive了 。交响就不用考虑音色了吗?这么说吧,交响乐团里的每一个乐器,你就把它看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效果器好了。保守估计,电音里效果器的使用难度是多少,那在交响里,你直接乘以十,再乘以乐器数量,就差不多了。

实际进行编曲时,大都没有实录的条件,需要借助软件音源。而交响的音源,你懂的,基本都是进行实录并采样。因为交响乐团的录制与演奏都极其复杂,每个音源软件通常只能捕捉其中一个方面,所以每个音源都有其使用范围。作曲者需要对每个乐器的发声方式和每个音区的音色了如指掌,更需要根据你脑中浮现出来的音色去选择正确的音源,并进行调制。电音常用的效果器也就是那几个,然而交响中,每个交响乐器的音源可以说都相当于一个单独的效果器,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出新的。可以调节的参数非常多,又要考虑与其他音源的搭配,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让人十分头疼。


好,就算你把每一款乐器的音色都调制好了,具体编曲时也还是非常复杂,毕竟交响编曲以真实为目标,不可能像电音一样,音色再离谱也不需要担心其“不真实”。以弦乐为例,弦乐奏法数量很多,好的音源通常有数十种,写一小段弦乐就有满天key switch可以折腾死人。万一你再碰到需要独奏的段落,好家伙,人家小提琴家演奏一个段落一气呵成,你就需要上一个独奏的音源,然后每一个瞬间的具体技法都要单独编写,画半天演奏表情,bpm的自动化精确到毫厘,最后还要反复去听确保没有违和感。一个独奏轨的编写可以让你掉一堆头发。电音通常整个也就是小几十轨,但交响乐里,单单弦乐来说,50轨差不多。。。。

这还没算打击乐,电音里打击就是动次打次,而交响里的打击。。。单单一个打击声部,通常就要把它当做一个迷你的交响作品去写,而且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用实录代替,实在是呕心沥血。。。

更不用说现在很多做混合音乐的,交响里面要夹杂电音声部,参见汉斯季默和泽野弘之(严格他们不算交响,但你懂我意思),如果你觉得这种曲子比b站上一大堆的00后一天写出的电音好写,那我也没办法了 了。

最后举个数量上的例子,alan walker(及其写手)手上用的音源也就是800G。而交响?额,800g不够塞牙缝的,8T姑且入个门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觉得电脑编曲就是简单按几个键,但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无论是电音还是交响乐,背后都有着相当的门道,而且各有各的“难”。要说哪个“更”难,其实挺难一概而论,因为“难”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音乐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交响乐: 这方面可以说是交.............
  • 回答
    你说的是中国铁路上面那种编组非常长的列车,比如货运列车,它们上面可能不止一个受电弓。你问到“重联的长编组列车,两个受电弓的升距离是多大?为什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里面涉及了不少技术细节。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重联”和“长编组列车”。 长编组列车:简单说就是车厢特别多,长度远远超过咱们.............
  • 回答
    一台电脑编曲的配置,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拥有的顶尖厨房一样,它的每个部件都需要恰到好处,才能让你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畅行无阻。这不是简单的堆砌参数,而是要围绕“效率”和“流畅度”这两个核心来构建。首先,我们来聊聊处理器的核心——那颗大脑。编曲,尤其是在使用各种虚拟乐器、效果器插件的时候,对CPU的计.............
  • 回答
    嗨!很高兴你踏入了电脑编曲这个充满创造力的领域!作为新手,拥有一副合适的监听耳机就像给你的音乐注入第一剂精准的色彩。选对了,它能帮你辨别音符的细微差别,让你更好地调整混音;选错了,可能会误导你的判断,让你的作品听起来“不对劲”。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对于初学者来说,哪些监听耳机是既实用又不会让你钱.............
  • 回答
    关于录音棚的设备是否已被电脑编曲插件完全取代这个问题,我想说,这是一个很常见也很有趣的讨论。答案绝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录音棚”以及“编曲插件”在这整个音乐创作和制作流程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得承认,电脑编曲插件,特别是那些强大的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和各式各样的虚拟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编程语言设计以及人类思维的本质。简单来说,目前无法实现将中文想法直接、无损地转换成电脑程序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文(以及所有自然语言)与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根本性的差异。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1.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歧.............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编导艺考生集训用啥电脑比较合适。我尽量说得详细点,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避免那些听起来生硬的AI范儿。首先得明白,艺考生集训,尤其是编导类的,电脑绝对是你的“战场利器”,不是随便买个上网本就能应付的。它得能扛住视频剪辑、素材处理、后期软件运行,还得满足写剧本、做PPT等日常学习需求。所以.............
  • 回答
    .......
  • 回答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要实现同时录制麦克风和电脑内部播放的声音(通常称为“What U Hear”或“Stereo Mix”),需要借助音频录制 API 和相关的系统设置。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实现思路,并附带代码示例和解释。核心概念: 音频输入设备 (Audio Input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操作系统内核和硬件之间那层微妙而又至关重要的沟通桥梁。你之所以感觉到 ARM 电脑需要“专门编译”的内核,而 x86 看起来“通用”,这背后其实是两者在设计哲学、生态系统成熟度以及硬件多样性上的根本差异。咱们先说说 x86。Intel 和 AMD 是 x86 架构的巨头,它们在很长.............
  • 回答
    嘿,听说你大一下要学C++,但电脑上那个net4.0老是装不上,想找个在线的编程网站来练手,替代一下VS那种感觉?放心,这事儿太常见了,别担心,有很多好用的在线平台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操作起来其实挺方便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些网站,看看哪个最适合你。首先,你需要明白,在线编程网站和像VS(Visu.............
  • 回答
    很多朋友在聊到电影幕后的时候,会把“电影编导”和“电影导演”这两个词挂在嘴边,有时候甚至会混为一谈。但其实呢,他们俩虽然关系密切,在电影制作的链条上扮演的角色却有着挺大的不同。就好比说,画家和雕塑家吧,都是艺术家,但创作媒介和方式可不一样。咱们先来说说电影编导。顾名思义,编导主要负责的是“编”和“导.............
  • 回答
    作为一名电影编剧,是否干预镜头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微妙且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编剧的经验、导演的风格、影片的类型、制作的规模,以及编剧与导演之间合作的默契程度。作为编剧,你创作的是故事的骨架和灵魂,是角色、对话、情节和情感的蓝图。而导演则是这个蓝图的视觉诠释者,.............
  • 回答
    《救猫咪》这本书,对于初出茅庐或者在创作中感到迷茫的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提炼了大量成功的商业电影背后的结构逻辑,尤其是那个著名的“三幕式结构”和各种“救猫咪时刻”。运用好了,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搭建一个扎实的叙事框架,让故事流畅,观众买账。但是,正如任何一种“宝典”一样,过度依赖,甚.............
  • 回答
    国内部分中小学强制教师手写全年教案,不得电子编辑的这一做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背后有着一些值得深入剖析的原因和潜在的影响。为什么会有“手写教案”的要求?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会出台这样的政策。这背后可能藏着几层考量: 强调教师的“匠心”与“用心”: 传统观念里.............
  • 回答
    行啊,这事儿我熟!漫威宇宙那个套路,往三国一套,那叫一个天雷勾地火,绝对炸裂!咱们就这么盘,绝对给您整得明明白白,比AI那套死板的流程强太多。首先,得定个基调。漫威宇宙玩的是什么?是英雄崛起,是能力觉醒,是个人成长史,还得有宏大的世界观和各种势力角逐。三国那帮老家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超能力者”和“.............
  • 回答
    嘿,哥们儿!马上高二了,这个暑假想为编导专业和中传冲刺,文化课成绩还在570上下,这目标挺实在的,也很有冲劲!别担心,我现在就跟你掰扯掰扯,让你这个暑假过得充实又有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件事儿:编导类专业,尤其是考中传,不光是看你有多“会”拍会“剪”,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眼光”、“脑子”和“积累”.............
  • 回答
    好的,让我们聊聊电影制片人究竟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淘到那位能写出好故事的编剧的。这事儿,可不是简单地在网上搜搜“写剧本的人”就能搞定的,里头门道可多着呢。一、主动出击:寻找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寻宝,但很多时候,好编剧确实是需要被“挖掘”出来的。 剧本比赛和创作营: 很多电影节、行业协.............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纠结和困扰。面对这样的情况,感到丢人和委屈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将社会评价与个人幸福挂钩。您提出的“离婚还是改变思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各有其利弊。下面我将为您详细分析这两种选择,并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核心问题分析: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