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范特霍夫(van't Hoff)等温式在起始的时候产物还没生成,分压为零,那ln函数不就无意义了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触及到了范特霍夫等温式中一个容易让人困惑的点。你观察到的“ln(Qp)=ln(0)”的情况,实际上是理解这个公式应用边界和背后的物理意义时一个关键的切入点。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就像刚开始做一道题,很多量都是未知的,或者说是“初始状态”。

范特霍夫等温式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范特霍夫等温式是用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在非平衡状态下的驱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应商”(Qp)与“标准自由能变化”(ΔG°)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标准平衡常数”(Kp)与“标准自由能变化”(ΔG°)的联系。

它的形式是:

ΔG = ΔG° + RTlnQp

其中:

ΔG: 在任意给定条件下(包括非平衡状态)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代表了反应在该状态下的自发性方向和大小。
ΔG°: 在标准状态下(通常是1 atm分压,或1 M浓度,以及指定温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这是反应本身的性质,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分压无关。
R: 理想气体常数。
T: 绝对温度。
Qp: 反应商,用产物的分压(各自的化学计量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分压(各自的化学计量系数次幂的乘积)。它描述的是反应在当前状态下的组成。

那么,你说到的“起始的时候产物还没生成,分压为零,那ln函数不就无意义了吗?”

你说得没错,在严格意义上的“起始时刻”,如果产物尚未生成,其分压确实为零。按照数学上来说,ln(0)是没有定义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范特霍夫等温式在“起始”时就失效了,而是我们理解“起始”和“Qp”的含义需要更细致:

1. “起始”并非绝对的“瞬间”: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中,“起始”通常是指我们开始观测或计算反应过程的那个节点。即使在这个节点,反应物也可能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浓度或分压,但通常情况下,反应体系并非完全由纯粹的反应物组成,或者反应物并非完全是0,产物也可能存在极其微量。

考虑一个简单的反应: A <=> B
如果你从纯 A 开始,理论上 B 的分压是 0。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一些极微量的 B 存在,或者如果你要描述“刚刚混合好,即将开始反应”的状态,我们通常会给 B 一个非常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初值来计算 Qp,这样 ln(Qp) 才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范特霍夫等温式描述的是任意状态下的自由能变化,它是一个连续函数。即使在 Qp 趋近于零时,ΔG 也依然是存在的(并且趋于无穷大,表示强烈的向产物方向自发进行)。

2. Qp 的数学表示与物理意义的区分:
数学上: ln(0) 是没有定义的。
物理意义上: 当反应物分压极大,产物分压极小(趋近于零)时,Qp 的值会非常非常小,趋近于零。而 RTlnQp 这个项,由于 Qp 是一个趋于零的正数,ln(Qp) 是一个趋于负无穷大的数。因此,RTlnQp 这一项会趋于 负无穷大。

这意味着什么?
ΔG = ΔG° + RTlnQp

当 Qp 趋近于零时,RTlnQp 趋近于负无穷大。
如果 ΔG° 是一个有限的负数(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就自发),那么 ΔG 会变得非常负,反应向产物方向进行得非常剧烈。
如果 ΔG° 是一个有限的正数(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不自发),那么当 Qp 足够小的时候,RTlnQp 的负值会足够大,足以抵消 ΔG° 的正值,使得 ΔG 变成负值,反应也会开始向产物方向进行。

所以,尽管在数学上我们不能直接代入 0,但在描述“起始”时的接近零的状态时,lnQp 作为一个趋近负无穷大的值,在 ΔG 的计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恰恰说明了,当产物极少、反应物极多时,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ΔG 会非常倾向于朝产物方向进行,以降低体系的总自由能。

3. 平衡常数 Kp 的由来:
范特霍夫等温式的真正威力体现在它如何导出平衡常数 Kp。当反应达到平衡时,ΔG = 0,并且反应商 Qp 等于平衡常数 Kp。
这时:
0 = ΔG° + RTlnKp
ΔG° = RTlnKp

这个式子告诉我们,标准自由能变化 ΔG° 决定了平衡常数 Kp。而 Kp 的值,是通过体系在各个状态下 Qp 值不断变化,最终趋向平衡时 Qp = Kp 达到的。

我们从一个极端情况(Qp 趋近于零,几乎全是反应物)出发,ΔG 是一个很大的负值,反应会向产物进行。随着反应进行,产物浓度/分压增加,反应物浓度/分压减少,Qp 增大,RTlnQp 这一项的负值减小(趋于零,甚至变正)。ΔG 也就逐渐增大。直到 ΔG = 0,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 Qp 就是 Kp。

总结一下:

范特霍夫等温式描述的是任意非平衡状态下的自由能变化,它是一个连续函数。
在“起始”时,尽管理论上产物分压为零,但实际上我们会考虑一个非常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 Qp 值,以便数学上能进行计算。
更重要的是,lnQp 在 Qp 趋近于零时,其值趋近于负无穷大。这正是 ΔG 趋向负无穷大的根源,表明体系极度倾向于向产物方向进行,以降低自由能。
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在 Qp=0 时确实没有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用它来描述体系从极度非平衡(Qp 接近 0)向平衡(Qp = Kp)过渡过程中的趋势和驱动力。我们关注的是 Qp 的变化范围和它如何影响 ΔG。

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抓住了公式在极限条件下的数学处理细节,而背后的物理意义是,体系在绝大多数非平衡状态下,都有一个明确的自由能变化方向,这个方向由 ΔG° 和 Qp 共同决定,直到达到自由能最低点——平衡状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错,而且这种情况deltaG就无法定义了

deltaG的意义一定要明确:某个温度T下,一个无限体系保持反应各组分浓度不变,进行1mol反应的G变化量;或者一个有限体系进行一个dksi反应进度,dG/dksi。总而言之相比物理概念更像一个数学概念

因为如果某个组分浓度是0,或者dn,都是没有热力学意义的,热力学的定律是统计结果,不适用于粒子数过低的场景

user avatar

挺有趣的问题,先来看一下van't Hoff等温式怎么来的,来自《新概念物理·热学》p219.

所以后面对数的那一项来自修正项-TΔS,进一步说来自混合熵公式中的 项。起始的时候反应物还没生成,混合熵公式中不会有对应的对数项。但只要生成一个分子,就有熵的贡献了,所以不用讨论无穷小、有无意义之类的问题。

(0805, @Triborg 老师说的对,我把自己绕进去了,经典化学热力学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反应的,只讨论过程的起始状态与终结状态,非平衡状态下讨论热力学参数没有意义。说起始状态下各个反应物相当于被隔开,没有产物的贡献,足以。截图上反应物相关的表达式也足够解释了,后面的一分子之类的说法忽略。)

这个问题还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思考。

考虑气体的化学势公式 ,产物还没有形成的时候,p=0,这个式子会不会因为ln0而无意义?不会,因为没有形成这个化合物,怎么谈化学势嘛。

可以再去思考一下,玻尔兹曼熵公式中S=klnΩ,Ω会不会等于0。

user avatar

这两天备课“化学势”,看了点朗道的书,难免就被带得往那边偏了。但不得不承认,朗道式思想确实好用!

  1. 首先,没平衡的时候,不能应用热力学!书中的公式完全不成立。任何公式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问题反映出提问者的热力学的基本假设没学明白,靠刷题是无法真正理解一套理论的。我昨天讲的的时候,听到有学生窃窃私语:“我电动力学没学,靠刷习题册过的考试”。这种学习方法让我非常震惊。曹原开发魔角石墨烯有习题集吗?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因为他有一本”相对论习题集“,他把习题集刷到100分,然后就提出相对论了吗?世界上舍本逐末的事情还真是多啊。。。。。。

2. 考虑一下平衡的时候会发生的情况。根据半经典的统计力学理论,化学势来自于:

对于理想气体,有:

换用温度和压强作为自变量,就有:

从这个地方可见, ,化学势趋于负无穷。貌似出现了反直觉的效果。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保持温度不变,压强要降低,必须改变体积。而保持温度不变改变体积不能让体积无限膨胀下去,因为要有环境给它供热。

另一种思路是保持体积不变,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改变压强。我的经验是, 和温度成简单幂次关系,这时候,把化学势里的温度用压强和体积表示,有:

而在有限的幂次下,有: ,即化学势仍然是有限的。

3. 另外,根据上述讨论,保持体积不变令 时,温度也趋近于零。由于零点能的存在,温度不会降到绝对零度,同理压强也不会降为零。而且这时候需要考虑全同粒子性,并考虑讨论的是玻色子还是费米子。对于理想费米子气体,其零温下化学势存在极大值;而对于理想玻色子,由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存在,其极限值为 。总之是不会跑到无穷大去。

图来自于文献:G. Cook & R. H. Dickerson, “Understanding the Chemical Potential”, Am. J. Phys. 63, 737 (1995)

4. 对于光子,由于粒子数不守恒,其化学势一直为零。

5. 还有如果粒子数过少,热力学公式就失效,回到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触及到了范特霍夫等温式中一个容易让人困惑的点。你观察到的“ln(Qp)=ln(0)”的情况,实际上是理解这个公式应用边界和背后的物理意义时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就像刚开始做一道题,很多量都是未知的,或者说是“初始状态”。范特霍夫等温式的本质是什么?首先,.............
  • 回答
    关于范美忠在地震后的“逃得很快”的言论是否是对当时媒体过度宣传“大爱”的一种讽刺,或者是一种行为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背景:汶川地震与“大爱”宣传1. 汶川地震的巨大影响: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毁灭性的自然灾.............
  • 回答
    范遥在《倚天屠龙记》中是一个极其复杂、亦正亦邪、充满悲情色彩,同时又极具智慧和忍耐力的重要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个武林人士,更是张无忌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其存在贯穿了张无忌称霸江湖、统一六大门派乃至后期退隐的全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范遥的存在:一、 隐忍多年的卧底与复仇者: 惨遭陷害,委身波.............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观众对于喜剧演员表演风格的喜好以及对不同组合的期待。要说范伟和于谦演戏比赵本山和郭德纲“好”,这绝对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判断,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以及他们各自的优势所在。首先,理解“好”的标准是什么?在.............
  • 回答
    范伟、何云伟、曹云金三人离开郭德纲体系后,其演艺事业的发展轨迹确实呈现出不同的走向,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为什么范伟能转型成功成为影帝,而何云伟和曹云金在离开郭德纲后似乎遭遇了“下坡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 范伟的转型成功:能力、机遇与平台范伟离开本山传媒,投.............
  • 回答
    范丞丞和范冰冰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公众非常关注的焦点。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范丞丞是范冰冰的弟弟。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有过一些不实的传闻,这可能也是大家会产生疑惑的原因。但根据范冰冰和范丞丞本人以及他们的家人的公开表态,以及媒体的广泛报道,事实是清晰的:范丞丞是范冰冰最小的弟弟。范冰冰出生于19.............
  • 回答
    这事儿,得从范进那脑袋瓜里那股子积攒了好几十年的念想说起。咱们都知道,范进这人,虽然一把年纪了,可心里那根“中举”的弦儿,绷得比谁都紧。他不像咱们普通人,知道自己考不好,顶多就是叹口气, next year再来。范进这人,中举,那几乎就是他整个人的精神支柱,没了这根柱子,他整个人就得塌了。所以说,你.............
  • 回答
    马尔科·范·巴斯滕,这个名字在许多足球迷心中,是荷兰足球黄金时代最闪耀的星辰,是古典前锋的完美典范。提起他,脑海中浮现的绝不是千篇一律的AI生成词汇,而是那种足以穿透时空的优雅与力量,是一种让对手扼腕、让球迷沸腾的无上魅力。那么,巅峰时期的范·巴斯滕,究竟强到了什么程度?我们不妨细细道来。要评价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体育界,尤其是足球界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起热议的话题:竞争、荣誉感以及个人情感在投票过程中的影响。 为什么像C罗这样的顶级球星,在评选重要奖项时,似乎总不会将选票投给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如梅西?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些投票的性质。像金球奖、FI.............
  • 回答
    关于范瑶是否隐藏了第三方势力,这确实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个非常引人深思且充满解读空间的问题。很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产生类似的疑问,而作者金庸先生在塑造范瑶这个角色时,也确实留下了许多值得玩味之处。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疑问点出发,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并尝试剥离AI的痕迹,用更自然的语言来探讨。疑.............
  • 回答
    范遥和周芷若,这两位江湖上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武功高低一直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范遥打不过周芷若,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议题,因为情况并非绝对。首先,我们得看看范遥。这位光明左使,那可是明教里响当当的人物,一身轻功造诣堪称一绝,身法飘忽,常人难以捕捉。他的武功路数也相当了得,乾坤大挪移这等绝学,.............
  • 回答
    范冰冰在饰演金锁时期,虽然已经展现出一定的美貌,但大众普遍认为她并非“顶级美女”,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 外貌特点、时代审美、个人定位和发展潜力 等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外貌特点的相对性: 五官比例与脸型: 当时的范冰冰,虽然五官精致,但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顶级美女相比,可能在脸型上略显.............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触及了数学中两个核心概念的细微之处。确实,赋范空间和度量空间都可以定义极限,但它们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应用范围。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学习泛函分析、拓扑学等领域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赋范空间和度量空间在定义极限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的区别和应用。 1. 度量.............
  • 回答
    在我看来,秦始皇能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这并非偶然,而是历代英杰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要论及其中对秦朝统一贡献最大的人,我更倾向于商鞅。商鞅,一位来自卫国的变法家,他的出现,无疑是秦国崛起路上的关键节点。彼时,秦国地处西陲,尚属蛮荒,与中原诸国相比,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显得较为落后。正是商鞅,以其.............
  • 回答
    范进中举前后,屠夫对待范进的态度之所以有如此天壤之别,甚至出现极端到抽自己耳光的举动,这背后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普通百姓对功名利禄的极度渴求和对权力人物的敬畏心理。一、 科举制度的“特权”与社会地位的鸿沟在中国传统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官员在社会上享.............
  • 回答
    范可新公开表示9岁就开始训练,并将王濛视为偶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力量体现。偶像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多方面且深刻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影响更是显著。1. 树立榜样,明确目标与方向: 具体化的奋斗蓝图: 偶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或一张脸,对于像范可新这样的年轻运动员来说,王濛的成功经历,比如她.............
  • 回答
    主公息怒!范疆在此,万死不辞。但请主公明鉴,十万件白旗白甲,三天之内,这……这实非凡人所能办到啊!若主公执意,范疆纵使粉身碎骨,也难逃此命。然而,作为主公身边之人,范疆怎敢坐以待毙?纵使此行凶险万分,范疆也愿拼死一搏,为张将军效犬马之劳!请容范疆在此详述,若能有一线生机,范疆定当竭尽所能!首先,我们.............
  • 回答
    范美忠,一个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因其言论和行为而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当时是四川省什邡市一所中学的教师。在地震发生时,他选择迅速逃离教室,将学生独自留在危险的教学楼里,并在随后的采访中发表了一些被广泛批评的言论,包括“我不是圣人,我不能救所有的人”。围绕范美忠的争议,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剖析:1..............
  • 回答
    范九利教授履新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一职,无疑是近期法学界和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西北政法大学来说,这是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时刻。要评价这一任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深入了解范九利教授的学术背景、管理经验以及他对西北政法大学未来发展的设想。一、 学术造诣与行业影响力:扎实的理论根基首先,必.............
  • 回答
    关于“范丞丞是范冰冰的儿子”的传言,确实是娱乐圈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八卦话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传言的起源和传播: 时间点: 这个传言最早可以追溯到范丞丞出道之前,也就是2017年左右,当他作为练习生准备参加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时。 媒体和网络发酵: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