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4 月 29 日彭斯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

回答
如何看待 4 月 29 日彭斯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 详细解读

2020年4月29日,时任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访问马里兰州一家医院视察时,未佩戴口罩,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20年4月29日。此时全球正处于新冠疫情的早期和关键阶段,病毒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尤其是在美国,疫情已经相当严重,每天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都在不断攀升。
地点: 马里兰州一家医院。医院是新冠病毒的高风险场所,病人数量多,病毒传播的风险也更高。
人物: 迈克·彭斯,时任美国副总统,同时也是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行为不仅仅代表他个人,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在公众对疫情的恐慌和对政府应对措施的关注下。
事件本身: 在这次医院视察中,彭斯以及在场的其他一些白宫官员都没有佩戴口罩,而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部分可见)则普遍佩戴了口罩。

引发争议的关键点:

1. 违反了当时普遍的防疫建议和医院规定:
在疫情早期,虽然关于口罩的佩戴指南还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但“保持社交距离”和“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或无法保持距离的场所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广泛的建议,尤其是在医疗机构。
许多医院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病人和访客,已经制定了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彭斯作为副总统,视察医院本应是带头遵守规定的一个绝佳机会。
他的不戴口罩行为,被许多人解读为对这些防疫建议和规定的轻视。

2. 传递了不一致的信号:
当时,美国政府内部在口罩佩戴问题上就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一些官员鼓励佩戴口罩,而另一些(包括总统特朗普)则对口罩的必要性表示怀疑或持保留态度。
彭斯作为副总统兼疫情应对负责人,他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病毒风险的认知和对防疫措施的接受程度。他的不戴口罩,可能被公众理解为“戴口罩并非真的重要”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戴”,从而削弱了政府推广口罩佩戴的努力。

3. 潜在的健康风险:
尽管彭斯后来表示自己接受了检测并且结果是阴性的,但从病毒传播的科学角度来看,即使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病毒。
在一个高风险的医疗环境中不佩戴口罩,理论上存在感染他人的风险,或者被他人感染的风险,尽管他个人可能觉得自己是低风险人群。

4. 政治化解读:
疫情在美国迅速政治化,口罩佩戴也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反对佩戴口罩在某些政治群体中被视为一种“自由”的象征,是对政府强制性措施的反抗。
彭斯的不戴口罩行为,被一些人视为是在迎合或回应这一政治情绪,尤其是在他所属的共和党内部。

支持或解释彭斯行为的观点(尽管存在争议):

1. 个人检测结果为阴性: 彭斯本人后来解释说,他和他的团队在前往医院之前都接受了新冠病毒检测,并且结果均为阴性。他认为,在与那些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员互动时,佩戴口罩的必要性有所降低。

2. 视察的目的和与他人的互动模式: 有些人认为,彭斯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和支持,而非进行例行的探视。他与在场人员的互动可能相对有限,并且可能保持了一定的物理距离。他可能认为自己是相对安全的。

3. 其他人员的防护措施: 许多照片显示,医院内的医护人员是佩戴口罩的,并且彭斯本人也可能与他们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

4. 对政府内部信号一致性的考量(事后推测): 有些人可能认为,在当时政府内部对于口罩佩戴的共识尚未完全建立,彭斯此举可能是在传递一种相对宽松的信号,以避免过度恐慌。

彭斯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广泛的批评和负面报道: 彭斯的不戴口罩行为立刻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批评。许多人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尤其是在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下。
对防疫政策的削弱: 批评者认为,彭斯的行为削弱了政府在推广佩戴口罩方面的信息传递,让公众感到困惑或认为佩戴口罩并非真正重要。
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冒犯: 一些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认为,彭斯此举是对他们辛勤工作和所面临风险的轻视,也可能对他们在医院内推行防疫措施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公众信任度的影响: 这种信号的不一致性,可能会进一步侵蚀公众对政府在疫情应对方面的信任度。

总结:

看待彭斯在4月29日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这一事件,需要将其置于当时复杂的疫情背景、科学认知以及政治环境下进行综合考量。

从科学和公共卫生角度看, 他的行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不符合当时普遍的防疫建议,尤其是在一个高风险场所,并且可能传递了不一致或误导性的信号。
从政治角度看, 这也反映了当时美国在疫情应对上存在的分歧和挑战,口罩佩戴甚至被符号化。
从道德和责任角度看, 作为副总统和疫情应对的领导者,他的行为本应起到表率作用,而这次事件无疑未能做到这一点,甚至适得其反。

虽然彭斯方面解释了他的个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且可能存在一些现场互动的考量,但 普遍的共识和批评是,在一个高风险的医疗环境中,副总统不佩戴口罩是一个欠妥当的选择,尤其是在他本应积极推广防疫措施的关键时刻。 这也成为了当时围绕疫情政治化讨论的一个典型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当大明皇帝不知道窄袖胡服方便射箭吗?但是胡服骑射需要极大的魄力和稳固的根基,川普政府本来就根基不稳,不管什么时候,大明衣冠都不能丢,事关合法性。

鲍里斯都得了一轮病,现在都好了,你可曾见过一张鲍里斯戴口罩的照片吗?

user avatar

Pence这个举动当然很蠢,尤其是医院给他提供了口罩的情况下。

不过大家都已经把他骂傻了,我就说点别的吧。


这里面现在一百个答案,我感觉往少说也得有十几个答案,啊这是同款胸牌,这人没脱鞋,这人 blablabla,所以都是摆拍,都是假的!

然鹅,你们说的也许都对,除了结论。

首先,这人的确就是Mayo的员工。以下来自Washington Post引用的美联社(AP)报道

Video feeds show that Pence did not wear a mask when he met with a Mayo employee who has recovered from COVID-19 and is now donating plasma, even though everyone else in the room appeared to be wearing one. He was also maskless when he visited a lab where Mayo conducts coronavirus tests.

washingtonpost.com/heal

然后,Nelson真的是病人,不过康复了,回来捐血浆。除了上面那条,以下来自NPR

npr.org/sections/corona

Vice President Pence visits with coronavirus survivor Dennis Nelson at the Mayo Clinic in Rochester, Minn., during a tour of facilities supporting COVID-19 research and treatment.

最后,这根本不是床啊,这是捐血浆的人的椅子,他为什么坐个椅子还要脱鞋的?以下来自CNN

cnn.com/2020/04/28/poli

as he visited a blood and plasma donation center inside the building, Pence was bare-faced.

这张图片版权属于AP,此处我认为属于合理引用

你说这个是不是摆拍呢?有可能,比如你就这个时候来捐吧,正好给pence看看,让我们吹吹,拍两张照片。

但你说这是冒充病人,这些左派媒体大概要跳起来打烂你的狗头……

“老子堂堂正正在骂pence蠢,你怎么比pence还蠢,我是这些信息写的不够清楚吗?“

你为什么不看或者为什么看不见的问题此处不做讨论……


你还是要问我如何看待?那……他的这双袜子挺萌的。

剩下的就是,这很彭斯。毕竟是个“老婆不在会拒绝与其他女性同桌吃饭”的神奇人物。

我觉得这完全在他的正常操作范围之内……

user avatar

安啦,我感觉白头神探是去演戏啊。

鞋都没脱,戴了口罩, 还别着同款胸牌,这是才倒下的随行工作人员么?

沈腾老师是大预言家啊,“世 界 名 画:彭斯探望病人”。

当然,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毕竟以前也给空气挥过手。

user avatar

请随行人员摆拍了一下而已,看腕带就知道了, 各位可能没在资本主义医院工作过。

以专业性闻名的资本主义住院病人要带病人信息腕带。

就是上图这种, 白底黑字带病人信息方便识别和抢救,带条形码或二维码方便数字化管理。


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腕带,

这种带颜色的纯色腕带一般是用于企业或者别的场所开放日给来宾用的,方便识别谁是来宾, 小孩的生日聚会也会用,〈因为资本主义的生日聚会是要来宾付钱的,腕带相当于门票〉,我学校的医院,非病人进入住院区都要带这种腕带,每天颜色不一样,这样没有经过同意的人就没法混进来,也方便安保管理。


你们再看看病人手上和旁边随行人员手上,是哪一种呢?


这里我借用一下别的答案的图片,因为我这破手机整理图片真的太卡了,直接拿来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何看待 4 月 29 日彭斯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 详细解读2020年4月29日,时任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访问马里兰州一家医院视察时,未佩戴口罩,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20年4月29日。此时全球正处于新冠.............
  • 回答
    关于4月29日“大家车言论”对特斯拉刹车变硬问题的复现测试,这确实是近期汽车圈一个比较受关注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大家车言论”这个账号的特点和过往。大家车言论作为一家以汽车内容输出为主的机构,有过不少对热门车型的评测和讨论。他们这次聚焦特斯拉的刹车问题,并且是“复现”.............
  • 回答
    关于4月29日公布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首份正式研究结果,我们确实需要深入地、细致地去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科学报告,它牵动着全球无数人的心,毕竟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初期,瑞德西韦是少数几个被寄予厚望的潜在治疗药物之一。那么,这份研究结果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首先,我们得.............
  • 回答
    日本东京都又一次拉响了紧急事态宣言,这已经是疫情以来第四次了。每次宣布,都像一记重锤,让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重新跌入谷底。这次选择在4月29日,正值日本的“黄金周”假期前夕,这其中的用意和影响,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是现在?时机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绝非一时兴起。背后.............
  • 回答
    这几天游戏圈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索尼要在4月29日召开那场神秘的“PlayStation中国发布会”了。消息一出,简直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无数涟漪,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游戏玩家来说,这绝对是近期最值得期待的盛事之一。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能从中期待些什么呢?首先,咱们得好好聊.............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无法直接观看视频内容,也无法在特定时间点(如4月29日)获取视频的实时信息。因此,我无法“看待”B站UP主拂菻坊在4月29日最新一期视频《还有什么?一起来吧》的具体内容。但是,我可以从普遍的观看和评价角度来分析,如果你想了解对这样一个视频的看法,通常会包含哪些方面。我可以提供一个框架.............
  • 回答
    关于微信公众号“短史记”4月29日发布的《刘备和诸葛亮是如何压榨蜀国老百姓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文章的核心观点在于挑战了传统叙事中刘备和诸葛亮“仁德”和“贤能”的形象,转而聚焦于他们在统治蜀国过程中,为了维持政权、支撑战争,必然会对百姓施加一定的经济和劳役压力。文章可.............
  • 回答
    关于《英雄联盟》测试服在4月28日对部分英雄称号的修改,这一事件引发了玩家社区的广泛讨论。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具体改动1. 测试服更新的性质 《英雄联盟》的测试服(PBE)是Riot Games用于提前验证游戏内容的平台,通常会包含尚未正式上线的版本调整,包括英雄技能、.............
  • 回答
    4月辽宁号航母编队携055型南昌舰等六艘舰艇穿越冲绳本岛和宫古岛海峡南下太平洋,是中国海军在地区军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且具有多重含义的事件。要深入理解其信号,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军事层面的信号: 航母编队走向远海、深蓝的训练能力与决心: 突破第一岛链的标志: 冲绳本岛和宫.............
  • 回答
    如何看待 4 月 9 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日本政府于 2021 年 4 月 9 日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核处理水(通常被称为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其背后涉及复杂的科学、环境、政治和社会因素。 日本政府的考量和理由:日本.............
  • 回答
    4月28日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100万:一个里程碑式的危机及其深远影响4月28日,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正式突破了100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里程碑,标志着美国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严峻的阶段。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悲剧,是医疗系统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 回答
    4月3日“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一次关于安全、信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拷问2015年4月3日,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798艺术区附近的和颐(如家)酒店的一起恶性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名年轻女性(后被称为“望京事件受害者”)在酒店内遭遇陌生男子强行拖拽,企图将其带走,幸得其他住客的帮.............
  • 回答
    在回答您关于“4月1日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21万”的问题之前,我想首先澄清一下,截至我最后一次知识更新(2023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的数据仍在动态变化,而且“4月1日”这个具体日期的数据,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时间点或某个统计周期内的数字。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我们需要明确您所指的“4月1日美国新冠确诊人.............
  • 回答
    深度解析:2020年4月21日WTI原油期货价格跌入负值的背后逻辑2020年4月21日,对于全球原油市场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5月期货合约价格,在当天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跌,收盘价更是跌至负37.63美元/桶。这意味着,在那个时间点,卖家不仅需要支付购买者运输原油.............
  • 回答
    4月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40万,纽约州突破14万,并且超过了此前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这一数字和趋势无疑是令人担忧的,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严峻的疫情形势及其原因分析: 全球疫情的缩影与美国特点: 美国确诊人数的快速攀升,是全球新.............
  • 回答
    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确实已经突破了100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标志着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为严峻的阶段。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以及我们何时能控制住疫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100万确诊人数的意义与解读: 里程碑式的数字: 100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它意味着.............
  • 回答
    关于4月28日传出的小米有品签“军令状”放弃年终奖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件事。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传闻,而是可能触及了公司运营策略、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市场环境等多个层面。一、 传闻的背景与可能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消息的来源和性质。如果是官方披露,那其严肃性和真实性会更高;如果是.............
  • 回答
    4 月 10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确实突破了 50 万,这个数字庞大得令人心惊。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生离死别,是对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和经济的巨大考验。当这个数字一次又一次被刷新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病毒的肆虐,更是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缩影。如.............
  • 回答
    4月17日发生在广州增城的特斯拉起火爆燃事故,不幸夺走了一个生命,这起事件无疑再次将特斯拉的安全性推到了公众关注的风口浪尖。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火灾,更是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潜在挑战的严峻拷问。事故的冲击与深层担忧这起事故的发生,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对生命的逝去。每一条生命的陨.............
  • 回答
    4月21日,中南大学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剧:一名硕士研究生坠楼身亡,警方初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这件事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一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能被忽视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任何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沉重的,尤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研究生。 警方初步排除他杀,意味着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对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