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遇袭事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是社会生态,而非如何自救。
警方推诿渎职,新浪肆意删帖,人民日报辩称男子疑似醉酒,酒店方声称给钱删博...
当发生纠纷、个人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各种救济来解决,救济分为三种:
我不是说自救不重要,而是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将一半的精力放在私力救济上,很多人着眼于买防狼喷雾、女生晚上不要随意外出、发生意外时怎么获得旁人的救助...这些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深层次的关于事件背后透露的社会病态却一避再避,莫名觉得挺可悲的。
因为这种私力救济的背后,深层次的是我们对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的失望,或者是潜意识中对于整个社会的失望。
仔细看事件的原委,可以发现其中有多方强硬势力的干扰:
事发在周日,警方称办案的人周四才会回来,110接线人员说这事不归他们管。
此处警方的推诿甚至是渎职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利益纠葛。
并且案件在报警之后没有进展,发微博引发舆论热潮之后才有所眉目。发微博比报警更有效,警方的权威无疑得到了极大的质疑。
新浪对当事人的微博进行删帖处理。事情发生在4月3日,当事人发微博时,新浪还进行了打压,强势媒体对于弱势群体维权竟然采取掩耳盗铃的手段,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而今天人民日报在官微上称视频中的男子疑似醉酒,四个字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一起可能涉嫌卖淫强奸多方勾结的刑事案件,弱化为因犯罪嫌疑人的醉酒而导致的意外事件。
酒店在与当事人沟通时没有任何解释、道歉、安抚,反而要求给钱删帖。可见其态度之猖狂。
警方属于公检法中的“公安”,其态度的模糊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于“公力救济”的失望。
酒店方的做法明显表明“私力救济”中“私下和解”的可能性极小,事发时女生并未获得酒店工作人员的实质性救助,在事后也没能得到诚意的回复。
而媒体方所代表的舆论走向,是令人气愤的事件中为数不多的希望之处。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曾经试图打压,但是在强大的舆论关注之下,数百万网友的转发支持,社会力量倒逼各方表态,可能会好好给事发时的女生一个诚意的交代。
-
借用工业安全领域中的海恩法则,其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所以浮出水面的女孩酒店遇袭事件,不单单是个例,而应该视为一个社会事件。今天可能她遇到,明天遇到的可能就是你我。
前段日子的维珍航空事件引起了种族歧视的讨论,柳岩伴娘事件折射出女性权益的保障,而女孩酒店遇袭事件,在引起了全民大范围讨论之时,不单单是又一次个人自救手段的普及,而更应该触动整个社会的某些机制的变化。
虽然变化可能微小,但进一步有一步的欣喜。
不想说什么了,看看这张截图。
作为一个出差狗,我经常接到临时出差任务,有时候往往要赶往小城市甚至村镇。对于我这样一个身高一米六,外表年龄十八岁的少女来说,安全问题还是挺让人担忧的。所以,我出差的时候从不拼车,因为谁知道司机和拼车者是不是一伙的,会不会把我拉到哪个荒郊野地去卖掉;等上了车,我一定给家人发信息告知所在地、车牌号和目的地,若是去偏远地方,还会或真或假地打个电话,让司机知道我已经将他的车牌号告诉了他人,并且会有人在终点站来接我(其中我最喜欢的说辞是“我是某某大学来做科研的,整个课题组的其他人都在酒店里等我”——因为这样显得很符合我的外形);住酒店的时候,尽量住报销额度上限甚至超标一些的酒店,哪怕自己贴钱也好,至少贵一些的酒店安全程度会高一些;在电梯里若是有人与我按了同一楼层,我必让他先走,以免被跟踪。
我知道自己身体偏弱,即使有什么防身术甚至防狼喷雾、电击枪,都未必是怀有恶意的男人的对手。所以我猜想,这对于我这么一个单独出差的女记者来说,几乎已经做到了安全的极致。然而,发生在北京和颐酒店的这起意外,让我后背发凉:因为这是我无法对付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一个女孩在酒店里被一个男人拉拽,男人要她跟着走,遭到她的反抗后掐她的脖子,抢夺她的手机,甚至打电话叫人来帮忙。而目睹这一幕的酒店服务员和多数房客竟然都没有帮助她,直至最后一个女房客伸出手拽住了女孩,而围观者越来越多,男子这才逃走。
这件事情让我毛骨悚然、彻夜难眠,首先在于它发生在北京的一家还算正规的酒店里:酒店有门禁,有监控,有24小时值守的服务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房客,而这些都没能阻止犯罪分子出手,也几乎没能阻止他得手;
其次,女孩在已经被用力拉拽甚至掐脖子的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员还是房客,都视之为情侣间吵架纠纷,因而没有上前去管,以至于女孩要一个人对付比他强壮得多的壮汉;
最后,在报警之后,截至事情在互联网上闹大之前,警方并没有任何回应。
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即使抓到了那个男人,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也很难对其作出任何处罚,这个男人甚至可以扬言:“对不起,我看错人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说,围观的人越多,见义勇为者就越少。这是人性的“本能之恶”,我们只能尽力规避,却不能奢求围观者们打破沉默。也因此,在遭遇相似事件时,妹子们不妨对着一个看上去靠谱的人求助,而非泛泛地喊救命——紧急时,甚至可以去抢一个路人的手机往地上砸,这样一来,至少有一个人不会让你被带走。
但即使我们承认这一点,上述事件仍然让人觉得恐怖——原因在于,无论是服务员还是房客,在看到一男一女如此激烈的肢体冲突时,竟然都下意识地认为他们是在吵架,而非施害与受害。根据受害者的猜测,这些人可能把他们当成了吵架的夫妻。
这种犯罪在网络上常被提到,也不止一次有女性遭遇过——通常是一个壮汉扮演老公,一个老太扮演婆婆,再加上几个“亲戚”,专挑单身行走的女孩下手,壮汉将女孩一把拽住之后大吼“老婆,别吵架了,跟我们回去!”再加上“婆婆”在旁边声泪俱下,“亲戚”们一边帮腔一边控制肢体,硬是把女孩掳走。许多亲历者回忆时,都会震惊于旁观者的冷漠——为什么他们不帮我?
这就是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了:为什么一个男人只要说一句“她是我老婆,我们在吵架”,围观者就愿意相信,而女孩嘶声力竭地大喊“我不认识他”,却得不到相信与帮助?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真的是“家庭事务”,当女方对外界发出如此明确的求救信号时,围观者难道就不应当出手相救吗?
另一个让我感到害怕的点是,这样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受害者受到身心创伤,而加害者却丝毫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北京的这起事件来看,警方虽然接受了报案,但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侦查,至少受害者至今没有获得任何回应;而更让我感到恐惧的是,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个男人被找到了,那么他会被判处何种处罚呢? 他大可以说一句“我认错人了”,甚至什么都不用解释。如果女孩并没有明显受伤和财物损失,那他就不用负任何责任——除非他以相似的原因被警方多次调查,否则警方很难确认他的动机。对于公众场合拉拉扯扯这样的事情,我们显然还缺乏相应的法条来予以处分。成功了就能抓走一个姑娘,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惩罚,这样的犯罪实在是无本万利。
回到这个姑娘所遭遇的,真是集合了一切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大城市,正规酒店,充满监控的走廊,目击下的犯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屎一样的事后处理……一场不应该发生的飞来横祸就这样发生了,想到它也许会降临在我身上,我既悲哀又恐惧,根本就睡不着。
本答案时效过了,不必再赞同。
-----------------------
我十分不希望大家把注意力转向“女生应该如何自救”,而是应该让这类公共场所的安保充分重视和警惕这样的事件。
如果在帝都脚下一家拥有连锁酒店资格认证在携程网上有资质的酒店都需要一个女孩拼命自救才能逃生的话,在摄像头底下发生的一起劫持都需要女生拼命自救才能逃生的话,那在其他地方,敢问女生还要如何自救?
楼上很多自救方案,其实都只是就案例论案例,一旦罪犯的作案手法变得复杂,根本防不胜防。举一个例子:
倘若如果事发当时出现的不是红衣妹子,而是犯罪同伙假装搭救怎么办?
她是营造一种假象“你已经被解救了没事了你跟我回去吧”然后才开始纠集同伙真正实施犯罪怎么办?
在这样的情况下,围观群众肯定散了,而自己在精神几乎崩溃的状态下,难道会对这位红衣妹子有所防范,会砸东西会用防狼喷雾?
倘若这名男子有这样一位共犯配合演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机会逃脱魔掌。这种情形下,更别提受害人受到的心理创伤会了多大了,很多会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根本不敢再信任任何人。这基本上是在强奸这样的毁灭性打击上再加上一层同等强度的毁灭性打击。
这不是对陌生人的不信任,而是说,如果一旦罪犯变聪明了,学会演戏了,那就真是从里到外让你毁灭了。
不要以为这是信口开河,这可是多少地方真真实实发生过的案例——这个案例中,这个作案手法实在太简陋了而已,只需要多加一个共犯,那些自救,就都不管用了。
我不希望等这样的惨剧发生,等这样的更悲惨的事件成为热点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再来讨论女性应该怎么办。
所以还觉得这是如何自救的问题吗?不是的,根本不是。如果在这种封闭式酒店女生的安全都需要自救才能解决,我们还能确保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罪犯也都不傻,这条新闻那些罪犯也都看着,他们也知道改进自己的技术。如果我们只能通过微小的力量一个人一个人去和罪犯抗争(而且还是女生),你说说,胜算会有多大?
这不是在闹么。
这分明就是把人放进了斗兽场,我们现在不应该去想斗兽,而是,我明明是来住酒店,你他么怎么建了个斗兽场。
至于自救,除了携带好防狼喷雾(不能过飞机,但可以随身携带过高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毁坏公物。某些公共场所的安保对财产比人身安全远在意得多。
但,无论如何,千万别一来就谈自救,虽然这对于女生来讲很重要。汹涌的网络风向请缓一缓,否则这件事又会很快散去转向于讨论“如何自救”,这将依然会有无数的惨案发生。
之后,不出预料,肯定会涌出大量公关牵引民意,往其他话题上转,然后渐渐忘掉,我们本应该讨论的是:在这样的事件中,究竟谁应该为我们的安全负责?
住酒店的安全保障这本是我们享有的权利,但却变成了我们提心吊胆的噩梦。请千万不要略带“检讨”地思考还应该有什么防范,还应该多做些什么。这根本就不是任何一个女生的错,最应该改变的,是对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风气,是面对罪犯责任方根本不作为的态度,甚至是以女性的身体作为代价罪犯和酒店的利益纠葛。
多去看看,这背后酒店在做什么,携程在做什么,警察又做了什么。
我相信,剩下还有很多“内幕”值得挖掘,比如这位罪犯的背景是什么,和警方究竟有没有关联,和酒店又有没有关联。知友的力量是强大的。:-D
------------
附一点点对评论区的回复:
谢谢知友指正。
我所说的不希望大家把注意力转向“女生应该如何自救”,只是指在目前的状况下,大可随着这案件逐渐明朗了再讨论,否则,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还并不明晰,警方,酒店,罪犯究竟有什么关系也不明朗,觉得转向自救的讨论很可能会让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有一担心。
先说一句,不要把节奏往“劫持单身女性带了”!千万不要!你们不要放过真凶!
事情的本质就是,如家借着酒店的招牌开了一家妓院,某正常女顾客以为是酒店,进去了,结果被妓院的打手当做串场子的失足妇女制裁了。
这不是一起偶发的劫持单身女性的案件,这是有组织有预谋有套路的!
按照劫持单身女性未遂处理,能判几年?撑死找个小弟判一年顶天了,算什么大事。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真正有责任的有三家组织:
1,如家酒店:借着酒店的招牌开妓院。
2,控制妓院的黑社会:开妓院就开妓院,欺负正常顾客。
3,负责当地治安的警方:这批人明显在给黑社会当保护伞。
你们看,出事之后的表态,除了黑社会不方便出面之外,如家千方百计花钱删帖,警察说是打手喝醉酒了,明显都是往大事化小的方向洗地。
要配合这个案子的风,配合汉庭莫泰的水军,千万不要放过这三家老大,不要让他们拿个小弟出来就把锅顶了。
要让做错事情的人付出足够大的代价,这样为了单身女性才敢安心的住如家汉庭168.
‘
几年前就有类似的问题,大家的答案还是一致的义愤填膺,一样的怪招迭出。
然后看到了捉奸在床,上去殴打羞辱拍视频的,又忙不迭地拍手称赞,大声叫好。
男人看完「原配带人捉奸在床把人打得很惨」的视频后,是什么心情? - 两性关系如果大家到头来还是是这样,若是歹徒拖人,就恨不能亲自在场冲上去见义勇为。若是两口子打架,那最好还是袖手旁观指不定有什么隐情。若是捉奸在床,那最好能拍手称快加油助威。
若还是这样的心态,
那么,能给潜在受害人出的最好的主意,也不过是使自己努力成为另一场有意义犯罪的罪犯,以避免成为另一场无意义犯罪的受害者。
高中的学校门口有一道30多级石阶,有次看到一对男女在台阶上吵架,男的站在高处,女的蹲在低处试图抱住男的腿不让他走,男的抽出脚,冲女的肩膀狠狠一脚,把她踢得滚下三四级台阶。
人来人往,却没人管。我和同学很愤怒,嚷嚷着:“这男人太没素质了,居然打女人!走,上去揍他娘的!”正要上去,旁边一中年大叔说:“不要多管闲事,我看了半天了。那女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偷情被发现了,还求男朋友原谅她!婊子一个,被打死都活该!”
当时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但还是被他说服了,和同学就这样离开了。而且在那以后,也没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妥。时隔多年,有次遇到一位新加坡老师,他说在他们国家,任何形式的打架是违法的,哪怕你只是两个朋友喝醉里在街头打起来,也有可能要蹲监狱。
我没有机会去考证新加坡是否能把这样严格的法律贯彻到底,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有这样的观念,是不太可能在公共场合动手打人的,更不会对公共场合的暴力习以为常——而在我们的社会,人们把公众场合的打架当做常事儿;如果再穿一件道德的外衣,比如惩罚婊子、老子教育儿子、好人打坏人,那这暴力行为简直成了天经地义;如果像《老炮里》的打架再加一点个人魅力,还可以上升为英雄主义。
其实我们很少意识到,当你为昔日掌掴不为老人让座女孩的中年男子点赞喝彩时,当你为那些毒打熊孩子的父母叫好时,你其实都对今天的女子被陌生男子强行拖拉负有责任,因为你的喝彩,为某些暴力行为赋予了正当的意义,而这意义,太容易被坏人的滥用、盗用,也太容易让无辜者在暴力面前百口莫辩。
如果这种“暴力合理”的观念得不到纠正,恶根就没法斩断,遇到陌生人使用暴力手段强拉你,目前网友所列出来的任何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你能想出应对措施,坏人必然能想出更恶毒的克制计谋,层出不穷——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坏人总能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找到合适的借口,说服认同“合理暴力”的围观者。所以要让坏人无机可乘,唯一的办法是把所有的私人暴力行为都定义为非法,人人得而举报、制止之。
可是,要形成这样的局面,离不开公正的司法和强有力的执法日复一日地给民众希望和力量,从而塑造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和信赖,但在目前的中国……,一声长叹……
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陷入循环问题,我只是想自己能做什么,比如不要为那些滥用私刑的暴力之徒点赞,哪怕他们以正义自居;不要漠视那些生活里的暴力行为,不方便实名举报,就试着偷偷帮助。尽己所能,为减少暴力和伤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