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红盾局长克里斯
帝 霸 出 征, 寸 草 不 生(指完全不能生草)
我觉得现在就看境外势力聪明不聪明了,聪明的啥都不管,就把出征者们晾在那里,然后统计一下出征者们脏话频率和另一边脏话频率,一篇绝妙的黑啤报道就新鲜出炉了,然后包全世界都站在中国的反面。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曾经写到一战跟二战有一个鲜明的不同点在于,一战中各交战国虽然惨烈撕杀,理性已不复存在,但各国还是极其重视荣誉感,德国和奥地利也在作战之余也派出其他团体进行“出征”——交响乐团到中立国开演奏会,用音乐来竭力证明自己不是反中欧宣传中粗俗嗜血的野蛮人。
在1914年的时候,人们在舆论面前总是把文化说得比强权高尚,鄙视诸如“神圣的利己主义”和“生存空间”这样一些口号,认为这些口号是“不道德”的,他们认为最要紧的事情,莫过于让舆论上承认他们在精神方面作出了世界性的贡献。因此,各种文艺演出充斥所有的中立国家。德国派出由世界著名指挥家率领的交响乐团到瑞士、荷兰、瑞典去演出,维也纳也派出自己的爱乐交响乐团;甚至还四处派出诗人、作家和学者,而去的目的不是为了颂扬军事行动或者庆祝兼并意向,而仅仅是为了通过他们的诗句和作品来证明德国人不是“野蛮人”,来证明德国人并非只制造枪炮和烈性毒气,而且也创造全欧洲的纯粹的精神财富。1914年到1918年间——我必须一再强调——还有一股要博取世界民心的努力。一个国家的道德观念和艺术创作还被视为是战争中很有影响的力量,各个国家都在争取人们的同情,而不像1939年的德国那样以非人的残暴把这一切统统践踏砸在地。
所以比起出征是好是坏,要不要出征这种幼稚争论,能不能争辩一下这次出征究竟是要干些什么?是要争取世界民心,还是纯粹出去自嗨?如果还是多多少少要去争取人们同情的,那脏话、刷屏、炸街和法拉利是不是可以休矣?是不是应该像当年德奥那样,拿出能够体现高尚性、普世性和艺术性的由中华创造而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去打动世界?话说我们能打动世界而不是闭门自嗨的文化成果究竟在哪里?
恰恰是因为没有,所以就只剩下脏话、刷屏,还有法拉利。而这些能不起反面效果让更多人反感中国大陆就不错了。
哦对,漏了迫真沙文主义熊猫表情包
PS:我感觉生草文化都比这些垃圾表情包要更能打动人,毕竟全人类都能生草,睿站灭银前也曾经动不动就中日共荣,而这些表情包就只能自嗨。而当对方能陪你一起捧腹大笑的时候,你影响对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