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云着写,我昨天下午更新了推送的MIUI 12.5 增强版
(使用的手机是11U,以下就仅以11U为体验机做纯主观体验,不再赘述。)
没错,就是传说中要8月13号才陆续更新的 MIUI 12.5增强版,居然在发布会的第二天就推送更新了,这我是真的没想到
那么废话不多少,发布会上面提到的一些重点,结合我自己的实际体验,我大概聊一下这次的增强版,到底增强了没有,增强了多少吧
从12.5增强版的版本更新日志里面看的出来,其实最大的更新点,就是“更快了”。日志的开头就提到了发布会上重点讲解的四个功能,其中三个半都是用来“快”的
那就按照更新日志里的一个一个来稍微讲讲我的主观感受,同时呢,为了简单直接,我也录了下屏,让还没有更新的小伙伴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其实我的11U一直用的是1080P+120Hz,这次为了给他加点担子,调整到了2K+120Hz,同时开了录屏软件 + 帧率检测软件 + 功耗温度检测软件 来做这次测试。
那么下面我同时放出文字版,和视频版,大家喜欢看文字的和视频的都可以自选。
首先是
发布会上金凡使用了桌面图标为例子,当我们移动图标时,最关注的只有移动的那一个图标,而其它所有图标通常不会被注意,所以将计算资源集中到当前移动的图标的动画处理上,降低其它部分消耗的计算资源,这就是“焦点计算”。
我实测也模拟了发布会上的场景,在我滑动桌面、拖拽图标等等操作的时候确实感觉动画比之前流畅了挺多的,也没有掉帧也没有卡顿,帧率始终维持在115~120帧,但是其实我是很难判断他是靠着高性能去维持的,还是真的靠着“焦点计算”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因为首先,确确实实是没掉帧也没卡顿,所以从流畅度这个结果上面来讲,是挺完美的。但是我在桌面上进行滑动桌面、拖拽图标、批量操作图标、跨窗口等等操作,大概只进行了3分钟吧,温度从38.7℃ 升高到了41.8℃,可以说是温度明显上升了。
可能他确实焦点了,可能夏天驾驭2K分辨率+120Hz+精细度动画也确实有难度,但是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还是不太满意的。
可能我确实有点吹毛求疵了,因为实际上发布会上所讲的是集中计算资源,保证在有一定计算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帧或者接近满帧运行,确实也并没有功率什么事儿。
那么我们继续,下一项是体验更明显的
这个我非常的喜欢,因为确实是如金凡所讲,今天在我看来,几乎所有在自己领域非常成功的应用,都是在非常努力的拓展自己的边界
这种努力的拓展,有的时候在我这个使用者,或者说用户看来,是无理的。
我拿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音频软件“喜马拉雅”来举例子,最早我就是用它来听有声小说和相声的,现在我仍然用它来听有声小说和相声的,我的需求其实完全没变,但是他却变了。
从一个只有几十m的软件,变成今天快400m的软件,不但多了直播、广播,甚至还有了音频新闻、娱乐新闻、情感交友、教育培训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给我开了好几十个频道,我一个频道都没用过……
其实话说回来,我对喜马拉雅还是非常认可的,我也一直在买它家的会员这种方式支持它。因为它最起码开拓还是一直保持克制的,一直维持在了音频领域,最起码它没开始给我增加什么剁手、砍价、买菜、短视频、这些功能。
那能怎么办呢,现在的软件市场就是如此的,由于霸主的地位异常稳固,大家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开始进军对方的领域了,购物软件玩社交,社交软件玩购物,真的是不罕见。
所以大家都在吐槽手机杀后台,那手机厂商们又能怎么办呢,大家好像从来没注意过现在的APP们已经不单纯了,需求的后台空间越来越大了。
我升级后实测的情况下,这两天基本没碰到过故意杀后台的情况,这里也给大家录了一段视频,在3分56秒——5分20秒。在“原子内存”这里确确实实的是优化的非常不错,非常认可这MIUI 12.5增强版在这方面做出的优化。
但是剩下的两个项目,实在没有办法在两天的测试中就能感受的出来
是针对安卓的碎片化存储的,可以让闪存36个月读写衰减<5%,还是很厉害的,这里如果真的想体现的出来的话,需要专门的老化测试,实在是没有办法演示了。
这里就仅仅简单的复述一下原理吧
其实早在win95年代,在PC上有一个功能是存储扇区整理,启动后电脑会自己把一个一个存储点读出来,然后再整理整齐。我没有那个久远年代的截图存档了,网上随便搜了个图,大概长这样
而这个液态存储所做的事情,和上古年代的磁盘整理也是类似的,实时将安卓碎片化存储重新整理,及时的把空闲区域重新标注为可用,避免读写性能的衰减。
而最后的智能均衡,这也是我目前仍然不满意的一项
我大概录屏陆陆续续有两个多小时吧,我东西开的太多了,掉电还是很快的,直接从97%电掉到了65%左右。
确确实实的在更新完后,流畅性、稳定性、包括后台驻留都有非常明显的加强
但是这个功耗方面的优化,我只能说增强的并不明显,还不足以被用户感知到,还得继续的优化。
最后的最后,想跟大家聊点题外话
目前我们的手机软件生态,其实是蛮不健康的
除了日益膨胀的软件功能,有用的没用的统统给你加上一大堆,这无疑加深了手机的存储、内存、性能上面的负担
还有软件厂商们日益膨胀的权限需求,哪怕是个地图软件也想要你的图片存储,哪怕是个聊天软件也想要你的支付密码,而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软件,都不约而同的想要你的定位需求和后台常驻
要求一大堆,要加功能一个比一个积极,到优化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而这一切的负担最终会体现到手机的发热和卡顿上
有时候我在想
我们是不是对于手机UI过于苛责了?
毕竟哪怕放眼全世界的手机厂商,我们中国的国产厂商都是第一梯队的,生产的产品从性能到设计也都是第一梯队的,所以才能在世界各个市场都能获得很棒的成绩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手机,哪怕是在全世界都算的上优秀的手机
跑这些APP仍然这么吃力,发热、卡顿、耗电?
责任到底在谁,其实真的很难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