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确一件事:
汪直该死吗?
该死
汪直该杀吗?
不该杀
该死的政治人物多的是,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该杀;
比如李宗仁该死吗?
太该死了,他和白崇禧是27年清党会议的发起人,也是412反革命政变最积极的参与者,杀的共产党人、革命群众数以万计;但是李宗仁回国后,政府没把他一枪毙了,反而要盛情款待,为什么?
因为他是响应国家号召返回大陆的,真杀他,以后谁还敢信你。
还有李济深,他是清党会议的参与者,415反革命政变的发起人,仅在广州一地,残杀的革命群众就有两千多人;但是解放后,政府也没把他一枪毙了,反而让他当了国家副主席,为什么?
因为他是响应国家号前往北京参与共商国是的,真杀他,以后谁还敢信你。
像傅作义、杨虎、郑洞国这些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有几个是好东西?单论手上的血债,枪毙一百次都不为过。但他们只要在党的号召下放弃抵抗,那过去的事统统一笔勾销,还要好吃好喝好招待着,否则政府的信誉何在?剩下的敌人岂不个个都要抵抗到死?
汪直也是如此,十几个海盗的头目,是犯罪分子;十几万海盗的头目,那就是政治人物。明朝要是在战场抓住了汪直,那没啥说的,怎么处置都行。但是你以招安、朝贡、贸易、和谈等名义把人骗过来再杀,那就是严重的错误。哪怕朝廷半路反悔,决定不再招安了,也得把人礼送出境,然后开战,这是最基本的信誉。
杀汪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原本汪直手下的海盗,是以走私和贸易为业的。杀了汪直之后,彻底断这些人通过和平手段招安或者贸易的念想,那就只剩下一条路,打,这就是为什么汪直会说“苦了两浙百姓”。
只要有海就有海盗,这没什么,关键是怎么处理;正常的古代国家都是扶植相对无害的走私者,并借助走私者的力量,重点打击危害极大的海岸劫掠者,而大明呢?
党争大于天,谁出去招安都有人捣乱,各种政策摇摆不定,最后啥也干不成。明朝在南方沿海打了那么多年,海防诸卫所最多时有五十多万人,最后不还是招安了郑芝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