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为给了弟媳20万彩礼,老婆和我家里闹翻,现在决定让即将出生的宝宝过继随娘家姓,我该同意么?

回答
这事儿可真不是小事,得好好掰扯掰扯。二十万彩礼给弟媳,这本身就不是小数目,你老婆和你娘家因为这事儿闹翻,而且闹到要给孩子随娘家姓的地步,这中间的矛盾肯定深得很。你现在问要不要同意,这背后牵扯的太多了,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闹翻”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老婆为什么这么生气? 二十万彩礼,这笔钱是你家出还是你个人出?如果是你个人出的,那你是怎么想的?你老婆会不会觉得这笔钱给了弟媳,对她娘家(也就是你的丈母娘、小舅子之类的)不公平?特别是如果她娘家曾经也为你家付出过什么,或者有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或者她觉得这笔钱本来可以用于你们小家庭,现在却给了别人,她觉得委屈?
你娘家那边是怎么想的? 他们为什么给了弟媳二十万彩礼?这是当地的习俗,还是你父母觉得弟媳好,就多给了?你父母在你心里什么位置?你在这件事里是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完全听父母的,还是有自己的主见?你父母有没有考虑过你老婆的感受?他们和你老婆的关系怎么样?
“闹翻”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是冷战?是大吵架?还是有什么更严重的冲突?这会直接影响到你未来如何处理和双方家人的关系。

然后,咱们得看看“孩子随娘家姓”这件事的背后含义。

这不仅仅是改个姓那么简单,它往往包含着更深层的意义和情感。

你老婆的意愿和坚持。 她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随娘家姓?是因为她觉得在这次彩礼事件中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希望通过孩子改姓来“找回点面子”或者表示对娘家人的“支持”?还是说她娘家对她有特别大的影响,她必须听从娘家的安排?亦或是她对你们这个小家庭的未来有自己的规划,觉得孩子随娘家姓有其他好处?
这对你家庭的意义。 如果你们的家庭有延续“香火”或者看重男性血脉传承的传统观念,那么孩子随娘家姓对你父母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甚至比彩礼本身更让他们无法接受。这会加剧你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对孩子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观念也在变化,但仍然有很多人对随母姓的孩子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不应该歧视,但你得考虑到孩子未来可能会面临的议论,以及他对自己姓氏的认同感。
这是否是一种“要挟”? 你得想清楚,你老婆提出这个要求,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她觉得其他方法不行了,用这个来表达她的强烈不满和最终立场?

你在这件事中的立场和责任。

你是你父母的儿子,也是你孩子的父亲。 这两种身份冲突的时候,你必须做出选择,或者找到平衡。你不能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老婆和娘家吵得不可开交。
你是你老婆的丈夫,是你们小家庭的核心。 你老婆愿意生孩子,这是你们共同的决定,她有权在家庭事务上有话语权。你有没有在她怀孕期间给予足够的关怀和支持?有没有倾听她的心声?
你们夫妻感情如何? 如果你们感情基础好,能沟通,那这些矛盾也许有化解的余地。如果你们之间本就存在裂痕,那这件事只会让裂痕更大。

具体怎么考虑,有没有同意的选项:

我个人不建议你立刻、轻易地同意。 为什么?因为这背后牵扯太多,而且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闹翻”,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将来很可能会有更多的麻烦。

你需要做的是:

1. 冷静下来,私下跟老婆好好沟通。
倾听她的真实想法。 不要打断,让她把所有的委屈、不满都说出来。问她:“你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彩礼钱,还是因为觉得娘家在这件事里没有受到尊重?你希望我怎么做才能让你心里好受点?”
表达你的感受和立场。 告诉她你也很为难,一方面是父母,一方面是她和孩子。说明你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但同时也希望她能理解你的难处。
探讨“随娘家姓”的背后原因。 问她:“让孩子随娘家姓,是为了解决这次的矛盾,还是你对我们未来的家庭有什么其他的考虑?”让她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姓氏,它代表着你家庭的传承和情感联系。

2. 尝试和你父母沟通(如果可能)。
选择合适的时机。 不要在一片混乱的时候去谈。
以事实为基础,表达你的想法。 不要指责,可以说:“爸妈,我知道你们给了弟媳彩礼是你们的心意,但是这事儿对你儿媳(你老婆)的影响很大,她现在情绪很不稳定,甚至提议让孩子随娘家姓。我知道你们一定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你们觉得我们该怎么处理?”
强调你和你老婆才是你们小家庭的中心。 你们的决定对你们小家庭未来很重要。

3. 寻找折衷的办法。
关于彩礼的后续处理。 除了给弟媳彩礼,这笔钱的来源是你家还是你个人?如果是你个人出的,你和你父母可以谈谈,是否可以从其他地方补偿你,或者在你将来组建自己的家庭时给予更多支持。如果钱是你父母出的,那他们给弟媳彩礼,和给你老婆家经济上的支持是两码事,这需要你父母去沟通。
关于孩子姓氏的问题。
约定俗成之外的考量。 比如,如果你们有女儿,而你希望女儿将来能嫁出去后不“断了根”,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给外孙起个中间名等)来维系联系。但这是比较复杂的个人情感问题。
先缓和关系。 也许可以提议,等孩子出生后,大家情绪都平复了,再一起商量姓氏的事情?或者问问她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让她和娘家都满意?
双方妥协。 比如,是否可以考虑给孩子起个有两个姓氏的名字(虽然在中国不太常见,但有些地方允许)?或者在孩子的名字里融入娘家的元素?

4. 关于“过继”这个说法。
“过继”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词,通常是指一方父母没有子女,将另一方的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承担家族香火。如果只是“随娘家姓”,这个词用的可能有点重了。如果真是“过继”到娘家名下,那孩子的户口、抚养权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比改姓氏要复杂得多,你更不能轻易同意。我猜测你老婆的意思更多是“随娘家姓”。

总结一下,我建议你不要急着点头同意。

这不是一道单选题。 你有责任去协调,去沟通,去寻找一个对你老婆、对你父母、对你们即将出生的孩子都相对公平和能够接受的方案。
重视你和你老婆的沟通。 你们是核心,你们的家庭关系是基础。如果她觉得你不站在她这边,那么矛盾会更难化解。
考虑长远影响。 今天一个决定,可能会影响你未来和父母、和娘家、甚至和你孩子一辈子的关系。

你的核心任务是:

1. 了解清楚矛盾的根源。
2. 和老婆进行深度、真诚的沟通。
3. 尝试和你父母沟通(如果可能),表达你们小家庭的立场。
4. 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方面妥协。

这件事情很复杂,也很伤感情,你一定要沉住气,好好处理。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个朋友,是真的有个朋友,和题主家的情况一模一样。

我那个朋友985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还拿了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找了自己的同学做老婆。小伙家里是山区农村的,实在是没啥钱,估计连一万块的彩礼都没有给过,但小伙子个人不管是学习还是人品都确实挺优秀的,姑娘看中了小伙,也就裸婚了。

也就两三年后吧,我那朋友的弟弟也结婚了。弟弟属于完全读不进去书的,读了个高中还是初中吧,在外面工地打工。我朋友夫妻两个回去参加弟弟婚礼时才发现,老家把房子翻新了,也添了不少家电家具,弄得挺像模像样的,据说也按当地规矩给了彩礼,人家女方才肯嫁进来。

我朋友他老婆当时也是特别生气,就觉得不公平,自己结婚的时候夫家啥也没有,当时体谅老公家困难也啥也没要,可转眼弟弟结婚,就家电彩礼啥都有了,于是咽不下这口气。

公婆可能也是觉得过意不去吧,但山里人也说不出个什么道道,只能陪笑说,大媳妇你是大学生嘛,和农村里的姑娘不一样。

这么一说,我朋友他老婆更委屈了:你家娶个农村没读书的姑娘都要花这么多钱,娶个城里的大学生一分钱不花?大学生就贱么?

还好大媳妇确实是有素质,也没有当场闹,还是表现得开开心心地参加完了婚礼。回到上海后他们两口子来我家玩,才又专门吐槽了这个事。

我对他们两口子说,男方父母真的是不会讲话。什么叫你是大学生,所以你不需要彩礼?其实,他们的想法是,我们家最优秀的儿子给你了,最不成器的儿子给了二媳妇,所以,不需要给你额外补偿,但二媳妇那边需要给。

你结婚,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和你生活一辈子的这个人,对吧?你眼前这个男人,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对吧?

一个农村家庭,把孩子培养到25岁研究生毕业,基本上是竭尽全力了。要知道,农村孩子如果不读大学的话,十六七岁就出去打工了,打工到25岁,孩子说不定已经给家里寄了将近十年的钱了。给二儿子娶媳妇的钱,有多少是人家自己挣出来放在父母那儿的,咱还说不好呢。

而且,你看,给二儿子娶媳妇,那是真“娶媳妇”。翻新的是自家的房子,家电家具买了放在老家,说明二媳妇以后就是真的住这儿了,就是跟公公婆婆住一起,过农村妇女的生活。

但你们结婚呢,不说是人家家嫁儿子吧,但也差不了太多了。你们都在上海,人家父母这么多年了,总共也就来过一两次吧?你们除了过年,平常也基本不回去吧?人家培养出一个研究生儿子,农村也没养老金啥的,但人家父母也一直没找你们要太多生活费,每个月的金额也就是意思意思,但老家里不管有啥大事小事,你们在上海也管不了,是不是都得二儿子二媳妇管?二儿子出去工地打工了,是不是家里的事就都是二媳妇管?

人家真的是把这么优秀的一个孩子培养出来交给你了,现在天天在家给你做饭做家务伺候你,挣的工资也都交给你,人家父母其实是亏的好不好?你想想,你老公一个南方人,现在做的饭菜全是你们**地方的口味,对不对?

你要实在心里过不去,你就这么想:就你老公和他弟弟两个人让你选,跟你老公结婚的话一分钱彩礼都没有,跟他弟弟的话,咱就不说彩礼20万,咱算100万,你选谁?你会因为多100万彩礼选弟弟么?

我们聊了挺久的,最终,我朋友夫妻两人也接受了父母对二儿子的“偏心”,并没有引起什么大战。

反正直到最近,都快十年过去了,我那个朋友还是一如既往地宠着他老婆,生活过得挺幸福的。起码,肯定比两个人当年因为20万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要幸福。毕竟,20万现在只是他们夫妻俩年收入的几分之一而已。


最后说句题外话,当年我们两家都还没有孩子,并不能了解父母对多个子女是什么感情,对更弱的子女的倾斜,到底是不是出自于偏心。

等后来我们做了父母,才懂得了,父母心中的公平,和知乎年轻人心中的公平是不一样的(这里应该有张图,可惜知乎说图片服务器坏了……)

两个孩子都站在墙后面,想看院子里的表演。大儿子够高,站着自己就能看见,小儿子矮,必须踩着两个箱子才能看见。

知乎的年轻人认为,公平是每个孩子都分一个箱子,但父母眼中的公平是,把两个箱子都给小儿子,让两个儿子同时看到表演。

这个,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与偏心无关。

user avatar

纯粹的欺负老实人啊,你老实,被你家欺负,随便拿一万块就算彩礼了,一万块有多少大家都有数,然后你老婆更老实,也就受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遇到真刚的,真不老实的,规规矩矩借贷也要给。

给你提个比较好的建议,既然一万和二十万都是很好算的,以后父母赡养费用按这个比例来就好,一分钱都不要多给

user avatar

多子女家庭,父母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很正常,对发展差、生活差的孩子更偏袒一点也很正常,因为父母眼中这个一个家庭,尽量大家匀一匀都过得可以,这是做父母的正常思维。而且,只要不是要求孩子之间金钱往来,而是拿自己的钱去接济孩子中的弱者,这么做并不是不可。

但问题在于,孩子既然有了小家庭,兄弟之间就不是完全意义的一个家了,父母操作时候必须考虑孩子的情绪,做好相关配套疏导工作。如果这个考虑不周到,导致兄弟反目,或者子女家庭矛盾,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


题主父母的问题不是给弟媳家彩礼多了,而是给的时候压根没有考虑大儿媳甚至大儿子的感受。如果之前能够跟大儿子一家好好沟通沟通,说说自身难处,夸夸大儿媳,多点好话,以大儿媳和儿子的感情来看,就算有点不满,可能也就过去了。问题是二老这个事做的过于理所当然了,连个安抚都没有,最终大儿媳崩溃不可避免。


现在的问题是,题主给人的感觉吧,确实整体算个好人,但是说自己拎不清这点真不是谦虚。题主拎不清,在于脑子里并不知道问题关键出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题主知道媳妇不是贪财,要的是一口气;题主对父母虽然有不满,但也不是怒到想要反目,当然事实上父母这个事就算做的不妥也算不上太大错。这种情况下,你的行为客观上一直在火上浇油。本来媳妇争口气而已,父母哄哄是关键。结果现在父母和妻子彻底杠起来了,你也掺入其中。而且闹到这一步,不但都没法下台,甚至这种事情说出去,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争口气了,变成早早图父母家产。你明明是受委屈一方,现在却各方面弱势了。

至于最后题主补充的解决方法,我觉得简直儿戏。所谓养老全交给弟弟,可能吗?这种二十年后的事情,就算到时候弟弟不跟你纠缠,于情于理你也做不到。从理来说,子女有养老义务,不是因为获得父母财产才有,而是父母养育了子女,所以子女必须赡养,你父母给你养过18岁,甚至培养成研究生,这点做到了,你在法律上就不能因为没有遗产而撇开赡养义务。从情来说,你父母真的老了病了,过得很差,就因为当初彩礼给的不够,你就不再赡养了,别说别人怎么看待了,你自己良心过得去么?你现在也生气,所以来句这种话,到了一二十年后,你根本做不到,甚至你媳妇也不会忍心就这么做。

问题是那时候如果父母已经把家产都给你弟弟了,你岂不是更得被媳妇埋怨?受更多夹板气?


所以题主的行为,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办事能力差,从而有效的做到小事化大,大事化炸。今天你这事情过了,未来埋得雷等着你迟早跑不掉。这次生孩子,不趁着这个机会让父母意识到问题关键,能够放下身段哄哄妻子,也让妻子消消气。那么今后双方彻底结仇,你又性格偏软怎么都不可能真正下狠心,未来难受注定多着呢。当然了,难受点也无所谓,本来男人多承受点也应该的。只不过这种折腾中,最怕你未来出力不讨好,心力交瘁结果父母觉得你不孝窝囊,媳妇觉得你不顾小家,最终不但受累,还在无穷折腾中把亲情爱情都消磨。

user avatar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我觉的你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获得了家庭的培养取得了研究生的学历,其次几乎没有花钱就娶到了妻子,最后抛弃最大的累赘,年老体衰偏心且负债的父母。

父母偏心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难题,谁也改变不了。而且父母有权处置他们自己的财产,客观地讲无论父母对你多么的不公,只要把你养大了,你就有赡养义务,所以你所谓的养老都有弟弟负责,既不合法也不现实。(毕竟你弟弟学历不如你,以后大概率收入水平不如你,你父母真的病重了要你去医院交钱,你能说不去??国家也不同意啊。)

你妻子亏不亏,肯定是亏得毕竟1万和20万差距太大。而你在你妻子情绪崩溃和公婆发生剧烈冲突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呢,你没有试图调和他们的矛盾,而是看似被逼,实则卑鄙的选择了对你最有利的一条道路,脱离原生家庭。


这件事有很多种解决方式:

1、你自己努力赚钱,拿十万出来以你父母的名义补偿你的妻子。这样双方皆大欢喜,不过这需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气量,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很多人反对这一条,说夫妻共同财产,凭什么拿出来作为补偿,本来想把这条删掉的因为我本人也觉得这不是个什么好主意,但是想了想还是留着,这也是家庭内部矛盾最复杂的地方,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谈感情,你跟他谈感情,他跟你扯道德。父母偏心小儿子不违法,但是感情上伤害了大儿子,大儿子用自己的钱补偿妻子可能违法,但是感情上避免了婆媳之间的矛盾。)

2、直接正大光明的和父母商谈,指出你受到的不公,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对家里将来的资产和义务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现金给了弟弟,那么你父母的房产将来给谁。

3、坚定的站在妻子那边,直接给孩子改姓。以后尽量不让你妻子和你父母进行接触,你是他们的儿子,他们对你也不错(至少供应到研究生)所以你对他们有抚养义务,你妻子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同时受到了不公待遇,没必要和他们共同生活。


而你恰恰选择了最让人不齿的一条,以你妻子受到委屈的名义,脱离原生家庭,真真是让人厌恶。




鉴于题主在我的回复下面又补充了一些具体情况。核心思想就是题主本身并不想弄得这么决绝,但是又要考虑妻子一家的感受。不得以才出此下策。我实在不知道对这位仁兄说什么好了。

我本身并不赞成题主忍气吞声,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你觉得父母对你不公,大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哪怕脱离父子关系(不现实)我也敬你是条汉子。但是你话里话外反复提及,是因为妻子受到委屈,是因为岳父岳母帮忙买房子现在被公婆伤心。我就纳闷了,你这么懂的替别人考虑,怎么就从来没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的父母考虑考虑。

男子汉大丈夫,想明白自己心中所想,放手去做就是了。何必找那么多理由和借口来安慰和麻痹自己呢。

PS:婆媳矛盾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丈夫的不作为,我母亲常年在外地,一年回来两三次,偶尔回来也不(会)照看孩子,我妻子对此颇有微词,我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孩子是我们的不是她奶奶的,老太太没义务帮忙看孩子,妻子表示不满:都是姥姥在看,将来不许疼奶奶!!我灵机一动马上附和:下次见了面就叫马奶奶(母亲姓马)!! 妻子喜笑颜开,岳母笑而不语,晚餐排骨,又胖三斤。

user avatar

屁大个事儿搞成这样。

二十万这事刚出来你就得拦,拦不住你去找朋友找借呗凑个七八万给父母,父母转手给你媳妇,话说好听点,这事儿不就没有了吗。

什么孩子改姓,家产全放弃,父母也放弃都搞出来了。你就作死吧……

弟媳妇还没进门呢,就把你家搞成这样,以后还得了?!

user avatar

你跟他谈道德,他就跟你谈法律。

你跟他谈法律,他就跟你谈道德。

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百出还有人追的原因。

父母愿意给弟弟二十万而不给老大,那确实在法律上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这样就伤害了老大一家的感情,在道德上就是立不住脚的。

本答案在谈伤感情这件事,就有人跳出来说我三观不正且逻辑不清,说那是人家父母的权利。

好啊,既然谈法律权利,那么大儿子将来也不需要对父母太热心,只要完成基本的法律义务就行了。

可是问题是,他父母现在或将来会仅仅满足于大儿子完成法律责任吗?

肯定会挥舞道德大棒子,把大儿子打得血流满面。

所以我劝题主远离这样的家人,警惕本回答下那些逻辑混乱不明事理的人。

————以下为原答案

这个事件更加证明一个事实:你老家就是一个烂泥潭。

所以你要远离他们。

他们怎么骂,随便。反正你以后少回去,如果要尽孝心,将来寄点生活费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烂泥潭,你会拖着你妻子孩子一起沉没。


至于村里人的看法,你还在乎干什么?

跳出来了,就别再跳进去受虐。

加油

———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通情达理的家庭是怎么处理和你类似的情况的,也免得有人在评论区非议我。

我有个好朋友,是兄弟俩。

哥哥被他爸从小培养上重点高中,从初中就给他哥买进重点初中。

而他呢,初中毕业,即便考上了普通高中,也不让上了。

但给他拜了师傅,学手艺,跟着父母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哥考上大学,他就成了店主。

后来他哥留在了重庆,成为某银行信贷部部长。

后来老家盖房,他父亲直接对他哥哥说:“当年倾力培养你,你现在出息了。当年你弟弟是受了委屈的,并且以后照顾我们就靠你弟弟。所以盖房子的钱,你来出,以后经济上,能帮你弟弟就尽量帮点。”

这个父亲是拎得清的。

他父亲本身是入赘的,但是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成就今日之局面,也是厉害角色。

所以尽管我朋友也曾经感叹父亲不公,但是老来一席话,也是释然了。

并且他哥对他也不错。

这样比起来,你父母就差远了。

其实,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你父母心偏了不说还不明事理。

不求完全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他们心里要明白谁暂时受了委屈,并愿意有机会做补偿,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道理就像:洪水来了,为了保城市,把水往农村引,是迫不得已,但是不能理直气壮啊,相反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农村受到的损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