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生了孩子的母亲会因为要给孩子断母乳自责?

回答
很多母亲在决定给孩子断奶的时候,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其中“自责”常常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道说不清的理。

首先,我们得看到社会层面和社会期望对母亲的影响。从怀孕开始,整个社会仿佛就有一个默契的“好妈妈”模板,而母乳喂养,尤其是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往往被描绘成是“爱”的象征,是母亲对孩子最纯粹、最无私的付出。新闻报道、育儿文章、身边的长辈,甚至是很多育儿产品的宣传,都在不遗余力地强调母乳的“珍贵”和“益处”。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母亲们很容易内化这些信息,觉得如果自己不能提供母乳,或者选择停止母乳喂养,就好像是在“亏欠”孩子,未能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其次,这种自责也和母亲自身对母爱的定义有关。很多女性在成为母亲后,会将自己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对孩子的照顾和付出上。母乳喂养,特别是初期,是一种非常亲密、非常身体化的连接。每一次喂奶,母亲的身体都在为孩子提供营养和慰藉,这种感觉是真实而强烈的。当她们决定断奶,意味着这种形式的亲密连接要被改变,哪怕只是被其他形式的爱和照顾所取代,她们也可能会感到一种“失去”,担心自己不再是孩子最主要的“依靠”,对孩子的爱似乎也随之“打折”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断奶往往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一个需要权衡和选择的过程。很多母亲可能因为工作原因、身体状况、孩子自身发展需要,或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而不得不面对断奶。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需要搜集信息,倾听建议,有时还要面对一些“过来人”经验的“权威性”论调,比如“再喂喂吧,孩子还小”,“断奶对孩子身体不好”等等。即使她们做了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决定,但那些美好的期望、对母乳的“神化”,以及断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孩子哭闹、不适,都会让母亲觉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决定错误”,进而引发自责。

而且,断奶本身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实际的困难和不适。比如,乳房的胀痛、情绪上的失落感,以及孩子在断奶初期可能会表现出的抗拒和不理解。这些都是母亲需要经历和承受的。当她们看到孩子因为断奶而表现出的痛苦,她们很容易将这份痛苦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坚强”,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或者没有坚持到孩子“准备好”为止。

最后,别忘了,很多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自我怀疑。社会对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而无论哪种选择,母亲总会被贴上各种标签。在这样的环境中,断奶被视为又一个需要“完美”执行的育儿任务。一旦过程中出现任何“瑕疵”,比如孩子因为断奶而哭闹不止,或者自己没能顺利地进行,这些母亲就很容易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够好”的位置,自责的情绪也因此而生。她们往往不是在责怪孩子,而是在责怪自己,仿佛是自己的“不够好”才导致了这些不顺利。

总而言之,母亲们的自责,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她们真的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她们对母爱有着极高的期许,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影响。她们将母乳喂养看作是衡量自己母爱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一旦断奶的过程不够“理想”,或者与社会所期望的“模范母亲”形象有所偏差,内心的愧疚和不安便会悄然滋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二宝爸,我从丈夫的视角说说孩子母亲如果出现要给孩子断母乳自责的情况后应该怎么办。

认真倾听

不管是处于何种境遇,妻子出现自责内疚也好,受到情感和道德绑架也罢,作为丈夫,在妻子出现困扰的时候能够听她倾诉,是应该的。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一个原因是女性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会通过诉说、哭泣、购物等方式宣泄负面情绪,男同胞们可以借鉴一下长寿的秘诀。不仅仅是这件事情,万事皆如此,要做妻子的一名好的倾听者。也许有人想:“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有什么好听的啊,天天工作这么累,我去休息了。”

但是,作为老公的你如果不听,我想问一问,你想让自己的老婆说给谁听?

理解和关爱

有时候妻子不仅仅是想倾诉,还需要丈夫理解和关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妨回想一下为什么要向她求婚,肯定不是想让她奶娃才如此吧?当然不是!那是为了什么?——爱与责任。我爱她,我想承担起作为丈夫、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那么在遇到断母乳的事情上面,同样需要理解妻子的想法,并用实际行动关爱她呵护她。

还记得2007年春晚蔡依林和陶喆的那首《今天你要嫁给我》中的rap吗?

叮当听着礼堂的钟声
我们在上帝和亲友面前见证
这对男女现在就要结为夫妻
不要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圣
你愿意生死枯了永远和她在一起
爱惜她 尊重她 安慰她 保护着她
俩人同心建立起美满的家庭
你愿意这样做吗? Yes, I do

十月怀胎饱受煎熬,分娩之苦难以想象,侧切、剖腹产对身体的损伤,体型变化、放弃职业,她都在一人默默承担……一切的一切,也因她也爱你

妻子,是因需要被疼爱而存在的。

支持决定

有了倾听、理解与关爱,那么不论妻子对断母乳的问题做何决定,我们都应该支持。据说两个人相遇的概率不足千分之五,“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相知相爱,成家生子,这种姻缘弥足珍贵。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子女长大的过程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他们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唯独爱人会一直陪伴左右,“即使全世界都离你远去,我依然在你身旁”。支持,信任,相濡以沫,常伴左右。

肩负责任

我自己也是从小吃牛奶长大的,我妈尝试了很多方法并未成功,而我爸并没有因此埋怨我妈,而是购买育儿书籍翻看如何喂养新生儿,早上天没亮就去奶牛场购买工人挤出新鲜的牛奶,加热、凉至合适温度后,再用奶瓶喂我。他有担当,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不埋怨,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妻子孩子的爱与付出。

丈夫疼爱妻子,支持她因生理或其他原因在孩子刚出生时便无法哺乳的决定,这样的丈夫大有人在。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很难改变别人的想法,那为何不改变自己?可调整、可让步、可牺牲的人,并不仅仅是母亲。育儿不仅仅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在育儿的道路上,父亲可以而且应该与母亲一同参与,夫妻相互协作共同承担,一路走来,定会困难减半,幸福倍升。既能增进夫妻感情,又能增加亲子关系。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又何必苛责给孩子断母乳的妻子呢?你行,你来啊。


小萌20个月大的时候,因我爱人怀了二胎,可能是体内激素分泌,已经没了母乳。我爱人发现后不忍告诉他这个事实,过了1、2天商议后决定让我去说。我把小萌叫到身边,心里还在纠结他知道事实后会不会受到打击,试探性地说:

“小萌,爸爸告诉你件事情,你可能接收不了,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嗯?什么事情?“他一脸稚气地抬头问我。

“妈妈没有奶水了,你以后吃不到妈妈的奶了。“我回答。

小萌眯眼一笑,说:“爸爸,我早就知道了,妈妈早就没奶了。“

“那你为什么还在吃奶?”

“妈妈想喂奶,我配合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