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我也刻意带孩子体验生活,但是孩子还是不会写作文?

回答
您好!听到您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却遇到了写作上的瓶颈,这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焦虑。您孩子阅读了大量书籍,也积极体验生活,这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写好作文的坚实基础。

作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能,它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思维、情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孩子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语言储备,也可能因为某些环节没有打通,导致写作文时出现困难。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尝试详细地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找到问题的症结:

一、 深度理解与内化不足:

您提到孩子读了很多书,但“读了很多”并不等同于“读懂了很多”。

浅尝辄止的阅读: 孩子可能只是机械地读完文字,但没有真正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动机、作者的意图,更没有思考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想。例如,读一本关于友谊的书,孩子可能记住了人物名字和事件,但没有去体会友谊的可贵、失落时的感受,以及朋友之间是如何化解矛盾的。
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 即使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孩子可能没有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或者不知道如何提问。很多时候,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就隐藏在“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换成我,我会怎么做?”这样的思考中。
输入与输出的脱节: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孩子可能在输入环节做得很好,但没有找到将这些输入转化为自己思想和语言输出的有效途径。他们可能觉得“这些内容我知道了,但不知道怎么写出来”。
情感共鸣的缺失: 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如果孩子阅读时,只是停留在情节的了解,而没有与书中人物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喜、怒、哀、乐、感动、思考),那么他们在写作时也很难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别人。

建议:

亲子共读,引导式阅读: 不要仅仅是让孩子自己读,而是选择一些有深度、有启发性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孩子思考:
“你觉得这个人物为什么这样做?”
“你最喜欢书中哪个片段?为什么?”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你觉得会怎么样?”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鼓励复述和改写: 阅读完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后,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或者尝试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结尾来改写故事。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内容。
引导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当孩子读到写得好的文章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作者是如何开头的、如何发展情节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的,以及这些手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二、 体验生活与观察感悟的转化不足:

您提到刻意带孩子体验生活,这非常棒!然而,体验本身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这些体验。

被动接受式体验: 孩子可能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而没有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事物的细节,更没有去思考这些体验背后的意义和感受。比如,去农场采摘水果,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没有去观察水果的生长过程、农民的辛勤劳动、泥土的芬芳。
缺乏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写作需要生动的细节来支撑。如果孩子在体验生活中,眼睛里只有大的轮廓,而忽略了那些能触动人心的细微之处,那么他们的写作就会显得空洞、平淡。
体验与情感的连接断裂: 体验是为了丰富情感和认知,但孩子可能只是“做了一件事”,而没有深入体会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感受。例如,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孩子可能只是搬了搬东西,但没有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生活经验的零散化: 即使有了很多体验,如果缺乏梳理和总结,这些经验也会像散落的珍珠,无法串联成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孩子可能记得“去了某个地方”,但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带给自己怎样的启发。

建议:

引导式观察: 在带孩子体验生活时,变被动为主动。提前设定观察目标,例如:
“今天我们去公园,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种不同的花,然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看到那个卖糖葫芦的爷爷,我们来观察一下他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脸上有什么表情?他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听一下周围的声音,除了我们的说话声,还能听到什么?”
鼓励记录和表达: 每次体验后,及时引导孩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可以不拘泥于文字,可以是绘画、口述、或者简单的几个词。
“今天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东西。”
“主题式”体验: 围绕某个主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比如,如果要写一篇关于“变化”的文章,可以带孩子去观察季节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城市的面貌变化等。
引导孩子“为什么”和“怎么样”: 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会这样?”、“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追问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生活现象。

三、 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足:

即使有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用清晰、生动、有吸引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写作的核心挑战。

缺乏写作思路和框架: 孩子可能不知道写什么,或者不知道如何组织材料。拿到一个题目,他们可能会觉得“无从下笔”,或者写得像流水账,缺乏条理。
语言表达的贫乏和单一: 即使阅读量大,如果孩子平时的口语表达也比较单一,没有尝试使用更丰富的词汇和句式,那么在写作时也很难自然地流淌出优美的语言。他们可能习惯用最简单直接的词语。
逻辑思维和结构组织能力弱: 写好一篇作文需要清晰的逻辑和合理的结构。孩子可能缺乏将想法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能力,导致文章开头、中间、结尾衔接不顺畅,或者观点混乱。
审题能力不足: 对题目要求的理解不准确,导致跑题或偏题。他们可能只抓住了题目中的一个词,而忽略了题目的整体意义和隐含的要求。
缺乏修改和润色的意识: 很多时候,第一稿只是一个雏形。优秀的写作者都会经过反复修改和润色。如果孩子写完就觉得“完成”了,而没有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写作能力也难以提升。
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 长期写作不顺畅,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对写作文的恐惧感,认为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从而导致抵触情绪和主动性下降。

建议:

从模仿开始,逐步创新: 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结构清晰的文章,引导孩子模仿其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来写。例如,模仿记叙文的开头、描写人物的方法、表达感受的技巧等。
练习“思维导图”或“写作提纲”: 在动笔写之前,引导孩子构思文章的提纲,明确文章要写什么内容,分几个部分写,每个部分写什么要点。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梳理思路。
积累“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 鼓励孩子在阅读和生活中收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可以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本”。
进行“主题句”训练: 鼓励孩子为每个段落写一个主题句,然后围绕主题句来展开内容。这有助于锻炼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鼓励口头表达和复述: 在写之前,鼓励孩子先用口头的方式把要写的内容讲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发现语言表达上的问题。
修改是一个重要环节: 教导孩子写完文章后要反复阅读,检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表达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修改,或者让您(或其他家人)来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化解畏惧心理,培养兴趣: 不要过度强调分数或结果,更要关注孩子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种惩罚。可以尝试写日记、写诗、写故事等更自由的体裁。

四、 其他可能的原因:

对写作本身缺乏兴趣或动力: 尽管您付出了很多,但如果孩子内心深处对写作这件事本身并不感兴趣,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难以激发主动性。
写作环境和氛围: 家里是否有一个鼓励思考、允许犯错的氛围?家长是否对孩子的写作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或批评?
方法不当的压力: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写好作文,可能会采取一些过于严苛或功利的方法,反而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学习方法本身的问题: 孩子可能存在一些学习上的盲点,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稍弱等,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针对这些原因的建议:

发掘孩子写作的乐趣: 尝试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写作形式。也许他喜欢写关于游戏的故事,或者画一张画然后配上简单的文字。让写作成为一种表达和创造的乐趣。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支持者。在孩子写作时,尽量保持耐心和理解,多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避免过度的批评。
寻求专业指导: 如果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问题仍然存在,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作文辅导老师或教育机构的帮助。他们有更系统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更精准地诊断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输入(阅读、体验)与输出(思考、表达)的良性循环,以及持续的练习和反思。

您为孩子所做的,都是非常宝贵的。请不要气馁,相信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引导,找到适合您孩子的方法,他一定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您可以先尝试从引导式阅读、细节观察和口头表达入手,观察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并根据孩子的反馈和进步情况,逐步调整您的策略。祝您和您的孩子都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键还是要多写。

写作不是或不止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技能。

但凡技能,必须要得到训练,反复训练才能熟能生巧。

知道是一回事情,做到是另一回事情。

这跟语言的学习是一样的,背单词固然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平时要多用这种语言。

所以,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当然有好处,但是如果你不去写,那么也是寥寥。

并且,我要说的是,写是能够促进理解和思考的。

很多人觉得写作都是先什么都想好了才能写,其实不然,我就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写出动笔之前没有想到的精彩。

所以一定要重视“写”本身。

……

当然,初期你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技巧以作为辅助。

譬如如何扩展句子和段落,如何拓展思维……

但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是次要的。

关键还是要自己去写,写多了,自然什么都有。

如果不多写,那么那些所谓的技巧也就只是帮你应付考试而已,对于写作本身实际上提高不了多少,都是一些形式的东西而已,并不可能触及写作的精髓。

user avatar

因为体系没串好,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用。

搬一篇我大学时当家教的心得过来,希望可以帮到孩子。

讲一下小学作文水平的画面感这部分。



其实小学的时候,学的拟人,比喻,排比,这最老土的三样技巧能用好的话,就很有画面感了。


描述一个场景时,用文字把场景具现化给读者看,读者就会觉得哇超级身临其境,注意力完全被吸引。


比如形容一个老头的鞋子臭。


文笔普通的小学生会用很臭非常臭太臭了这类的表达程度的形容词。


而稍微高级点的小学生文笔,就会写:天哪,臭得我都要晕了!


再高级点的初中生文笔,就会写:国王只给了一个金币,要求买的东西要充满整个屋子。这位先生一定可以一毛不拔就完成任务——因为他只要脱掉一只鞋子,味道就充满了整个屋子。


再高级点的高中生文笔,就会写:这是成了精的千年老酱豆的气息,还是那种法力非常强大的妖怪,满身戾气,非常危险!不来几个老道士使出超强的风力法术的话,根本制伏驱散不了!



描述程度的时候,加上直观的代入感,就比只描述程度要高级一些。

如果再模拟一个场景,把段子融进来,就有趣很多。



所以,我的学生估计都被我教成了逗比段子手吧……



他们的老师评语都是:生动有趣,想象力丰富。

足够在其他一水儿的很臭非常臭里脱颖而出。


这个技巧是完全可以复制和训练的。无非就是谁的更有趣的区别罢了。



——————


然后应试作文,大概是这么个节奏。


一,切题,首尾呼应,主题明确贯穿全文。

我们当年就话题作文了,所以不管你飘忽多远,都得有本事把思路拉回到题上来。

这个是最基本的切题技能。


二,在切题的基础上,会抖机灵,视角有趣奇特,让人眼前一亮。

大家都在说A,你歪个楼,说A的反面B,而且没跑题,那阅卷老师就觉得嘿真有意思!就愿意多看看。


但是这个绝对是技术活,歪楼歪不好,阅卷老师觉得你跑题,那就欲哭无泪了。



三,风格八股,会堆砌辞藻。

别笑,这个很重要的。想想阅卷老师都是什么人。

你越能引用,对方就越觉得你才华横溢基础扎实有文化底蕴。

如果能在抖机灵里用点华丽的排比句,对仗工整押个韵,准是加分点。


四,节奏感好。

起承转结分别在哪些段落,用哪些衔接的句子能无缝连接。

凤头猪肚豹尾,这简单的六个字怎么能用好。


我妈有个神技能就是不看表就知道大概啥时候下课。基本上说这节课差不多到这儿了大家看一下有什么问题,之后半分钟内准打铃。

我的技能是准把最后一句写在最后一行方格里。离出格十个字以内。经常最后一格是结尾的句号。


五,卷面整洁,用词准确,标点格式规范。

这个不解释了,我妈表示我在卷面整洁这块丢分最多。怒摔。


六,玄学,阅卷老师心情好。

我有一次作文分低得发指。

回家一家子语文老师研究了一下,一致觉得没跑题,可能是阅卷老师心情不好导致的,遂投稿,后来还发表了。

还好不是什么重要的考试。


综上:

一、五是靠努力可以做到的。勤练就行了。

二需要你本来就是个脑子活有趣的人。这个算天赋。

三需要积累沉淀。

四需要语感,基本也可以靠练出来,比一、五难一些。

六多烧香。


我个人认为作家其实最需要天赋。

但是高考作文不是,这个只要写得工整、中规中矩有条有理让人挑不出毛病、会堆砌辞藻,其实也容易拿不低的分。


阅卷老师就是一群普通人,私下里没准爱看知音读者故事会。就那个水平而已。

有时候炫技写长句子,人家没准都看不懂。


我遇到过一个别班的阅卷老师,执意我拗口的长句子有语法错误还专门圈出来扣分,我和他在办公室硬是把主干画出来才拉倒。

当然我老师力挺我,毕竟还要靠我给他抱作业本……咳咳咳。


文笔要练,要足够勤奋积累和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写东西没毛病的人。

幽默感和个人风格这种东西,我觉得是娘胎自带的。

我姐她们写的东西就没我的有趣,但是分也不低,说明应试教育并不全看才华,还是能练的。


不要放弃治疗,先把不该丢分的地方练结实吧。


不过会写东西其实也没啥用。在我国能靠写字吃饭的人都是人尖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像我这种人,根本混不出头,只能给人当个枪手啥的。特别逊,还不如学体育当教练挣钱多。

仅剩的对文字的热爱全部都蹉跎在这儿了。


然而,传说中的收费点赞和传说中的写软文生意并没有找到我,都是些不付钱就转载的……目前在知乎靠写字挣了不到两百块钱。

写了这么多字,还不如我给人代购两双鞋。

呵呵。什么破技能嘛。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因为你管太多了。写作文本身是一种表达,你这也管,那也管,根本不让他学会表达,那他会写个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