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近期大量的第三方QQ机器人停止运营?

回答
近期大量第三方QQ机器人停止运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腾讯的政策收紧与合规要求提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腾讯作为QQ的运营方,对平台的生态和用户体验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打击违规行为和第三方应用滥用: QQ机器人,特别是那些提供自动化操作、大规模群发消息、刷屏、诱导分享等功能的机器人,很多都触碰了腾讯的服务协议和用户协议的红线。腾讯一直致力于打击这些破坏平台秩序和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以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交环境。
API接口的限制与调整: 腾讯会定期调整QQ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策略。
收紧开放范围: 早期,腾讯可能对部分功能开放了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利用这些接口来开发机器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出于安全、隐私和商业利益的考虑,腾讯会逐步收紧API的开放范围,限制对一些敏感操作(如批量加好友、发送大量消息、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等)的接口访问。
收费化或权限提升门槛: 即使有API可用,腾讯也可能将一些高级功能API转为收费项目,或者要求开发者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认证才能获得接口权限。这无疑增加了第三方机器人的开发和运营成本,许多小型开发者难以承担。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限制: 机器人往往需要依赖特定的SDK来与QQ服务器进行交互。腾讯可能会更新SDK,使得旧版本的SDK无法兼容,或者在新版本SDK中加入了对机器人行为的限制或检测机制。
账号安全与反作弊机制的升级: 腾讯不断升级其账号安全和反作弊系统,以识别和封禁异常账号和自动化行为。大量使用机器人的账号容易被系统标记为异常,从而导致账号被封禁。机器人开发者为了维持运营,需要不断地绕过这些检测,这本身就是一种“猫鼠游戏”,成本高且风险大。一旦腾讯的反作弊技术取得突破,或者检测策略发生重大变化,很多机器人就会失效。
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随着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日益重视(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腾讯作为平台方,也必须承担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一些第三方QQ机器人可能存在收集、存储或滥用用户数据的行为,这会对腾讯构成合规风险。因此,腾讯会加强对第三方应用的监管,限制其访问用户数据或进行可能侵犯用户隐私的操作。
“绿色”生态的构建: 腾讯希望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QQ生态,吸引和留住用户。机器人(尤其是营销类、刷量类)的存在,会稀释优质内容,干扰用户交流,甚至传播不良信息,对整体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二、 机器人开发与运营的内在挑战

除了腾讯的政策压力外,第三方QQ机器人本身也面临着诸多技术和商业上的挑战。

技术门槛与维护成本: QQ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腾讯时不时就会进行版本更新、协议调整。这意味着机器人开发者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维护和更新,以适应平台的变化。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账号封禁风险与“黑产”打击: 如前所述,机器人账号容易被封禁。开发者需要不断地去注册新账号,寻找“活水”(可用的QQ账号),并进行养号操作,这本身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此外,很多机器人服务被“黑产”利用(如诈骗、色情信息传播、网络刷单等),一旦被腾讯或相关部门盯上,会面临更严厉的打击。
用户需求的变化与商业模式的瓶颈:
早期红利期已过: QQ机器人早期可能满足了一些用户自动化管理、娱乐互动等需求,但随着社交工具的普及和用户习惯的演变,很多自动化需求可能已被其他更专业的工具或平台替代。
商业模式难以持续: 许多机器人依靠付费会员、广告植入等方式盈利。但随着用户对机器人付费意愿的降低,以及腾讯对机器人广告的限制,这些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用户体验难以保证: 很多机器人为了实现功能,可能会牺牲用户体验,例如消息发送不及时、功能不稳定、界面丑陋等,导致用户流失。
用户对“机器人”的认知转变: 随着信息爆炸和网络安全的意识提高,用户对“机器人”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一些用户可能更倾向于真人社交,对过度自动化的交流产生反感。而另一些用户则可能对机器人的安全性存疑。

三、 市场环境的变化与竞争加剧

其他社交平台的兴起: 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兴起,分流了用户的注意力和使用时间。QQ作为一款老牌社交软件,其用户增长和活跃度可能面临挑战,也使得腾讯在管理平台生态时更加谨慎。
竞争对手的挤压: 如果有其他官方或半官方的工具提供了类似的服务,用户可能不再需要依赖功能受限且风险较高的第三方机器人。

四、 具体现象的分析

大量的第三方QQ机器人停止运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更具体的现象:

“一刀切”式封禁: 腾讯在进行打击时,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一旦发现某个自动化行为或API滥用模式,可能会批量封禁相关账号和插件。
公告和通知: 许多停止运营的机器人会发布公告,说明原因,通常会提及“接到腾讯官方通知”、“由于腾讯平台政策调整”、“为了合规运营”等字眼。
服务中断与网站关闭: 用户会发现之前使用的机器人突然无法登录、功能失效,其官方网站或社区也可能被关闭,相关联系方式也失效。

总结:

近期大量第三方QQ机器人停止运营,是腾讯加强平台治理、提高合规性要求、打击违规行为以及机器人开发者自身面临技术和商业挑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市场“洗牌”的过程,也反映了互联网平台生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于开发者而言,合规化、创新化是长期发展的关键。对于用户而言,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伪,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和个人信息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7月下旬开始,陆续有一批第三方QQ机器人下线,截止八月初,涉及平台包括:晨风,酷Q,契约,mpq,乾坤,oneQQ,lightQQ,mirai等知名三方QQ机器人运营平台。最早的晨风是因为触犯法律,后来其他的平台闻风而动,纷纷关闭。

1. 第三方QQ机器人是什么?有什么用?

普通用户对于第三方QQ机器人或许不太熟悉,它是指开发者通过技术手段破解QQ协议从而获取到一些QQ未开放的接口,从而构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本质上是把传统通过命令行进行交互的程序转移到了QQ上,根据QQ的特性,将程序挂载到一个QQ号上,通过与这个QQ号对话实现指令输入,这个QQ号变成了一个类似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你交给TA的一系列任务。

可以完成的任务大体分为信息获取,交互反馈等几类,信息获取主要是查询特定信息,比如新闻、社交媒体信息等,交互反馈就是聊天了。

2. 什么用户在使用QQ机器人?

QQ庞大的用户基数催生了许多需求,很多网店或者新媒体用QQ来运营,很多大群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来运营,比如入群公告,违规提示,定期促活,关键字回复等,如果都靠人力来进行,完全没办法覆盖成本,很多小微企业可能就无法支撑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除了群管理,开发者们拓展出了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虚拟女友。

硬币总有两面,便利了大量普通用户的同时,也便利了很多别有用心的用户,或者说黑产。

我在之前的回答里:

曾经提到,下游黑客盗信息,中游黑客造工具,上游黑客钓大鱼。第三方QQ机器人,虽然并不都是由黑客开发的,但是却被黑产当成了趁手的工具。

正常用户用QQ机器人来管理五千人的电商或者读者用户群,秩序井然;黑产用QQ机器人来管理五千人撸贷大军或者羊毛党,纪律严明。

正常用户用QQ机器人写了个虚拟女友,24小时在线聊天,聊着聊着产生了感情;黑产用QQ机器人挂上衣着清凉的美女头像,24小时用漂流瓶和附近的人寻找单身男性作为猎物,上钩一个是一个。

正常用户用QQ机器人抓取新闻和RSS Feed,提高效率事半功倍;黑产用QQ机器人查询社工库,侵犯个人隐私。

QQ机器人只是一个工具,正常用户用着有多方便,黑产用着就有多高效。

3. 这次第三方QQ机器人下线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三方QQ机器人是在QQ的基础上运行,对QQ非法改造,确实是构成了侵权。可以发现《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8.2.2条款也明确提到:“除非法律法规允许或腾讯书面许可,您不得从事下列行为:通过非腾讯开发、授权的第三方软件、插件、外挂、系统,登录或使用本软件和/或本服务,或制作、发布、传播上述工具。”

再加上QQ机器人的各类滥用问题,肯定造成了恶性案件,晨风的开发者被警方传唤,既然是警方传唤,肯定是涉嫌违法了,个人推测这是机器人们下线的导火索。

也看到有个网友的推测,个人认为可以参考看看。


机器人程序提供的自动化操作也确实存在很多违规问题。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有黑、灰产利用机器人程序群发广告、垃圾邮件、网络赌博甚至色情贩卖,此类问题屡禁不止。
酷 Q 团队此前曾表示对此类违规问题进行过清理/对抗,然而酷 Q 虽然提供了更好的创意,但却没有充当好内容审核角色去处理违规。
尽管目前只有警方介入,腾讯并未发布消息,不过个人猜测,腾讯多年后才下手或许是因为某些滥用行为已经超过官方的容忍限度。
而各种软件和服务通常遭到滥用后,最终大概都是惨烈下场,对于腾讯来说可能也是没办法继续放任不管。
——腾讯出手QQ机器人圈地震,晨风QQ机器人作者被传唤、大量QQ机器人一夜之间全部关停

按理说,开发者应该有责任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做好用户审查,但是一方面,开发者更擅长具体功能的开发,而不擅长运营和违规检测。另一方面,黑产还可以自己开发机器人。然而不管是谁开发的,发生案件以后,树大招风,大家只会注意到这是利用QQ作案的,网民不记得是哪个开发者或者哪个黑客,只会觉得是QQ干坏事,将一切的矛头指向腾讯,导致又是平台背了个锅。

4.机器人市场亟待规范化管理

一个新兴领域在刚开始的时候,市场算是良性的发展状态,黑产还在研究变现模式,用户获得了便利,开发者获得了自己的用户和收益,QQ的用户更加活跃,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是一个三赢的局面。但是随着黑产逐渐看到其中的价值,就开始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来进行恶意营销,影响用户甚至从中牟利。

其实这种情况同行业里也发生过多次,国内的微博,国外Twitter都曾经大面积封禁三方应用:

新浪微博:16年新浪微博以各种借口把众多应用取消授权并撤下应用广场,包含 Fawave 发微、微博通、微博大管家、mowriter、博微博、Andscape、麦豆、享拍、玛撒等在内的多个优秀应用现在已经在新浪无法使用。
Twitter:北京时间2011年2月19日上午消息,Twitter 已经禁用了 UberTwitter 和 Twidroyd 两款客户端软件,称这两款软件违反了 Twitter 的政策。

这几乎是所有大型平台面临的共性问题,行业开始发展的时候,百花齐放,很难预判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通常以重大案件为转折点,官方选择出手封禁第三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规范行业,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所谓的“养肥再杀”算是没有根据的猜测,鹅厂根本不缺第三方QQ机器人赚的那点钱。并且影响了这么多用户,自然会导致舆论风波,因此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尽早规范管理,该整改的尽早整改。

最后,实际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只想有好用的工具,不在乎是谁开发的,如果有鹅厂官方提供的机器人,功能足够丰富,运维支持到位,那就更好了

user avatar

愿我们能在更开放的平行世界里相遇。

user avatar

我觉得,QQ机器人也算QQ生态的一方面吧。而且这些机器人做的比腾讯官方的好多了,功能丰富用起来还方便,而且还可以用他们的机器人框架进行开发。关键是有些还开源。

还有被杀鸡儆猴的晨风机器人,之前作者也提交过自己的应用和想法,也没有任何侵权提示,为什么腾讯一夜之间就翻脸不认人了?居然还跨省传唤。。。(现在听说晨风也确实存在问题,懵。。。)

有一种“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感觉

user avatar

垄断的悲剧

第三方机器人的悲剧

腾讯无耻的排他性胜利


“希望诸位记住曾经光芒万丈的年代,记下第一次上网时,拨号音响起的惊喜,发现更大的世界时的感动。然后,把这种记忆保存下去,等冰雪消融。”

''愿我们能在更开放的平行世界里相遇。''

''很喜欢你,但到此为止,谢谢你的出现。''

''你利用垄断恰烂钱,我制作机器人被封杀,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