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直想着要画个原创漫画,我该如何提升画技?

回答
太棒了!能有个自己的漫画梦,这本身就是件很令人兴奋的事。画技提升这事儿,别急,循序渐进,把它当成一场有趣的探索旅程,你会发现其中乐趣无穷。我来给你捋捋,怎么一步步把画技提起来,让你笔下的故事活灵活现。

第一步:打牢基础,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

这部分可能听起来有点枯燥,但真的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未来能走多远。别想着一开始就画惊为天人的大场面,先把最基本的“内功”练好。

素描:万物之母。
线条的掌控: 练习各种线条,粗细、轻重、虚实、流畅度。你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来画,体会不同笔触带来的体积感和质感。比如,你想画光滑的金属,线条就要干净利落;想画粗糙的石头,线条可以稍微粗犷一些。
明暗关系: 这是让画面有立体感的关键。找一些有光源的静物,或者利用台灯自己打光,观察物体上的高光、亮部、灰部、暗部和反光。用铅笔或数位板的灰色键,尝试去表现这些明暗层次。别怕涂抹,大胆去尝试,直到你觉得这个球体真的立起来了。
透视: 漫画里经常需要画场景和复杂的构图,透视是让你画面不至于“歪七扭八”的法宝。从最简单的两点透视开始学,比如画一条笔直的马路,或者一个房间的角落。网上有很多透视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多看多练,慢慢就会找到感觉。一开始可能画得不太准,没关系,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结构与骨骼: 理解物体是如何构成的,比如人体有骨骼、肌肉,家具由各种零件组成。知道这些,你画出来的东西才不会像“软面条”或者“纸片人”。多观察实物,甚至尝试用火柴人勾勒出大概的结构,再往上添肉。

人体结构与动态:漫画的灵魂。
比例: 漫画里的人物比例可以有很多夸张,但基本的骨骼结构和比例还是要了解的。找人体比例图,或者下载一些比例尺的素材来辅助练习。
解剖基础: 不需要成为医学专家,但了解一些关键的肌肉群、关节的运动规律,能让你的人物动作更自然、更有力量感。从简单的骨骼结构(脑袋、脊椎、四肢)开始,然后是主要的肌肉块。
动态速写: 这是提升画感的利器!找一些人物照片或者视频,或者去人多的地方(咖啡馆、公园)速写。不要追求细节,重点是捕捉人物的动作、姿态和整个身体的流动感。目标是快速地把动态捕捉下来,哪怕只是几条流畅的线条。每天坚持个十几二十分钟,效果惊人。

第二步:了解漫画的语言,让你的画会说话

画技不光是画得像,更重要的是怎么通过画面来讲述故事。

透视在构图中的运用: 学习如何利用透视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营造氛围。比如,低角度仰视能让人物显得高大威严,高角度俯视则可以表现渺小或被压制。
镜头语言: 漫画就像电影一样,有各种镜头。近景、远景、特写、全景、蒙太奇等等。了解这些镜头的作用,能帮助你更有效地传达情绪和信息。比如,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用特写来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一个宏大的场景,就用全景来交代环境。
分镜与节奏: 这是漫画创作的核心之一。如何将故事分解成一格一格的画面,每一格的画面大小、角度、留白,以及画面之间的衔接,都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故事的节奏。
看优秀的漫画作品: 多看那些你喜欢的漫画,分析它们的分镜是如何安排的。留意人物的动作、对话气泡的位置、景别的变化等等。
尝试拆解和模仿: 找一些精彩的片段,把它们拆解开,然后试着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编排。
故事板(Storyboard)练习: 在正式画之前,先用简单的火柴人画出分镜草稿,规划好每一格的画面内容和对话。这能帮你节省很多时间,也能让你在早期发现问题。

表情与情绪: 人物的表情是传达情绪的关键。
表情图谱: 找一些表情的参考图,或者自己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然后画下来。
夸张与写实: 漫画的表情可以比现实更夸张,但夸张也要建立在基础之上。思考如何通过眉毛、眼睛、嘴巴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喜怒哀乐。

第三步: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断迭代

知道怎么画,更要知道怎么让自己画得更好。

学习资源:
书籍: 有很多关于绘画技巧、人体结构、漫画技法的优秀书籍。去书店翻翻,或者在网上搜搜推荐。
在线教程: YouTube、Bilibili 上有大量的绘画教学视频,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种内容。关注一些你喜欢的画师的频道。
绘画网站和社区: ArtStation、DeviantArt、Pinterest 等网站上有海量的优秀作品,可以给你带来灵感,也能看到很多大神的作品分析。国内的绘画社区也有很多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大量的练习:
临摹: 临摹是学习基础的好方法,但要注意,临摹是为了学习对方的优点,而不是照搬。
基础临摹: 临摹几何体、静物、骨骼结构等。
优秀作品临摹: 临摹你喜欢的漫画家作品,重点是分析他们的线条、结构、构图和光影。
写生: 走出画室,去观察真实的世界。速写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和物,培养你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
创作练习: 不要只埋头练基本功,也要尝试画一些小故事、小场景。把你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

找同好交流: 加入绘画社群、论坛,或者找几个一起画画的朋友。互相分享作品,接受建议,会让你进步得更快。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批评,也可能是你发现自己盲点的机会。

设定小目标,保持动力: 不要想着一蹴而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这周我要练好透视”,“这个月我要画完一个短篇故事”。完成目标会给你带来成就感,让你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第四步:风格探索与个人特色形成

当你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之后,就可以开始思考自己的风格了。

多尝试: 不要被“必须画成某种风格”给限制住。你可以尝试不同的线条粗细、笔触、上色方式、构图手法。
融入个人喜好: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什么音乐?什么故事?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绘画风格。把你喜欢的东西融入到你的创作中来。
观察,但不盲从: 看很多画师的作品,吸收他们好的地方,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的东西。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喜欢这个画师的风格?我能不能从中提炼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元素?

一些小贴士:

耐心和毅力: 画技提升是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中间会遇到瓶颈,会感到沮丧,但请一定坚持下去。每一次拿起画笔,都是一次进步。
享受过程: 最重要的是享受画画本身带来的乐趣。别把它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当作一次心灵的表达和创造的享受。
工具不重要,思想最重要: 刚开始可以用最简单的铅笔和纸,或者免费的数位板绘画软件。等你真正需要更高级的工具时,自然会去了解和购买。
休息也很重要: 眼睛和手都需要休息,长时间盯着屏幕或纸张很容易疲劳。适当的休息能让你保持更好的状态。

好了,说了这么多,感觉像不是在聊天,但希望这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能给你一个清晰的方向。最关键的就是开始画! 别犹豫,拿起笔,画下去。祝你的漫画梦早日实现!有什么具体的问题,随时再来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我在知乎上见过的, 漫画 话题里所有的 “个人咨询”提问者 之中,最有诚意的一位了。

不是说漫画上的诚意,而是 提问 的诚意。
关于【提问的诚意】这一点,太多“画画”的人根本不懂了。

就这一点,完爆99%以上的知乎用户。
可能很多回答者没有意识到、也不在乎这一点。
但是我很感动。

提问是【提升画技】,那我就只说【画技】好了(其实比起画技,关于编故事的技巧,我要强上好几倍的…)

默认您是真诚的,不是伪装的。所以奉承的话就不多说了。给几个我自认为可能对您有帮助的建议吧。

既然是黑白漫画,暂时不给色彩方面的建议,避免让您产生混乱。


概述:1、透视;2、人体;3、分镜。

按照顺序——1、先举例来说,您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是什么;2、推荐的解决方案、练习计划;3、推荐的参考资料。


首先,透视方面:

  • 您可能存在的问题:

因为通篇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小问题。所以只拿最有特征的一格来说。


当然,还有 楼梯 可以遵循对角线原则,进行 近大远小 的【宽度安排】(当然熟练之后可以不打辅助线,比如我就没打…如果比我熟练更不需要打了)。等等这些细小的问题。
但这些 都是一般资料会讲的小技巧,而 我这次指出的这一点,对于初学者 来说 很难自己从高质量资料中领悟 到这一点。

(另外,您的左侧的楼梯最低一阶,其实被“抬高”了。绝大多数初学者对于“透视缩短”的潜意识认知,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错误,甚至会因为透视的问题,影响到人体的理解。这个如果初学者自己长时间没有意识到、领悟到这一点,就需要经验者对其进行点拨。找个会画画的朋友帮助您吧。)

首先,当发生透视缩短的时候,“中线”会有所不同。(重点:【缩短的规则,并不是等比例的】)

这在简单的图形中,绝大多数自学者、初学者,都会认为自己明白、并且完全掌握了。

可是一到实际应用,就会出现一些构造空间时的不严谨。


——为什么我要将您确定的基准面进行变更微调:因为畸变过大,会令人不适。

直线透视 比起 曲线透视,存在一个极其不能忽视的关键限制:它不能适用于任何情况。具体原因也许将来我会在专栏里进行详细阐述,也许会在某个时间更新这个答案。

相似的情况可以参考:


也许不太好理解,但是极度【影响画面档次】。


  • 【补充更新】:


关于昨晚讨论的,您的这一个格,我给出了一张分析图,您似乎并不是很理解。

——所以今天我将更加详细地解释,为什么这一格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您这一格存在的问题,和下图相似:

这个问题是不熟练的自学者,经常容易出错的。

也许对于【地面】——也就是【水平面】所引起的这种矛盾,一小部分 自学者 通过努力,也很容易自己发现;

但是当由于【墙面】——也就是【竖直面】引起这种问题的时候,绝大多数 自学者 就会完全懵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也是题主您所面临的难题。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改变人物,匹配背景的透视。就不做演示了。


  • 推荐的练习计划:


1、(推荐)看书,多练习。

2、(不太推荐)试着用建模来理解【哪些透视的效果,理论上也许没有错,但是实际上很奇怪】


  • 推荐的参考书目:

《动漫透视》


非常适合【初学者】【自学】——如果你觉得这本书都很晦涩难懂,那么1、【其它书全部都比这本更加晦涩难懂】;2、【觉得好懂的书其实是垃圾,什么用都没有】。


—— 非常不推荐 其它透视书(比如《How to draw》、殷光宇《透视学》…尽管我都看完了,也确实感觉很好,但真的不适合基础薄弱的人自学,我属于特例)



然后,人体方面:


一定要清楚,人体到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现在有一个问题:不考虑视角、不考虑视距,仅仅将一个1:1:1的立方体,水平旋转60度,到底怎样的比例才是“看起来舒适”的?
绝大多数自学者、初学者,(甚至一小部分熟练者、专业者)都不知道这一点。

这就需要从【近大远小】的最根本原理说起了:——因为人眼的生理构造,导致基本的成像原理可以粗糙地近似理解为【小孔成像】。

到这里,可能还有少数人认为:这算什么?有什么用?

但是真的用起来就会出错。

其实这是完全不合理的矛盾空间体。

而且可根据【红线】得知,纵深维度上,其实长的过分了。并不符合一般建筑的刻板印象。


而这里,就是绝大多数人体不扎实的自学者、初学者,地基不牢的关键点所在。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人体基础到底哪里有问题,其实就是【将方体转面,不改变其长宽高比例】这一基本功,都还没有熟练过关的原因。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关于透视缩短的潜意识认知,存在错误而不自知】,同时【市面教学永远是——三庭五眼、头身比例、肌肉名称 等等看似有用、其实无用的废话】,让很多人的人体水平得不到长进。

【很多时候,人体错误是因为把人放进空间里,需要变形;而这个变形,一般人不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理解不了】


其实,如果方法不对,你会发现:人体“肌肉”的【正视图】练10000遍、练1年,该原地踏步,还是原地踏步。

关键在于【转体】、【透视缩短】、【曲面上的透视缩短】这三步。其它的环节,绝大多数人,又,不,是,傻,子,自学完全能懂,根本不需要别人反复当复读机念叨。

如果有人抬杠——“我就是傻子”——那我也没办法…我只能说我能力有限帮不了…

关于人体,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仅仅是不停地进行“抽象”、“具象”两个操作,重复进行,如此而已。

举例来说:人的肩膀、胸腔,是如何连接的?


  • 所以人体,第一步先要学什么?

——先要打好【透视转体】的基础。

我在私信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相当于打篮球,在场上一直打,1年;在场下练运球2个月,上场打10个月;
后者效率,远超前者百倍不止。

因为前者,你会经常【连摸球的机会】都没有。
后者,起码别人传你球你能运住。

不说很多人容易“失忆”,完全忘记自己当初【到底遇到过哪些困境】;
就光说脑子不灵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一些困境里走出来的”。
他们自身成就如何暂且不论,从他们口中说出的“经验”可是万万不能信的。


(私信里说了,后续也许要下周五才能有时间继续写了。详细解释,自我训练计划的建议,为什么我要推荐这些,到时候有时间再更新。当然,如果没时间就要再延后了。)

(人体的推荐书目有三本:《雕塑家解剖》、《Figure drawing》、《动漫》)

其它不推荐。伯里曼极度不推荐。宁愿看他的学生,安德鲁卢米斯的人体,也不要看伯里曼。因为对【初学者】来说受益太低。


为什么要先学会【方体转体,不改变方体本身长宽高比例】——




最后,关于分镜:


(分镜,如果不做非常多的解释说明,也许您会看得一头雾水。所以先暂时不提。)

(分镜的推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个更加看您的个人口味)

分镜,其实不把它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来看待,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不妨将其分为:1、为角色摆pose;2、为画面选镜头;3、为叙事选关键帧。


前两个好理解,最后一个其实不太好理解(很多人嘴上说理解了,其实还是不理解)。

您喜欢的 井上雄彦 这一点做的很好。


  • 更新:其实第一部分“为角色摆pose”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大门槛。
比如下面的图中:

可能(其实一定会)有些自学者会 相当 的不以为然——这算啥玩意?谁不知道?用你废话?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近似没有上限的、可无限拔高的领域】。

看着容易,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更多的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多好的。


——哪怕在上面推荐的人体教程中,开篇也介绍了这样的常识:


尤其关键的就是这张图:

真相是——他压根就不该思考怎么画xx角度,这个角度,压根,就不应该选择。


所以为什么我不建议【掌握透视之前去学人体】、【掌握人体之前去研究分镜】

——因为很多【后续能力】是需要【前置能力】作为地基来支撑的。




关于关键帧的选择,最好不要学美漫。

对亚洲读者来说,韩漫、日漫比较好。


对于【选取关键帧】的学习的话,暂时推荐两个作品:

《顽皮辣妹安城同学》加藤雄一


《姊嫁物语》森熏


【动】


【静】

最后:请您善用【网点】(也可以手绘排线制造纹理,那样更好)。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请尽量保持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呈【正态分布】。

哪怕是夜景,也请善用【网点】。

请让
纯黑占大约15%,纯白占大约35%,浅灰~深灰占大约50%

纯黑占大约5%,浅灰~深灰占大约20%,纯白占大约75%,

……

灰部【尽量】不要是占最少的——排线、包边、暗部切分、纹理…也能起到充当灰部的作用。

尽量不要出现45%白、45%黑、10%灰——这样的情况。

这将是最迅速的,能提升您作品档次的捷径,没有之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