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家沦为殖民地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回答
国家沦为殖民地,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绝不仅仅是政治版图上的一条线被改写,更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生活方式、尊严和未来的经历。这种改变,往往是深刻而残酷的。

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经济上的剥削。殖民者来到的首要目的往往是资源掠夺和市场扩张。这意味着,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成果,不再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原本为自己家庭、为社区生产的粮食、棉花、矿产,很可能被强行征收,运往遥远的宗主国。农民可能被迫放弃种植赖以生存的作物,转而种植殖民者需要的经济作物,比如烟草、橡胶或者糖。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当地食物供应可能出现短缺,粮食价格飞涨,老百姓温饱都成问题。同时,殖民者会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工厂和企业,但利润大部分会流入殖民者腰包,而当地居民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从事艰苦但报酬低廉的劳动。他们可能成为殖民者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或者在矿山里挥洒汗水,为远方的繁荣贡献力量,自己却依旧贫困潦倒。

其次,社会结构和生活习俗也可能被颠覆。殖民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体系,还有他们自身的社会秩序、法律法规和文化观念。原本的社会等级、权力结构可能会被打破,殖民者会扶植一批亲西方的本土精英,或者直接派遣自己的官员来管理。老百姓可能会发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习俗、甚至语言都可能受到排挤和压制。比如,殖民者可能会强行推行自己的教育制度,用殖民者的语言授课,这会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与自己的文化传承逐渐疏远。传统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甚至日常的穿着打扮,都可能被视为“落后”而受到限制或改变。那些不愿或无法适应新秩序的老百姓,可能会感受到身份认同的危机,甚至被边缘化。

再者,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会受到严重侵蚀。在殖民地,殖民者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老百姓的个人自由往往要服从于殖民者的统治和管理。他们可能会失去迁徙自由,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活动。税收可能会变得异常沉重,而且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殖民地的秩序和保障殖民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改善当地公共服务。法律体系也会偏向殖民者,当地居民在法律面前可能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公正的审判。更可怕的是,殖民者为了维持统治,可能会使用武力镇压任何反抗的声音。抗议的示威者可能会被残酷镇压,甚至可能面临监禁、流放,或者更糟糕的命运。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也可能被殖民者强占,原本的土地所有者可能沦为佃农,或者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

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精神上的创伤。一个国家沦为殖民地,意味着这个民族的主体性被剥夺。老百姓会感受到一种被统治、被蔑视的屈辱感。殖民者往往带着优越感而来,他们可能会宣扬自身的文明优越论,贬低当地的文化和人民。这种长期的精神压迫,会侵蚀老百姓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人,甚至对自己的文化感到羞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其破坏力却非常巨大,可能会影响几代人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

当然,并非所有殖民地化都带来完全的灾难,有时候殖民者也会带来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电报等,但这些建设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更有效地掠夺资源和进行管理,而不是真正为了当地人民的福祉。而殖民者带来的进步,往往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痛苦。

总而言之,国家沦为殖民地,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意味着被剥夺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他们的经济被掠夺,生活被改变,权利被限制,尊严被践踏。他们从家园的主人,变成了被统治的寄居者,过着充满不确定性和压迫的生活,其中的辛酸与苦痛,只有亲历者才能真正体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人热衷于商业利益,对纯粹的奴役兴趣不大。哈哈哈哈哈,这种说法真的是笑死人。
举个例子来说。
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食盐的专卖权,从中获取高达200%-300%的利润。1793年,仅食盐一项,公司就获利八十万英镑。而印度许多产盐地的人民却吃不上盐,只能“吃从盐地上刮出来的泥土,内地居民不得不吃从草木灰里熬成阴盐卤。”
而且,这还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项。
所以马克思说,“英国大资本像雨后春笋一样簇生而来,原始积累在不垫付一个铜板的情况下进行。”
追求高额的商业利益嘛,好像没什么不对。


更搞笑的殖民地的市场经济,殖民地城市的富裕与法制。
1813年,英国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专权,大批英国公司蜂拥进入,最典型的是英国的棉纺制品。印度人本身有棉纺织手工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代代相传的手艺,印度本土生产的棉纺织品不仅满足本国需求,还能够出口。

英国人为了打开印度市场,把从印度进口的纺织品征收的关税提高的67.5%。英国殖民者利用控制下的印度海关,只对英国对印度出口纺织品征收2%-3.5%的关税。

1813年之前,加尔各答向英国出口了200万英镑的棉布,到1830年时,不仅没有出口,反而进口了200万英镑的棉布。到1857年时,英国对印度的棉布出口是1832年的14倍。

自此开始,印度手工棉纺织市场全面破产。所以到了甘地领导印度独立的时期,他想抵制英国的产品,于是就得自己纺织。甘地就派人全国找纺车,然而全国竟没找到几架,纺织手艺也几乎消失殆尽。

不仅仅是印度的纺织行业,印度传统的造船、五金、制糖行业,也都被英国人占领。试想一下,对印度的糖征收3倍成本的关税,如果印度船只上75%以上的船员不是英国人,不让你进入伦敦,你还怎么玩?你不衰败谁衰败?

印度传统手工业的衰败导致了什么呢?原本的手工业者失去了收入来源,一部分涌入城市,沦为贫民,一部分涌入农村,成为佃农,一旦遇到灾年或者经济不景气时期就会饿殍遍地。再加上长期的侮辱、压迫,印度人对殖民者不满的土壤遍地都是。所以到1857年印度爆发兵变时,竟成了燎原之势。
而在印度繁荣起来的是什么人呢?英国资本家、工商业者在印度市场的进出口代理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办阶层。
繁荣起来的那些地方呢?是英国与印度贸易集中地,港口城市孟买和加尔各答。正所谓,富一隅而弊全国。
而为了保证这些少数的殖民枢纽,保护殖民者的利益,保护殖民这的走狗——买办阶层,所以英国人设置了完善的法制系统。


最后问一句:


您是权贵吗?


是。

受本屌丝一拜。

不是。

那你高潮个什么劲啊。

user avatar

意味着慢性自杀。

在伪满洲国,日本人的大米是必需品,中国人吃大米就是“经济犯”。

平民百姓就不用说了,从糙米碎米变成了有沙子的豆饼渣。配给的“平价粮”根本做不到平价不说,按时都是难题。还有变质腐烂的问题,好不好吃尚在其次,吃完可能中毒。

按照日伪政权的标准吃饭生活,无异于慢性自杀。


徐渐久是伪满洲国的铁岭市市长,因为对天照大神不满以及对吃不上大米发了几句牢骚,被判了刑,实际被处死了。


伪《治安法》中规定:“如对建国神社有不敬者,要判处一至七年的徒刑”。


一介政府官员尚且说死就死,平民百姓便是草芥一般。


于敏十二三岁在天津上学,那时天津已经沦陷。

于敏刚学会自行车,正要去同学家玩,迎面一个日本人开车过来,想要撞死他,幸亏于敏躲得及时才活了下来。

于敏说,这要是小城市,我可能就不在了。

后来于敏努力学习,成了中国氢弹之父。


@王陶陶 说:

法治完善,财产权、言论权、人生安全都能得到最大保障。

我不知道在伪满洲国,在日占地区,这句话是否适用?

一个人说几句天照大神的牢骚话就要处死,言论权何在?

一个人吃变质腐烂食物,人生安全如何保证?

一个人被日本人杀死算白死,法治从何说起?

一个人房子说烧就烧,财产又算什么?


我已经洗耳恭听,准备听听王大师对此的看法。

要是王大师说日本人的侵略殖民不算殖民,那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只有像日不落帝国那样春风化雨才叫殖民的楷模啊。

user avatar
「要亡国还是亡给英国人,日本鬼子最坏了。」云志说。
蕊秋笑了起来。「你这种话可不气死人,要亡国还情愿亡给谁。」
云志又道:「印度鬼子可怜咧,亡国奴咧!」

张爱玲的《小团圆》我只读过一次,但是这段话我这么多年一直记忆深刻。沦陷区的小布尔乔亚们最热衷思考的,就是要去香港做英国人的亡国奴,还是留在上海做日本人的亡国奴。

「咦,日本人整天拿着武士刀吓人捣怪的,我还是去租界里做法国亡国奴好咧,越南巡捕打人轻一点。」

简单用一句话回答题主,国家沦为殖民地,就意味着普通老百姓都要做「亡国奴」。

「亡国奴」这个词就很好理解了,亡国,你就要做奴隶。一些欧美国家的人在quora上问「做亡国奴是怎样的体验?」我比较能理解,毕竟人家没做过亡国奴,不知道什么体验。

中国人问这问题就不大应该了,七十多年前咱们的爷爷辈还在做日本的亡国奴,二十多年前香港还在英国人手里,这么深刻的体验,难道不记疼的嘛?

做英国的亡国奴比做日本的好?看过《追龙》、《叶问2》、《金钱帝国》等这类反映英据香港时代的电影你就知道,一个从英国来的社会闲杂,到了香港做警司就可以做土皇帝,什么华人探长?什么三合会叔父?一警棍就给打出翔。

五亿探长雷洛,牛逼吹的震天响,收来的保护费大头不还是给英国佬?「英国祖家」兔死狗烹的时候不还是得举家跑路?

不要对殖民者抱任何浪漫主义幻想,英式绅士殖民、法式浪漫殖民、日式共荣殖民、美式民主殖民,都是为了把你当鱼肉宰割。

的确有雷洛这种亡国奴里的佼佼者,能和殖民者一起鱼肉百姓,但我请你相信,大概率上殖民代理人的名额轮不到你。

想在这片土地上好好活着,就尝试着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吧。

user avatar

不关注战争期间的情况啊,有例子,国内的。

1931年春,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交给中村震太郎一项特殊任务:化装潜入海拉尔、洮南地区,搜集兴安屯垦区军事情报;调查日军在横切满蒙时,在宿营、给养、供水以及交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情况;秘密联络当地亲日蒙古王公,准备策应日军进占。

1931年4月1日,与日本浪人合资经营长农稻田公司的经理、汉奸郝永德,骗取吉林省长春县西北约30公里的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土地500垧,转租给李升薰等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请注意,1910年韩国已经被日本吞并,这些朝鲜人按照国籍是日本人,且他们接受日本人的安排指挥。

这些日本朝鲜人截流筑坝,占用当地农民土地,开掘了由马家哨口至姜家窝堡止长达20里的水渠。导致当地53户农民40馀垧熟地断水。

5月20日,马家哨口200余受害农民呈请当地政府制止。

6月5日,中村震太郎以“日本帝国东京农业学会会员 ”的名义,从洮南来到齐齐哈尔进行所谓土壤学调查。中村震太郎同井杉延太郎(退役的关东军骑兵曹长,精通骑术,中村的助手)、一名白俄翻译、一名向导,一行4人骑马上路。他们离开齐齐哈尔,先是经昂昂溪、免渡河,西行至海拉尔,然后又途径伊列克得南下,翻过索伦山,直奔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准备与在洮南接应的另一名特务片仓衷会合。

6月7日,长春县政府派人前往劝告朝鲜农民停工。据吉林省政府第1273号《指令》批示:朝侨未经我当局允许,擅入农村,有背公约,令县公署派员同公安警察,往劝止,令朝侨出境。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立即派遣日本警察到现场“保护‘朝鲜人’”。

6月25日晨,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一营三连哨兵发现中村震太郎4人,随后中国驻军将其抓获,并查获其绘制填写的记载有中国驻军兵力分布情况、装备配置情况的表册以及详细地图。当时,东北军主力在关内,关外空虚。

6月26日,经审讯,井杉延太郎招供。因日本拥有治外法权,处置问题陷入僵局。经会议讨论,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决定依据国际法处置。

6月27日零点30分,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依照国际法枪毙了4名日本间谍。当日,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团长关玉衡(1920年进入东北讲武堂。张学良是1919年入学、1920年毕业。关玉衡的父亲关福绵是当时吉林省议员)向驻洮南府兴安屯垦区公署代理督办高仁绂报告事件经过。当日,兴安屯垦区公署以快邮代电的形式,向正在北平的张学良汇报。张学良指示做好保密。

7月1日,因事件拖延而无法灌溉农田导致持续受害的数百名受害中国农民,自发填平引水渠一段。

7月2日,中国农民继续平渠。日警开枪打死中国农民数人,伤数十人,逮捕刑罚10余人。

7月3日至9日,日本通过报纸舆论煽动仇华情绪,诈称万宝山事件导致数百朝鲜人被杀,由此在日本平壤、汉城、仁川等地掀起排华暴行,杀害华侨109人,伤160余人。

7月7日,日本政府就此召开内阁会议,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7月15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在沈阳与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交涉,提出保护日本人财产安全、赔偿日本损失、日本朝鲜人在吉林可以自由居住等条件。

8月17日,日本陆军发表《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声明》,声称这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

9月13日,东北军宪兵司令陈兴亚奉张学良命令,带领宪兵20人前往兴安屯垦区调查。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秘密派人将关玉衡团长接到沈阳保护起来,对外宣称已将屯垦三团团长关玉衡逮捕。

9月17日,关玉衡拿出中村等四名间谍活动的全部书证和物证,与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对质。同日,日本公使重光葵发表声明,说“盛传日本军队有动员计划说,全系无稽之谈”。

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

这就是非战时、半殖民地时代中国普通老百姓以及中国军人面临的形势。

你要做农民,你的地连水都通不了,而且还随便被人杀,杀了以后还要说是你杀人。你要做军人,你连按照国际法杀个间谍都要偷偷摸摸地杀,不然被人知道了都要被别人倒打一耙。

那么彻底变成殖民地以后呢?

1940年,日本台湾当局发布改姓名法,命令台湾中国人更改姓名为日本姓名。当时台湾唯一的中国人自营的报纸《台湾新民报》也被强令关闭了所有汉字专栏。日本当局并强令《台湾新民报》编辑、台湾民众党发起人黄周,更改日本姓氏做“示范”。黄周被迫改名为“吾黄周也”,也就是“我是黄周”。李登辉这样的人则彻底改名,叫“岩里政男”。

1943年3月30日,伪满兴农部、治安部制定《饭用米谷配给要纲》,实行粮食配给。明确规定,甲类粮(细粮),大米、面粉,黄豆,只供给日本人。日籍朝鲜人,可以吃混入大米的小米饭。乙类(粗粮),高粱米或玉米面、杂豆,供给中国人。发现中国人食用大米、白面,就逮捕入狱做劳工,成为“经济犯”。以前听电台,有老人就讲到东北居民为了让小孩子长个,偷着给孩子吃大米,结果孩子“偶然”被日本人打死,死的时候吐出了大米,日本军警就开始搜捕经济犯,父母看着孩子尸体躺在大街上硬是不敢收尸。对,打死孩子完全是个偶然,只是碰巧打死了个经济犯。

古人有句话,穷不过三代。现在有网友解读说,原因不是因为穷人家翻身了,而是穷人家穷上三代就绝嗣了。那么国家沦为殖民地也是一样的。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用不了几代就要绝嗣了。


附带说一下关玉衡的事。

九一八事变后,关玉衡向张学良表示,由于中村事件影响了全局。对此,张学良当即回应,当时不只爆发了中村事件,当时爆发了60余起外交事件。考察当时形势我们也知道,当时中村事件中国方面证据确凿、完全占理。蒋介石和张学良在处理九一八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时,也采取的是不扩大方针,蒋介石一再要求张学良不扩大。张学良此前曾经在蒋介石的怂恿下对苏强硬、扩大事端,结果被蒋介石卖了,这一次也就接受了蒋介石的建议。按照这一方针,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继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

东北沦陷后,关玉衡组织抗日义勇军接连进攻通辽、辽源。

1935年,关玉衡所部抗日义勇军被蒋介石麾下刘汝明部缴械。随后,何应钦签订《何梅协定》、出卖河北权益,被世人指为汉奸。为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宣称关玉衡才是九一八事变罪魁祸首。关玉衡就此事与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交涉,后被逮捕。经爱国团体营救出狱,期间其妻病逝。关玉衡决心抗日到底,于是将自己的孩子全部送去北平香山慈幼院(今立新学校,现已于2010年成为海淀区首批示范高中校),并于1936年初前往西安寻找张学良。何应钦这样的人,手里往往没有直接的血债,但是其实他们的血债最多。

193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横山县长的关玉衡因为亲共被国民党撤职。1949年,关玉衡回到东北,后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团赴北京参观(关玉衡是满族人)。1965年去世。

user avatar

刚果可以很好说明。

今日地处非洲中部的刚果共和国,曾在历史上作为刚果自由邦,是彼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他通过强迫当地人充当劳力来攫取这块土地的财富。在其治下,蓄意屠杀、滥施惩罚和对民众的压榨导致了约200万至1500万刚果人的丧命。

在利奥波德二世统治下的比属刚果,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奴隶要是不听话就直接砍手。所以在当时的比利时殖民下的刚果,街头随处可见断手之人,这其中有老人,有妇女,有小孩,比比皆是。如果一个奴隶犯错或者完不成工作的话,不单要砍他的手,还要砍他妻子的手,砍他小孩的手。

顺便一提,比利时对刚果多年的殖民没对刚果做出任何的建设,造成独立之后的刚果没有任何发展的基础,没有有经验的刚果人管理者和公务员。整个国家一千四百万人口中只有16个大学毕业生和136个高中毕业生。没有本地人医生、教师或者军官。却有大量无法劳作的残疾人的。现在如今的刚果依旧在地狱中挣扎。

所以国家沦为殖民地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对刚果人民来说是坠入地狱,世代不得超生。


顺便提一下比利时的另一个殖民的,卢旺达吧。

卢旺达一个靠大屠杀闻名世界的国家。关于卢旺达大屠杀有多恐怖这我想里就不用再说了。

关键在于这次屠杀的前因,关于屠杀者胡图族和被屠杀者图西族,图西族和胡图族是两个非常相近的两个民族,拥有同一种语音同一种文化,在过去,图西族是牧民。他们是占人口少数。然而,最上层统治者是图西人。他们有一种通过交易牛来保持不同群体之间的和平的系统。 富裕的人(通常是图西族)把牛借给穷人(通常是胡图人)。作为回报,他们获得胡图人的劳动,忠诚和政治支持。两族间虽然有阶级分化,但还没有大的仇恨,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在卢旺达建立殖民统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比利时殖民者的到来,欧洲殖民者以科学的名义把所谓的“种族优劣论”带到非洲,带到了卢旺达。殖民者认为图西族人比胡图族人“智力水平更高”,比胡图族人更接近于“欧洲人”。殖民者把传统的社会阶层分化变成了类似于种族隔离的社会管理系统。种族身份被印在身份证上,图西族人在社会中渐渐享有更多的特权,胡图族人则受到更深的压迫,种族仇恨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

比利时人理由图西族统治者卢旺达(当然图西族也享受着特权),但当比利时无力控制卢旺达时,他们把却政权给了胡图族,被压迫多年突然得到权力的胡图族与以及失去权力庇护的图西族间会发生什么大家都能想得到。殖民者种下的仇恨瞬间爆发。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000以上,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

即使这样相比刚果卢旺达也是幸运的,之后图西族迅速反击夺回了政权,新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发行新币、使卢朗贬值70%,并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改革税收制度、私有化等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经济逐年增长,国家重建初见成效,经济已超过战前(1990年)水平,为消除大屠杀带来的民族隔阂,增强国家凝聚力,政府倡导民族和解,不再区分民族,统一称为卢旺达人。相比无望的刚果,卢旺达至少还有一些有管理经验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家沦为殖民地,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绝不仅仅是政治版图上的一条线被改写,更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生活方式、尊严和未来的经历。这种改变,往往是深刻而残酷的。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经济上的剥削。殖民者来到的首要目的往往是资源掠夺和市场扩张。这意味着,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成果,不再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原本为.............
  • 回答
    沙皇俄国,作为那个时代罕见的、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国家,科技水平相对西方列强确实显得落后。按理说,在19世纪和20世纪,全球殖民浪潮汹涌,欧洲列强蜂拥瓜分弱小国家,沙俄这样的“病大象”似乎是最好的猎物。然而,历史的走向却截然不同,它不仅没有被殖民,反而一路向东、向南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时间回溯到19世纪中叶,那时,许多亚洲国家都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不少国家因此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泥沼。然而,日本却成功地避免了这一命运,并开启了明治维新的现代化进程。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日本的国家认同和中央.............
  • 回答
    话说当年,五国联军气势汹汹地围攻齐国,这场战争对齐国来说,可真是伤筋动骨,一蹶不振。首先,这场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就不同寻常。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韩国、赵国、魏国、燕国、宋国,五国一同发力,目标直指齐国的都城。齐国虽然也曾强盛,但面对如此庞大的联盟,即便是有所抵抗,也难以全身而退。战争带来的直接损失是巨.............
  • 回答
    关于日本未来是否会沦为一个“失败国家”(Failed State),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避免简单化的结论,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失败国家”这个概念。通常意义上,“失败国家”指的是一个国家由于其无力或不愿意承担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前许多人对美国未来走向的担忧。要说美国会不会因为疫情持续多年而沦为“二流国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主观判断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二流国家”在这里大概是什么意思。如果指的是在国际影响力、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相比于顶尖国家出现显著.............
  • 回答
    男篮会不会沦为国足?这个问题,最近这些年,确实让不少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寝食难安。看着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尤其是和当年亚洲霸主的地位相比,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沉甸甸的问号。要说是不是会“沦为”国足那样,这话说得有点重,但也反映了大家对中国篮球现状的担忧。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好好聊聊。一、.............
  • 回答
    哪吒、姜子牙、济公:国漫的“神”话,还是“换皮”的宿命?最近几年,国漫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接连几部以经典神话人物为蓝本的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济公之降龙降世》等,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这股“神话复兴”的热潮,让许多观众看到了国漫崛起的希望,但也隐隐透起一股担忧:当IP被反复挖.............
  • 回答
    韩国特务出生入死,却沦为政争工具的悲哀,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出生入死”的现实:首先,我们要明白,特务这个职业本身就充满了极端风险。他们往往活跃在敌对势力腹地,从事着最隐秘、最危险的任务。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他们可能需要: 伪装身份,潜伏敌营: 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
  • 回答
    “日本沦落成三流国家”这个说法,与其说是一种客观的论断,不如说是一种笼罩在特定时期和特定视角下的情绪表达。要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剥开表面的标签,深入日本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看看事实究竟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经济过去几十年确实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奇迹”到“失去的十年”.............
  • 回答
    国内的女权议题,如同一个多棱镜,折射出社会变迁、文化碰撞以及个体经验的复杂交织。关于“一步步沦为田园女权”的说法,以及女性是否还是弱势群体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对“女权”概念的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群体的真实经历。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耐心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从争取权益到“田园女.............
  • 回答
    秦国在春秋时期确实曾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与晋、楚、齐并列为“春秋四强”。然而,当战国的大幕拉开,秦国似乎一度从舞台中央滑落,沦为了二流国家,这背后的原因值得细细道来。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春秋与战国时期,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挑战是截然不同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虽然激烈,但周天子的名义和礼乐制.............
  • 回答
    本田圭佑“毒舌”国足:一句“亚洲四流”,搅动中国足球的一池春水日本足球名宿本田圭佑的一番话,如同投入中国足球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甚至可以说是惊涛骇浪。当“中国队比预想中还要弱,他们恐怕已经沦为亚洲四流球队”这样直白甚至略带刺耳的评价从一位曾是亚洲顶尖球员、且对亚洲足球有着深刻理解的外.............
  • 回答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这几年间,中国政府未能对东北进行有效反攻,任由国土沦丧,这背后是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因素。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以及中国自身的战略考量和现实困境。一、 实力差距悬殊:东北人民的血泪控诉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本关东军不过区区数万人,而中国东北驻军,包括东.............
  • 回答
    国共内战期间,延安,这个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圣地,最终在1947年3月被国民党胡宗南的军队占领。这件事本身,对于中共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挫折,也让国民党方面一度士气大振,认为这是“剿共”的决定性胜利。然而,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讽刺和戏剧性,延安的沦陷背后,确实也隐藏着一些令人玩味的“打脸”时刻,虽然它.............
  • 回答
    明朝哈密卫的失陷,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单一因素造成。细究其根源,吐鲁番汗国最终能够蚕食并最终占领哈密卫,是明朝自身战略失误、内部衰败以及西域局势演变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明朝对哈密的战略定位模糊与后勤支持的乏力,是其走向衰落的根本性问题。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边疆,设置了哈密卫,其战略意义主要体.............
  • 回答
    国家对鹤岗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是否能够实现振兴,取决于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经济转型能力以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以下从政策背景、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家政策框架下的可能性1. 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 中国自2000年起启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将鹤岗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 回答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开展网络安全审查事件,是中国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领域的重要举措,涉及多方面的政策背景、行业影响及国际关注。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 1. 审查的背景与原因 数据安全风险: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其用户数据涵盖海量位置信息、行程记录、支付行为等敏感内容.............
  • 回答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回应关于“停发游戏版号”的传闻时,明确表示“申请仍在接收”,这一表态释放了多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以下从政策动向、行业影响、监管逻辑和未来趋势等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政策层面:并非全面暂停,而是动态调整1. 审批流程未完全停止 官方明确“申请仍在接收”,说明游戏公司仍可提交版号.............
  • 回答
    国家部委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并且会随着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总的来说,国家部委倾向于招录那些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综合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 一、 政治素质与思想觉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