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好像类似的关于分子系统学的问题之前已经回答了不少了。
这个回答和同问题下的其它答案应该能回答你的前半部分问题。
然后一些植物里面比较颠覆性的结论:
石松类从蕨类里面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门,位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
杉科被移入柏科。成为柏科的一些基部分支。
互叶梅(Amborella trichopoda)是所有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也是被子植物中唯一的单种目。
原来属于禾本目的排水草(Trithuria)被移入基部被子植物类群睡莲目。
单子叶植物里薯蓣目(Dioscoreales)和露兜树目(Pandanales)的建立。
百合目(Liliales)和天门冬目(Asparagales)的推倒重建。
莲科从睡莲身边拉走被划到山龙眼目。
玄参科的肢解。大量属被划到车前科、母草科。地黄属(Rehmannia)被归于列当科。
当然分子系统学最得力的领域是解决各种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的归属。这些植物演化得面目全非,形态特征还往往极度退化,传统形态分类学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各种缺乏形态特征的单细胞生物的分类也极度依赖于分子系统学。比如以前的藻类、原生生物都是一锅大乱炖的概念,现在逐渐能够将它们拉扯开来,归入相应的类群。
动物的话我知道的是食虫目的拆分。
鲸类的最近缘类群是河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大众想要了解生物分类的最新进展其实维基百科就已经够用了。。。真的更新得很快。
然后分子系统学的教材的话,中文的好像就知道一本:黄原写的《分子系统发生学》
英文的话:《Tree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 to Phylogenetic Biology》这本非常适合入门,特别侧重于思想的介绍,没有太多繁冗的技术细节和高深的数学。2013年出的,时效性也很强。
进阶一点可以看Masatoshi Nei和Sudhir Kumar的《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s》,对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要求要高些。
然后是杨子恒老师的经典著作《Molecular Evoluti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偏重于统计学和计算机编程实操,背景要求也很高。
《The Phylogenetic Handboo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Hypothesis Testing》这本偏重于应用,有很多谱系学软件使用的手把手教程和介绍,适合于需要进行应用的专业人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