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一饭店为避免浪费,按性别分类推出 「女版盒饭」,是否合理?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回答
天津一家饭店为“杜绝食物浪费”,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女版盒饭”。这消息一出,立马在网络上激起了千层浪,有人拍手称赞,有人嗤之以鼻,还有人更是直接质疑其合理性与潜在的负面影响。咱们不妨就事论事,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首先,我们得承认饭店的初衷是好的。如今提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这绝对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如果通过科学的份量和搭配,能让大家吃得刚好,不至于剩饭剩菜,这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按性别分类”这个切入点,就有点微妙了。

“女版盒饭”合理吗?我们先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生理需求角度看: 确实,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食量和营养需求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个体差异,而不是绝对的性别差异。很多女性食量比某些男性还要大,而一些男性可能因为健康原因或者生活习惯,食量并不大。把所有女性一概而论,推出“女版盒饭”,似乎是基于一种比较刻板的性别印象。难道就没人想过,一份正常的盒饭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份量是刚刚好的,而“女版盒饭”反倒显得不够吃?反过来,难道就没男性食量小,需要更少份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忽略了更多元化的个体需求?

从性别刻板印象角度看: 这里面很可能隐藏着一种“女性就应该吃得少”、“女性应该娇小玲珑”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在很多时候会给女性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束缚。推出“女版盒饭”,是不是在无形中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我们常说要打破性别壁垒,鼓励个性发展,这种做法似乎与这个方向背道而驰。

从实际操作角度看: 如何界定“女版”?是只看性别标识吗?万一有人买了“女版”但吃不饱怎么办?或者有男性因为个人原因想吃小份量,是不是就不能点“女版盒饭”了?这种分类带来的潜在困扰和不便,也是需要考虑的。

从营销策略角度看: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通过制造话题,增加曝光度。但这种话题性,是否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还是对消费者某些特征的简单粗暴的标签化,这就值得商榷了。

那么,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细细道来:

1. 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造成不适感: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感受到的影响。很多女性可能觉得被“小看”了,或者觉得自己的食量被预设了,这会引起反感和不适。甚至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歧视,因为“男版盒饭”通常意味着更大的份量,而“女版”则被认为是“缩水版”。

2. 误导消费者,忽略个体差异: 如前所述,这种分类方式忽视了消费者个体食量和需求的巨大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大份量食物的女性,却因为“女版”标签而犹豫或选择不足,反而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浪费——未满足的需求。同时,也可能让一些原本想选择更少份量的男性,因为没有“男版”选项,反而点了份量过大的盒饭。

3. 引发性别对立和争议: 这种做法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于性别平等、刻板印象和消费歧视的讨论。即便饭店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一刀切”的分类方式,很容易被解读为不尊重女性,或者是在制造不必要的性别对立,让本应积极的节约话题变得乌烟瘴气。

4. 对其他餐饮业的示范效应: 如果这种做法被认为是成功的,其他餐饮企业可能会效仿。这将可能导致一种“标签化”的餐饮趋势,围绕各种人群推出各种“定制化”套餐,但如果这些定制化建立在粗暴的群体划分和刻板印象之上,那对整个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并非好事。

5. 影响饭店自身形象: 虽然有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创新,但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其潜在的性别歧视或刻板印象,对这家饭店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其口碑和生意。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价值观的时代,这种做法的风险不小。

换个角度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避免浪费”又不冒犯消费者呢?

提供不同份量的选择: 比如,提供“小份”、“标准份”、“大份”等选项,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食量自主选择。这样既能满足不同食量需求的人,又能避免了性别标签带来的问题。
优化菜品搭配和分量设计: 精心设计菜品的份量和搭配,让每一份盒饭都显得充实而合理。比如,增加一些素菜的比例,或者设计一些可以自由组合的配菜,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食量来调整。
提倡理性消费,而非强制分类: 通过宣传和引导,让消费者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吃多少点多少”,理性消费。可以给打包餐盒的消费者一些小奖励,或者设置“光盘行动”的奖励机制。
关注个体需求,而非群体标签: 餐饮服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其简单粗暴地按性别分类,不如花更多心思去理解不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

总而言之,天津这家饭店的“女版盒饭”,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按性别分类”这一方法,却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也很容易触碰到社会敏感的神经。在提倡节约的当下,创新服务值得鼓励,但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个体差异、避免性别刻板印象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否则就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得不偿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目张胆的缺斤短两行为

user avatar

合理,但饭菜少了,价格也要低一些才行。每年确实浪费的粮食很多。

user avatar

我赞同餐厅给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规格盒饭,以达到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目的。

但很反感把小份盒饭叫做女生盒饭的行为。

我最近健身要少吃碳水,所以选择小份盒饭,这跟性别有关系吗?

我今天胃口不好,吃小份就够了,又跟性别有什么关系?

胃口大的一定是男性吗?胃口小的一定是女性吗?

本来很好很正能量的一事,被某些性别癌晚期患者搞的乌烟瘴气。

哗众取宠,我气。

以及,小份盒饭请按小份收钱。

user avatar

如果我在他们家对面开一家餐厅,定食的量是他们家女性标准,但是端着空盘子过来找我,可加菜加饭,加到他们家男性标准。

售价比他们家便宜一丢丢。

主打少油盐健康美容轻体餐。


你们觉得我这个思路能不能干翻她?


user avatar

毕竟这是有“成功”先例的。

还记得援助武汉医疗队的某个后勤吗。

餐食分男女版,女版没有水果酸奶,几乎无荤。男版相反。

我没恶意,我是说粗暴划分和生殖器无关的任何东西的人,都是xx。

user avatar

缺斤短两升级到道德绑架的地步了。

我们村玉米今年长势不好,亩产可能减收两成,您来给运作运作,让粮商按“女版玉米”给收购了呗。


以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理解太肤浅了。

我以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你不让干我偷偷干”。。。

现在,居然,倡导“节约粮食”的口号都能明目张胆拿来给盒饭涨价站台了。

指鹿为马倒行逆施也就这样吧。

此时拳拳都是我的好队友,请你们好好锤他。

user avatar

三个点:


一、新闻背景

利用新闻发布时间检索,关于「女版盒饭」最早的报道可以追溯到8月23日[1]

当日,《今晚报》在一篇题为《别浪费!双峰道一饭店推出“男女版”盒饭 》的报道中提到:

记者今天从市餐饮协会了解到,位于双峰道的一家饭店给盒饭按性别进行分类。

同样在报道中,天津市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屈慧敏对该做法大力支持:

市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屈慧敏认为,给盒饭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饭量自由选择,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值得餐饮企业推广


引发热议后,天津市餐饮协会第一时间辟谣:

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家津表示,“男版盒饭”和“女版盒饭”的制定是以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下属的分支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出现的,目的是避免粮食浪费,但“女版盒饭”推出的时候并没有向协会汇报。李家津表示,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对于饮食从来没有提倡过性别分类,“吃饭面前人人平等”,“男版盒饭”、“女版盒饭”的推出,是市场化行为。[2]


而回过头来看,前报道提到的饭店店主不是别人,正是以市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身份为该做法背书的屈慧敏本人。

屈慧敏还称,推出“女版盒饭”的餐饮店是她名下的饭店三尺余家宴[3]

按照天眼查检索结果显示,屈慧敏对天津三尺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股占八成[4]


综合前述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本案看似是一家饭店的自主行为引发热议,实质完全是一个公权私用、利用社会职务假借行业协会为个人经营行为背书却惨遭「翻车」的「事故」。

屈本想利用自己市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的身份,结合时下节俭热点营销名下餐厅,却因为手段过激有悖社会观念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行为实质

新闻中饭店的经营者屈慧敏在采访中说道:

“男女版盒饭”的价格一致,均为15元,女版盒饭餐品内容为两荤一素,男版盒饭餐品内容为两荤两素。

按屈自述,「女版盒饭」减少的不仅减少了米饭,还减少了菜量(少一个素菜),且这种减少并不会降低盒饭的售价

如果说推出女性专属套餐只是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那新闻报道中的「女版盒饭」则毫无疑问是一种歧视——支付同样的价款,只是因为性别不同,得到的商品服务就大相迥异,因为购餐者是女性,配餐就减少一个素菜、总量减少20%。

「女版盒饭」的背后是女性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三、照例讲一段私货

为了答案正常显示,删除私货。



以上。

参考

  1. ^ 新闻报道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20-08-23/doc-iivhuipp0248004.shtml
  2. ^ 新闻报道链接:https://dy.163.com/article/FKVC7M3E0530I1ON.html?referFrom=bing
  3. ^ 新闻报道链接:https://www.sohu.com/a/414901927_120640988
  4. ^ 天眼查检索信息页: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991374225
user avatar

这事儿根本没有头。

你是女孩子,饭量小,卖给你删减版的盒饭。

你个头不够一米八,看上去不够能吃,对不起,给你少两勺菜。

你肌肉太少,肯定饭量也不多,不好意思,你的菜也得减。

你年纪太大,超过35岁,饭菜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你年纪太小,还不够20,不需要吃那么多菜。

你户籍是南方的,南方人吃菜少,北方人两荤两素,你两荤一素就够了。

……

如果年龄、身高、体重、户籍……不该成为决定盒饭大小的原因。

显而易见,性别也不该是。

user avatar

这个不是性别歧视的问题,是资本家不要脸的问题。

天津市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屈慧敏表示,“男女版盒饭”的价格一致,均为15元,女版盒饭餐品内容为两荤一素,男版盒饭餐品内容为两荤两素
屈慧敏称,推出“女版盒饭”的餐饮店是她名下的饭店。“男女版盒饭”是节约粮食的可行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消费者也都对这一举动表示赞同”。

我觉得可以推爱国版盒饭,价格和“男女版盒饭”的价格一致,饭给100克,光给1个素就行了,又爱国又减肥又节约粮食。

今年资本家的不要脸程度和美股一样不断创新高啊,你都不知道顶在哪里

user avatar

女版盒饭得女版价格而且顾客有选择决定权才合理

不然就是缺斤短两的奸商

user avatar

要是价钱一样,份量少一点,但是多给个小菜,那也说得过去。

但是店家他没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