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具有介值性的函数是否一定存在原函数?

回答
一个具有介值性的函数,是否就一定存在原函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数学中一个经典而深刻的讨论。简单来说,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两个概念:

介值性(Intermediate Value Property, IVP):一个函数 $f$ 如果在区间 $[a, b]$ 上,对于任意 $y$ 介于 $f(a)$ 和 $f(b)$ 之间(不妨设 $f(a) < f(b)$,那么 $f(a) < y < f(b)$),都存在一点 $c in (a, b)$,使得 $f(c) = y$。
这个性质听起来非常像我们熟悉的介值定理(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IVT)。介值定理通常是说,对于一个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的函数,它就一定具有介值性。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仅仅具有介值性,而不一定连续。

原函数(Antiderivative):一个函数 $F$ 称为函数 $f$ 的原函数,如果 $F'(x) = f(x)$ 对定义域内的所有 $x$ 都成立。

现在,我们来看核心问题:是不是所有具有介值性的函数都一定有原函数?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原函数的概念和介值性的联系。

1. 原函数的“连续性”:
如果一个函数 $f$ 存在原函数 $F$,那么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我们知道 $F$ 是可导的。而可导的函数一定是连续的。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函数 $f$ 存在原函数,那么这个函数 $f$ 本身一定是一个连续函数的导数。

2. 导数的性质:
数学家们已经证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任何可导函数的导数,无论导数本身是否连续,都一定具有介值性(Intermediate Value Property)。
这个结论被称为达布定理(Darboux's Theorem),有时也称为导数的介值定理。它告诉我们,如果 $f$ 是某个区间上的可导函数,那么 $f$ 就具有介值性。
这似乎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如果导数有介值性,那是不是有介值性的函数就是导数呢?

关键点就在于“导数”这个身份本身。 达布定理说的是:如果一个函数是某个可导函数的导数,那么它就具有介值性。 但它并没有说:任何具有介值性的函数,就一定是某个可导函数的导数。

3. 反例的寻找:
我们要找的,就是一个具有介值性,但是不具有“导数”的某些关键性质的函数。而这个关键性质,就是不连续。

如果一个函数 $f$ 存在原函数 $F$,那么 $f$ 必然是 $F$ 的导数。而我们知道,可导必连续。因此,$F$ 是连续的,但 $f$ (也就是 $F'$ ) 不一定连续。

现在,我们需要构造一个函数,它具有介值性,但是不连续,并且不是任何函数的导数。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Volterra函数(或称Volterra集合),但那个构造起来非常复杂,涉及到了稠集和不可数集。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稍微简化但仍然能说明问题的构造。

我们设法构造一个函数 $f$,它在某一点的不连续性“足够剧烈”,以至于它无法成为任何函数的导数。

让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函数 $f(x)$:
在大部分区间上,我们希望它有介值性,并且最好是“看起来”有原函数。
但是,我们需要在某个点引入一个“怪异”的不连续性。

考虑一个函数,它在 $x=0$ 处的值被“拉开”了,而其他地方则相对“平滑”。
例如,考虑函数 $f(x)$ 定义如下:

$$
f(x) =
egin{cases}
sin(1/x) & ext{if } x eq 0 \
0 & ext{if } x = 0
end{cases}
$$

这个函数在 $x=0$ 处是不连续的。但它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具有介值性但不存在原函数”的例子,因为这个函数在 $x eq 0$ 时是可导的,而我们无法直接判断它在 $x=0$ 处的导数是否“存在”以及它是否满足介值性。更重要的是,这个函数可以有一个原函数!例如,可以证明 $int sin(1/x) dx$ 是存在的(虽然表达形式复杂)。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那些“怪异”的不连续点。

我们需要一个函数 $f$,它在某个点 $x_0$ 处,尽管满足了介值性的定义,但却无法“连接”到它左右两侧的值。

一个著名的反例是由 Camille Jordan (也就是 Jordan 曲线定理的 Jordan)提出的。这个例子非常巧妙,它构造了一个函数,在某些点上存在“跳跃”,但是总体上仍然满足介值性,并且通过积分得到的“原函数”在这些跳跃点上是不可导的。

更明确地来说,我们所寻找的函数 $f$ 必须满足:
1. 对于任意区间 $[a, b]$,如果 $y$ 在 $f(a)$ 和 $f(b)$ 之间,则存在 $c in (a, b)$ 使得 $f(c) = y$。
2. 不存在一个函数 $F$ 使得 $F'(x) = f(x)$ 在定义域内恒成立。

为什么不能存在原函数?
如果 $F'(x) = f(x)$,那么 $F$ 必须是连续的。而我们知道,导函数(也就是 $f$)即使不连续,也必须满足介值性(达布定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所有具有介值性的函数都能被表示成某个连续函数的导数。

反例的核心思路:
反例往往是在某个点“打破”了导数的“良好行为”。它构造一个函数 $f$,使得 $f$ 具有介值性,但 $f$ 在某个点的不连续性是如此“尖锐”或“奇怪”,以至于找不到一个光滑的(可导的)函数 $F$ 能够“对齐” $f$ 的值。

一个可以被提及的,虽然不如 Volterra 函数那么“极端”,但能够说明问题的函数类型是:
考虑函数 $f(x)$ 在 $x=0$ 处定义为 $f(0) = 0$。
然后在 $x eq 0$ 的地方,我们让 $f(x)$ 表现得“不好”。
例如,考虑定义在 $mathbb{R}$ 上的函数 $f$:
$$
f(x) =
egin{cases}
x^2 sin(1/x) & ext{if } x eq 0 \
0 & ext{if } x = 0
end{cases}
$$
这个函数在 $x=0$ 处是可导的,并且 $f'(0) = 0$。但是, $f'(x)$ 在 $x=0$ 处是不连续的,并且 $f'(x)$ 也没有介值性(因为它在0附近振荡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恰恰说明了可导性是导出介值性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介值性,但是“不像是”导数的函数。

正面的反例:
确实存在这样的函数。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 G. Darboux 在1875年构造的。
让我们尝试描述这个构造的“精神”:
假设我们有一个区间,比如 $[1, 1]$。
我们定义 $f(0) = 0$。
然后,我们在 $(0, 1]$ 和 $[1, 0)$ 上构造一些“有规律”但有间断的函数段。
一个更直观的构造(虽然实现起来比理论描述复杂)是这样的:
设 $f(0) = 0$。
在 $(0, 1]$ 上,我们定义 $f(x) = x$。
在 $[1, 0)$ 上,我们定义 $f(x) = x$。
这看起来太简单了,它就是一个直线,肯定有原函数。

问题出在我们如何“连接”或“不连接”这些段。

反例的构造思路(简化理解):
想象在 $x=0$ 处,函数 $f(x)$ 有一个“洞”,或者说它在 $x=0$ 处的定义值,无法通过附近的函数值“连接”起来,但从整体上看,它又满足了介值性。

具体的反例(虽然构造细节需要更严谨的数学分析):
考虑定义在 $[1, 1]$ 上的函数 $f$:
令 $f(0) = 1/2$。
然后在 $(0, 1]$ 上,我们定义 $f(x) = x$。
在 $[1, 0)$ 上,我们定义 $f(x) = 1 x$。

让我们检查这个函数的性质:
在 $(0, 1]$ 上:$f(x) = x$。值域是 $(0, 1]$。
在 $[1, 0)$ 上:$f(x) = 1x$。当 $x o 0^$ 时,$f(x) o 1$。当 $x=1$ 时,$f(x) = 2$。值域是 $(1, 2]$。
在 $x=0$ 处:$f(0) = 1/2$。

这个函数是不连续的。
我们来看看它的介值性:
考虑区间 $[0, 1]$。$f(0) = 1/2$, $f(1) = 1$。对于任意 $y in (1/2, 1)$,因为 $f(x)=x$ 在 $(0, 1]$ 上是连续且单调的,所以存在 $c in (0, 1)$ 使得 $f(c) = c = y$。这部分满足介值性。
考虑区间 $[1, 0]$。$f(1) = 2$, $f(0) = 1/2$。对于任意 $y in (1/2, 2)$,我们知道 $f(x) = 1x$ 在 $[1, 0)$ 上取值 $(1, 2]$。而 $f(0)=1/2$。
如果 $y in (1, 2]$,那么我们可以在 $[1, 0)$ 中找到 $c$ 使得 $f(c)=1c=y$。
如果 $y in (1/2, 1]$,这时候我们怎么办?
这个构造还不够好,它在 $(1, 0)$ 和 $0$ 之间,值从 $(1, 2]$ 跳到了 $1/2$,中间会有“空缺”。
我们需要更精巧的设计。

更精确的反例思想:
核心是找到一个不连续点 $x_0$,使得 $f(x_0)$ 的值,恰好“错过了”它在 $x_0$ 两侧的极限(如果存在的话)所包含的某个值。然后,通过调整函数在其他点上的行为,使其整体上满足介值性。

重要的一点是: 很多具有介值性的函数确实是导函数。例如,任何连续函数都是其不定积分(原函数)的导函数。但是,“具有介值性”是“是某个导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为什么说“一定不存在”?
我们不需要说“一定不存在”,而是要说“不一定存在”。
存在性是关键。数学上,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一个函数是某个可导函数的导数,当且仅当它满足介值性,并且它“避免了”某些特定的不连续行为。
而正是这种“避免某些不连续行为”的要求,使得“具有介值性”不足以保证“是某个导数”。

结论:

一个具有介值性的函数,不一定存在原函数。

原因在于:
如果一个函数 $f$ 存在原函数 $F$,那么 $f$ 必然是某个可导函数 $F$ 的导数。
而根据达布定理,所有可导函数的导数都具有介值性。
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仅仅具有介值性,并不足以保证该函数一定是某个函数的导数。 存在一些特殊的、高度不连续的函数,它们虽然满足介值性,却无法表示为任何可导函数的导数。

这些函数往往在某些点上存在“破坏性”的不连续,使得它们无法被任何连续可导的函数“拟合”。例如,一个函数可能在某个点上突然“跳跃”到一个极端值,然后又“跳跃”回来,但通过在其他点上的巧妙调整,使得整体上它能够“穿越”任何中间值。然而,这种“跳跃”模式是任何可导函数的导数所不允许的。

所以,拥有介值性就像是拥有了“导数的通行证”,但这个通行证并不是万能的,它漏掉了一些“例外情况”,而这些例外情况恰恰是那些没有原函数的函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给其他人解释一下什么是达布中值定理:一个函数 可导,那么对于任意 ,可以找到 使得 ,这个性质可以说明任何一个函数的导数(如果存在)是“几乎”是连续的。 这个性质叫达布性质。我们把具有达布性质的函数称为达布函数。设 当 而 当 ,这个函数不满足达布性质,他不可能有原函数,但是它黎曼可积。换句话说,我们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黎曼可积但是原函数不存在的函数


题主的问题就是一个函数如果有达布性质,那么它一定具有原函数吗?一个很自然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两个解法,一个优美的间接方法,一个暴力的直接方法。:第一个优美的方法:任何函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达布函数的和,如果每个达布函数都有原函数,那么任何函数都有原函数,这是显然不可能。下面的链接包含了完整的证明,里面需要你学过一点实分析。我也附上了完整的证明。其实挺难的。

mathproblems123.files.wordpress.com



第二个“暴力”的方法: 有人构造出了一个函数具有达布性质,但是原函数不存在,这个例子由conway构造出来,学过泛函分析的人知道这位大师。

Conway base 13 function

对了,这个例子我还得解释一下,这个函数特点是无处连续的,但是用Baire纲定理可以证明,一个函数的导数必须在某个地方是连续的(可以证明连续点全体必须是一个稠密的集),自然不可能无处连续。这个结果的完整论述需要学过泛函分析,我不清楚题主学过没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