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杭州有哪些好的地方?

回答
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如果你问杭州有哪些好的地方,那么答案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论是喜欢自然山水、历史古迹、现代都市还是文艺小清新,都能在杭州找到心仪的去处。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杭州的一些经典和值得推荐的地方:

一、 自然山水风光类

提到杭州,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西湖,但杭州的自然风光远不止于此。

1. 西湖 (必去,但玩法多样)

为什么好?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更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它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四季皆有不同的韵味。三面环山,湖中有岛,湖中有桥,山色水光相映成趣。
详细介绍:
景点组成: 西湖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如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景点如白堤、孤山、灵隐寺(虽然在西湖边,但单独算也很重要)、岳王庙等。
游玩方式:
步行/慢跑: 沿着苏堤、白堤漫步,感受湖光山色,是体验西湖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清晨或傍晚,人少景美。
骑行: 在湖边租一辆自行车,可以更高效地游览,尤其是在苏堤和白堤上,风光无限。
游船: 乘坐西湖游船(手划船、摇橹船、画舫船等)是体验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致的最佳方式。三潭印月的小瀛洲岛是必去之处。
观赏: 最佳观赏点包括断桥(《白蛇传》的传说发生地)、雷峰塔(俯瞰西湖全景)、平湖秋月(秋季赏月最佳)、花港观鱼(赏鱼喂鱼)。
音乐喷泉/灯光秀: 湖滨一公园的音乐喷泉和BFC外滩金融中心的灯光秀(有时也有西湖上的灯光秀),晚上非常热闹。
小贴士: 西湖很大,一天难以走完。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悠闲地游览。避开节假日高峰期,体验更佳。

2. 灵隐寺 & 飞来峰 (历史与自然结合)

为什么好?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历史悠久,香火鼎盛。飞来峰则以其石窟造像闻名,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
详细介绍:
灵隐寺: 寺庙建筑宏伟,供奉着许多珍贵的佛像。寺内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充满宁静祥和的氛围。药师殿供奉的药师佛是国家级文物。
飞来峰: 飞来峰的得名源于传说中从天竺峰“飞”来于此。山体不高,但遍布五代至宋、元时期的石窟造像,共计三百多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最著名的是弥勒佛造像,笑口常开,憨态可掬。
游玩方式: 先游览飞来峰,欣赏石窟造像,然后进入灵隐寺参拜。这两个地方通常是联票。
小贴士: 飞来峰景区内不允许烧香,需到寺庙区域。早晨去人相对较少。

3. 西溪湿地 (都市中的绿洲)

为什么好? 西溪湿地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杭州之肺”,是城市中难得的原始水乡湿地风光。
详细介绍:
特色: 西溪湿地拥有“一曲溪流演三折,三条水道通两岸”的独特景致。水道纵横,绿树成荫,摇曳的芦苇,古朴的水乡民居(如秋雪庵、柿子湾等),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画卷。这里也是周星驰电影《非诚勿扰》的取景地。
游玩方式: 主要依靠游船游览。有水上巴士和摇橹船两种选择。水上巴士可以到达主要景点,摇橹船则更具私密性和体验感,可以深入小水道。
景点: 深潭口、河渚街、秋雪庵、泊庵、洪园等。
小贴士: 西溪湿地面积较大,建议留出至少半天时间。穿着舒适的鞋子,准备防晒和防蚊用品。

4. 龙井问茶 & 梅家坞 (品味龙井,感受茶文化)

为什么好? 这里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可以体验采茶、炒茶,品尝正宗的龙井茶,感受浓厚的茶文化。
详细介绍:
龙井村/梅家坞: 山峦起伏,茶园层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你可以走进茶农家中,坐在茶桌旁,听茶农讲解龙井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品尝新鲜冲泡的龙井茶(龙井问茶)。
茶园漫步: 在茶园间小径行走,欣赏满山的绿意,感受宁静的山村氛围。
小贴士: 可以在茶农家品茶、购买茶叶,但要注意货比三家,价格可能略有不同。如果季节合适,也可以体验采茶的乐趣。

5. 千岛湖 (远离城市喧嚣,享受湖光山色)

为什么好? 虽然距离杭州市区有一定距离,但千岛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岛屿众多,是进行水上活动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详细介绍:
特色: “一湖碧水,万倾湖光”,湖面如镜,岛屿星罗棋布。每个岛屿都有其独特的景致和主题,如猴岛、鸟岛、锁岛等。
游玩方式: 主要通过游船在各个岛屿之间穿梭。还可以选择自驾、骑行环湖,或者体验水上摩托、快艇等水上项目。
小贴士: 千岛湖游玩需要至少一天时间,建议住宿一晚。夏季是旅游旺季。

二、 历史文化古迹类

杭州不仅有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沉淀。

1. 岳王庙 (纪念岳飞的圣地)

为什么好? 岳王庙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庄严肃穆,是了解岳飞生平事迹和南宋历史的重要场所。
详细介绍:
主要景点: 岳飞墓、岳云墓、秦桧等四奸臣的跪像、忠烈祠、碑廊等。岳飞墓前的跪像,让人们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意义: 这里承载着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小贴士: 了解岳飞的生平会让你参观更有感触。

2. 胡雪岩故居 (晚清红顶商人的豪宅)

为什么好? 这是晚清时期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豪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集江南传统民居和官僚府邸的特点于一身。
详细介绍:
建筑特色: 故居占地宽广,有庭院、厅堂、花园、戏台、健身房等,建筑风格典雅,装饰精美,展现了当时富商的生活风貌。
历史意义: 可以通过这里了解晚清时期中国商业的发展和一位传奇商人的生平。
小贴士: 故居内部有导览服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3. 南宋御街 & 清河坊 (感受老杭州的风情)

为什么好? 南宋御街和清河坊是杭州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区,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体验老杭州市井风情的好去处。
详细介绍:
南宋御街: 曾经是南宋皇城正门宣化门至皇宫的正街。如今经过改造,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但仍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
清河坊: 是杭州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有许多老字号店铺,如胡庆余堂、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等,还有不少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
游玩方式: 漫步街区,品尝特色小吃(如葱包烩、定胜糕),购买伴手礼,感受老杭州的生活节奏。
小贴士: 晚上灯光亮起时,清河坊更具魅力。

三、 现代都市与文艺小清新类

杭州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充满了现代活力和文艺气息。

1. 钱塘江畔 (欣赏现代杭州的活力)

为什么好? 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江畔的景象展现了杭州的现代都市面貌和发展活力。
详细介绍:
钱塘江大潮: 如果时节合适(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可以到海宁观赏钱塘江大潮,那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城市景观: 在钱塘江边漫步,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大金球)、奥体中心(大小莲花)、市民中心等,尤其是夜晚的灯光秀,非常壮观。
小贴士: 可以在钱江新城区域观赏夜景,或者去奥体中心附近感受现代建筑的魅力。

2. 湖滨商圈 & INTIME 银泰 (购物与休闲)

为什么好? 这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紧邻西湖,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是感受杭州现代生活气息的好地方。
详细介绍:
品牌众多: 各大国际国内品牌旗舰店云集。
餐饮选择: 各类特色餐厅、咖啡馆、甜品店应有尽有。
娱乐设施: 影院、书店等休闲场所。
小贴士: 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美食,然后步行到西湖边散步。

3. 艺创小镇 / 凤凰创意国际 / 馒头山社区 (文艺打卡地)

为什么好? 这些地方是杭州近年来涌现的文艺潮流聚集地,保留了老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详细介绍:
艺创小镇 (原翁家山): 很多艺术家工作室、创意设计公司、独立书店、咖啡馆,充满了艺术气息,适合拍照。
凤凰创意国际: 由旧厂房改造而成,有很多创意展览、设计商店、独立咖啡馆,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空间。
馒头山社区: 杭州一个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社区,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老房子、小巷子,也有一些新开的网红咖啡馆、文创小店,充满烟火气和文艺范。
小贴士: 这些地方适合慢慢逛,挖掘惊喜。

4. 中国茶叶博物馆 & 永福寺 (深度体验茶文化与禅意)

为什么好?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很好的选择。旁边的永福寺则能让你在品茶之余,感受一份禅意。
详细介绍:
中国茶叶博物馆: 分为龙井馆区和双峰馆区,详细介绍了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品饮方法等,还有茶具展示、茶艺表演等。
永福寺: 位于龙井山腰,环境清幽,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山景,感受宁静的禅意。
小贴士: 可以将这里与龙井问茶结合游玩。

5. 杭州动物园 & 杭州植物园 (亲子休闲好去处)

为什么好? 如果带着孩子或者喜欢动植物,这两个地方是不错的选择。
详细介绍:
杭州动物园: 位于西湖西南角,动物种类较多,有大熊猫、白虎等珍稀动物。
杭州植物园: 位于西湖西北角,是集植物收集、引种、科研、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展出。
小贴士: 可以根据兴趣选择。

四、 周边一日游或短途推荐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考虑杭州周边的这些地方:

1. 乌镇/西塘 (江南水乡古镇风情)

为什么好? 这是中国最有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充满诗情画意。
详细介绍:
乌镇: 分为东栅和西栅。东栅是原生态的民居,西栅是经过开发,更具旅游观光性质,夜景尤其迷人。
西塘: 同样是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建筑风格更显古朴,生活气息更浓厚。
小贴士: 乌镇开发更完善,西塘更显生活化。两者都可以选择一日游或过夜体验。

2. 莫干山 (避暑胜地,森林氧吧)

为什么好? 莫干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有很多有设计感的民宿,适合度假休闲。
详细介绍:
特色: 漫步在竹林小径,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入住一家有特色的民宿,享受慢生活。
小贴士: 莫干山适合休闲度假,不适合走马观花。

如何规划杭州行程?

3天行程建议:
Day 1: 西湖一日游 (苏堤、白堤、断桥、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雷峰塔等) + 晚上湖滨散步。
Day 2: 灵隐寺 & 飞来峰 + 梅家坞或龙井问茶 + 下午清河坊逛逛。
Day 3: 西溪湿地半日游 + 钱塘江畔观景 或 胡雪岩故居。
5天或更多行程建议:
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增加西溪湿地一天深度游,或者去中国茶叶博物馆。
可以安排一天去钱塘江边深度游览,感受现代杭州。
可以安排一天去乌镇或西塘,体验水乡风情。
如果喜欢户外,可以考虑去玉皇山、九溪烟树等。

杭州的美是多层次的,需要你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感受。希望这份详细的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你的杭州之行!祝你在杭州玩得开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80后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过来吐槽一番。

一,交通

先来说背景,杭州个鬼地方以前是个皇都,也就是南宋的都城,但是查阅了相关史料以后发现这是吹的,杭州南宋时期叫临安府,是宋朝的陪都,我没有找到宋庭关于杭州是首都的明确资料,似乎南宋还是一直将开封当成首都,杭州一直只是陪都的存在。(欢迎各位帮忙纠正)

因为是个都城,按照下图所示,在万松岭,凤山门和侯潮门是皇城所在,皇城出来有条路也就是今天的南宋御街,沿着中山路一直到凤起路,古代叫“十里御街”,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商贸与文化娱乐中心,表演傀儡戏,说书之类的活动。所以在古代,这个地段是杭州的繁华所在。

然而明清时期,这个地段貌似没落了,弄了一个钱塘县和仁和县,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地方似乎再也没什么影子,民国还把两县合并弄出了一个杭县出来,县署就是今天的井亭桥东那地儿。当然其他地方也都差不多,但是解放以后的发展却不晓得为什么不是按照古代御街两侧的逐渐向外衍射的发展方式,而是直接弄了两条大路,一条延安路,一条解放路,形成一个“L”形,也就是下图上红色地铁的垂直部分,外加一条横向的道路,道上也只有两车道,可能是因为151路电车的关系吧,两节车厢,中间一个圆盘子会转,两个大辫子挂电线上,而且大多还是棚厢车(没几个座位的那种),成为杭州人最早的记忆(当初电车要撤了硬是把151路保了下来)。

第二个地域概念,下图的九城门内组成了杭州市区的基本概念,之前描写有误,乘着过年跟家里老人详细谈了下这个问题,貌似还蛮有意思的,于是慢慢理清了思路,虽然地域错了,然而老人家还是将这十城门外的一律称之为乡下这点实在是太尴尬了,不过早年这些地方也确实是田地,后来改成了城乡结合部,后来又改成了郊区。

(关于内城和外城相关资料: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百度百科)

内城(皇城)区大致位置:

杭州古城墙及十座古城门:

民国杭县

第三个地域概念,后来杭州开发了庆春路,体育场路,后来又开挖了凤起路,也就是我老家门口那个巷子,当年巷子的第一户人家住着一位数学家,苏步青???听老一辈说的。这样形成了四横的局面。之后又逐渐开修了建国路,中河路和中山路,形成了四纵的格局。所以杭州内城区被初不划分为四横四纵的格局。

环杭州城区建设(大杭州下一环的概念)

然后这里就出问题了,杭州最早一没资源二没矿,互联网计算机还没崛起,要发展杭州这种省会城市只能靠轻工业,因为大家都没钱,连旅游业都是后来才起步的。所以最早的时候就是定位成轻工业城市,杭州机床厂,杭州玻璃厂,杭州各个纺织厂组建了杭州最早的规模。这种情况下,你想最早的城市规划根本没想过今天会有如此局面。所以道路都是按照两车道来计算的,主要是为了公交车的普及而建立。

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员的大量流动,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杭州开始振兴旅游业,于是环西湖开始被改建,然而这种城市规划是诗意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才是这里的写照,所以环西湖的北山路,南山路,虎咆路,苏堤白堤的建设都是两车道进行。

整个杭州在90年代初的时候,预计今后可以容纳200万人的生活,形成一座旅游,休闲和轻工并举的城市,当时提出的口号叫上海的后花园。

环西湖公路圈(最早双车道的浪漫)

然而时代发展太快了,互联网的崛起,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城市圈的外溢效应,很明显杭州根本没有预料到人员的迅速增加,产业的快速崛起。200万人的城市居然要开始容纳1000万人,于是着急的杭州人开始提出大杭州的概念,下城区和上城区是没辙了,江干,西湖,拱墅全部扩延,建立滨江区,划入余杭,萧山,拼命的拓展大杭州城市圈的概念。

然而这对市中心而言已经晚了,因为产业已经集中到这里,于是杭州不得不把原来四横四纵的道路全部拆了,改成四车道,甚至六车道。然而这只是修修改改罢了。根本赶不上人员的增加,特别是私家车辆的迅猛增加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当初的建筑群根本没有停车场这个概念,直到2004年,我们新搬迁的房子底下都只是象征性的弄了几个车位,市区停车的艰难可想而知。

几个今天看来短视的建筑:

  1. 复兴立交和秋石高架单车道的切换,这里常年堵车

2. 凤起路和环城东路的交界(不知道谁想出来的造个桥,然后在桥上再开红绿灯,这跟在平地上弄红绿灯有区别??)

3. 永远在修路的四横四纵,凤起路修好了,庆春路又被挖开,庆春路修好了,体育场路又被挖开,总之四横永远在修路,听说是铺管线,每次要铺管线都要挖开一次,也是醉了。变相增加了道路的拥堵。

4. 城北到城南建了两条高架,城东到城西没有穿城高架,最早的高架在北边的德胜高架,还只修了一半。

5. 只有四车道的中和中路高架;只有六车道秋石高架的存在,常年堵车堵成狗。

6.文晖路上中河高架,中间有环城北路上中河高架,庆春路上中河高架,杭州最堵的地方,没有之一,因为半夜12点还能堵的严严实实......

所以,市区的规划赶不上时代,西湖景区的存在又限制了建筑的高度,后来的修修补补又变相的造成了拥堵使得杭州的交通日益恶化,已经变成了一个恶瘤,越往后杭州的交通会更加恶化,虽然地铁还有城区道路的拓展试图缓解这一压力,显然目前并没有什么改善,而且改善的代价实在太大,近来有看到报道,北上广深的人在逐渐退出,二线城市如杭州等反而纷纷涌入,杭州恐怕会越来越拥堵。

二,住房

杭州的住房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第一是房价出奇的高,高到你怀疑全国的富人都到杭州来了,否则随随便便一套房子500万起步是怎么被人接盘的?第二是主城区内住满了杭州本地人,一般在70-80平米6-7楼的小户型,但是地理环境优越,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主城区以外,越往外面住满了外地人,一般在120-150平米的20-30楼的大户型,但是地理位置较偏,各种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有意思的是,杭州本地人在市中心根本不想搬出去,就守着这个市区里的小户型,占着天时地利,要么等拆迁,等给一大笔拆迁款。杭州外地人在城乡结合部很想往市区挤,虽然明明占着大房子,可是买不到房。那天我试了下把我家给挂出去卖,填了一个较高的价格,一周来了五波人,其中两波价格都没还,直接跟我说要签合同,我给吓得赶紧把单子撤了。

以前对杭州的富裕没有概念,那次以后突然有点怀疑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你们怎么都这么有钱?

上周帮朋友搬家,在杭州租房子,杭州普通的市民除了互联网以外,普遍工资都在5000-6000左右,但是房租已经长到了1500-2000,已经可以跟上海媲美了吧。很好奇这个房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工资的30%-40%用来付房租,剩下的用来生活。

所以常常能看到这么两种现象,一种就是两个外地青年男女搭伙过日子,住在一起同居,可以节省一个人的租房费用,要么就是两个人合租在一个个小房间里,将原有的户型拆分。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更为奇特,以下并未做个实际调研,只是亲朋好友提起的多:杭州本地的女孩子更偏向于找杭州本地的男孩子结婚,而外地的男生除非特别优秀,否则也很难找到杭州本地的女孩子青睐。而反过来杭州本地的男孩子不太想找本地的女孩子,觉得有点难伺候,同时也不介意女孩子是外地人。于是杭州本地女孩好多大龄单身,杭州本地男孩的配偶选择面会更广。

然而我依然是单身狗。。。。

在杭州活着的外地人压力其实非常大,收入还没有上海高,这种情况似乎还会持续。

大杭州概念(感觉学北京呢,四条路主城区,德胜高架和景区二环,秋石高架以内三环,绕城高速以内四环,第二绕城高速以内五环)

三,吃

在杭州,你啥都吃的到,但是有没有发现杭州吃的特别贵,不是说周末的那些餐厅,而是白领们的午餐,一顿普通的午餐基本要20-30元左右,少一点的也要15-20,如果不是特意要抠住自己的支出,这个午饭的价格让人无法想象。小时候一笼小龙包10个,1元,现在8个10元。以前一碗大馄饨10个1元,现在8个15-16元,我也是醉了。感觉到底是馄饨在吃我还是我在吃馄饨。其实吃主要是贵的问题,其他的毕竟品种还算丰富,也就认了。

四,空气

杭州规划200万人,涌进来1000万人,车辆占有率听说全国第一,所以尾气一排放,杭州居然成了华东地区少有的雾霾城市,这真是醉了。小的时候抬头向天看,漫天的繁星和璀璨的银河,现在感觉像活在梦里。后来银河没了,星星也没了,那也就算了。后来雾霾来了,一堆堆的人戴起了口罩,这都什么鬼。

五,其他

杭州的环城东路旁边有一条河叫贴沙河,早年过去的时候和京杭大运河,中河被称之为杭州三大臭水沟,后来一条一条得到治理,因为最早的杭州市民在这三条河里洗菜,洗澡,特别是倒马桶,后来中河被治理成观赏河,京杭大运河被交通使用,贴沙河被开发成杭州市民的饮用水库,作为一个老杭州,我的心情是崩溃的....

杭州的西湖自北宋以后慢慢形成了一个内陆湖,其实一开始是一个死湖,最早也是一堆堆的沿湖居民在西湖上洗澡洗菜洗马桶,于是这湖最早在夏天是以臭不可闻的情况存在的,因为这种原因,西湖原来没什么鱼,但是荷花开的特别茂盛,大概因为肥料特别浓厚的缘故。后来旅游业兴起,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于是凿开了沟渠连同京杭大运河,也就是今天六公园少年宫那个地方,把西湖水放干,把淤泥掏空,又打暗沟引入钱塘江水,将西湖水变活,重新巩固了白堤和苏堤。于是形成了今天的旅游景点。杭州本地的传闻,白堤=分手堤,苏堤=伤心堤,不知道真假。

关于“车让人”这个精神文明倡议的落实,算是杭州市开展的最好的几个亮点之一。你可以说这是素质的提升,也可以说是文明的表现。其实很大程度上车让人做到后来多少有点习惯的因素,就是在斑马线看到行人会习惯性的停下来。这在杭州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答主经常会开车出去,而且还是跑省外,去湖南,江西,江苏(苏北),山东,安徽什么的,看到地上已经有车让人的斑马线,然而当地人似乎还没普及这个概念,于是就尴尬了,我习惯性的停车等行人过去,就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我直愣愣的盯着行人,行人也直愣愣的盯着我,我在等他先走,他在等我先开,好一会儿他明白了,走了过去。第二种,我停下来了,旁边车道的伙计们没这概念一个个串过去的飞快,于是行人也懵了,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我后面的车子还以为我咋滴了,开始一个劲按喇叭,这样尴尬的场景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碰到。

当年的洗马桶的臭水沟,今天杭州人饮用水的水源之一。


六公园杭州西湖活水工程

先到这里,想到了再写............


==============================这里是分割线

没想到还有是有人看哈,大家新年好,现结合更多的资料做多处再修改(2019年2月11日):

  1. 铁砂河改成贴沙河,这个名字真不知道怎么写,小时候就记得一个城河,后来听长辈说贴沙河贴沙河的从类没留意过怎么写,就此改正。
  2. 北上广深杭战略没说清楚,想表达的意思是最近看到消息,北上广深的人在下降,更多的人往二线城市涌入,比如杭州。就此改正。
  3. 关于杭州城区四条路围绕城区的问题,确实为长辈处听来,未作考证,确有不妥,再次致歉;已搜索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相应改正,添加了内城和外城的大致范围,添加了十座古城门的大致地图。
  4. 其他标题下增加了车让人的问题。
  5. 修正了杭州市关于市中心区域的概念。
  6. 关于铁沙河的饮用水问题,修改半数杭州人饮用水的结论。

答主为杭州本地人,最早是杭州石板巷那边的,也就是今天的凤起路在建国北路到环城东路这段的。没想到炸出这么多杭州人,小时候记忆是比较零碎的,确实没有做过细致的研究。现已根据各评论,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做出更改,欢迎继续指正。


最后,答主有个微信公众号,主要是喜欢开车(不开导航)的出去转悠,偶尔会发现一些周杭州周边隐秘的景点,分享给大家。

微信公众号:好奇的旅途

欢迎关注和订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