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这个机会把国内学术圈私占他人研究成果的风气治理下吧。
不过也许就是因这个风气在学术圈太盛兴了,所以这次事件只能默默消散。
iPhone ,Android,特斯拉,奔驰宝马,Google 全都是中国设计
比如Google搜索引擎就是百度设计,因为里面有李总在Google工作过,发表了论文铁证如山。谷歌引擎,中国设计,欧耶!
不过在这个事情上,特别是在微博引战的人,不一定是真湖大学子,很可能是某岛的水军。
作为教员直接相关大学,不断被人嘲笑,是一个很容易激化矛盾一个点。希望各相关单位拿捏好尺寸。一但双方学子都下场来,就是一个大事情了
7月10日更新,针对两校联合声明的分析放在此答首处。此文只以梳理证据和论述硬逻辑以主。没有谁胜谁败,事实真相水落石出才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联合声明一出,湖大欢呼胜利,真让人搞不懂。这篇联合声明似乎既未体现湖大的半点歉意,也没有针对宣传工作的错误进行解释,然而联合声明是几方博弈讨论的结果,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
罗建平朋友圈与声明的对比图如下:
该图被用来证明罗建平所言皆真,湖大胜利,实在是舍本逐末。看看改了什么。
增加:“项目负责人为马秋成”罗自己声明中并未提及,只称自己是技术负责人。马老师在该项目竞标过程中所起的贡献无异于一把开山斧,又来这套刻意省略,其心昭然。
修改:“2016年1月该项目结题,进入实施阶段,我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2016年1月,项目通过验收总结。”:将“结题”修正为“验收”,为湘大正了名。
删减:“进入实施阶段,我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
删减:“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并与航天部门联合成立‘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开展多项与航天服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罗建平一直从事航天服的设计研发与完善工作。”
删减:“感谢航天部门和清华大学支持我继续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和改进。”
三句都去掉了2016年后罗建平继续对该项目的完善一语。其意显然。如果真有贡献,此句绝不会除去,更甚三次。
事情发酵至今,以下几点已然清楚了。
教师成果严格按照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对于引进人才在原单位取得的成果,不在新单位统计使用。
2014年湘大从众校中脱颖而出中标,2016年验收项目,“验收”二字力度很重,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细小的零碎工作,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官方澄清,从中标到设计到验收皆为湘大。航天中心与湘大签的合同是2012年2月28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湘大全程需要对合同项目负全责,那几年里依旧是湘大作为承办单位去继续跟进神舟十二舱外服,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设计,罗建平走了,湘大还有团队其他七位老师在继续监督改进。2020年末湖大有任何与航天中心的转接文件合同吗?不至于,神舟十二都要上天了,这时还需要来转接航天舱外服的设计?湖大自始至终也没有拿出任何文件证明,那么乙方自始至终都是湘大,这是中标得来的,不是湖大方私下想抢就能抢的。
下图为罗建平称“网友”找出的舱外服专利,来证明该项目是他自己的而非湘大。
经查证,罗用以佐证的专利其全名叫——一种舱外服摄像装置,跟此次话题争议中心神十二舱外服的工业设计毫不相干,纯属模糊视线,鱼目混珠,自己心虚就甩锅“网友”,到时候若被扒出来打的就是“网友”的脸,自己只是一朵白莲。且专利权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罗建平也只是第四发明人。
湖南大学辅导员
湘潭大学辅导员
总结:单从神舟十二舱外服工业设计来讲,湖大确实并未参与,却冒领湘大功绩,这是宣传差错。湖大有没有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当然有,作为一名中国人,感谢湖大的努力。
我本不愿再锤。湘大从大局出发,给了这块遮羞布,其他方就该收敛点,得了便宜就不要再乱跳了,结果还撕,“丧事喜办”嘲湘大,还继续精选“湖大气度”。一波人涌来此答评论区毫无礼貌地催我谈这件事,好的,我已回复。
回答这篇已经耗费了我太多心力,其中各种混乱的话术迷人眼球,我实在看不惯浑水摸鱼、甩锅、模糊视线之徒,秉承着毛主席同顽固派斗争时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以笔为盾,希望能为大家拨开迷雾,找到真相。
有理,即自卫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即胜利原则:
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搞无把握的斗争。
有节,即休战原则:
决不无止境地斗下去,要有节制,有利再战。
此答言尽于此,湘大的贡献已经得到了正名,虚名总会逝去,息事宁人,各方都向前看,继续为祖国做贡献吧!
湘大师生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所付出的八年心血绝不能置若罔闻,该做的事这么多年湘大师生已经踏踏实实做了,该发声的时候我们也绝不会噤若寒蝉,沉默以待,任凭他人巧取邀功。只要花笔钱挖走一个老师就带走多年以前他校的劳动成果—此等“毫不费力”做科研之法,不应该为任何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所取。
全文将从时间线梳理、文件证据、新闻报道、知情老师发言、专利法条五块阐述。
首先,简要时间线梳理:
罗建平个人履历:
该舱外服设计项目2016年已经完成,所有研发工作均在湘潭大学完成,与湖南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该项目签订合同的乙方为湘潭大学,负责人黄云清,联系人马秋成。罗建平只是参与项目的数位老师之一。
其次,证据事实如下:
2014年11月1日的报纸,右上角写着“湘潭大学”
详细新闻报道如下:
专家组一致认定:湘潭大学完成了‘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其中,罗建平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李江泳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工业设计项目,余从刚老师主持完成了空间站任务航天医学实验领域机柜及单机产品工业设计项目。在上述项目执行过程中,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成员姚湘、傅燕翔、高慧、周宁、欧阳霜平等老师与各项目负责人积极配合,付出了辛勤劳动。
此处插播一条:罗建平老师接受采访时刻意回避了项目成员,以“有的老师”代称。
该校官方平台重点突出“湖大设计”,难道湖大设计就是将友校湘潭大学师生八年心血铸就的研发成果占为己有,并大肆宣传邀功吗?以敦煌飞天为文化原型的颜色设计方案更是出自湘潭大学胡鸿雁老师,跟跳槽的罗建平老师、湖南大学并无任何关系。
评论区一片占据他人劳动成果后的骄傲盛况,更是刺痛了无数湘大师生、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官方公众号此番将科研精神完全抛诸脑后的得意洋洋之相,更是罔顾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大校训。“实事求是” 太过讽刺,敢情这“敢为人先”四个字是毫无作为却居功自傲抢为人先吗?湖大千年学府,如此急功近利之举让人大跌眼镜。
其中第三所学校—湖南大学
此次亮相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工业设计任务,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罗建平领衔的智能装备科研团队承担。
湖南大学2020年一个新晋助理教授能当此举国航天重任?仅用在湖大的一年时间就能组建团队、磨合团队并带领团队完成所有研发过程,并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检测,最终赶在2021年为神舟十二飞天助力吗?稍微过点脑子想想也知道国家不会这么草率吧!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否有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的正确性呢?罗建平老师作为湘大本科生,又是在湘大丰满羽翼的老师,若没有母校湘潭大学,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担当如此重任,这是母校对他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诚然罗建平老师在该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将湘大数位老师学子八年的贡献全部隐去,皆归功于自己一人头上,明知是湘大之果却挂到湖大上,全然为了个人发展而忘恩负义,背却母校的恩情。罗建平老师个人问题大家已然清楚,在此不想费笔墨多作评价。
知情老师发言:
空间站舱外服设计项目负责人:马秋成老师 (前文合同可见)
马秋成老师提到的焦点访谈视频链接如下
罗建平老师的态度如此
湘潭大学法学院老师
相关法律法规:
《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知识产权归湘潭大学所有。
这就是湖大985部分学子的素质吗?
湖南大学虽为985、211院校,湘潭大学为普通一本,可我们湘大的学子绝不逊色于湖大学子半分,大家都许人间第一流,没有谁能欺负谁,谁的声音天生就能盖过谁的道理。湘大官微早就申明过这是我校躬耕多年所做的事情,湖大、青年湖南有正眼瞧过吗?照样歌颂自己的功劳,自嗨自傲。不是谁的声音大就有道理,我已经在上文陈述得再清楚不过了,我校站得正坐得直。我们需要一个澄清,一个正名,在这件事上必须要公平公正公开,该是我们的我们必须要拿回,不属于我们的荣誉我们一分也不沾。湘大的老师一直为我们所敬所爱,我们脚踏实地做科研,扎根伟人故里,身上肩负着毛主席的殷殷嘱托,捍卫自己的母校和老师是我们每一个从湘大走出来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澄清事情真相更是当事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此借引用毛主席说过的话
资料来源:
[1]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科技协作项目合同书
[2]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总结报告
[3]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任务书
[4]2014年11月1日的《大公报》
[5]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 我院成功中标“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
[6]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新闻 我校承担的“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7]湘潭大学官方微信 “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8]湖南省教育厅官网 “神舟十二”成功发射 多项湘大设计将为航天员提供“贴心服务”
[9]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舱外航天服:中国设计和文化自信
[10]湖南大学官方微信 骄傲!湖大设计,成功出舱!
[11]青年湖南官方微信 首次出舱,湖南的这几所高校“立功”刷屏!
[12]《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210704 遨游天地间
[13]空间站飞天舱外服设计项目负责人马秋成老师的朋友圈内容
[14]湘潭大学法学院老师的朋友圈内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6]毛泽东
昨天发文后很快被禁言了一天,抱歉未能及时回复各位和更新事情最新动态。
现就一些争论点做出回应
2 . 湖大官微推送下的师生发言
3 . 个别湖大学子阴阳怪气来嘲文中这句:“可我们湘大的学子绝不逊色于湖大学子半分,大家都许人间第一流,没有谁能欺负谁,谁的声音天生就能盖过谁的道理。”
写在前边 7.9日东方卫视进行了相关报道,各位uu也不要在评论区吵来吵去
希望我们靠近光 追逐光 成为光 散发光
———————————————————以下为原回答
神舟十二号的舱外服、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和航天医学实验机柜,等,项目,都是我校老师设计完成的。项目从开始到完成都是在我校进行的,怎么就因为团队中一个人跳槽去湖大,整个项目团队从13年开始到现在8年间的研究成果就变成湖大和某教授的个人成果了???
其实并不是因为湘潭大学,湘大老师没出名而气愤,一位成员在项目即将结束跳槽,并带走所有成果,这个谁能忍得了?可能学校不好发声,我们学生可以。整个团队8年的努力,全程参与,怎么就变成他罗建平一个人的了。采访时一口一个有的老师,罗某人脸都不要了,还搞什么科研?湘大出资出力养团队,团队其中之一的项目负责人罗某跳槽了之后,把整个团队的心血带到了新东家湖大不说,还以冠名是新东家全程完成 不是我们的荣耀,我们丝毫不要,属于我们的荣耀,我们一分不让!
证据合同之类有的同学提醒我涉及私密,我只发一部门,其他的微博都有,我就不发了
昨晚微博八千万的热度愣是悄无声息了
马秋成老师再次发微信称:
最后,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两校学子们并没有吵得不可开交,湖大学子也比较公正,没有一味地维护湖大。我们只是希望湖大校方道歉,湖大公众号文章修正自己的错误并道歉。
湖南大学宣传需要提高姿势水平,其实湖大应该去宣传“人”而不是事情。
这样就没争议了。
为何?事情的主人公罗建平是湖南大学的员工,助理教授,这个身份是跑不掉的
罗建平履历有三个单位
一是湘潭大学:2003-2007在湘潭读本科2011-2016年在湘潭大学当讲师;
二是清华大学:2009-2011清华读硕士和2016-2020清华读博;
三是湖南大学:2020年到了湖南大学。
其实每个单位都可以宣传,但是,要找准点。
可以说,这个人的人事关系在湖大,因此,宣传的时候要宣传人。
但是你要是宣传成就的话,就不能剥离人家成就完成的单位:湘潭大学。
所以,正确的宣传是:
湘潭大学:我校研发的航天服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事情,科研成果是湘潭大学完成)
湖南大学:我校助理教授罗建平的成果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人,人是湖南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我校培养的博士罗建平的成果成为了航天员的选择(突出人,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博)
这样,皆大欢喜。
这一点,要多学学其他的宣传啊。比如袁隆平,西南大学毕业的, 海南搞出的杂交水稻,最后工作单位是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每个单位都可以宣传袁隆平,但是要厘清事实。
西南大学就可以宣传我校校友如何如何
海南方面可以宣传当地对袁隆平科研事业贡献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则可以重点宣传袁隆平的科研事业。
我看了湖南大学公众号发的讯息,编辑应该是学生,出现不严谨的表述,审核老师意欲何为路人皆知。焦点访谈那段,迷惑性很大,不深究,差点以为是该校成果。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静待有关各方澄清事实。
这里说一下某些鄙视地方院校的言行,大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恶语相向,拔高自己以获取存在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相反如果带上母校势必一齐落笑话。不能做出贡献,至少也别到处丢人现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