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湘潭纳帕溪谷小区一母亲带俩孩子跳楼事件?

回答
湘潭纳帕溪谷小区母亲带两孩子跳楼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且深感悲痛的悲剧。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触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和理解它,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关于此事件的可能原因、影响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反思和学习的方向:

事件概述(基于公开报道推测,具体细节可能因信息来源而异)

发生时间与地点: 发生在湖南湘潭的纳帕溪谷小区。
事件内容: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通常是年幼的孩子)一同从高处坠亡。
初步原因推测: 通常这类事件的初始原因会指向家庭内部的压力,如婚姻危机、经济困境、精神健康问题、育儿压力过大等。

可能导致悲剧发生的复杂因素分析:

理解这类事件,切忌简单归咎于单一原因,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多重根源:

1. 个人精神与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这是最常见的推测原因之一。产后抑郁症、长期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情绪极度低落、绝望,丧失生活能力,并产生伤害自己和孩子的念头(儿童杀害)。
应激与精神崩溃: 极度的压力、创伤或长期的精神折磨,可能导致个体在某个临界点精神崩溃,做出极端行为。
自杀意念与传播: 如果母亲本身有自杀倾向,并且对孩子有强烈的“共存亡”的想法,悲剧就可能发生。

2. 家庭关系与婚姻危机:
婚姻破裂或重大冲突: 夫妻关系不和、频繁争吵、家暴、出轨等,可能给女方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绝望感。
丧偶或失恋: 失去重要的情感支持者,无法承受的孤独和打击。
抚养权纠纷: 在离婚或分居过程中,如果面临抚养权争夺的巨大压力,或者认为无法独自抚养孩子,也可能出现极端行为。
缺乏家庭支持: 如果母亲缺乏来自伴侣、家人或朋友的支持,独自承担育儿和生活压力,更容易感到孤立无援。

3. 经济压力与生活困境:
巨额债务或贫困: 经济上的绝望,如失业、负债累累,可能让个体觉得无法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产生“一了百了”的想法。
生活成本过高: 尤其在大城市,养育孩子的成本非常高昂,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 育儿压力与社会期望:
“完美母亲”的压力: 社会对母亲的期望,以及自我内在的高要求,使得育儿过程中的挫败感被放大。
育儿知识不足或方法不当: 在面对孩子的喂养、教育、健康等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找不到解决办法。
长期睡眠不足和疲惫: 育儿是极其消耗精力的工作,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可能影响精神健康。
社会隔离: 全职妈妈可能因为缺乏与社会的接触而感到孤独,失去情感支持和自我价值感。

5.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在面对突发困难时,如果社会支持(如心理援助、经济援助、儿童福利)不足,个体就更容易陷入绝境。
家庭暴力和虐待的隐蔽性: 有些悲剧可能隐藏着长期的家庭暴力或虐待,但外界难以察觉。
信息茧房与负面情绪传播: 部分人群在网络上接触到过多的负面信息,也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

事件的深远影响:

1. 对家庭成员和亲友的毁灭性打击: 亲人承受难以想象的悲痛和内疚,可能长久生活在阴影中。
2. 对社会公众的警醒与冲击: 这类事件会引发社会对精神健康、家庭支持、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3. 对儿童权益的担忧: 孩子们是被动受害者,他们的生命权和被保护权受到了最严重的侵犯。
4. 对小区及社区的影响: 可能引起居民的恐慌、不安,并促使物业和社区加强管理和关怀。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与反思:

1. 强调关注个体精神健康: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认知,鼓励有需要的人寻求专业帮助。
建立早期预警和干预机制: 社区、学校、医院等应建立关注高危人群的机制,及时发现并提供帮助。
倡导积极的求助文化: 打破“心理问题是羞耻的”的观念,鼓励人们坦诚面对并寻求支持。

2. 加强家庭支持与建设:
倡导平等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 鼓励伴侣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减轻女性的负担。
提供家庭咨询和教育服务: 帮助家庭成员学习沟通技巧、解决冲突、应对育儿挑战。
鼓励建立支持性社交网络: 鼓励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

3. 完善社会保障和支持体系: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为面临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失业人群等提供及时的社会救助和心理支持。
完善儿童保护机制: 建立更有效的儿童保护网络,防止悲剧发生在孩子身上。
普及育儿知识和资源: 为新手父母提供更多科学的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资源。

4. 理性看待与避免道德审判:
避免过度猜测和传播不实信息: 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不应随意揣测原因或进行人身攻击。
理解行为背后的绝望: 虽然极端行为不可取,但背后往往是深重的绝望和无助,应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理解。然而,这不代表对行为本身的认同。
关注如何预防: 重要的不是“审判”过去,而是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总结:

湘潭纳帕溪谷小区母亲带两孩子跳楼事件是一场令人心碎的社会悲剧,它如同一个残酷的警钟,敲响了我们在个人精神健康、家庭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孤立的个案或个人道德败坏的结局,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多维度去理解、反思和行动。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家庭支持体系、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我们才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为每一个生命提供更多希望和守护。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面临困境,请记住,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或联系生命热线:
希望24热线:4001619995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01082951332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两三年前看到这个新闻,我想,我大概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怒骂这位死者为什么要剥夺孩子的生命。你受到了丈夫的家暴,你有怨气,你不想活,你可以离婚,真想死就自己死啊,别把孩子也杀死啊……

如果换做两年前,我看到新闻,大概也会是这样的情绪吧。

但是,去年成为一个父亲的我,是真的体会到了“产后抑郁症”的可怕和严重!

这位轻生的母亲,是一位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也就是说,她在做出这些事情的时候,精神状态已经不正常了。那么和一位精神状态不正常的人,说任何道理和逻辑,都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不了解女性生产后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我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解答一下吧。

痛苦:很多没有过孩子的人,至少都有一个常识,女人生孩子(顺产)是很痛的。

是的,非常非常痛!痛到想死。这是我老婆说的。

但是,几乎很少人知道,生孩子的痛苦,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最难熬的!

如果说生孩子顺产,那种痛可以让人痛到想死的话,那么,还有一件事情,会让很多生孩子的女性感觉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件事情就是:母乳喂养。

年轻的,没有当过父母的男孩女孩们都不了解,让我来说说吧。

第一是时间。

刚生下来的孩子,喂奶的时间,大概是2-3个小时一次,而且,不!分!昼!夜!

也就是说,晚上当你在睡觉的时候,孩子也是要喂的!

孩子在几个月之前,身为母亲,就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睡眠!

每天,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晚上在睡觉的时候,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就要醒来,喂孩子奶。

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个月时间,不能睡一个整觉!!

你偶尔熬夜一次,少睡几个小时,都会很难受吧?

想象一下产妇,刚生完孩子,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却几个月时间睡眠是这种断断续续,每次只能睡两个多小时的状态!

把完整的睡眠,强行切割成很多个碎片睡眠时间,有多恐怖,没经历过的人,真心无法理解!

你正睡的很香甜呢,孩子哭闹了,要喂了,赶紧起来,喂孩子。

你以为喂完了就没事了,可以继续睡了么?

没这么简单。

一个常识是,孩子喂完奶,不可以立刻躺下睡的,要竖着抱起来,轻轻的拍孩子的后背,让孩子把胃中的气打出来。以防止刚喂完的孩子躺下,会吐奶。

这很重要,因为睡眠中的孩子吐奶,有引发奶流到气管里,让孩子出现窒息的危险!

每次喂奶,然后竖抱,拍嗝,大概全过程需要至少半个小时。

试想,你睡得正香,被迫醒来,忙半个小时,然后再让睡……好不容易再睡两个小时,又被叫起来,重复之前的工作再做半个小时……

这种日子,不说女人了,铁打的汉子来试试,我保证你一个星期不崩溃,我喊你哥!

所以我说,当母亲的,真不容易!

这也让我坚定了一个观点:很多时候,女人比男人更坚强。

最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半夜起来喂孩子奶,喂完之后,孩子精神了,不肯睡了,依依呀呀的叫,翻来覆去,大人自然要哄的。这个时候,你已经困得不行了,几乎要崩溃了,也得看着孩子,哄着孩子。

相信我,我和我老婆就是这过来的,我和她的分工是,她喂孩子奶(毕竟我没这个功能啊),喂完后,她赶紧睡,因为三个小时后就要下一次喂奶了。而我,负责给孩子拍嗝,哄孩子睡觉。

那段时间,我也是情绪非常差,白天工作的时候,脾气非常大,感觉自己像是个火药桶,一点就要炸的!

产后抑郁,真的很可怕!


第二,肉体上的痛苦。

年轻的没有过孩子的朋友,不论男女,大概都不知道,母乳喂奶,非常疼!

没错,我说的是肉体上的疼,真正意义上的疼。

用我老婆,和当时在妇产科的其他产妇的说法:比生孩子更痛苦十倍!

孩子吸奶的原理,是通过强大的吸力,将乳房中隐藏在乳腺中的奶汁,通过吸力,强行抽取出来。

我负责的告诉你们,非!常!疼!

为什么会疼呢?

人类的乳头是很敏感的。

乳头上并没有通道啊!或者说是那些肉眼很难看见的细微的通道,但是奶水出来,必须要通畅才行。

所以孩子吸奶的时候,强大的吸力,会在压力下,迫使乳头上“创造”出一个个细小的通道。

也就是说,本来没有洞洞,是硬把它吸出一个个洞。

有多疼?

你就这么想吧,原本完整的一块皮肤,强行弄出几个洞出来,是不是很疼?

而且在吸的时候,会让母亲的乳头上出现很多创口,裂缝。

那真的就是创口,真的是裂缝啊!会流血的!

有了伤口,会流血,流血后就会痂,然后痂落了,里面的肉也长好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肌肤受到外伤,是这么一个过程。

但是喂奶就可怕了!!

记住我前面说的,是两三个小时喂一次!

你伤口还没长好,血才凝固成很薄弱的结痂,里面的嫩肉还没长好,孩子一吸!破了!!

伤上加伤!

男性有打篮球的,或者喜欢运动的,偶尔也会碰碰擦擦,胳膊啊什么的身体肌肤受伤的经验吧?

我这么告诉你,你的伤口,一般来说要几天才能愈合对吧?

可是喂奶呢?

等于没两三个小时,强行将你伤口的结痂撕开,然后撕裂它一次!让它重新长一次!

这个过程是,每天,每两三个小时重复一次!!

有多疼!!

自己想想吧。

也就是说,再最初的一两个月时间里,产妇的乳头上,就一直带着伤,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强行撕裂一次!

根本没可能让伤口自己好好的愈合,长好。

我老婆在坐月子的时候,每次喂孩子奶,痛不欲生,每次都是一边痛哭,疼得跺脚,一边喂孩子。

在一个月子中心里的其他妈妈,大多都是如此!

每次喂完孩子,我老婆都痛哭流涕,哀求我说,我们改成奶粉喂养吧,我受不了了……

但是哭完后,她还是自己打消了念头,决定继续母乳喂养。

这一点,我深深的敬佩我老婆!

你可以试试,用小刀在你的手臂上轻轻割一刀,然后每两三个小时,撕裂伤口一次。连续一个月下来,看看你会不会发疯!

而乳头,是人体的器官之中,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对疼痛也特别敏感!


第三:生活上的痛苦。

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按照我们国家的传统,母乳喂养的话,产妇的食物是不可以摄入盐分的。

因为婴儿的身体无法承担盐,而如果母亲吃了盐,那么盐分会进入乳汁,被孩子吃下去。

所以,母乳喂养的产妇,饮食简直太痛苦了!

浓浓的黄豆炖猪蹄,炖鲫鱼,炖排骨……白花花的汤……

饥饿的人,或者是吃货们,看了大概会食欲大增吧?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些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里,都没有咸味,你会如何感受?

其实也放了盐,不过是根据医院的营养师要求的比例,微量的盐而已——我吃过,口感,反正是我品尝不到一丝咸味!

虽然加盐了,但是真一点都吃不出来。

相信我,吃这种东西,简直就和上刑一样!

也许你觉得自己是条汉子,你说,眼一闭,一灌就下去了。

嗯,貌似很简单对吧?

那么我问你,每天三顿饭,顿顿如此。

一天下来,你扛不扛得住?

一个星期呢?

一个月呢??

白花花的,油腻的东西,一点咸味都没有的,让你连续吃一个月,你试试!

谁试谁知道!


所以呢,试想一下:

睡觉,没的睡一个完整的觉!

吃饭,没办法吃一顿可口的饭菜,每天吃东西都如同上刑一样。

痛苦,每三个小时一次的撕裂伤口!

这样日子,过一个星期就想死了,过一个月,那就真的是生不如死。


我不是为这个新闻里的死者说话,我也非常愤怒为什么要带着孩子一起死。

我只是告诉你们,在批判她之前,希望大家先了解一下“产后抑郁”这件事情有多可怕,为什么会有。

因为很多人似乎不了解,为什么女人会有产后抑郁这种事情。


讲真,现在想起我女儿刚生下来的那两三个月,我都觉得日子简直度日如年。何况是女人??

我太太后来因为奶水不足,在我咨询了专家之后,加上看到她如此痛苦,整个人日益憔悴,一个人看着看着就萎靡了下去,在我的强行决定下,以及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后,我的女儿从母乳喂养,改成了人工喂养,我花了大价钱,在美国买了进口的液体奶,据说这是最接近母乳的一种配方奶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经济条件能承担得起的。

可即便如此,改成配方奶喂养了,产妇是可以不用半夜起来喂奶了,可以睡得好一点,但是总要有人起来喂奶吧?

我可以代劳了,可以半夜起来,用奶瓶热液体奶,然后喂孩子。

但依然还是两三个小时一次,无限循环。

喂完后,要拍嗝,防止吐奶,要哄孩子睡觉,然后还要洗刷奶瓶!全部工作,要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我还没算给孩子换尿布呢!

遇到喂奶的时候刚好孩子换尿布,也就是说,孩子排泄的频率时间点和喂奶的时间点重合,算你运气好!

运气不好话……呵呵。

原本就碎片化的睡眠时间,就要再次切割得更加支离破碎!

我也自问是条汉子的。

但是在孩子初生的那几个月里,我也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体不对头的。

火气,敏感,易怒……

讲真,写下这些,只希望两点:

第一:请大家正视“产后抑郁”这件事情,它真的存在,而且很难熬,大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

第二:善待为你生孩子的妻子!母亲太伟大了!

——跳舞


PS:看到评论,有人说,看你写的这么可怕,我都不想要孩子了。

我这么说吧,过程的确很辛苦。

但是,当婴儿会笑了,第一次对你露出那种纯粹的笑容的时候,看到那个笑容的一瞬间,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信我,你一定会有这种体会的!

user avatar

1,如果作为产后抑郁或者更严重的精神疾病杀人来讲,我认为最可怜的是她的孩子、其次是她的丈夫和母亲。

2,如果不作为精神疾病来讲的话,从遗书中我看不出来非死不可、非要带走两个孩子的理由。婚姻生活不幸福并不是极其罕见的事情,而她的遭遇也远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3,杀死自己的孩子是很残忍的犯罪,即使精神疾病也不能掩盖这种行为的恶劣。不要相信“为了孩子们好所以杀了他们”的鬼话。

4,婚姻官司这种事情上,如果一面之词都不能把对方描述的人神共愤,那么责任多半在自己。

5,可怜两个孩子,可怜她丈夫和亲人。一定要严肃对待精神疾病。

利益相关:女,未婚

user avatar

这位女士死了算是赚了,逃脱了法律的惩罚。

我的话摆在这儿。

奶奶的。

user avatar

就问问高赞答案“

翛然飞扬

”连这也能洗?都还是人么?这女人就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自己要死,有什么权力带上孩子!?这尼玛和自己过不下去了就去幼儿园砍小孩的恐怖分子有什么不同!?

user avatar

将两个无辜年幼的孩子从高楼推下还能得到舆论的同情这是最可怕的

user avatar

当玻璃心遇上硬石头,碎裂的声音哗啦啦。

我无法认可网上很多人说看遗书看得热泪盈眶,觉得女子可怜,在我看来这个事情里面最可怜的是孩子,其次是丈夫,最后才是这名女子。女子带着孩子自杀的原因是为了不给男的留下她带来的东西,她压根没把孩子当人看。而且所谓的家暴,是男人将她推倒在地叫她“疯狗”,“疯狗”总不是随便叫着玩的,怎么没人问这个女人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被推倒在地被叫“疯狗”呢?还有所谓的出轨招嫖,真的是客观事实吗?真的不是男的用微信跟某个女的聊得high了点,就被女的又哭又闹诬为出轨吗?这女的自己讲的男人精神出轨那段看来男人并无肉体出轨。

此外,这女的80后,居然还玩LOL……我只见过90后的女孩子玩过……也许我是一个古板的80后,跟不上这位姐姐的节奏。

相比之下,男方是40岁左右的大叔,法医,无论教育还是工作,都是那种严谨稳重风格的,玩的游戏是坦克大战,也是稳重风格的,很难想象这样的男的会家暴逼死自己的妻、子。

最后,价值观不同不要在一起,年龄差距会有代沟,会更容易有不契合的价值观,需谨慎再谨慎。个人幸福与否与家庭关系很大,婚姻是创建新家庭的重要途径,不要太随意。

user avatar

觉得她挺坚强的,两条人命,自己亲生孩子也下得了手。呵呵。

我就请问她有什么权力剥夺别人的生命?这大概就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自己死还要拉两个孩子垫背的。因为是亲生母亲,就有权利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杀死自己的孩子?

所以怎么评价这位母亲?好评价得很,她是杀人犯杀人犯杀人犯杀人犯杀人犯。

这要是能洗,那跑到幼儿园砍小朋友的那些疯子也能用同样的逻辑洗。

“你们知道杀人犯活得有多痛苦吗?”“杀他们是为了他们免受雾霾之苦。”

我QNMLGBD。

最悲哀的,是两个孩子无辜丧命;最悲哀的,是作恶逻辑如此流行。

还好,此问题下不少答主是清醒的,看穿了这件事的邪恶本质。

user avatar

看了很多,有种观点我不得不说两句,那就是认为孩子没了妈妈肯定会过得不好,所以被妈妈带走是一种解脱。

我实在没法同意,什么时候“我认为你过得不好”也成了合理杀人的理由了?

“你看看你这么丑/穷/笨,你生活得肯定很不好吧?我把你杀了吧,这样你就解脱了。”

“我谢谢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想死的时候我会自己来”

重申,这位母亲固然让人同情,自杀是她的选择,可是她给孩子也做了这样的决定,不对。

————又来一次的更新————

发现读不懂别人的话就喷的人真多

我提炼我的观点如下:

1. 这个母亲的遭遇,我很同情,而且她可能是产后抑郁的受害者,请大家关注产后抑郁。

2. 她选择自杀,我不支持

3. 她带着孩子自杀,我强烈谴责!纵然你给了孩子生命,但你没有权利夺走它!

4. 不要因为这个母亲的遭遇值得同情就忘记了她是个杀人犯的事实,难道她的行为不自私吗?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刀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的人,我就想问,难道每个遭受了不公待遇的人,都可以去杀人吗?按照这个逻辑,马加爵是不是也是无辜?

————不得不加的更新————

不知道这件事也不想评价,但收到了两次邀请,所以决定查一下新闻来回答。

家暴、感情不和、婚姻破裂,那就离婚呗,为什么要死呢?想过自己的父母晚年要怎么度过了吗?

而且,加重点:为什么要带着孩子死呢??!!

孩子有这样的爸爸已经够可怜了,还在这么小的年龄被妈妈裹挟着失去了生命!真正无辜的是孩子啊!

为母则刚,有多少母亲因为自己的孩子变得勇敢、坚强、隐忍,而这位母亲做了什么?抱歉,我无法遵守“死者为大”的政治正确,我就认为她是彻底的懦弱和自私。

不过,有一点可以为她开脱,那就是她也许患有产后抑郁,她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在病态下进行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非常高,只是轻重有所不同,而决定轻重的与其说是激素水平,倒不如说是家人的态度,尤其是老公的态度。

从这一点上说,她确实令人同情。

所以,要非说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呼吁社会关注产后抑郁,产科医生在产妇产后不仅要叮嘱身体恢复的注意事项,也要提醒产妇及家人的特别重视产妇的心理健康。

至于说剩女、闪婚,这个案例实在太极端太少见了,用它说事我觉得说服力不足。不过还是老生常谈一次吧:

剩女这个词就是垃圾,不要听信;

年龄太大不是进入婚姻的理由,爱和三观相合才是;

闪婚要不得!闪婚要不得!闪婚要不得!

user avatar

自杀的行为我予以尊重。

但杀死两个孩子的行为就是十足的恶了。没有人有权利自己决定剥夺别人的生命。即使是亲妈也不行。孩子终究是两个独立的个人,不是你的财产。

有一种情况与此类似:谈恋爱中,被分手的男孩子有时候会想不开,选择杀死女孩再自杀,所谓“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杀死分手的恋人、母亲杀子女,其根源都是没有充分尊重对方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把对方看作了自己可以生杀予夺的一件物品。

然而很耐人寻味的是,自杀带走前女友的,大家都会谴责;自杀带走子女的,大家都表示可以理解。这说明,在中国,宗法伦理的思想毒害之深:年龄与人权成正比,10岁以前不算人。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阅读完这位母亲的遗书和很多知友的答案后,我的内心始终涌动着一个问题:

是什么摧毁了这位母亲离婚的勇气?

在遗书中,她明确提到了这一点:在中国,和理智冷血的先生相比,她抢不到孩子的抚养权;和安吉丽娜朱莉相比,她很脆弱。

“在中国”三个字,让我沉默了良久。什么是国情,这就是国情,因为这是一位母亲用三条生命发出的最真实的感慨,比新闻联播里的国情更让我信服。

我理解,我们长期以来都在刻意在回避一些本应该直面的问题。我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不少嘲讽美国离婚率的答案,仿佛中国离婚率更低是一种值得被四处宣扬的荣耀似的。

这不是荣耀。

在低离婚率的背后,是一系列如这等的被死亡揭开的,或者更多被谎言和沉默掩饰的,悲剧。这些悲剧的主角们无非性别,通通被一双名为“礼教”和“耻辱”的大手捂住了嘴巴。

我经常看国外的新闻和电视剧里,经常有离婚上法院争夺抚养权的撕逼故事和,它们是如此生动和深入人心,以至于连这位故去的母亲也提到了安吉丽娜朱莉的案例。她的名字,和“在中国”三个字摆放在一起看,真的有种让人悲从中来的滑稽和讽刺——一位在中国不敢离婚而选择自尽的母亲,却知道美国离婚抢夺抚养权的案例。

这种滑稽和讽刺的背后,是我们的文化对于离婚制度系统性的污名化。我们的电视新闻里和连续剧里,从来都在刻意回避那些本应该被普及的法律常识。那些在婚姻中备受折磨的人,无论男女,绝大多数都对于中国的离婚裁判和抚养权分配制度全都一无所知。而讽刺地是,通过看国外的新闻和连续剧,我们却对西方那一套非常了解。


于是,在这位母亲的遗书中,有了“在中国”和“安吉丽娜朱莉”,那刺眼的并列存在。


我至今还记得,曾经在几年前读到一则新闻: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的大妈多年来成功劝和了多对前来法院离婚的夫妻,受到大众广泛赞扬。


我一直坚持认为,这样的新闻,体现了我上述提出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对于离婚制度的污名化,已经达到了一种制度性畸形的地步。


而昨天早晨,我听到BBC广播提到了另一则新闻:在英国“离婚旅馆”的生意正在日渐红火。夫妻二人离开熟悉的社交环境,一同来到旅馆住两周,在这个过程中不受任何力量外界左右的思考,办理并消化离婚。


两则新闻一比较,再加上这位母亲的遗书,我真的有种感慨:这看起来是一种态度的差距,但也许,更是一种文明的差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湘潭纳帕溪谷小区母亲带两孩子跳楼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且深感悲痛的悲剧。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触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和理解它,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关于此事件的可能原因、影响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反思和学习的方向:事件概述(基于公开报道.............
  • 回答
    关于“湘潭大学空间站舱外服设计被湖南大学占为己有”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公开信息或官方调查证实此事。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涉及到知识产权、学术诚信乃至法律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审视,并尽可能梳理出其中的逻辑和可能存在的争议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占为己有”的具体含义和可能.............
  • 回答
    湘潭大学和湖南大学就“航天服事件”发布的联合声明,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深意且值得深入剖析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两所大学在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风波时的官方回应,更折射出当前高校在处理社会舆论、维护声誉以及促进学术交流时所面临的复杂局面。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份联合声明本身。通常情况下,当出现争议时,涉事.............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湘潭大学的设计成果被剽窃了,这是明晃晃的抄袭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追究。可没想到,到了湖南大学2021级新生群里,事情的发展画风一转,竟然出现了学生辱骂湘潭大学的现象。这其中的逻辑链条,实在是很让人费解,也足够让人深思。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
  • 回答
    这起发生于湖南湘潭的惨案,其背后牵扯出的情感纠葛、经济压力和社会观念的碰撞,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小伙因女方退婚而拒退彩礼,最终酿成灭门惨案,这背后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直面彩礼问题。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彩礼仍然是婚俗中一个重要但又充满争议的环节。.............
  • 回答
    湖南大学与湘潭大学携手,拨开舱外航天服争议迷雾,剑指星辰大海近日,湖南大学与湘潭大学就备受瞩目的舱外航天服研发争议,罕见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的出台,不仅给扑朔迷离的事件带来了新的视角,更预示着两所高校将放下过往的摩擦,以更宏阔的视野,共同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争议的由来:一次“中国芯”的.............
  • 回答
    关于湖南湘阴针对“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这一建议的答复,咱们不妨来细细品味一下,看看里面有什么说道。首先,得承认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确实抓住了当下不少农村地区的一个痛点。在很多乡镇,尤其是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外流严重的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这背后既有经济.............
  • 回答
    这是一则非常引人注目的新闻,由湖南湘阴政协委员在一次关于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的讨论中发表的言论引发了热议。这位委员的言论,尤其是“女的只要不傻都可以嫁出去,但男的不可能”这句话,无疑触碰了当下社会关于性别、婚恋和地域发展等多个敏感的神经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番言论的背后逻辑和引发的争.............
  • 回答
    这则消息确实让人颇为震惊和关注。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要集体解聘92名医护人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裁员事件,背后牵扯到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权益、医疗体系运作等诸多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本身值得关注的几个点: 规模庞大且集体性: 92名医护人员并非个例,而是一个集体的解聘,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可能比单.............
  • 回答
    关于李湘在三亚租房直播期间,将房屋弄成“猪圈”的传闻,以及她事后发布声明否认并内涵三亚的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想要详细地梳理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尝试去理解各方的观点和可能的动机。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公开信息和坊间传闻):首先要明确的是,关于“猪圈”的说法并非来自李湘本.............
  • 回答
    长沙湘江边,那幅曾经引得无数人驻足、被誉为“袁老涂鸦”的巨大画像,如今已被一层新的色彩所覆盖。这件事情,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不少涟漪,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想,这背后牵扯到的情感和观念,是相当复杂的。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这幅涂鸦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对袁隆平院.............
  • 回答
    白湘菱,一个名字,一个曾占据无数媒体头条的标签——“江苏文科第一名”。当高考的喧嚣褪去,当状元的头衔如过眼云烟,人们期待着她会踏入清华、北大这些国内顶尖学府,为自己的学业生涯谱写最辉煌的篇章。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最终的选择是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申请了香港大学。这个选择,无疑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激起了不小.............
  • 回答
    《鬼吹灯之怒晴湘西》这部作品,给观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其中对卸岭和搬山这两个盗墓门派的描绘,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说卸岭不如搬山“牛逼”,这种说法,我倒觉得挺有道理的,而且这种“不如”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更多的是在“专业性”和“影响力”上,搬山道人展现出了更强的底蕴和更具代表性的光芒。咱们先捋捋这.............
  • 回答
    王岳伦深夜宣布与李湘离婚,随后又删除,这一系列操作无疑将两人本就备受关注的婚姻推向了风口浪尖。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结合他们过往的婚姻状况、公众形象以及可能存在的个人问题来分析。事件本身的回顾: 深夜官宣: 王岳伦在深夜发布了一则与李湘离婚的声明,内容大致是表示“感谢李湘这些年的陪伴”,并祝愿对方.............
  • 回答
    黄青蕉在讨论代孕合法化时,引用了“八千湘女”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点。要理解黄青蕉的意图以及这一引用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八千湘女上慰问”的背景和含义。“八千湘女上慰问”通常指的是解放初期,湖南的年轻女性响应号召,奔赴边疆支援建设,特别是支援当.............
  • 回答
    龙晶睛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认可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她的行为以及围绕她的讨论。龙晶睛的故事梗概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龙晶睛的经历: 背景: 龙晶睛,1990年生人,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优渥,父母在她出国留学时给.............
  • 回答
    曾经风光无限,是不少人心中的“体面”选择,如今却一个个黯然退场,留下唏声叹息。俏江南、湘鄂情、金钱豹这三个名字,承载了一代人的餐饮消费记忆,它们的倒闭,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也为我们这些还在路上的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咱们一样一样来捋捋,看看这几位曾经的“大佬”,是怎么一步步走.............
  • 回答
    “没有太平军,曾国藩就是个人畜无害的礼部侍郎,又哪里来的湘军呢?”这一问题看似在质疑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动机,实则需要从历史背景、人物动机、湘军的形成过程以及清朝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中综合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详细探讨: 一、太平军与湘军的直接关联1. 太平军的爆发是湘军成立的直接导火索 太平天.............
  • 回答
    这份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解决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的提案,乍一看挺有地方特色和现实考量,但细细琢磨,里头的问题可不少,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提案的出发点: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提案的出发点是好的,直指湖南湘阴农村面临的两个棘手问题: 农村青年的外流: 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为了更好的教.............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李湘和民宿房东之间的“罗生门”,折射了不少现在旅游住宿中存在的纠纷。咱们一件件来看。李湘方的“租民宿退租未打扫”及回应:首先,事情的起因是李湘一家在退租某个民宿时,被房东指控“没有打扫,弄得很乱”,甚至有“使用过的毛巾、垃圾未清理”之类的说法。具体细节可能不太好一一考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