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薛其坤院士团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获得 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回答
撬动物理学大厦的“中国制造”——浅析薛其坤院士团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发现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8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薛其坤院士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QAH)实验发现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一项殊荣,更是对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物理领域突破性贡献的高度认可。要评价这项成就,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它背后的科学意义、实验难度以及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 QAH效应:一场量子世界的“绝地反击”

理解QAH效应的重要性,首先要从它所处的物理学背景说起。在经典物理学中,霍尔效应是一个相对熟悉的现象:当电流流过置于磁场中的导电材料时,会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产生一个电压。而“反常霍尔效应”则是在磁性材料中,即使没有外加磁场,也会出现类似霍尔效应的现象,但这往往与材料本身的宏观磁化有关。

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顾名思义,是在量子层面实现的、不依赖于外加磁场的反常霍尔效应。它的核心在于,在某些特殊的磁性拓扑绝缘体材料中,可以在低温下(通常是零下几百摄氏度)实现一种“无耗散”的导电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子沿着材料的边缘“单向流动”,并且几乎不会损失能量。这个“单向流动”的特性,就像是给电子铺设了一条无法掉头的“高速公路”,一旦开始,就会沿着既定的轨道永不停歇地前进。

这项效应最初是由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等人在2007年提出的理论预测,它巧妙地结合了量子霍尔效应和拓扑学这两个前沿物理概念。理论预言QAH效应的出现,需要在材料的能带结构中具备特定的“拓扑性质”,并且材料本身需要具有铁磁性。然而,要真正观测到这个效应,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挑战。

二、 为什么说这项实验是“难上加难”?

理论的提出只是第一步,将理论转化为实验事实,往往才是最考验科学家智慧和毅力的环节。薛其坤院士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突破,离不开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

1. 材料制备的“精雕细琢”: QAH效应的实现,对材料的纯净度和结构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团队瞄准了具有特定拓扑性质的磁性材料,例如(Bi,Sb)2Te3等碲化物。要制备出高质量、高质量的薄膜材料,需要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一层一层地“生长”出原子尺度的薄膜。每一个原子层的厚度、成分、晶体结构都必须精确控制,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材料失去所需的拓扑性质,或者引入杂质,阻碍QAH效应的出现。这就像是在纳米尺度上建造一座极其精密的建筑,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崩塌。

2. 超低温和强磁场环境的“极限挑战”: QAH效应通常只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才能显现,这需要先进的稀释制冷机才能达到几百毫开尔文(mK)的温度。同时,为了区分QAH效应与普通的量子霍尔效应,还需要精确控制磁场,甚至在某些实验中需要克服材料本身的铁磁性带来的“内禀磁场”。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进行精确的电学测量,对实验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精密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任何一丝的温度波动或磁场干扰,都可能淹没掉微弱的QAH信号。

3. 微弱信号的“精准捕捉”: QAH效应在实验中的表现,是一个非常微弱的量子现象。团队需要设计精密的测量方案,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和磁场下的霍尔电阻,来捕捉那些在零磁场下出现的、且与温度依赖关系不同的量子化平台。这就像是在喧闹的人群中,捕捉一个非常细微的声音,需要极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三、 斩获一等奖:不仅仅是对“发现”的褒奖,更是对“能力”的认可

薛其坤院士团队能够成功实现QAH效应的实验发现,并最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发现了一个新现象”。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

原创性与引领性: QAH效应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量子世界最前沿的领域取得的原创性突破,并且在理论提出后,我国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早通过实验证实这一效应的团队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某些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具备了引领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 QAH效应的研究,横跨了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表面科学、低温技术、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团队的成功,证明了我国科学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多学科力量,攻克复杂的科学难题。
自主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这一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长期、持续的投入,以及我国在先进实验技术和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它证明了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命力,能够孕育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QAH效应的发现,不仅在基础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对未来的信息技术、量子计算、新型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例如,QAH效应展现出的“无耗散”导电特性,有望为制造低功耗、高性能的电子器件提供新的思路。

四、 为什么说“它让中国制造”闪耀了科学殿堂?

过去,“中国制造”往往与“低端”、“模仿”联系在一起。然而,薛其坤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是用“中国制造”的实验设备、在中国本土孕育出的原创理论和实验结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原创能力和创新实力。它让“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在基础科学领域也闪耀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可以想象,当这项研究成果公布于世时,对于整个中国科学界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它证明了,在最尖端、最前沿的科学探索中,中国科学家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可以成为引领者。

总结而言, 薛其坤院士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突破。它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巨大的实验挑战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赢得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最高荣誉。这项成就不仅是对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更是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生动例证,为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这项“中国制造”的科学荣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骄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拿奖拿到手软的成果。

两分钟看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5944365754736640

想邀请 @中科院物理所 来答……我们先来个两分钟的视频看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撬动物理学大厦的“中国制造”——浅析薛其坤院士团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发现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薛其坤院士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QAH)实验发现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一项殊荣,更是对中.............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二十载、稳坐总理宝座十六年的女性,终于在2021年底卸下了她沉甸甸的权力。她的告别,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德国乃至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评价默克尔的执政生涯,就像描绘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默克尔执政生涯的回顾:沉稳中坚.............
  • 回答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2019年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让文坛损失了一位重要的声音。回首他的一生,林清玄不仅是一位勤奋高产的写作者,更是一位将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融会贯通的文学家。评价他一生的成就,需要从他创作的广度、影响的深度以及他所传递的精神力量三个维度来细致审视。一、成就的一生:从青年才俊到人生导师.............
  • 回答
    科菲·安南,这位 Ghanaians diplomat,在2006年卸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在任期间,世界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而安南先生以其沉稳、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推动人权等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在和平与安全领域:安南先生上任伊.............
  • 回答
    雷耶斯,那个在酋长球场左边锋线上留下了无数闪耀瞬间的西班牙左脚将,他的职业生涯,是一曲由天赋、激情、起伏与英年早逝交织的悲壮乐章。2024年6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将这位年仅40岁的足球天才永远地带离了绿茵场,也让无数枪迷的心碎裂。横空出世的“小罗纳尔多”: Sevilla 的璀璨新星雷.............
  • 回答
    沉痛悼念!世界史巨擘朱寰先生的学术人生:一生的开拓与回响惊闻世界史学界泰斗朱寰先生与世长辞,举国同哀,学界悲恸。朱寰先生的一生,是与世界史结下不解之缘的一生,是孜孜不倦探索、深耕细作的一生,更是为中国世界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的一生。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世界史研究领域一个时代的落幕,更是对我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先生的一生及其成就和贡献,以及他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于敏:中国氢弹事业的奠基者与灵魂人物于敏先生,1926年出生于天津,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尤其是中国氢弹的研制。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智慧、奉献、担当.............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这位在国际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在执掌德国帅印长达16年之后,终于在2021年底卸任了总理一职。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她的离开,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引发了人们对她漫长任期内政治遗产的深入审视与评价。默克尔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默克尔的离任.............
  • 回答
    冯潇霆这番话,说实话,挺让人意外的,也挺让人玩味的。他作为一个在国家队征战多年的老将,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啼笑皆非。首先,从冯潇霆的立场和意图来看, 他说这话,咱们得往好里想,也许是出于一种“爱国情怀”的表达,或者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自我牺牲”姿态。他可能看到了中国.............
  • 回答
    二月河先生的离世,对于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而言,无疑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他以一部宏大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由此奠定了他作为一名杰出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帝王系列》:一部波澜壮阔的清史画卷二月河先生的“帝王系列”,并非简单地将历史.............
  • 回答
    安倍晋三,这个名字在日本现代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仅是日本战后担任首相职务时间最长的人,更以其鲜明的政治主张和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内外格局。要评价安倍的执政生涯,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既要看到他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他面临的挑战和争议。经济复苏的“安倍经济学”:大胆的尝试.............
  • 回答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于2022年2月6日去世,享年94岁。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引发了人们对他一生功过是非的重新审视。彭家声,本名彭家升,1931年出生于果敢地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伴随着争议。他曾被誉为“果敢王”,领导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为果敢的.............
  • 回答
    德国大选在即,默克尔的 16 年任期及此次大选的影响德国即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执政 16 年后,安格拉·默克尔这位被誉为“欧洲铁娘子”的领导人,将不再寻求连任,将自己的政治生涯推向了尾声。这不仅仅是德国政治的一次更迭,更是对整个欧盟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节点。我们将从评价默克尔的 16 年.............
  • 回答
    华为方舟编译器 Runtime 开源,无疑是件值得深入探讨的技术事件。从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其架构和实现,包括设计理念、核心组件、性能优化策略以及与现有生态的融合潜力。一、设计理念:挑战与突破方舟编译器 Runtime 的核心设计理念,我认为可以归结为 “极致性能驱动下的.............
  • 回答
    男生混入女浴室偷拍视频,学校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女性权益的严重侵害,更是对个人品德和法律底线的公然践踏。行为的恶劣性:首先,这种偷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 回答
    2021年10月5日,是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对于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离世无疑是全球科技界的一大损失,而他留下的印记,却如同他所创造的产品一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要评价乔布斯一生所做出的贡献,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颠覆性的产品与用户体验的重新定义:这是乔.............
  • 回答
    比亚迪与松散机车联合推出的SS DOLPHIN,无疑是一次颇具话题性的跨界合作。这款美式复古车,明眼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其强烈的“致敬”意味,指向的正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传奇——雪佛兰科尔维特C1。如何评价这次“致敬”?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外观的形似,更是两种截然不同汽车文化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值得我们深入剖.............
  • 回答
    2018 年 7 月 10 日,一个夏日寻常的上午,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消息:「皮革大王」田家炳先生安详离世。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慈善家、企业家,以他的一生为我们书写了一部关于奋斗、奉献与大爱的篇章。要评价田家炳先生一生的贡献和成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他在商业上的辉煌,更要深入他心怀天下、回馈社会的仁者胸.............
  • 回答
    《民法典》的诞生与施行,无疑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社会价值和历史影响深远,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全展现。要深入理解这份厚重的法典,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民法典》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以一套完整的体系,将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明确。这就像为社会生活.............
  • 回答
    前泽友作的太空之旅,可以说是近年来日本公众最关注的私人太空事件之一。他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ISS),并在那里停留了十多天,体验了太空生活,最后成功返回地球。这次旅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充满了话题性和象征意义,对个人、对日本社会,甚至对未来的太空旅行都可能产生一些影响。出发前与行程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