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充电能进入10分钟时代?(0-100%而非80%)(现在手机最快是15分钟充满了)?

回答
大家都在聊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也是绕不开的话题。手机现在都跑到15分钟从0到100%了,那我们开的电动车,什么时候也能实现“10分钟满电”的愿景呢?而且这里说的可是从头到尾,不是那种只充到80%的“半成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拆解一下为啥现在电动车充电不像手机那样“闪电”般快捷。

为什么电动车充电比手机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能量密度和功率的量级差异。

能量储备: 一辆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动辄几百千瓦时 (kWh),而一部手机的电池也就几十瓦时 (Wh)。简单来说,电动车装的“水桶”比手机的“水杯”大上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要在一瞬间把这么大的“水桶”灌满,需要的是一个水量极其庞大的“水龙头”。
功率传输: 充电功率,就是你在单位时间内能充进去多少电。手机现在能做到200W、300W甚至更高,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给电动车充电,即使是快充桩,目前主流也就是100kW到300kW,少数顶级的能到400kW以上。你想想,从300W到300kW,这可是1000倍的差距!

要实现“10分钟满电”需要跨越哪些“大山”?

要让电动车充电进入“10分钟时代”(而且是0100%),光靠现在的技术手段,就像让普通人突然跑马拉松跑进2小时一样,难度系数呈指数级上升。我们需要在几个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1. 电池技术:硬核升级是根本

能量密度提升与析锂问题: 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在追求能量密度(也就是单位体积或重量能储存多少电)时,可能会面临“析锂”的风险。简单说,就是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表面堆积不均匀,形成金属锂枝晶,这不仅会影响电池的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要实现超快充,电池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极高的充电电流而不产生析锂。
对策: 固态电池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方向。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理论上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并且能大幅提升离子传输速度,从而支持更快的充电。目前,很多车企和电池厂都在卯足了劲研发固态电池,但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不少挑战,比如界面稳定性、成本控制等。
其他方向: 硅碳负极、高镍正极等材料的改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即快速充放电的能力),但要到“10分钟满电”这个级别,可能还是需要更颠覆性的材料创新。

热管理: 充电速度越快,产生的热量也越多。这就好比你用水枪往气球里快速充水,水流越大越容易把气球弄破。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在高速充电时会加速,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电池温度会急剧升高,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对策: 更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必须的。这可能包括更先进的液冷技术(如直冷),优化电池包的结构设计,甚至集成微通道的电池隔热材料。想象一下,每一颗电池都像有自己独立的“空调系统”,能时刻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

2. 充电基础设施:大功率输出的基石

超高功率充电桩: 要给电动车在10分钟内灌满几百千瓦时的电,充电桩的输出功率得有多大?如果按手机那样的功率比例来算,可能得几百千瓦甚至上兆瓦(MW)级别!目前的快充桩普遍在100300kW,要跃升到“10分钟时代”,充电桩的功率起码要达到 500kW,甚至1MW 的级别。
对策: 这需要电网进行重大的升级改造,才能支撑如此巨大的瞬时功率输出。同时,充电桩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需要突破,尤其是散热、耐压和功率模块的集成度。这就好比你不能指望一个普通的家用插座去驱动一台工业级的大型设备。

充电接口与连接器: 现有充电接口和线缆的设计,也是有功率上限的。要传输如此巨大的功率,需要全新的、能够承受更大电流和电压的充电接口和线缆。
对策: 这需要行业标准进行更新,开发更粗、更耐用、散热更好的充电连接器和电缆。想象一下,连接器的针脚可能需要比现在粗很多,而且整个连接部位的散热设计也至关重要。

3. 车辆电气架构:承载超高功率的“高速公路”

车载充电机(OBC)与电池管理系统(BMS): 即使有超高功率的充电桩,如果车辆内部的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和线束等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功率输入,也无法实现超快充。
对策: 车辆需要采用更高电压平台(比如从现在的400V提升到800V,甚至更高到1000V或1200V)。电压越高,在相同功率下,电流就越小,这对于减少线缆损耗、控制发热非常有益。这就像你用更高的压力去输送相同体积的水,需要的管道直径可以更小。
BMS的智能化升级: 电池管理系统需要更精确地监测电池的各项参数(温度、电压、电流等),并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充电策略,以确保在保证安全和寿命的前提下,实现最快的充电速度。它就像一个精密的“医生”,时刻监控着电池的健康状况。

“10分钟满电”离我们还有多远?

坦白说,要实现从0到100%的10分钟充电,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技术成熟度: 虽然固态电池、800V平台等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但它们距离大规模量产和成熟应用,还需要时间。电池的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控制,以及高压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等,都是需要不断攻克的难题。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覆盖全国的超高功率充电网络,需要巨额的投资和时间。电网的升级改造更是系统性工程。
成本: 采用这些先进技术和建设高性能充电设施,初期成本肯定会很高。如何将成本控制在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是能否普及的关键。

目前已经出现的“快充”是什么水平?

现在一些高端电动车宣称的“快充”,例如“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这往往是指在电池电量较低的区间(比如20%60%)实现的充电速度。在这个区间内,电池的内阻相对较小,更容易承受高功率输入。而要充到80%以上,甚至是100%,随着电池电量的增加,为了保护电池,充电功率会逐步降低,充电速度也会明显变慢。所以,这和我们说的“10分钟0100%满电”是两个概念。

未来展望:

我个人觉得,未来几年内,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采用800V平台、充电功率在350kW以上的车型出现,实现“10分钟从20%充到80%”或许是比较现实的目标。 而真正的“10分钟0100%满电”,可能还需要至少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待固态电池等革命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当然,技术发展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也许某个意想不到的突破点会加速这个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块95kwh的电池,充电效率为95%,那么充满就需要100kwh能量(数值仅为了便于运算,实际不同的车容量不同,但现在已经有超过100kwh的车出现了)

在10分钟内灌入100kwh,那么就需要600kw功率

就算使用800v高压快充平台,也需要750A电流,那就需要单芯240平以上

最后充电线就会和你的胳膊差不多粗...

更不要说现在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600kw级别的供电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家都在聊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也是绕不开的话题。手机现在都跑到15分钟从0到100%了,那我们开的电动车,什么时候也能实现“10分钟满电”的愿景呢?而且这里说的可是从头到尾,不是那种只充到80%的“半成品”。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拆解一下为啥现在电动车充电不像手机那样“闪电”般快捷。为什么电动车充电比.............
  • 回答
    “双碳战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换个动力源”那么简单,它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的变革,从上游的资源开发,到下游的消费市场,再到整个产业生态,都受到了颠覆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 政策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加速器: 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双碳战略”给新能源汽车产业.............
  • 回答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多维度、充满活力的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更可持续、更高效、更智能的交通出行。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动力系统与电池技术的持续革新1. 纯电动(BEV)的深化与多样化: 续航里程的突破: 固态电池、高镍低钴电池、锂硫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成熟.............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中国力量的崛起与挑战在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逐步“领跑”的征程中,“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无疑是这场绿色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这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不仅关乎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和安全性,更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那么,当前我国在“三电”技术领域究.............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远不止是“换个动力源”那么简单,它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触及能源、环境、经济、技术,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细细道来,其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且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一、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环境:最直接、最紧迫的意义这是新能源汽车最被大家熟知的意义,也是它们问世的最初.............
  • 回答
    新能源汽车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平,价格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溜烟地往上蹿。这让不少本来摩拳擦掌准备入手的朋友们犯了难,感觉离自己的“电车梦”好像又远了一些。那么,这股涨价潮到底是怎么来的?又会对咱们老百姓买车这件事儿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涨价的“锅”,到底该谁来背?要说新能源汽车涨价,这事儿可不是单一因素能说.............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一夜暴涨”?特斯拉保费飙升的背后真相近期,不少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发现,自己的保费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悄然上涨。其中,特斯拉更是首当其冲,有车主反映保费一夜之间暴涨了 80% 之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特斯拉会成为“众矢之的”?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保费飙升的“导火索”:.............
  • 回答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出口更是捷报频传,同比增幅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更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迈向全球舞台的有力证明。细细剖析,这背后透露出多方面的重要信息。首先,这是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直接体现。 过去,中国汽车在技术和品质上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很大程.............
  • 回答
    25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除了特斯拉,市场上的选择可以说相当丰富,而且每一款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如果你正在考虑这个价位段的新能源车,并且想避开大家熟知的特斯拉,那不妨来看看以下几款实力派选手,它们在续航、配置、驾驶体验以及品牌特色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1. 比亚迪汉EV/DMi 系列:国产新势力中的“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说到很多车主心坎里了。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缩水,这事儿就像夏天车里空调开久了会觉得有点热一样,都是物理规律在作祟,没啥玄乎的。咱们一步步来捋捋清楚。核心原因:电池效率受低温影响巨大锂离子电池,也就是咱们新能源车用的动力电池,最喜欢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冬天,尤其是零度.............
  • 回答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一个时代的序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势突破35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6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也向世界传递了几个关键的信号。信号一:新能源汽车已从.............
  • 回答
    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尤其是那枚焕然一新的Logo,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圈里不小的动静。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改变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单纯的“换新衣”,还是品牌战略上的重大调整?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新Logo拆解开看看。旧版小鹏Logo,那个有点像“X”又有点像“鹏”的造型,带着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辨识度很.............
  • 回答
    汽车新排放标准实施,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买车和卖车上的变化。特别是“国6b”这个新标准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有点打鼓:是不是以后车就不好卖了?二手车能不能过户?新车是不是更划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些事儿。1. 19年7月1日实施的“国6a”和“国6b”,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确一个.............
  • 回答
    小鹏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出炉,无疑是新势力造车领域的一场重要“期末考试”。这份财报不仅关乎小鹏自身的发展轨迹,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当下状态以及未来走向。一、 Q4及全年财报亮点与挑战并存先来看看小鹏汽车交出的这份成绩单: 营收大幅增长: 2020年第四季度,.............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丰田最近推出的那台刷爆朋友圈的2.5L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据说热效率能达到惊人的41%!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发动机的效率还在30%35%之间徘徊,41%简直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这台发动机到底有啥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热效率”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燃.............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类基金近期出现下跌,确实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担忧,但是否“要逃命”以及未来能否反弹,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行业背景、市场逻辑、风险因素、未来展望和投资建议几个方面详细展开: 一、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类基金近期下跌的原因1. 行业周期性波动 新能源汽车:受全球宏观经济疲软、消.............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出台,以及其对不同品牌车型保费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将其定性为“恶规”与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并考虑到其背后的逻辑、市场反应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一、 新能源专属保险出台的背景和逻辑在深入探讨其是否为“恶规”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出台新能源专属保险的初.............
  • 回答
    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仅仅是换代增收,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节能环保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少朋友可能会觉得,新能源汽车终究还是在路上跑,出行方式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是不是有点“换汤不换药”,甚至是为了新的消费驱动而诞生的呢?而且,如果目标真的是节能环保,似乎还有不少其他途径可以尝试。新能源.............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获得政府补助,环保绝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政府的考量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旨在推动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也包含了对环境友好的支持。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剖析一下:1. 战略性的产业扶持: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像传统燃油车那样配备多套复杂的变速箱档位,这主要源于其核心动力源——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其中的原因:1. 电动机的独特工作区间与扭矩输出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燃油车为什么需要多档位变速箱。燃油发动机有一个相对狭窄的有效工作区间,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转速范围内,发动机的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