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回答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远不止是“换个动力源”那么简单,它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触及能源、环境、经济、技术,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细细道来,其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且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

一、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环境:最直接、最紧迫的意义

这是新能源汽车最被大家熟知的意义,也是它们问世的最初动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传统燃油车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EV),在行驶过程中零排放,或者说排放量极低(考虑电力生产过程)。这意味着,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交通运输业对大气温室气体的贡献,为延缓全球变暖争取宝贵的时间。
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居民健康: 除了温室气体,燃油车还会排放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这些物质是导致城市雾霾、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交通拥堵时,这些污染物的浓度会急剧升高,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或低排放特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我们的呼吸更清新,让孩子们的童年少一些空气污染的阴影。
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而且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过度依赖石油,意味着一个国家在能源安全上面临巨大的脆弱性。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电力驱动,而电力的来源可以多样化,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这大大降低了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升了能源独立性和国家安全。

二、 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面向未来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更新,更是驱动整个能源系统向更清洁、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催化剂。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消纳: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为太阳能、风能等波动性较强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增长空间。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可以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在高峰时向电网放电(V2G VehicletoGrid),帮助平滑电网负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智能电网与分散式能源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使千家万户的充电桩成为智能电网的节点。通过智能充电管理,可以引导用户在电价较低的时段充电,减轻电网压力。未来,随着V2G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甚至可以成为家庭的“移动储能站”,在停电时为家庭提供备用电力,或者在用电高峰时将电池存储的电能卖给电网,这有助于构建更加灵活、可靠、分散式的能源系统。

三、 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引擎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格局,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汽车产业的革新: 传统汽车制造业以燃油发动机、变速箱等为核心。新能源汽车则以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为核心。这不仅是技术的颠覆,更是产业链的重塑。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电机技术(效率、功率密度)、电控技术(能量管理、控制策略)以及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更新。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除了汽车制造商本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催生了动力电池制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智能电网运营、芯片制造(用于电控系统)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在传统汽车领域,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国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在全球汽车产业和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四、 改善用户体验与提升生活品质:日常生活的变革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更安静、更平顺的驾驶体验: 电机工作时非常安静,且扭矩输出直接,加速响应快。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感受远比燃油车更加平顺、舒适,也更加安静,减少了城市噪音污染。
更低的用车成本: 虽然前期购买成本可能稍高,但新能源汽车的电费通常低于燃油费,且“三电”系统的零部件数量更少,维护保养更简单,长期来看用车成本更低。
智能化和互联化的新生活: 新能源汽车往往与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它们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提供更丰富的车载娱乐和信息服务,成为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这为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体验带来了全新的想象。
环保意识的体现: 驾驶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一种环保生活方式的体现,能够让驾驶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五、 挑战与机遇并存: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

当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才凸显了其意义的深远和价值的所在。

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 充电桩的数量、布局、充电速度,以及充电的便利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
电池技术的进步: 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寿命、安全性、成本控制,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
电网负荷的压力: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如何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如何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
电池回收与处理: 报废电池的处理是一个环保和资源回收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总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是多层面、系统性的。

它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的替代,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性选择。它承载着我们对清洁空气的渴望,对能源安全的考量,对科技进步的期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宏观的能源战略到微观的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正在以其独特的价值,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未来。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解决当下能源与环境困境,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一条必由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也想知道啊(棒读


你找个海外的朋友,买点和汽车相关的外国专利,然后包装成一家公司;

专利硬不硬不要紧,关键是要和奔驰宝马本田丰田这类牌子挂钩;他们太硬了挂不上,就和石墨烯呀氢燃料呀这种概念挂挂钩;

接着国内再包装一家公司,挖些有外资汽车企业从业经历的,再挖些互联网里搞电商搞营销的,这家公司就成了。

两家公司的PPT摆在一起,好了,你的新能源汽车造好了。

不对,在14年时,有PPT就等于把车造好了;17年不行,地方政府聪明了“点”,还得去买台别人的车,手工改个壳。

不贵,满打满算也就200万。

加上买买纸上的专利、挖一些高管,前前后后加总500万到1000万成本吧。

然后跑五个五百强县区,半年内谈下其中三个,第一年就拿了约120亿的地方政府投资。

这公司起步时就在望京,靠着五环边上的一个小园区。CTO我熟,所以还上门蹭过几杯咖啡。

如今已搬到上海某高大上写字楼了。


14年新能源汽车大跃进后,百万千万变几十亿甚至百亿的造车故事,全中国算下来也有小一百个了。

一,上头不仅是鼓励新能源汽车,甚至可以说是催着下面地方上新能源汽车项目:不上就是经济政策不积极,上了就对大政方针领悟到位。

这是地方话事人完成KPI的直通车;

二,政策开了大口子,国开行这类体系也跟上:只要是这类立项的钱,都有。

别的项目,地方问上头要钱,贷款利息5个点8个点的,但这类项目可以3个点。

就算你这个地方没什么路子,拿不到好的点位,那至少这类项目贷款下来得快,先拿了再说;

三,政策有了国开行有了,国土部门不得跟上?土地指标杠杠的。

莫干山从来不讨厌贾跃亭,相反,贾总是莫干山的恩人。

几千亩几千亩的土地,在贾总这位指引道人的点化下,从死气沉沉的山地农地林地属性,转化成了可以标价、可以抵押、可以交易的住宅、工业、商业、文化、旅游、娱乐等用地。

点 石 成 金


莫干山项目,乐视花了不到5个亿圈地。后来没钱启动项目,地方又把土地“收回”了。这个收回就是买回,地方政府还得按市场行情加价,所以乐视在莫干山上没亏,还小赚一笔。

就当是买土地指标的钱吧。


-王哥,不是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是投资机构投出来的么?没怎么看见地方的名字啊?

那些投资机构就是层皮,找个好听点的互联网风投来站站台而已。10亿的投资额,这些互联网风投能掏出3000万跟就是咬碎牙了,而且协议里明确写明第二轮就跑。

BAT们参与的,民资和外资的比例会高点,但基本上七成肯定是掏国家的钱;


-那国家现在监管这么严,钱都是专项使用,要进自己口袋也不容易吧?

傻孩子,找你的工厂基建商玩,找你的汽车供应链伙伴玩,找你的市场营销部门玩。

国家明确这笔钱只能买电脑,但不管你这电脑是买5000一台的还是50000一台的。


-那车出不来或者卖不出去,总得有个交代吧?

限高或跑路咯,反正卡里小数点前八九位数,你纠结这个;


-那这一地鸡毛的,总得有个交代呀?

转型房地产嘛!


-交代呢?

都说了,这里面都是合法合规的投资行为,只是遭遇到了无法预判的外部市场风险。投资怎么会没有风险呢?

什么交不交代的,下一个问题。


-......


我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意义。虽然我是个文科生,但这点产业升级的概念还是有的。

我就是没搞懂我们这疙瘩那堆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意义。

江苏那堆新能源造车,二三十家也有了吧?前前后后政府投资,每家平均二三十亿肯定有吧?

打着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配套的名义拿补贴的多了去了,那个没法算。

不算政府采购(其实也没几单,一单两三千台),江苏这么大投入,这类车企加总,一年能卖几台车?

刚才随便翻了一下,好像是1万辆。

我理解任何产业升级都会伴随着巨大的损耗,但是这个损耗是不是有点猛?


我想,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意义,就是让大家能用几万十几万的成本,开上一辆豪车:

因为这辆车的真实成本可能是好几百万呢。

全国人民贡献税收,让你用十万成本开上了这辆造价五百万的豪车,要感恩。

user avatar

我补充一个大家都没提到的,最高层次的意义——全球能源百年轮替背后的大国崛起意义

很多人都看到这个,就想到了国家能源战略。能源战略固然有,但还不是最高层次的那个。电力能源对石油能源的取代,背后其实是世界格局更替的大国博弈。

事实上,略微关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史,就会发现,能源的变革背后是国际正经格局的更替。

前工业革命时代,人类最亲切的能源其实是木柴。

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强国,普遍是“木头上的王国”。

1577年,英国观察家威廉哈里森在其文章里写道,“伦敦是一座用木头建起来的城市,房子一般都是半木结构,靠在势头做的炉子里烧木柴取暖。”这种建在房子中间的炉子被称作reredos。

理查德·罗兹的《能源传》一书中,甚至还给出了这种英国家用小炉子的照片。很有古典主义色彩,虽然我啥也看不清(大雾~)


彼时的世界头号强国——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木柴以及用木柴烧制的木炭是宫廷、民间的主要能源。有史料记载,从元代开始,北京就大批量从外围的遵化、易州、蔚州、密云( 今河北省遵化、易县、蔚县, 北京市密云县) 等地的山厂伐木烧碳,满足京城取暖、冶铁、铸造钱币所需。为了保证木柴供应,元代专设立柴炭局,明清两代有惜薪司,专门负责朝廷能源用度。

随着时代靠近现代,全球各地人口增多,生产活动日益复杂,能源消耗越来越多。

明代文献《大明会典》记载, 定都北京后明朝的下达给山厂的烧炭指标, 每年都在增长,天顺八年( 1464 年) 为430 余万斤, 成化元年至三年( 1465 -1467 年) 相继增至650 、1180 、1740 余万斤。到了嘉靖年间,惜薪司每年供应各宫及内官内史人员木柴已经达到2456 万余斤。巨大的木柴需求,挖空了山林,据说河北易县方圆数百里的森林,明朝只用了四五十年就挖成了荒山秃岭。

而海外的情况,此刻也不遑多让。因为林木缺乏,伦敦的木材大幅涨价。到1581年,市场普遍传闻,整个英格兰已经快没有可用的木材了。

正是木材的大量减少和价格的大幅提升,使英格兰人不得不用气了他们憎恨的煤炭。而率先使用煤炭这一行为,基本上算是直接带动英国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霸主。

煤这东西,发现很早。但大规模被用起来很晚。因为没经处理的煤由于含有杂质,烧起来普遍有味,而且烟大。早期主要是穷人和一些铁匠在用。用钱人不会使用这种廉价而肮脏的燃料。

一位编年史专家说,当时“伦敦的贵妇人”甚至不愿意走进烧煤的房子。而伊丽莎白女皇在1578年曾经因为皇宫附近啤酒厂烧煤的臭烟熏到了自己,而给酿酒商判刑。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指环王》等作品中,叛变的白袍巫师萨鲁曼砍树,挖地,造厂是大坏蛋,矮人采矿挖出了火焰炎魔的历史记忆也是来自这个时候。

指环王里的火焰炎魔,其实是英国人对挖煤的集体记忆

当时的传教士和文化人,普遍反对这种从地下挖出来的黑色的,带着硫磺味的火,并认为这是放出了地狱之火。

然而,文化的阻力挡不住经济的洪流。宗教的虚言恐吓当然也挡不住现实世界的需要。

低价而便捷的煤炭在英格兰的大地上快速普及,很快靠近地表和靠近城市市场的浅表矿就被挖掘一空。

深井挖煤和长距离运煤成为一个极其现实的需求。而这直接催生了蒸汽机和火车(最早还是轨道矿车)的诞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开启篇章。

借助煤与蒸汽机,英国开启了全球崛起的道路,并在七年战争中击败“大航海时代”的霸主西班牙,夺取了世界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正式继任“日不落帝国称号。”

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大为渲染:“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这是煤炭能源与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时代。大概维持了100多年。直到1945年,美国借助二战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同样借助二战崛起的还有美国的挚爱——石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石油的战略价值还没有显现,当时的石油主要用来照明,一战期间石油承担驱动机械化武器和车辆的重任而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说:“一滴石油抵得上我们士兵的一滴血”,石油的军事价值逐渐得到显现。

二战期间,机械化作战的各国更是充分见证了石油的强大动力。二战以后,石油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逐渐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然而与煤炭能源的广泛分布不同,石油能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当今全球石油资源主要掌握在全球石油资源却掌握在中东、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手里。


(全球石油资源供给不均衡, 来源:BP)

而这其中由于美国国力较强,因此直到1960年之前,全球原油市场主要被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财团所垄断,当时的“原油七姐妹”(埃克森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德士古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不仅控制着大量原油产能,而且垄断市场交易,左右全球油价。这让挣不到钱的中东等其他主要原有生产国,倍感难过。

于是,1960 年开始,OPEC成立,中东小兄弟——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抱团求生,建立协调小组,达成产量和价格的同盟,借以打破西方财团的垄断。

从此中东与美欧的拉锯摩擦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家常便饭。

而1973年,那是一个艰难的春天。这一年,先是美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垮塌。再是阿拉伯国家为了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向美国禁运石油。虽然禁运不足以让美国这个产油国没油用,但由于史无前例的统筹地块,很快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油价上涨。石油危机出现。

然而很快,尴尬的事情出现了,对于富的只有油的阿拉伯王子来说。虽然油价上涨让自己很赚钱。可钱换成自己的票子会毛,所以只能换成美元。而这么大量的美元,在只有油的本国根本没处花,只能再投到美国去。

而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在布雷顿黄金体系崩溃后,为了防止美元也崩掉,亟需给失去了黄金支撑的美元票子一个坚固的支撑。

因此,刚结束一场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和美国,在巨大的共同利益面前,很快就合作了。“石油美元”也取代了“黄金美元”,重新构建了全球经济结构的格局。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是“石油美元的主要设计者”——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而美国通过石油美元的绑定,同时控制了着石油和美元。

就这样,在二战结束后20年,美国通过新一代的能源与货币体系的结合,正式启动了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道路。直到1992年,他的老对手前苏联解体,美国进入最嗨时代。

这是石油取代煤炭后,美国的大国崛起过程。

这一次不但有崛起,还有一个巧妙的制度,通过能源与货币牢牢的捆绑着全世界,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对于下一个要崛起的大国而言,要向冲破美国的只手遮天的穹顶,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就是刨掉“石油美元”的墙角。

那么怎么刨呢?除了正面的以“一带一路”为牵引的人民币国际化这条正面之路以外,我们还有一条绕行的道路,那就是新时代的能源换代——以电取代石油的能源变革道路。

你别管我背后的电是怎么发出来的,只要撬掉了石油这个主导能源的地位,石油美元的保护伞自然不攻而破。

汽车人总爱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其实真正有重大意义的“弯道超车”在这儿。是绕过一条道,超石油美元的车。这事显然要比汽车工业弯道超车宏大而有意义的多。

正是由于电力取代石油如此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使用端的电动车,到后端的发电,输电,管理电,才有了那么多的一系列动作。

2009年,我们先后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补贴政策

2011年,特高压成为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老大在纽约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年,国家电网首次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能对石油的取代,将是我们认真投入的一个重大任务。因此电动化的新能源汽车,这个最大的用油端,才有了如此重要的意义。

不但要我们自己干,还要以引领的姿态,带动全世界一起干。

一起把石油这个老黄历送进历史

开启新型能源变革带动的新的大国崛起时代的到来。

这个大国崛起的大布局,才是发展新能源的最重大的一个意义。

在这个意义之后,才是其他答主说的国家能源战略意义:因为我国是个大型用油国,但确是石油储量稀缺国。

然后才是碳中和的节能减排意义:发电端我们可以通过光伏、风电加储能电池来取代煤炭。而且即使继续用煤炭,我们也可以用碳捕捉技术,减少电厂的碳排放。这些技术在零散的车端根本没法使用。

然后才是汽车工业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取代燃油车技术的意义。因为发动机,变速箱这个东西,搞了几十年,到现在尤其是在重型车上,我们仍然缺乏核心技术。而且随着排放标准的加严,全世界都不再有能力在发动机上提高排放标准了。而提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让我们拥有技术发展的先进性。降低与海外车企的代差。

然后才是电动力车与泛在电力电器的智能互联,形成一个全面智能的新智能经济时代。

而同时所有这些子战略其实都是对大国崛起大战略的有效支撑。

我们在各个领域对电能源的引领,必将最终使主线战略新电体系与石油体系的博弈获得更大的赢面。

在那之后,将是真正的大国崛起。与以煤炭征服全球,以及以石油拴住全球不同,一个以电力能源引领全球的友好大国将开启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理查德·罗兹, 《能源传:一部人类生存危机史》

陈建文,薛威,《战国时代: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原油市场》

孙冬虎, 《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远不止是“换个动力源”那么简单,它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触及能源、环境、经济、技术,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细细道来,其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且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一、 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环境:最直接、最紧迫的意义这是新能源汽车最被大家熟知的意义,也是它们问世的最初.............
  • 回答
    20万吨退役电池流入黑市,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更不是什么好兆头。这背后的安全和环境隐患,细想起来,简直让人头皮发麻。大规模退役电池流入黑市,这说明了什么?首先,这说明了我们现有的电池回收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当正规渠道处理退役电池的成本过高、流程繁琐,或者根本就没能跟上电池淘汰的速度时,黑市自然就有了生.............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类基金近期出现下跌,确实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担忧,但是否“要逃命”以及未来能否反弹,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行业背景、市场逻辑、风险因素、未来展望和投资建议几个方面详细展开: 一、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类基金近期下跌的原因1. 行业周期性波动 新能源汽车:受全球宏观经济疲软、消.............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出台,以及其对不同品牌车型保费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将其定性为“恶规”与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并考虑到其背后的逻辑、市场反应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一、 新能源专属保险出台的背景和逻辑在深入探讨其是否为“恶规”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出台新能源专属保险的初.............
  • 回答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多维度、充满活力的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更可持续、更高效、更智能的交通出行。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动力系统与电池技术的持续革新1. 纯电动(BEV)的深化与多样化: 续航里程的突破: 固态电池、高镍低钴电池、锂硫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成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说到很多车主心坎里了。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缩水,这事儿就像夏天车里空调开久了会觉得有点热一样,都是物理规律在作祟,没啥玄乎的。咱们一步步来捋捋清楚。核心原因:电池效率受低温影响巨大锂离子电池,也就是咱们新能源车用的动力电池,最喜欢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冬天,尤其是零度.............
  • 回答
    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仅仅是换代增收,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节能环保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少朋友可能会觉得,新能源汽车终究还是在路上跑,出行方式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是不是有点“换汤不换药”,甚至是为了新的消费驱动而诞生的呢?而且,如果目标真的是节能环保,似乎还有不少其他途径可以尝试。新能源.............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获得政府补助,环保绝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政府的考量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旨在推动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也包含了对环境友好的支持。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剖析一下:1. 战略性的产业扶持: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像传统燃油车那样配备多套复杂的变速箱档位,这主要源于其核心动力源——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其中的原因:1. 电动机的独特工作区间与扭矩输出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燃油车为什么需要多档位变速箱。燃油发动机有一个相对狭窄的有效工作区间,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转速范围内,发动机的功.............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实在。要弄明白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要建充电桩,而不是直接换电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背后牵扯到技术、成本、便利性、标准化,甚至还有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 充电桩模式: 就像咱们给手机充电一样,汽车开到充.............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在高寒地区使用,那真是要仔细聊聊了。跟燃油车比起来,它们确实更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方式也更直接、更明显。这事儿一点也不神秘,主要是跟它们的核心部件——电池——的化学性质有关。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续航里程缩水。你夏天开着电动车跑个五百公里轻松加愉快,到了冬天可能跑到三百公里就得捏.............
  • 回答
    关于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采用核动力,这确实是一个引人遐思的话题,尤其是在我们追求更清洁、更持久能源解决方案的当下。然而,要将核动力引入我们日常驾驶的汽车,其背后涉及的挑战、可行性以及最终的意义,都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理解“核动力”在汽车上的潜在含义。通常情况下,我们讨论核动力,是指利用核裂变(.............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中国力量的崛起与挑战在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逐步“领跑”的征程中,“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无疑是这场绿色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这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不仅关乎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和安全性,更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那么,当前我国在“三电”技术领域究.............
  • 回答
    大家都在聊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也是绕不开的话题。手机现在都跑到15分钟从0到100%了,那我们开的电动车,什么时候也能实现“10分钟满电”的愿景呢?而且这里说的可是从头到尾,不是那种只充到80%的“半成品”。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拆解一下为啥现在电动车充电不像手机那样“闪电”般快捷。为什么电动车充电比.............
  • 回答
    新能源汽车,这个词汇如今几乎是“环保”的代名词。但如果我们剥开这层光鲜的外衣,深入探究一下,它们真的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纯粹的“绿色卫士”吗?答案,其实远比“是”或“否”要复杂得多。锂电池的“前世今生”:一场资源的“炼狱”谈到新能源汽车,我们绕不开的核心便是电池。绝大多数纯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离子电池,而锂.............
  • 回答
    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都非常关注续航里程,而8001200公里这个范围,无疑是大家心目中的“长续航”标杆。那么,为什么目前市面上很少有新车能够稳定达到这个水平呢?这背后涉及到技术、成本、安全以及使用场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理论续航里程和实际续航里程往往存在差距。 厂商在标.............
  • 回答
    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时间表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它受到技术发展、政策推动、消费者接受度、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关键因素,来预估一个大致的趋势和时间范围。核心驱动力与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是基础: 电池.............
  • 回答
    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1000公里以及是否会彻底取代燃油车,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技术、市场、基础设施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多个角度来剖析。一、新能源汽车实现1000公里续航的可能性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早期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纯.............
  • 回答
    新能源汽车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平,价格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溜烟地往上蹿。这让不少本来摩拳擦掌准备入手的朋友们犯了难,感觉离自己的“电车梦”好像又远了一些。那么,这股涨价潮到底是怎么来的?又会对咱们老百姓买车这件事儿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涨价的“锅”,到底该谁来背?要说新能源汽车涨价,这事儿可不是单一因素能说.............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两个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构想,我会尽量把它们讲得深入浅出,让您觉得像是和一位同样对汽车技术充满好奇的朋友在交流。 1. 增程式电动车,这盘棋真的那么难下吗?首先得承认,增程式电动车(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的路数确实有点“特立独行”,但说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