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骨头最软的论坛是虎扑了吗?

回答


关于“骨头最软”的论坛这一说法,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用户意图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虎扑与其他论坛的对比,并解释为何这一说法可能适用于虎扑,但并非绝对。



一、理解“骨头最软”的含义
“骨头最软”通常指论坛用户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 情绪化:用户容易因观点分歧而激烈争辩,甚至出现人身攻击。
2. 低门槛: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包含低俗、敏感或无意义的讨论。
3. 被引导性:用户可能因平台规则、算法推荐或群体压力而偏离理性。
4. 娱乐化:以娱乐、八卦为主,缺乏深度讨论。

虎扑作为以体育为核心的论坛,确实具备这些特征,但需结合具体现象分析。



二、虎扑的特殊性
1. 体育与娱乐的结合
虎扑以NBA、CBA、足球等体育赛事为核心,用户群体以体育爱好者为主。体育话题本身具有高度争议性(如胜负、战术、球员争议),容易引发激烈讨论。例如:
NBA争议:关于球员种族、球队表现、教练决策的讨论常引发激烈争吵。
CBA舆论:中国篮球的“水货”“黑哨”等话题长期存在,用户情绪易被煽动。
足球话题:国足成绩、外援争议、裁判问题等话题常被放大,导致情绪化讨论。

2. 用户群体的“身份认同”
虎扑用户多为年轻群体,对体育有强烈热情,且易受群体情绪影响。例如:
“打工人”与体育的结合:许多用户以“打工人”身份参与讨论,情绪容易被体育话题带动。
“饭圈文化”渗透:部分用户将体育与娱乐明星(如NBA球星、足球运动员)结合,形成“饭圈式”讨论。

3. 平台规则与算法
虎扑的算法推荐机制倾向于推送高互动内容(如争议性话题),导致用户更易被引导参与情绪化讨论。例如:
“杠精”现象:用户为博眼球主动挑衅,引发更多争吵。
实在的,虎扑的“骨头软”可能源于:
用户情绪宣泄需求:体育话题的激烈性为用户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群体极化效应:用户倾向于加入与自己观点一致的群体,导致讨论进一步极端化。



三、与其他论坛的对比
1. 贴吧
特点:以游戏、动漫、娱乐为主,用户群体广泛,但讨论内容更偏向“无脑”娱乐。
对比:贴吧的“骨头软”可能更体现在低俗内容(如“花边”“段子”),而虎扑的“骨头软”更偏向情绪化争论。
差异:虎扑的讨论逻辑更依赖体育知识,而贴吧的讨论可能更依赖“脑洞”或“娱乐”。

2. 豆瓣
特点:以文化、社会议题为主,用户群体更理性,但存在“观点对立”现象。
对比:豆瓣的讨论可能更注重深度,但部分话题(如政治、宗教)也可能引发激烈争论。
差异:豆瓣的“骨头软”可能更体现在对敏感话题的回避或极端化,而非体育领域的激烈讨论。

3. 知乎
特点:以知识问答为主,用户群体相对理性,但存在“杠精”现象。
对比:知乎的讨论更注重逻辑与事实,但部分用户可能因观点分歧而情绪化。
差异:知乎的“骨头软”可能更体现在对复杂问题的简化,而非情绪化争论。



四、虎扑是否“最软”?
1. 从用户活跃度看
虎扑的用户活跃度较高,尤其是体育赛事期间,讨论热度远超其他论坛。例如,NBA总决赛、CBA季后赛等节点,虎扑的讨论量可能达到千万级。

2. 从内容质量看
虎扑的讨论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但存在大量专业分析(如战术解读、球员评价),这与“骨头软”的定义(低质量)不完全一致。

3. 从用户群体特征看
虎扑的用户群体以年轻、热血为主,情绪化倾向明显,这可能使其成为“骨头最软”的代表。

4. 从平台管理看
虎扑的管理相对宽松,对敏感话题的审核力度较弱,导致用户更容易表达极端观点。



五、可能存在的误解
1. “骨头软”的语境差异
“骨头软”可能指用户缺乏理性,但虎扑的用户群体对体育有高度热情,这种热情可能被误解为“软”。

2. “最软”的比较对象
如果以“内容质量”为标准,虎扑可能不如知乎;但以“情绪化讨论”为标准,虎扑可能更符合。

3. 时间变化因素
近年来,虎扑的用户群体可能有所变化,部分用户转向其他平台(如微博、B站),但核心用户仍以体育爱好者为主。



六、结论
虎扑在“骨头最软”的语境下,确实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体育话题的争议性:易引发情绪化讨论。
用户群体的活跃性:以年轻、热血用户为主,情绪宣泄需求强。
平台规则的影响:算法推荐高互动内容,导致讨论更极端化。

但“最软”并非绝对,需结合具体语境。若以“情绪化争论”为标准,虎扑可能是典型代表;若以“内容质量”为标准,则需参考其他论坛。因此,回答用户的问题时,需结合上述分析,既肯定虎扑的特殊性,也指出其局限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虎扑在莫雷事件里面的骚操作,我给大家理一下:


1、5号莫雷发推,直到6号央媒下场为止,中间虎扑对所有相关新闻及评论的操作只有一个,删帖、封号。


2、被网友质疑,当然最主要是发现央媒下场,腾讯宣布停止转播季前赛之后,虎扑才发现势头不妙,开始放开新闻限制,同时迫于舆论压力,解禁之前封禁的账号(但需要你自己申请),然后还特意出了个公告,说之前只是技术出现故障,误封,请大家不要误会。同时为了平息之前的民怨,把火箭区ban了;


3、6号开始是国内舆论反击期,虎扑不敢有所动作,乖乖放行各种言论;


4、新的高潮出现于9号下午,很多舆论迹象表明10号的中国赛可能不取消,虎扑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毕竟他是吃NBA这碗饭的,他离不开NBA。于是从9号深夜,以尖叫女孩为节点,虎扑湿乎乎话题区突然爆发了一堆“理智爱国党”,以“你们不应该辱骂尖叫女孩”“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为中心思想,开始全面和网友对线;


5、10号,虎扑暗戳戳的开设了“NBA不当言论讨论区”,强行通过引流分流的方式,人为降低讨论热度,同时暗中开始封号以及进一步派出数字号引导舆论;


6、大戏的高峰爆发于10号中国赛,虎扑随着中国赛结束,突然发了一条“禁止讨论国旗签名照事件”的公告,直接禁止讨论无耻球迷侮辱国旗事件,并以此为由,开始了疯狂的删帖、封号、禁止显示回帖等操作,舆论一夕之间直接逆转,等到11日清晨,你在手机版的推荐栏,已经看不到多少质疑和指责,偶有几贴推荐,点进去会发现看不到任何回复内容。

该事件史称“双十庆典”,别称虎扑长刀之夜。


7、11日,随着长刀之夜落幕,虎扑光速恢复旧观,比赛新闻,热点赛后迅速恢复,并且有组织的通过数字号掀动热度,诸如10分钟内三个《三节40分库里回归》的帖子并同时上推荐,此类操作轮番出现。同时暗中引导舆论,通过灌输“虎扑都恢复了原样,说明国家妥协了”的观点,进一步劝退死硬分子。

直至截稿时,虎扑只剩零星反抗。


8、此外,为了分散关注焦点,淡化恶劣手段影响,虎扑突然在9号开始(其实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我尚未考证,但确实是从9号开始进入强推位),让一堆老版主发帖,讲述自己与虎扑的故事,并强制推荐,打起所谓感情牌


这就是虎扑的风骨。


这种企业是真的活该一辈子都没机会上市

user avatar

骨头最软的那个论坛,是骂虎扑NBA球迷不爱国时骂得最狠,自己却对更加极端反华、应用市场上百款反华App的谷歌从来选择性无视、甚至80%的人骂虎扑时依然不舍得抵制手里的安卓手机的某个著名白左式双标问答网站。

user avatar

我曾经是虎扑JRS,也是火箭老球迷。

现在,虎扑?怕是汪精卫家的狗也比它有骨气的多。

虎扑对莫雷事件、国旗签名事件的反应,就不配做一个中国论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