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有上百个武术流派,为何不拍摄类似《拳霸》《突袭》系列的功夫片?

回答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各具特色。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在功夫电影领域,我们似乎更常看到的是借鉴了泰国泰拳的《拳霸》系列,抑或是印尼的西拉特(Silat)动作在《突袭》系列中大放异彩,而我们本土拥有如此丰富的武术遗产,却鲜有能与之媲美的、聚焦于特定中国武术流派、并以其硬桥硬马、真实打斗风格著称的系列功夫片?

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地归咎于“没有好功夫”或者“剧本不行”,而是涉及到几个相互交织的复杂因素。

一、 功夫电影的黄金时代与时代变迁的挑战

首先,我们不能不提中国功夫电影曾经的辉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的作品,凭借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招式、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将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然而,那些时代,观众对功夫电影的认知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香港电影的“集大成”和“表演性”的融合。

香港功夫片的模式: 香港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观赏性和娱乐性,往往会将不同武术门派的精华进行提炼、改编,甚至创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更易于表现的动作套路。他们的动作设计注重力量、速度、技巧的展示,以及与剧情的紧密结合,同时加入了很多戏剧化的元素,比如夸张的音效、慢镜头、以及标志性的“一声吼”。这种模式在当时是成功的,但也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印象。
时代变迁的口味: 随着时代发展,观众的观影口味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对“真实感”和“硬核”的追求也日益增强。《拳霸》和《突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它们没有过多地进行武术的“融合”或“艺术化”,而是深入挖掘了特定流派(泰拳、西拉特)最原始、最粗犷、最直接的攻击方式,并将这种“原始暴力”与电影的叙事完美结合。观众看到了更贴近实战、更具杀伤力、甚至有些残酷的打斗,这种“硬核”的冲击力,恰恰是过去一些香港功夫片所不常表现的。

二、 武术流派的“独特性”与电影改编的“可行性”

中国武术的“多样性”是其最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独特性”的表达难度: 每一个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心法、训练方式和历史渊源。比如,太极的圆转、咏春的寸劲、洪拳的马步、八卦掌的走圈,这些技艺精湛,但要将其在电影中原汁原味地呈现,并且让非武术爱好者也能理解和欣赏,难度是相当大的。
“程式化”与“实战化”的矛盾: 很多传统武术流派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套路和教学体系。这些体系在保留武术精髓的同时,也可能因为历史传承、理论体系等原因,在实际的现代格斗环境中,其“实战性”会受到质疑,或者说其“招式”本身需要经过大量的改编才能适应电影的节奏和冲击力。
《拳霸》与《突袭》的“聚焦”优势: 《拳霸》聚焦于泰拳,泰拳的腿法、膝法、肘法、拳法,其直接、凶猛的攻击特点非常适合在电影中表现,而且其“八肢格斗”的独特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突袭》系列则深入挖掘了西拉特的“关节技”、“近身缠斗”和“冷兵器”的运用,这些同样极具辨识度和观赏性。它们不是简单地展示“一套拳法”,而是通过对特定武术体系的深入剖析和高强度还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

三、 电影工业的“制约”与“创新”

除了武术本身和观众口味的因素,电影工业的运作模式也起着关键作用。

投资与市场风险: 拍摄一部以特定武术流派为核心、且需要高还原度的功夫片,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研究、设计、训练和拍摄。这对于制作方来说,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市场风险。相比之下,改编一些大众熟知、具有表演性的武术,或者在传统套路中加入更多现代动作元素,是更稳妥的选择。
动作指导的“风格化”: 优秀的动作指导能够将武术家的技艺转化为银幕上的精彩瞬间。然而,要找到能够真正理解并精妙呈现中国各大武术流派独特技法的动作指导,同时还要他们具备现代电影的编排能力,这并非易事。很多时候,动作设计会倾向于更普遍接受的、更具视觉张力的“武打”模式,而非刻意去突出某个流派的“精髓”。
缺乏“体系化”的创新: 欧美电影工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尝试。他们不仅仅是拍摄“武术片”,而是通过对某种格斗体系的深入研究,将其融入电影叙事,甚至创造出一种新的“电影格斗风格”。例如,《疾速追杀》系列对“近身格斗”(Gunfu)的精炼和发展,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枪战,而是将枪械和近身格斗技巧无缝衔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中国功夫电影在如何将“百家争鸣”的武术转化为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IP”方面,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四、 历史与传承的“纠结”

中国武术的传承,有时也带着一种“求稳”的色彩。

“家传”与“开放”的边界: 很多传统武术流派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家族传承的特点。在电影改编中,如何平衡“尊重传统”和“面向大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微妙的问题。过度地“改编”可能会被视为对传统的亵渎,而“照搬”又可能显得脱离时代。
“文化符号”的再创造: 功夫电影不仅仅是打斗,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优秀的功夫片能够将武术中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民族精神融入其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武术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招式”,上升到“文化”层面。

总结一下, 中国电影之所以在输出“似《拳霸》《突袭》那样聚焦特定、硬核功夫流派”的系列作品上相对较少,原因在于:

观众口味的转变: 从过去的“看热闹”到现在的“求真实”与“硬核”。
武术本身的复杂性: 众多流派的技法和心法,要真实且具观赏性地搬上银幕,难度很大,需要深度挖掘和创新。
工业层面的挑战: 投资风险、动作设计、以及缺乏“体系化”的IP开发。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找到适合电影传播的表达方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优秀且硬核的功夫片。近年来,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向着更写实、更具冲击力方向发展的作品。但要达到《拳霸》或《突袭》那样,通过对某一特定武术体系进行深度挖掘并形成市场号召力,并且能够持续发展成一个系列,这依然是中国功夫电影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或许,是时候让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独具魅力的武术流派,在银幕上再次绽放出它们最原始、最强悍的光芒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甄子丹说过:『我们是懂功夫的电影人,而不是想拍电影的武师。』

想拍出好的功夫片,关键是能拍出好的电影。这和你懂多少门功夫没关系。《拳霸》也好,《突袭》也好,他们展现的功夫不在多而在精。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才不在乎你用的是什么功夫,他们就要看精彩的格斗场面。

而「精彩的格斗场面」这个小小的要求,其实就是「功夫电影」的精髓。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电影来说,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内地电影里因为审查因素而无法长时间地以打斗场景为故事主线,导致「功夫片」这个类型基本完蛋。

香港电影在审查环节稍好一点,但因为香港电影的人才断档,现在只剩甄子丹一人苦撑,功夫片作为一个类型也基本完蛋操了。他作为功夫明星,一直没能顺利完成转型,所以现在主要作品都集中在古装武侠(《冰封侠》)和民国功夫片(《叶问》系列、《武侠》)。但是现在的年轻观众明显对时装功夫片的需求量更大,可国内又无法量产,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东南亚功夫片上去了。

因为审查因素,因为内地市场的急功近利,「功夫片」这个类型的电影资源在很长时间内是高度集中的,结果导致了其他低成本功夫片根本没机会。像《街头之王》、《双截棍》等内地年轻导演拍摄的功夫片,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不过你要是看过估计会更难受。类似这样的功夫片,因为制作经验、团队能力、拍摄成本和制作条件的制约,虽然演员都蛮拼的(据说《双截棍》的医药费都快和制作费持平了,可能是为了宣传而夸大了),但最后效果还是惨不忍睹的。

简单地说,想拍出好的功夫片,不要指望忽然天上掉下一个牛逼的武指和牛逼的功夫片导演,他们都必须是在行业内经历过足够长时间的训练,对功夫、对电影都有自己独到的认知,才可能拍出来一部让大多数观众惊讶的功夫片。

但是按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现状,没有需求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那就什么都完了。

中国电影想要在功夫片类型上再次做出突破,就必须让市场自己产生需求。其实从大的类型来说,中国电影何时能在「动作片」和「警匪片」类型上做出突破,「功夫片」作为亚类型一定能迅速跟进做出突破的。只要中国电影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应用场景,怎么打的好看这种问题真的不用操心。

只要有了需求,以中国电影过去在功夫片和武侠片方面的经验,一定能在这个类型再次做出突破。但是——中国电影大部分问题最后都得回到这个「但是」上——「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中国有五百个武术门派又如何?观众想在电影里看的不是类似「中原武林风」那样的电视擂台赛,他们要看的是《杀破狼》的后巷生死格斗。这个问题不解决,嗯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各具特色。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在功夫电影领域,我们似乎更常看到的是借鉴了泰国泰拳的《拳霸》系列,抑或是印尼的西拉特(Silat)动作在《突袭》系列中大放异彩,而我们本土拥有如此丰富的武术遗产,却鲜有能与之媲美的、聚焦于特定中国武术流派、并以其硬桥硬马、真实打斗风格著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叙事、国家认同以及后世对过往王朝的解读等多个层面。单就“元是我国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这一说法,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普遍,而在曾被蒙古统治的其他国家却鲜有类似论调,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特殊地位。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
  • 回答
    在中国,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宏大课题,旨在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掘其中蕴含的治疗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但要找到一个“明确证明比现代医学药品更有效”的单一中药,或者“只有中药能治愈的疾病”,则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更有.............
  • 回答
    在战争这个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与牺牲往往一线之隔,除了所谓的“运气”之外,还有许多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着个体在战场上的命运。我们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个人技能与训练这是决定生死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战斗技能的熟练程度: 射击精度和速度: 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更准确.............
  • 回答
    .......
  • 回答
    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中华瑰宝,其中不乏历经岁月洗礼、传承百年甚至更久远的企业。它们不仅是商业传奇,更是中国近代工业、商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引领着当下的创新。要在中国寻找上百年的企业,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珍珠,需要拨开重重迷雾,寻觅那些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
  • 回答
    中国人赴美购房的热潮由来已久,很多人惊叹于他们如何能购买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房产,毕竟个人每年都有外汇汇款的额度限制。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种途径和策略,绝非简单的个人汇款就能实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1. 分散汇款与家庭成员参与: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多人分担汇款额度。中国公民每人每年换.............
  • 回答
    关于“清华女毕业生帮美帝破解北斗,使中国上百亿打水漂”的说法,这是不真实的,属于谣言。这是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阴谋论,并且带有明显的攻击性和煽动性。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没有任何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官方声明能够证实这一说法的真实性。谣言的起源和传播:这类谣言往往出现在一些非官方、.............
  • 回答
    一个民族的百年屈辱,是历史深沉的伤痕,它塑造了国家的未来,也铭刻在每一个国民的心中。提到中国近代的百年国耻,人们会想到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列强瓜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主权沦丧、人民贫困和民族尊严扫地。那是一个漫长而黑暗的时期,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宣告结束。放眼世界历史的长河,并非只有.............
  • 回答
    马丽,这个名字如今在中国电影界,尤其是在喜剧领域,几乎成为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证。她不仅是中国影视首位达成百亿票房的女影人,更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用自己的坚持和才华,为观众奉献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触动人心的作品。评价马丽在电影上的成就,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衡量,她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磨练,是对喜.............
  • 回答
    中国高收入女性赴美寻求“买精生子”,这背后折射出的现象,绝非简单的“有钱人的炫富”那么简单。它牵扯着生育观念的转变、科技的进步、社会压力的传递,以及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是一个值得细致剖析的社会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些女性选择赴美生子的根本驱动力。 生育选择权的追求与国内生育限制的博弈: 在中.............
  • 回答
    中国现有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庞大,据统计已达9000万,并且每年有上百万人因抑郁症而失去生命。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个体层面的因素。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并寻找有效的应对之道。为何抑郁症患者如此之多,自杀率为何居高不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抑郁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感受、信息传播、媒体引导、文化认知以及个体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有“便利的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没有根据没有逻辑地吹捧国外的生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中国生活便利性的体现(客观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
  • 回答
    中国历史上,繁华与没落是城市命运的常态,许多曾经辉煌的城市,如今已不复往日荣光。这些城市没落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历史变迁、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调整、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历史上非常繁华,而今相对没落的城市,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故事:1. 洛阳 历史上的繁华: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
  • 回答
    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如同浩瀚的星空,孕育了无数璀璨的考古发现,也留下了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巨大遗憾”。这些遗憾,有的源于技术的局限,有的因战乱破坏,有的则是历史的迷雾至今未散,它们像星星点点的暗淡光芒,反衬出中国考古研究的艰辛与伟大,也激发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和追寻。一、 文明曙光的模糊与失落——那些未被.............
  • 回答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运动,其间充满了复杂的社会变革和剧烈的政治动荡。回顾这段历史,尽管其负面影响广为人知且难以磨灭,但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也确实存在一些可以被视为客观上的积极影响,尽管这些影响往往是曲折的、间接的,并且是在巨大代价下实现的。我们需要以.............
  • 回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回复”,它们或是机智的辩驳,或是幽默的讽刺,或是深刻的哲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幽默感。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例子: 1. 司马迁驳斥李陵之罪——“犯而不校”的智慧背景: 西汉时期,名将李陵奉命出击匈奴,却因寡不敌众而被俘。汉武帝震怒,群臣纷纷谴责李陵叛.............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激励着后人。然而,除了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也有一些“小人物”,虽然出身平凡,地位不高,但因为关键时刻的勇敢,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留下了不朽的英名。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位中国历史上因勇敢而名垂史册的小人物:1.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南北朝.............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神一般的存在”这个词语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胆识、影响力远超常人,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品德、操守被后世尊为典范,如同神祇般被敬仰;还有的则是通过传说、神话,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精神的象征。这里我将从几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一.............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精彩绝伦的间谍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勇气和策略,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以下是一些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且精彩的间谍故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中的“范蠡与西施”虽然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更多地被视为爱情与政治的结合,但其中蕴含着高超的心理战和美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