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地方叫做延边,延边很多老百姓都会说朝鲜语。在东三省刚出现大规模下岗潮,这里很多人吃不饱饭,因为会说韩语,很多老百姓(朝鲜族人为主)就偷du韩国打工,直到2011年,才规模合法化,这个规模很庞大。用韩国人的话来说,阿西,哦不是:
우리 공장의 많은 부분은 조선족이 먹여 살리고 있습니다
我们很多工厂都是由中国朝鲜族人养活的。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国延边地区又有将近12万朝鲜工人。因为朝鲜工人去南韩打工太过敏感,所以这12万人,类似于朝鲜政府组织管理,来中国打工,并且集体组织。没收手机,不准谈恋爱(女工居多)。这个地方不能多展开,也就是我们的人去韩国打工,朝鲜的人来我们这里打工,形成一个有趣的循环。
宏观一些,韩国人口下滑到人口负增长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1.工作时间变正常,没有996了
也没发生什么坏事,作为世界上加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居然在2018年颁布并实施法律,大企业每周员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2小时,之前的平均工作时间是65小时。超过法定工作时间40小时都必须强制给加班费,即这12个小时必须有三倍工资。
三星电子,现代汽车,SK创新和LG电子等财阀垄断企业开始允许员工自行选择何时结束工作,拥有自由时间表。
实际上反击的更厉害的是日本人,日本人宁可选择临时工也拒绝996,用低欲望社会和绝育彻底反击过劳社会,日本人目前平均工作时间已经不超过50个小时/周,超过40小时的加班费必须补足。同时做出反击的还有德国人,当然,那条绿线说的是咱们中国已经领先日本一大块。(点到即止):
2.福利提高,挽救生育率
德国在1970年就出现了低生育率潮,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工厂搬来中国,让德国本土人口更少的加班并且提高福利,孩子国家养,生娃有补贴。
效果也不佳,所以德国境内不得不引入大量的土耳其人:
德国这个仅有八千万人口的国家,现在有三百万土耳其移民。
说到提高生育率,不得不说法国,法国出生率在2018年达到了2.08,欧洲最高。法国人在上个世纪想过很多的办法来提高生育率,各种福利补贴一齐上,只要生孩子,你就是爹中之王,娘中之后。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只能通过两个办法来解决问题:
1)移民
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移民依然在递增,主要来源是北非。而欧洲移民依然占据了35%,但是移民数量在递减。法国黑人人口接近了800万,而它不过只有6千多万人口,经常被大家所嘲笑,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出生率不断降低的国家,都有面临黑化和印度化的风险。
2)非婚生子合法化
如何激活法国本土非移民生子?非婚生育合法化,当前法国非过生育率接近五成,社会抚养比例大。实际上移民如摩洛哥,阿尔吉尼亚人非子非婚生仅有10%,大部分都是法国土著贡献的。
这也是破除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生育比例下降的解决办法,让法国高学历女性生育意愿大大提高。
3.回到问题
好,这里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这和我在文章最初写的朝鲜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韩国高校现在为数不多的办法就是打咱们中国人的主意,就跟延边地区打朝鲜人主意一样。
先说韩国高校,未来几年,韩国许多高校就会组织中国招生办,实际上现在就有很多韩国高校特别是大学院(研究生院)围着山东高校打转转。未来几年,我可以大胆预测全国各地都很有可能看到韩国高校来招生。特别是韩国非首尔地方高校,这是他们最后的救赎之路。中国人,慢慢的就是韩国高校的坐上宾,清北有国际学生,韩国sky也会有。
再说挽回生育率,韩国本土老百姓被艹的太狠了,我们过去觉得日本人狠,最后日本政府妥协了,妥协了日本年轻人也不买单,韩国人这个狠法,很难说年轻人会“回暖”。同时韩国的低生育率和文化壁垒,导致他可吸收移民难度不小,而且臭名昭著的加班文化让潜在移民都只把它当作最后的挣扎。而非婚生这种开放文化的培育至少要二十年以上,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阿三化,因为他们不挑。
当然,这是开玩笑,大家都知道有个国家叫做越南,还有个国家叫做印度尼西亚,越南2020的新生人口是日本的2倍,韩国的6倍,尽管它只有9600万人。而印度尼西亚去年的新生人口是越南的3倍,它有2.5亿人口。人还是很充足的,有的是人可以选,这群未来世界的天选之子。
有人说,这些国家传统文化排外,等到没有人补充养老金时,工厂没人去时,你看还有哪个国家排外?你真以为法国人和德国人是因为不排外才引进的北非和土耳其人?德国人有多排外,稍微看了点历史书的人都门清,仅仅是没有办法可想了。
全文我都没怎么提,出生率和韩国差不多的,并且出生率还在下降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高校,可以预见,我们将会迎来许多天选之子。
人口和出生率下降是无法避免的。
要根据市场对劳动力技能和知识的预测,调整高校与职业教育设置。避免教育资源浪费,保持学历在劳动市场的价值。
但是,他们 SKY 三校,还是卷啊。
简单,缺人就小班制教学嘛,实在不行一对一嘛,学费涨涨,一样能维持。
什么?你说这样穷人读不起书?有助学贷款啊,也就那么一倍利息,毕业之间给财阀当狗还贷,差不多到了快猝死的年纪就够还完了。反正你也买不起房子,不用结婚。当个人肉电池就行。到时候还可以包装一下引入留学生,东南亚移民啥的,继续维持。实在不行崩盘了就北望王师解放,首尔路灯上多一排挂饰,日子继续过。
十多年前,在我还在读大学的那个年代,我就听一个台湾的前辈说,没关系,你们这边早晚也会和我们台湾一样,人均大学生!
这里的人均不是指真的每个人都有大学文凭,而是每个人只要想上大学,就真的都有大学可以上。
那时候我还记得,作为歌迷,我研究好多台湾歌手和乐队的成员背景,发现他们好多都是各种名校毕业的,学的专业也是什么都有,比如有不少都是学医的,还有不少学政治学这样的专业的。
再后来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发现很多在夜市卖小吃的,都是大学生,不少也是名校毕业的。
一度我还很困惑,真的有这么多年轻人热爱摆摊开店吗?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不好吗?
后来才知道,台湾的行业并不能提供那么多的对口的就业岗位,很多出国留学回来的博士,也都只能去一些不入流的大学当老师。
渐渐地,一些人就发现,读不读大学,对于将来的就业都没啥太大影响,或者说,如果没有考上台大电机系(曾经的王牌专业)这样的学校和专业,就不会有太好的前途。
于是,在台湾一些人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不上大学,直接去学一门手艺,或者打工攒钱为自己将来谋生做积累。
我在前两年也有说过,未来的就业市场很可能只有三大类工作,技术类,资源交换类和打杂类。
如果以就业为目的的话,技术类的专业会泛天坑化,非技术类的专业则会泛金融化。
随着行业红利的消失,大部分技术类工种的薪酬都会回归到一个平均水平上。
这些其实在过去十几年已经在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土建类专业和机械专业,这些专业在十几年前还算很不错的专业,后来更是在四万亿红利下迅速变成了抢手的行业,但在红利期结束后,开始断崖式下跌,最终这几年也被归类为准天坑专业。而电类专业因为行业利润的关系,也曾经出现了人人转CS的盛况。
最后你会发现,这些技术类专业大致都回归到了一个平均水平,虽然互相之间还是有差距,但已经没那么明显了。
而被互联网带起来的CS,也会因为红利的逐渐消退,而慢慢均值回归,虽然这个回归期会很长,均值仍然会高于别的行业,但从本质上看,已经不会再有令人匪夷所思的差距了。
如果属于打杂类,那就是写字楼里的普工,时刻接受市场行情的定价,默默承受着 “五千块定律”的摆布。
如果属于资源交换类,就会像现在的泛金融行业一样,你能获得什么职位,取决于你有什么资源。
以前那种靠着学习和努力,就能从零开始积累人脉和资源的美好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你希望有一个行业老人带带你,可是那个有资源的老人凭什么带你呢?
所以,一切专业,反应到就业市场上,未来都会出现大家都大差不差的均值回归现象,而能够给你带来质变的,除了你家庭给你的资源之外,就只剩狗屎运了。
以上选自:
所以,面对这种现象,很多人都会计算一下,读大学或者继续读研究生,究竟能给自己未来打工生涯带来多大的提升,如果这个提升有限,也就是投资回报比太低,很多人就会真的选择不读大学。
而现在国内的大学整体上还处在扩招的状态,大量的学校在扩建,也都在大量地招着各种高校教师。
而一些天坑专业早就出现了研究生招不满,年年靠调剂的状况了。(具体数据欢迎大家补充 @西安交大罗辑哥 )
相信不远的未来,我们终将可以看到,老师比学生还多的局面。
中考淘汰率是基于目前的录取率而言的,在未来大学都严重招不满的情况下,中考的分流也会早晚取消掉。而且大学生也包括大专生,分流并不代表没机会读大专,读了大专发现自己有继续深造的意愿,也有专升本等途径。虽然有点难,结果也差很多,但本质上依然是,只要你想上,付出一定的努力,你就总有大学可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