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来钓鱼的。
随便举个例子吧。
解放军重型旅炮兵单位下的炮侦分队,用的装备是这个:使用二代通用底盘(和指挥车同款),带伸缩式一体化光电桅杆的炮侦战车,高度车族化、集成化、信息化。
美军ABCT的炮兵单位就要拉一些,但好歹也有辆车,用的是装甲侦察部队的M3A3骑兵战车,专业不专业先不论,至少有很好的红外和白光观瞄设备,看得够远够清晰。
而我们无敌的大韩民国国军的K9自行火炮配属的炮侦单位用的是什么呢?
没错,你们无敌的意大利午餐盒(韩国版),韩国代号KM900,或者更惨一点,坐KM系列的越野车。
什么,你说观瞄设备?
那当然是大头兵自己扛着啊。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韩军本代的TAS-1炮兵观测系统没有红外能力,要到计划中的下一代才会添加。别说炮兵单位本级配属的炮侦单位这么拉胯,韩军全军的炮兵雷达也就二十来部,包括K9/M109A2K/M110在内大量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可以视做不具备现代炮兵的作战能力。
这也正是整个韩军的缩影:乍一看还有点肌肉,但一深究就是一摊烂肉,缺乏必备的骨架、神经和感官。
———————分割线——————
本回答不定时更新
难道不是银河系第一吗?格局小了
阿富汗还看不出来吗
美国扶植起来的军队没一个能打的,再加上日伪韩奸出身的烂根,呵呵
啊,你真不是在阴阳怪气韩国吗?
别的不好说,那个K9自行榴弹炮延坪岛炮战的时候以己方损失两台的代价猛烈轰击了北朝鲜炮兵阵地边上的白菜地,估计北边的炮兵们好几个月都吃不上白菜。
咱也不好说到底是K9有问题还是人员素质有问题,但总之延坪岛炮战的时候南朝鲜可是被北朝鲜用牵引火炮和火箭炮狠狠教训了一顿。
就这水平就吹欧亚大陆第一多少有点儿问题吧,连朝鲜半岛第一都不一定呢,南朝鲜军队真这么争气美国也不会在南朝鲜摆4万多陆军啊,这明摆着就是自己前脚拍屁股走人傀儡政权后脚怕被小金一波推啊。
韩国陆军和韩国男人一样,差一点点亚欧第一,就差那么一点点:
参加了延坪岛炮战的朝鲜人民军将士想起来了高兴的事情。
东亚那几个伪政权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搞全民服兵役,征出来的“四个月的好兄弟”们,只好去填最没技术含量的陆军。于是陆军从建军伊始,定位就不可避免的冲着填战线的炮灰去了。
韩国台湾和新加坡都是这样,如果日本不是受和平宪法限制,大概率也是这个熊样。这几个国家的技术兵种,海空特之类,也许还可以,但是本来就不咋用的到的陆军,还要全民参军,那免不了就是凑数的炮灰。
伙食不如牢饭啊, K9干不过60年代的130炮啊,都不奇怪。讲真,韩军再咋样比台军强,而且别看我们把台军当战斗力地板砖,但是新军还不如台军。新军一直都有赴台训练,他们自己说训练不如台军。韩军再如何,不至于像台新那样,猝死个人就举国声讨军队。
让军队更职业化专业化,才是现代军队的正路。
邱清泉:Fantasticalities! Fond of foolish talk!
刘峙:雨庵,你在说啥呢?
邱清泉:我说总座高见。
他要是亚洲第一,早把朝鲜吞了,你以为他爱好和平啊。
韩国最厉害的不是这些武器。而是:
如果韩国受到攻击,驻韩美军是不会不管我们的。
韩国的立国之道是:
国家安全靠美国,经济发展靠中国。
这个是韩国外交人员自己在电视节目里说的。
毕竟现在青瓦台是没有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的。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75020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06373人,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下降1.41个百分点。
“文盲”的界定,随着时代变迁而在不断变化着,识字达标并非永恒的脱盲标准。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也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
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个受过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也会沦为“文盲”。这意味着,教育,尤其是广义的“扫盲”教育,将是一项与社会发展伴生的长期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扫盲工作,也可说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育、学习,对国家、社会、个人来说,都应当是一项“终身”事业。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是是是,宇宙国吊打 中俄英法德意以印 联军。
上一个这么吹的还是阿富汗30万全美械部队。
美国人真要撤离韩国,你猜北边把你这60万赶下海需要几天?
连美械都不是的韩国dd,还吹世界顶尖先进武器?
这就是延坪岛炮战中带韩国军“亚洲第一炮”K9被朝鲜“冰雹”火箭炮——甚至是二战古董ЗиС-3 76.2mm野战炮压制的理由?
反串黑不可取,也没必要。
韩国陆军那实力,至少暖水壶还可以
韩军在高端坦克上相比朝军有一定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没有我们想象得大。
K1主战坦克现役子型号一共有3种:K1、K1A1、K1E1。其中,基础型号K1采用了M68A1型105毫米线膛炮作为主炮,发动机1200马力,总重也较轻,基础性能可以对标早期的XM1或IPM1主战坦克。对标朝鲜升级到T-62M/T-55AM水平的的天马号/暴风号主战坦克,性能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
K1E1是在K1基础上直接升级火控观瞄能力的保本,基础性能没有太大变化。只有K1A1将火力升级到M256(美版RH120L44)水平,火力和防御可以对标M1A1。
但是,K1/K1E1的装备数量高达一千辆,而升级了M256的K1A1只有480辆,连同第一批次100辆K2主战坦克,也就是说,韩军对朝军拥有较大火力优势的三代主战坦克实际上不超过600辆。
关于韩军K2主战坦克的装备数量,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实际上,K2主战坦克只装备了第一批次105辆(采用MTU883发动机和MAN集团下属伦克公司的变速箱),第二批次生产的100辆K2主战坦克,其行走系统交由斗山重工进行“国产化”,其变速箱则分包给韩国 S&T动力公司 (前大宇精密工业)进行制造。
而由 S&T动力公司制造的变速箱则在2017年因为质量问题遭到韩国军方拒收,结果是 S&T动力公司扬言要起诉军方“标准太严”……据传理由是 :“韩国国防规格意味着行驶距离9600米以内不能有任何缺陷。在持久强度试验中若发生缺陷,必须从头开始试验。公司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试验,这样下去,只能无限循环、没完没了。”
于是最终结果就是部分国产化的第二批次K2主战坦克迟迟未能交付,韩军手中只有完全采用进口子系统的第一批次K2主战坦克,其中大部分还分给了院校和教导单位,装备一线实战部队的只有第20机械化步兵师团“决胜”的一个营级装甲单位28辆……
以上都是转自黑公公的想法(同时催更日韩大片)
所以哥们你是不是对大批顶尖装备这个概念有啥错误理解,而且南伪这个战斗力有啥拿得出手的战果吗?是光州事件中被市民军按着头揍的空输(郑姜棍:我们光荣的空输部队怎么会输给一般市民呢?)还是在越南搞出一系列的屠杀雷普的青龙猛虎部队?当然前总统卢泰愚出身的第九师团因为在白马山战役中抵挡住38军的攻击摇身一变在南伪中就成了大名鼎鼎白马师团。
怎么现在你们南伪现在出息了?不怕北傀南下了?
欧亚第一?牙医shake it!你南伪也配?
不是。
至少目前不是。
戒指我给了挑战者2,勒克莱尔,T14不见了就没给,还剩最后一个戒指。
ZTZ99说她要要。
可是昨天k2和as21在酒会上突然拔炮(枪)相向,说对方是废物,还指责我再这么鬼混下去怎么可能把军团管理得好。
我害怕出事。
决定今晚让ZTZ99A和k2 pk一下。
地点定在西冰库大酒店。
不准带任何武器,护甲越少越好,我会现场观摩确保不会作弊。
为了保密起见,这次pk就我和她们三个。
什么大办小办的?
我不知道。
戒指只有一个,亚洲第一也只有一个,等出了结果我再来更新。
亚洲第一陆军?你这是想咒死韩军啊。
不少答主都提到炮兵问题……其实更深入一点讲,是一个陆军建设到底是往机械化方向努力还是往信息化、体系化方向努力的问题,而炮兵是传统陆军兵种里受信息化影响最大的一个。
传统上装步炮陆军三大主战兵种,装甲兵和步兵在作战中都属于“近战”兵种,也即它们无论怎么调动,在投入交战时是可以“自己直接看到目标”,进而发挥自己的火力、装甲乃至训练水平的。
而炮兵从一战时期开始就基本上成为了一种“远程”兵种。绝大部分时候,炮兵自身在交战的时候都需要通过炮兵阵地以外的单位,包括编制内侦查观测单位、其他兵种甚至军种单位提供必要的目标信息来引导火力;同时炮兵本身的防护力相较于当前的炮兵火力威力与精度而言十分脆弱,使得对抗反炮兵火力主要靠“躲”。
以上特征都使得现代炮兵的作战能力与军队的信息化水平高度相关,有野战电话的炮兵打得赢靠传令兵跑步的炮兵,有电台的炮兵打得赢只有电话的炮兵,有数据链的炮兵打得赢只有电台的炮兵。当然,这只是个简化的说法,除了通信能力以外信息化军队还包括电子对抗(通讯、射频传感器)能力、前线观测能力、指挥分发能力、后勤补给能力、自身状态管理能力等等。
对于机械化时代的陆军而言,作为机械化战争的标志性装备,大规模投资装备坦克、火炮之类的扛线/输出装备可以直接提升攻防数值,堪称立竿见影花钱见效果,并且在对付水平差不多、需要进行全面战争威慑的对手时确实有效(起码数量够多能把线填满),同时——在“给纳税人交代”方面可以有效装点门面。相比之下体系化信息化建设的装备成本、技术兵种人力成本可能比买千把辆坦克贵的多——无形的后者可能比有形的前者更难伺候,哪怕是最基础的炮兵自古以来就是技术活,自行炮兵更得同时有机械维护知识和炮兵数学知识,电子战部队、信息化通讯部队和雷达防空部队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技术兵种的使用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对抗经验,不是看几本书就玩的明白的。再加上信息化军队的组织体系改革的代价——想想中美俄在军改这个事儿上投入了多大的努力和试错成本。
但是“买坦克大炮”这种机械化陆军线性增长的建设思路离“世界一流陆军”技术前沿是有指数级差距的。正如大家常说中美空军最大的差距在于预警、电战、加油、运输能力一样,体系作战的威力不仅在空战与海战中发挥,在陆军上同样有重要地位,传感器平台与火力平台的分布式协同同样是陆地作战的重要方向(从炮兵的角度而言其实比海战和空战发展得更早);特别是由于陆地战场的复杂性——不像海空战中干净天空和海面的战场背景,几乎所有陆军单位依托地形隐蔽时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隐形的——侦查与反侦察,以及基于侦查信息构建杀伤链在地面作战中的难度明显高于一部雷达看几百公里的海空作战,需要更多的专业设备和分队节点进行更复杂的协调行动。到目前为止,地面作战仍然是最复杂的作战组织形式之一——可能仅次于两栖登陆行动。从这个角度讲,近代以来其实陆军传统可能比海军传统更难以养成……
和海空作战的趋势一样,地面一线作战单位中,火力平台的属性越来越让位于(虽然不至于完全消失)传感器平台的属性——包括隐蔽侦查和交战侦查(从近年来我军演习的情况看,轻装部队扛不住突不动也会影响战场态势感知效果,哪怕在态势感知上重装部队也有其存在意义)。所以中美俄等先进陆军国家除了追求在坦克、火炮、步战车、反坦克等直接扛线/输出单位的技战术性能上达到一流以外,更加关注这些作战和侦查单位的传感器性能,以及它们通讯设备能够接入信息化作战网络的能力,并且配合先进的侦查、通讯、电子战装备,结合野战防空系统和跨军种协同能力形成立体+赛博维度的优势。
依赖坦克火炮等传统机械化装备的陆军在面对真正领先的信息体系化陆军可能的场景就是两眼一黑看不见,看见了看不清,看清了喊不通,喊通了说不清楚,说清楚了已经晚了的窘境,空有火力无法发扬,抱着堪称先进的K叉叉炮管子四顾茫然不知道应该往哪儿开火。
顺带一提目前中文网络似乎有一种对西欧发达国家陆军的过度轻视的倾向,主要原因是在坦克火炮之类主战装备的萎缩。个人认为西欧国家虽然在这些扛线和输出装备上的规模确实在缩减,肌肉量有所下降,但是在信息化和体系化方面仍然是努力跟进的;这是由于他们的建军目标更倾向于“在北约体系下”(或者说是跟随美军时)发挥最大作用,成为整个体系的扩展组成部分,而在体系外主要以小规模干涉战斗群为主要作战形式,因此更加注重态势感知方面的能力而非火力能力(火力主要靠美军)。这使得它们相对于土耳其印度韩国之类的“机械化建军思路”的“新兴陆军强国”相比似乎放弃了全面战争的能力,但是它们恐怕本来也没想过在不依托美军的情况下展开全面战争,相反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它们的陆军在对外干涉时的灵活性。
南亚也是亚洲,比阿三的摩托车如何?
上次延坪炮战被人牵引式火炮加临时阵地打爆了2台K9。
然后一线韩军都没有进行靠谱的反击。
再怎么说,朝鲜成功策划了这次炮战,并且用相对没那么好的技术兵器把韩国人打爆了。
对比韩国人的反应,光两边作战参谋和预案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技术水平当然也不用想。
这么一线的部队都没有像样的反应,别说大部分了。
这个就和延坪海战一样,朝鲜一条警备艇以一敌六都把357打成筛子,当场击沉,都没有给韩军拖回去找个场子的机会,朝鲜警备艇见了韩军1200吨护卫舰的76自动炮才撤回去的。
就别说朝鲜兵搞什么牛骨弹过三八线嘲讽韩军吃的垃圾了,连兵粮都要克扣,那都是什么垃圾兵啊。
韩国人赢麻了(。
韩国陆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水平,甚至伙食,还不如他们北边的朝鲜人民军。
至于具体为什么,这个需要催更黑公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