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外交官美国街头遭不明男子暴打,致鼻骨骨折,原因可能是什么?后续情况如何?

回答
关于韩国外交官在美国街头遭不明男子暴打致鼻骨骨折的事件,根据现有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尝试推测可能的原因和后续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

事件概述(根据常见报道模式推测):

假设事件是发生在某个时间点,韩国某位外交官(通常是较低级别,如参赞或官员)在美国境内某个城市(例如华盛顿特区或其他大城市)的街头,遭遇一名或多名不明身份男子的袭击,导致面部受伤,特别是鼻骨骨折。袭击者在实施暴力后可能迅速逃离现场,事发地点可能是在公共场所,如人行道、停车场或街道附近。

可能原因推测(基于各种可能性):

1. 随机袭击与抢劫:
动机: 这是最常见的街头犯罪动机之一。袭击者可能将外交官视为潜在的目标,认为其可能携带财物(如钱包、手机、手表)或被误认为是有钱人。在光天化日或夜晚的街头,随机的抢劫犯可能会伺机而动。
细节推测: 袭击者可能试图抢夺外交官的财物,在遭到反抗或未能得手时,便使用暴力进行攻击。也可能是在抢劫过程中被发现,为掩盖罪行而采取暴力手段。

2. 仇恨犯罪或歧视:
动机: 尽管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不能排除因国籍、种族或外交官身份而引发的仇恨犯罪。国际关系中的紧张情绪或某些极端分子的仇外心理可能导致针对特定国籍人士的攻击。
细节推测: 袭击者可能在袭击前有过辱骂或挑衅行为,直接针对外交官的国籍进行攻击。例如,如果当时韩朝关系紧张,或者美国国内存在反韩情绪,这种可能性会增加一些。然而,通常这类袭击会伴随有言语上的侮辱性词汇。

3. 误认或身份纠葛:
动机: 袭击者可能将外交官误认为他人,或者与外交官本人有某种个人恩怨或纠葛,而外交官的身份正好使其成为容易被盯上的目标(例如,他们可能以为是某位需要报复的人)。
细节推测: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可能涉及私人恩怨、商业纠纷、甚至是家庭或情感问题,而外交官的身份只是一个巧合。但如果外交官并非在执行公务,而是私人行程,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会增加。

4. 报复或政治动机(较罕见):
动机: 如果事件与韩国的外交政策或国际政治事件有关,不排除有极端组织或个人出于报复目的而实施袭击。
细节推测: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有明确的政治背景或声明支持,例如某个组织宣称对袭击负责并说明原因。外交官作为国家代表,理论上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且通常需要特定的大背景。

5. 意外冲突或偶发事件:
动机: 可能是在公共场合发生的小摩擦,例如不小心撞到对方、在交通问题上发生争执等,随后升级为暴力冲突。
细节推测: 双方可能因为误会或情绪失控而爆发肢体冲突,而外交官的身份在此类冲突中并非直接原因,而是事件的受害者。

后续情况推测(根据外交事件的常见处理模式):

1. 事件报告与立案调查:
立即行动: 受伤的外交官(或其同事/随行人员)会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韩国驻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也会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介入处理。
警方的调查: 美国警方会根据报案信息展开调查,包括勘察现场、寻找目击证人、调取监控录像等。由于受害者是外交官,案件的敏感性会更高,警方通常会更加重视。

2. 外交照会与交涉:
韩方立场: 韩国外交部会向美国国务院发出正式照会(Diplomatic Note),表达对此事的关切,并要求美方彻查此案,追究凶手责任,并保护在美韩国外交官的安全。
美方回应: 美国国务院会就此事件向韩国大使馆表达歉意和慰问,并承诺全力配合调查,确保司法公正。美国务院可能会与美国司法部、执法部门协调,确保调查的有效性。

3. 医疗救治与康复:
紧急救治: 外交官会立即接受医疗救治,治疗鼻骨骨折等伤势。根据其伤势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或接受手术。
后续康复: 伤势恢复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韩国外交部和使领馆会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支持。

4. 案件进展与法律程序:
抓捕嫌疑人: 如果警方能够锁定嫌疑人,将依法进行逮捕和起诉。如果嫌疑人被抓获,将面临美国法律的审判。
外交豁免权问题: 如果袭击者也被确认是拥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官(可能性非常低,因为通常是指对方国家的外交官),那么追究其刑事责任会变得复杂,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如果袭击者是普通公民,则会按正常法律程序处理。
案件公开: 案件的调查进展和法律程序的公开程度取决于美国警方的判断和案件的敏感性。通常,外交官受袭的案件会被给予一定的关注。

5. 安全措施的加强:
内部评估: 韩国外交部和驻美使领馆可能会对在美外交官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安全措施,例如加强住所和办公场所的安保,提醒外交官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前往危险区域等。
影响国际关系: 尽管单个外交官遇袭事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国家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但如果未能妥善处理,或引发了广泛的负面舆论,也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双方都会努力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需要注意的几点: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以上推测是基于对类似事件的普遍认知和处理方式。具体事件的细节、原因和后续发展,还需要依赖官方发布或可靠媒体的报道。
细节的缺失: 在没有具体新闻报道的情况下,很多细节是无法确定的,例如事发地点、具体时间、袭击者数量和特征、外交官的职位等。
敏感性: 外交官在海外遇袭是一个敏感事件,各国都会非常重视处理。

总而言之,韩国外交官在美国街头遭不明男子暴打,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包括随机的抢劫或街头暴力。后续情况将涉及美国警方的调查、韩美两国外交部门的交涉、外交官的医疗救治以及对在美外交官安全措施的评估。整个过程将遵循外交惯例和国内法律程序来处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政客以为忽悠他国人街头暴动推翻政府,美国本土不会受到影响。结果加拿大已经成为练兵场了,本土也搞了个国会被开放日。

在美高华以为在精英企业精英社区就不会受到反华鼓动影响。结果美国铁杆小弟外交官因为肤色都被揍了。

user avatar

有些人夸大了吧,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是远少于其他族裔的,按比例来看也少于除白人以外的所有族裔,只是其他族裔国内新闻报道的不多。2020年亚裔遇到的仇恨犯罪有279起,遇上的机率为万分之0.15。

美国白人占60.1%,拉丁裔18.5%,非裔12.2%,亚裔5.6%

user avatar

昨天我在留学生在韩国被打的问题下回答应该组织起来揍回去,结果被秒删了。

现在一个韩国人在美国被当成中国人揍了,中国网民觉得这出了自己的一口恶气。

这就是所谓的武德充沛吧。自己被打了不敢还手,只能指望着其他想打自己的人能搞错对象把人打了来给自己出气。

谁能不说这是个好策略呢(计划通)

user avatar

之前回答的很多答案是,“因为长的像中国人,所以在纽约街头就要挨打”,继而不断往“中国人在美国饱受歧视”的方向上引导,利用仇恨来刺激国人的反美情绪,倒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想象力。

如果没有去过纽约也不了解纽约,就不要强行散布仇恨思想了。虽然我自己很讨厌纽约——也觉得纽约完全不代表美国文化,就跟单独拿出来上海就说,上海的情况代表了整个全中国的整体生活模式一样荒谬。但是纽约集中了数量最大的华人群体

常驻华裔居民接近100万人,法拉盛的规模,接近一个国之中国,那里生活,完全是中国化的方式。早上吃的是小笼包,喝的广东的早茶,中午你可以去吃辣死你的川菜,晚上你可以去吃火锅,吃完了去网吧玩,不过瘾就去唱K,里面的小姐还有会说中文的日本女孩和韩国女孩,唱的不爽,去泡澡堂——你不需要会任何英文,也有机会找得到工作(体力工种居多)。

肮胀,垃圾很多,房屋老化,布局像个县城,路边停的车可能有子弹孔,黑社会是真实存在的,治安水平堪忧,这些都承认,但是你说华裔在这里没有势力,经常被白人欺压——怕不是活在上个世纪。纽约的华裔们的势力和华人们社区成熟远远超过了部分国内的想象和认知——有华裔警察,华裔律师,华裔军官,华裔政客,华裔法官,华裔神父,华裔教授就更不用说了,多如牛毛。华裔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人种——所以只要关掉你看的新闻,看看真实的科学数据,会发现华裔二代的平均收入,和二代们的社会地位,都是相对比较好的,甚至成为其他族裔的学习榜样。

在纽约的某些地区,讲英文才是奇怪的事情。也许讲广东话是第一通用语言,你当然可以选择讲东北话,讲北京话,讲四川话,或者其他的方言,但是不需要讲英文。纽约是纽约,鱼龙混杂,但确实是一个不需要讲英文就可以生活的城市。纽约是纽约,美国是美国,有时候,甚至可以分开来放。比如在其他州,一个月3-4千美金,生活完美,够你开宝马,天天吃牛排,甚至还可以存钱计划买房,够你去赌场上玩两手,够你晚上去看脱衣舞;但是纽约,别说3-4千了,5千啥都不够。这个不难理解,你在上海月入2万,其实并不算有钱,租个房子,也会用你几千了。生活成本很高。但是你在四线城市赚2万,当地妥妥的小土豪。

强调仇恨,根本不利于全面的了解世界的真相。不是否认“hate-crime”的存在根据“停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Stop AAPI Hate)组织最新报告,自2020年以来,该组织至少收到3795起针对亚裔的事件投诉,仅在1月1日至2月28日之间,就报告了至少503起仇恨亚裔事件。大部分事件(约68%)是口头骚扰,大约11%的事件涉及身体攻击。

受到很多负面信息的影响,华裔确实是处在一个艰难的时刻,但是越是在这种时刻,越需要体现我们华人是爱好和平的,是仁慈的,是博爱的;当敌人们被仇恨支配,我们更应该用“爱”去解决问题(我想应该)。

刻意引导仇恨的人,最终会被“仇恨”反噬。

user avatar

因为纽约的韩国人没有上过屋顶,反观一下洛杉矶的人家是怎么做的

看过这几张图,应该晓得在美国这旮旯是用什么态度和方式才能混下去

哦,顺带说一句,那些思维自动跳跃到“志愿军”“美国是爹”甚么的,你看看赛里斯裔菜壬被打被杀被入以后是打的啥标语,“我很弱请不要攻击我”,俺寻思这种菜壬是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拿枪的韩壬的?

user avatar

近年来,在美国不断发生华裔被随机袭击事件:

2021年3月,有一位70多岁的华裔老太太在旧金山被一名30多岁的白人流浪汉袭击。

2021年4月,因疫情失业的61岁华裔老人马先生正在纽约街头捡易拉罐时,被人无故殴打致重伤,最终在2021年12月31日不治身亡。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1月24日,在亚凯迪亚市前中国职业拳击手杨连慧两度遭流浪汉辱华谩骂,流浪汉甚至还放狗咬人,最终杨连慧忍无可忍反击将其打跑。

2022年1月31日,美国西雅图一名在亚马逊任职工程师的华裔女性,被人用棒球袭击后脑,致其颅骨骨折。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22年1月21日报道,美国纽约市警察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21年纽约市共发生538起仇恨犯罪案件,比2020年的275起增加96%。其中,亚裔遇袭案上升343%,从30起增至133起。

所以这个韩国外交官极有可能就是倒霉,被反亚裔人士随机袭击。

user avatar

很好,美国人种族歧视,种族仇恨。

不去指责反华法西斯化的美国媒体政客,

反而指责中国人强调仇恨……

一口一个爱,说什么用爱感化敌人,好像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为所欲为。

抱歉,你只有一颗狭隘的心。

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user avatar

你们别瞎起哄,亚裔仇恨犯罪不妨碍高华们继续感恩。

最近它们怎么说来着?勿因恩小而不感,勿因赢少而不麻,人家的主子这不是再加了句:勿因恨深而不跪。

user avatar

原因就是认为中国强大了,成了竞争对手。

竞争不过中国,就在本国找中国人打。

把这个韩国人当成中国人。

这事在日本与美国竞争的时候也发生过。

把华裔当成日本人,被活活打死。

陈果仁Vincent Jen Chin(1955年-1982年6月23日),工业绘图师,美籍华人。1982年6月23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飞地高地公园郡(Highland Park)被克莱斯勒公司一名车间主管罗纳德·艾班斯(Ronald Ebens)及其继子迈克尔·尼兹(Michael Nitz)利用棒球棍殴打致死。两凶手虽然被捕起诉,但被定轻罪,并且很快被释放


2020年的时候,也有日本人被当成中国人被打。

日本爵士钢琴家海野雅威(Tadataka Unno,40岁)前不久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地铁站内遭人毒打,身受重伤。

海野称,当天在独自一人回家途中,他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处地铁站内遭到8名年轻男女的纠缠和殴打,导致他的右肩和手臂骨折。海野还表示他当时听到有袭击者在用种族主义的言语攻击他,并将他当成了“中国人”。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心态其实挺拧巴的!

去年我在推特上看到一个视频:纽约长岛,川普支持者集会。一华人开着皮卡,车上插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子,这是川粉的标准动作,兴冲冲带着全家去参加。人多,停车时发生争执,被白人责骂:“滚回中国去!”意思就是,呸,华人也配挺川普?!

在美国黑叔叔嚣张也就罢了,你个在红脖子口中“所有黄种人长得都一样的”外来户,作为人家的眼中钉,想跟着搞民粹都没资格,美国人民根本不欢迎你。

这么看来美国人似乎是希望把所有华人都赶回中国去,这里面当然也包括高华。

但前几天还有条新闻,是我们的小谷被美国人网暴了!

美国媒体对谷爱凌的评价非常负面,大打爱国牌,福克斯新闻网的主持人甚至直接说谷爱凌“忘恩负义”,“背叛了美国”。

这就有意思了,美国红脖子们一边骂让亚裔都滚回中国,一边被加入中国籍的谷爱凌搞破防,难道是精神分裂了?

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你是精英不管是黑皮、白皮还是黄皮都应该为美国服务,如果不是最好就赶快圆润的走开,走的越远越好,实在不愿意走,那就自生自灭好了。

所以河山硕们注定就是个杯具!

至于为什么这次遭到袭击的是个韩国人,这就属于误中副车了,刚才也说了美国人从来不关心对面的亚洲人是日裔、韩裔、泰裔还是华裔,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长的差不多的黄种人。

user avatar

原因还用猜吗,不就是觉得华裔好欺负,随便打也没有后果。这个韩国外交官长得像中国人,招到了无妄之灾。

现在外网都在叫嚣尤其是fox,因为谷爱凌的事美国人破防不少,好多美国人觉得,我们美国花钱培养你,你竟然跑到那个毒菜国家帮他们拿金牌,这简直是叛国。

好多高华也在谴责谷爱凌,觉得谷爱凌的行为会让美国人质疑高华对美国的忠诚度。纽约时报报道,华裔垄断冰上运动,这是不能被接受的,冰上运动应该是被白人垄断的运动。

只能说现在美国人好多玻璃心,只要一刺激就爆炸,所以各种排华事件会不断发生,自谋多福吧。

为啥华裔被攻击,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自己毒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都说第一代移民最爽,一边他觉得居住国和他没关系,身边的杀人放火都不会妨碍他,他也不关心。另一边他又觉得自己跳出了母国的火坑,可以置身事外居高临下指责母国的不足,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这就是为啥知乎上趴在大量高华,油管上大批只做中国节目的华裔博主

user avatar

连勃勃都拿起靶场的AR15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华裔


咳咳…虽然有点跑题

但看到勃勃@来生再见 能拿起枪走进靶场,我很高兴

也希望加州严苛的枪支管理法能松一松,让遵纪守法、热爱美国的勃勃能拥有一把30发弹匣的半自动AR保护自己

如果勃勃每个周末都去一次靶场,拿上自己的爱枪,我相信他会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工作和键政,还有许多值得去做去体验的事情

希望你孤独的时候有枪友们陪伴,而不是又一次习惯性地打开知乎

user avatar

单纯迎合厌韩情绪来谈,没什么意思。说到底,还是他老美环境变差的问题,亚裔仇视只是一部分。

在纽约市,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2019年是28 起,2020年是129起。

再看看老美整体的犯罪率。

美国大城市2021年的凶杀案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44%,比2020年增加了5%(数据来源:CCJ) 。

在疫情肆虐,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不安定因素在美国发酵。


以拜登为主要靶标,民主党现在饱受共和党攻讦。

因为喜欢以政治正确拉选票的民主党,主张减少对警力的资金投入( “defund the police”)。

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弗洛伊德事件。

打着减少暴力执法,消除对黑人群体的不公的旗号,削减警方经费。

顺应“民意”,着实圈了一波好感和选票。


富人区因为有的是资金维持安保,依旧高枕无忧。

但对于普通阶层,由于警力的削弱,本来就不安定的区域更不安定了。

犯罪率明显提升。连民众都觉得不对劲了。

民调显示,支持增加警察经费的人从31%(2020)提升到47%(2021),支持减少经费的人从26%降低到15%。(数据来源:Pew)

警察群体也开始了抗议。

1月月底,纽约两名警察被枪杀。上万名警察(还有从其他地区赶过来的),集体上街,以此缅怀逝去的同事,以及抗议对警察的不公正对待。


事情发酵到这个地步。

拜登二月初就赶往纽约发表讲话,并试图扭转方向。

他表示:不该削减警方经费。

(the answer is not to defund the police)


他的调转船头或许意在缓解现状,以及挽回名声。

但也引发了党内内部的分歧,民主党有人觉得此举是背弃了他们的宗旨。同时部分选民也会不满。

面对如今的乱局,以及持续下跌的支持率。

留给拜登的时间不多了。

中期选举,危矣。


(报道参考:The Hill)

user avatar

别问,问就怪某些毫无尊严,奴颜媚骨,被打了还要反思的族群,把所有美国亚裔拖下了水


另外再看看这帮人的卑微的态度


哈哈哈,自我审查,真是自觉。被美国人歧视,打压,辱骂,最后反思结果是“我们中间出了叛徒,我们以后要更乖一点,证明自己”

极度利己+死要面子+极度媚外+极度血统自卑+极度懦弱+逆向民族主义者+酷爱反思

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绵羊”,偏偏选择在一个极度讲究族群抱团和丛林法则的社会生存,去之前还完全不顾一切地割断了和母国的联系,自绝后路。我也不知道这算啥,无知还是勇气。

就是可惜美国人搞不清长相,把别的亚裔也拖下水了。

user avatar

首先先来一波情绪输出:韩国人在冬奥会上的丑态,如今遭到了报应。


情绪输出完毕,现在来聊治安问题。这其中有可能是被认为是华人或者华裔而进行的仇恨犯罪,毕竟懂王和睡王这几年复读机式的宣传,加上当地华裔喜欢用爱感化人的方式让美国其他族群的人认为东亚长相的人好欺负,即使犯法成本也很低。


然而,这是个外交官。这是啥情况呢?一般来说,在国外的政府官员通常出行都会比较有安全保障,而且出入的场所,面对的人群也比较“高端”一些,和普通人相比,遇到犯罪的概率会相对小一些。但是在美国,外交官员都被暴打的话,如果是没有预谋的,那看来美国的犯罪普及率还挺高啊。


可能这是美式扫盲的成果吧。在我国,扫盲是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而在美国,扫盲不是扫除文盲,也不是扫除法盲,而是扫除罪盲。就是你不懂犯罪,没有犯罪细胞,那你不算一个地道的美国人。


这个事情传出去的话,本来还想说,哦我的上帝啊瞧瞧美国这环境,连外交官在街上都被打,治安有多糟糕。可是美国人一跳出来说,在美国,美国人不仅敢打外交官,还敢刺杀总统,而且还有成功案例,一下子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回了。毕竟美国总统都能干掉,一个小小的外交官在美国只是被暴打而已,这看起来也没那么严重了。


反正被打的也不是高华,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吧,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坏人哪里都有的,多看点BBC,ABC的外国新闻又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了。

user avatar

说明良民证儿的重要性。

否则在太君们眼里他们特么的分得清良民刁民么?

4V与航坑的傻逼以及一些海外高华2B,以为拼命诋毁大陆刁民,他们就是太君眼中的良民了?就算是良民他们认得出你们么?

你日本韩国无论如何舔美贬中,在街上遇到米国太君,你们都是万恶的China人。

蒙古东南亚。。。一切东亚东南亚长得还算顺眼的面孔,在米国太君眼里,都一样。只有三哥等少数,自带标识。

要避免被太君误伤,你们得把良民证儿贴屁股上糊脸上出门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