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韩国议长涉天皇言论及其引发的外交风波?

回答
韩国国会议长金振杓在访问日本期间涉天皇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并对韩日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金振杓议长的言论内容及其背景:

金振杓议长在2023年5月访日期间,在与日本国会众议院议长细田博之会晤时,提及了有关日本天皇的言论。具体来说,据报道,他表示,“如果日本天皇能够为了与韩国国民一起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而访问韩国,那将是象征性的重大一步。”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象征性”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金振杓议长的这番话并非对日本天皇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可以促进两国关系改善的象征性举动。然而,即使如此,在韩日两国敏感的历史背景下,涉及到天皇的言论,尤其是由一位高级别官员说出,很容易被解读和放大。

二、 韩国国内的反应:

金振杓的言论在韩国国内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并非一边倒的批评。

支持者认为: 一部分人认为金振杓的言论是出于善意,是为了推动韩日关系改善,并认为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其访问能够展现日本对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外交策略,旨在通过高层互动来缓和两国关系。
批评者认为: 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当前两国关系尚未完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下,提及天皇访问是“越俎代庖”或“不合时宜”的。他们可能认为,这种表态过于急切,忽视了更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如二战期间的强征劳工、慰安妇等)。此外,一些保守派人士可能认为,对日本皇室的这种公开“邀请”带有某种“卑躬屈膝”的意味。

三、 日本方面的反应及其引发的外交风波:

日本方面的反应是此次风波的核心,也是最直接影响韩日关系的关键。

日本政界的普遍不满: 韩国议长的言论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不满,特别是来自执政的自民党。多位日本政要对此发表了负面评论,认为这是对日本内政的干涉,并且是在不恰当的时机提出不当的建议。
细田博之众议院议长的立场: 细田博之在会晤后表示,他向金振杓表示,天皇访问需要考虑两国的历史关系和国民感情等多种因素,这似乎表明他对金振杓的提议持保留态度。
其他政要的回应: 一些日本政治人物直接批评金振杓的言论是“无礼”的,甚至要求其道歉。他们认为,天皇的出访决定是日本政府内部的事情,不应由外国政要来“指示”或“建议”。
政治层面的影响: 日本政府以“未收到”为由,取消了原定在韩国举行的韩日议会间交流会议。这是一种强烈的外交信号,表明日本对金振杓言论的不满以及对当前韩日关系氛围的担忧。
媒体的解读和发酵: 日本媒体对金振杓的言论进行了广泛报道,并普遍将其解读为韩国方面对日本皇室的“施压”或“干涉”,进一步加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

四、 对韩日关系的影响分析:

此次事件对本已复杂敏感的韩日关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短期内的关系恶化: 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韩日之间本已计划的议会交流活动取消,这无疑是韩日关系的一次负面冲击。日本政府通过取消会议来表达不满,给韩日关系蒙上了阴影。
暴露韩日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历史遗留问题在韩日关系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即使是出于改善关系的善意,涉及到天皇这样的国家象征,也必须极其谨慎地处理,以避免触碰对方国民情感的“逆鳞”。
沟通和理解的不足: 事件也暴露了双方在沟通和相互理解上的不足。韩国方面可能低估了日本国内对皇室问题的敏感度,而日本方面则可能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礼仪”而忽略了金振杓言论背后希望改善关系的意图。
国内政治的影响: 韩日两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也对事件的解读和发展起到了作用。双方的国内政治压力和舆论环境都会影响其对类似事件的反应。
对未来关系发展的潜在影响:
谨慎对待高层互动: 未来,韩日双方在进行高层互动时可能会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议题时。
信任重建的挑战: 类似的事件会增加两国建立互信的难度。每一次误解或不当言论都可能成为阻碍关系前进的绊脚石。
改善关系的机遇窗口: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虽然事件是负面的,但也可能促使双方更加认真地反思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处理敏感问题。如果双方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可能会为未来更成熟的关系奠定基础。

五、 评价的几个关键点:

意图与结果的脱节: 金振杓议长可能抱着改善韩日关系的良好意图,但由于言论的时机、内容和表达方式,其结果适得其反,导致了外交风波。这说明在处理涉及国家象征和历史敏感性的问题时,善意并非万能,更需要策略和智慧。
“姿态”与“实质”的博弈: 日本方面对“天皇访问”的反应,可以看作是对“姿态”的高度重视。而韩国方面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象征性的“姿态”来推动实质性的关系改善。这种在“姿态”和“实质”上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的差异,也是造成风波的原因之一。
媒体放大效应: 在现代社会,媒体对外交事件的报道和解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日本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报道,无疑放大了其负面效应,使得事件的影响超出预期。
“历史问题”的持续羁绊: 尽管两国政府都在努力寻求改善关系,但历史遗留问题就像一个始终难以摆脱的阴影,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激起波澜。

总结:

韩国议长金振杓涉天皇言论事件,是一次因沟通不当和对敏感议题处理不周而引发的外交风波。它暴露了韩日关系中历史遗留问题的敏感性,也反映了双方在理解和处理外交策略上的差异。虽然金振杓议长的言论可能出于改善关系的初衷,但其不当的时机和表达方式,触碰了日本国内的敏感神经,导致了短期内的关系紧张和交流受阻。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特别是涉及历史和国家象征的问题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谨慎、周密的准备和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促进关系的健康发展。未来,韩日关系能否走出类似风波的阴影,仍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尊重彼此立场的基础上,以更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分歧,并真正致力于建立互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问自答。

首先,韩国议长的言论很不妥,天皇代表日本道歉我支持,但是这句话不应该像韩国议长这样说。韩国议长这种说法,对受害国人民不公平,对明仁天皇也不公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双输方案,获利的只有妄图否认战争罪行的日本右翼。

必须要明确的一件事是:「继宫明仁」这个人和「日本天皇」这个位置,两者是有区别的。

你可以说要求「现任日本天皇」(作为日本国的国家元首及象征)代表日本政府就二战时期的慰安妇问题道歉,但是你不能说要求「昭和天皇之子/战犯之子」(作为一个自然人的继宫明仁这个人)为他父亲在位期间涉及的战争罪行道歉。

作为一个日本人个人、与二战没有关系的明仁天皇出来道歉,根本构不成日本政府对受害国人民足够的歉意。

就像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去的,可不是以「安倍晋三」这个人的名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搞得好像让明仁天皇以「裕仁天皇之子/战犯之子」的名义道歉是被侵略国人民赚了一样?明明是我们亏了!

一个日本人以个人名义道歉就解决问题了?这不是我们亏了是怎么样?

————————————————————————————

而且我很怀疑韩国是不是个停留在连坐、夷三族时代的专制国家。

听其言观其行,自继位以降,明仁本人是爱好和平,对二战期间的受害国相对友好的。二战结束他才不到12岁,本人对战争没有任何责任。你不能要求一个人为自己没做过的事道歉。

难道要让(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明仁道歉说「投错了胎,我很抱歉,下辈子我还是投胎去当虾虎鱼吧」?????


但是更有意思的是,我觉得,按照安倍等人的语气,他们在维护的,恰恰不是明仁这个人,而是「日本天皇」,这就更滑稽了。


评论区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

继承人要在遗产的范围内同时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也就是说,儿女继承了50万遗产,就要在50万限度内承担父母的债务,超过这个范围的就是皇考皇妣自己的事情。

明仁天皇也只继承了「日本天皇」这个职位,没有继承「裕仁」这个人。所以他自然只需要在「日本天皇」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超过这个范围就是他爹自己的事情了。

user avatar

如果一开始就说你们天皇道歉,慰安妇问题,劳工问题就可以永久解决。这个我会说韩国有骨气。

60年代拿了相当于日本外汇储备三分之一的美元赔偿,说这个钱赔偿给劳工,结果几十年后发现这个钱拿去发展经济了,劳工们没拿到钱。十多年前说十亿日元解决慰安妇问题,结果换届政府出尔反尔,又不解决了,而且慰安妇钱有没有拿到还不知道。这时候还要让劳工上诉,再没收日本财产。再说让你们天皇道歉吧,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这是什么做法?说句小人之举不过分吧?天皇真道歉,这事还是解决不了。只会让小人面子满足一下而已。

说韩国“无礼、令人完全不能接受”这已经是最客气的说法了。

==========分割线============

我补充几个历史小知识,大家有留言请看了以后再说,不要我一遍又一遍的提起。

1,韩国不是战胜国。

韩国在20世纪初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48年独立,不管流亡政府多少年,国际上不承认韩国是二战的战胜国,所以1951年的圣弗朗西斯科会议上没有韩国签字的地方。

2,韩国向日本的赔偿谈判

1965年6月22日韩国和日本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协议,日本以“独立祝贺金”和“志愿发展中国家”的名义给予韩国无偿3亿美元,有偿2亿美元,民间借款3亿美元。两国签署《日本和韩国基本关系条约》,其中规定:韩国和日本互相永久放弃对对方的请求权(这里面不光包括韩国对日本的赔偿。也包括日本放弃在韩国的遗留资产,因为被美国没收了)。

1965年当时韩国的国家预算一年是3.5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是18亿美元。

这笔钱是怎么用的呢?

基本上全部都投入经济发展和给企业投资了,1971年韩国给对韩国民众支付日本索赔,1982年废除。这期间给予被征召的军人、军属、劳工的遗族一人仅30w韩元,总共约支给91亿8000w韩元,大概占到日本无偿支给3亿美元的5.4%。

三,65年协议签订以后爆发的日韩问题。

2005年,日韩之间爆发竹岛归属问题,当时韩国卢武铉总统展开对日本外交战争,处理亲日派,签署反日法,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调查委员会没收亲日派财产。一度拉拢美国敌对日本,认为日本是韩美的敌人(这让美国很无语)。再开了日本赔偿问题,这次主要是说上次没有包含慰安妇、在日韩国人、在日被核爆的韩国人的权利,所以要再开对日赔偿问题的谈判。

09年卢武铉退任,自杀,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调查委员会活动终止。此后相对中立的李明博和比较亲日的朴槿惠上台,对日赔偿问题一度缓解,在朴槿惠任上签订了日本对韩国慰安妇问题的10亿赔偿条约。

2017年朴槿惠下台,文在寅当选。文在寅是卢武铉的好友,日韩问题再次爆发。

user avatar

天皇“能不能”道歉,天皇当然“能”了。问题是这事根本不合法。

堂堂近代社会的市民(还是说你们根本就还生活在大清?),咱们在合法性框架里讨论问题能不能死?

这就跟你能不能杀人一样,你当然能杀人了,问题是谁说你杀人是合法的了?

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当然不支持,因为这事不合法。

你支不支持天皇打人?你支不支持天皇随地大小便?你支不支持天皇电信诈骗?

支持你姥姥。


分割线-------

原回答:

我是不支持明仁出来道歉的,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天皇,自己想学习什么专业都做不了主的人,宪法根本没给他权限出来道歉,除非国会通过法案要求他出来公开道歉,否则这事根本不合法。

但是日本这个国家战后对自己的战争战争责任清算反省的怎么样,公道自在人心。

高尔夫亲王朝香宫好好的活到老死,没有一个皇族因为战争责任受审。这是怎么回子事,某些人用用自己那个生锈的脑袋想想就清楚了。

我再说一句,有不少中国人觉得这事完了。绝大多数的韩国人跟你们不一样,韩国人觉得这事没完,韩国人是有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口放一尊慰安妇像的骨气的。

我觉得这事也没完呢,只要还有一个日本的民选议员敢说“慰安妇都是自愿的,她们还拿工资了呢”这种鬼话,这事就永远没完。

自己愿意当舔狗就当,但是觉得不当舔狗的就是不会做人,那就太搞笑了。

皇族这些个直接责任人们一个个逍遥自在活到老死,在这跟我讲连坐,直接责任人都逍遥法外,你跟我讲连坐?

PS:韩国不是战胜国这种话能从中国人嘴里说出来我也是乐了。有些人在帮殖民主义洗地的时候,特别有法实证主义精神。

user avatar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到二战结束,伤害最多的就是中国和朝鲜半岛,在未有做出真正深刻反省、经常发擦边球的情况下,韩国人当然有权让日本天皇道歉。

过去由于美国答应保全天皇体制,本应该成为战犯的裕仁成功逃脱正义的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也未有彻底肃清,使得右翼歪曲历史,靖国神社的问题长期存在。

日本给了钱之后,对于战争的立场出现反复,打擦边球,韩国人不能说这话吗?裕仁不是战犯吗?他对于战争不知情吗?作为战犯之子,日本的天皇道歉很不合理吗?现在一群中国人为之洗地,为日本天皇抱不平,和那群穿旧日本军服在四行仓库合影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注意到一群网名看上去很日本的网友坚持认为韩国议长有罪。

user avatar
前天皇は、私たちは、侵略戦争の最高責任者だと考えています。そういう歴史的な批判を、私たちは前天皇の死去のさいにも率直に表明しました。しかし、現天皇は戦争責任ということは問題にならないと思っています。在位期間中にそういう問題についてかかわった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から。——志位和夫委員長

参考:赤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