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韩受美国影响都很大,所使用语言文字中外来语都很多,但韩国整体英语水平高于日本?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日韩都深受美国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并在语言中融入了大量外来语,但韩国人在英语整体水平上似乎普遍比日本人更胜一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心态等多个层面去剖析。

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的差异:

首先,我们要理解日韩两国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不同路径和程度。

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确立了“脱亚入欧”的国策,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其中也包括语言。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自然被大量引入。但日本的文化素来有很强的“自我消化”能力。他们将外来语进行片假名化(カタカナ),使其发音和拼写更符合日语的音节结构,成为日语的一部分。这使得很多外来语虽然源自英语,但在日本语境下已经发生了“日本化”,甚至有些词语的含义也与原意有所偏离。例如,“コスプレ”(cosplay)虽然是英文cosplay的音译,但其在日本文化中的含义和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英文原词的范畴。这种“消化”和“内化”的过程,虽然丰富了日语,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原始英语发音和语法的直接学习动力。

韩国: 韩国在近代也经历了被日本殖民和后来的朝鲜战争,与美国的联系比日本更为紧密和直接。尤其是在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韩国的驻军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加深。韩国在语言上同样大量引入外来语,尤其是在科技、经济和流行文化领域。韩国人对英文外来语的处理方式,相比日本人,更倾向于保留其原始发音(通过韩语的谚文(한글)来尽可能地模仿)。例如,许多英语单词在韩语中直接使用其音译,如“컴퓨터”(computer)、“텔레비전”(television)、“인터넷”(internet)。这种“音译化”的程度更高,保留了更多原始英语的语音特征。

教育体系与学习方法的影响:

教育是影响语言水平的关键因素。

日本: 日本的英语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更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知识性”学习,即通过阅读理解、翻译等方式来掌握英语。虽然也有口语和听力练习,但其权重和实际训练强度可能不如一些以英语为母语国家或对英语要求更高的国家。学生们在学校里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则和单词,但往往缺乏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英语更偏向于书面语和学术语。此外,日本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完美主义”倾向,很多人害怕犯错,不愿意在开口说英语时冒险,担心自己的发音或语法不够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口语能力的提升。

韩国: 韩国的英语教育同样重视词汇和语法,但在实践中,韩国的教育体系和家长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可能更为“功利化”和“实用化”。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英语能力是获得更好教育机会、职业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此,从小学开始,很多韩国学生就开始接受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包括大量的课外辅导班(학원,Hagwon),这些辅导班往往非常强调口语练习和实际应用。韩剧、韩国流行音乐(KPop)等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流行,也为韩国人提供了更多的英语接触机会,尤其是在学习歌曲、观看采访时。很多韩国年轻人通过这些渠道,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英语的流行用法和发音。

社会心态与文化输出的差异:

文化输出和国民心态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本: 日本虽然是文化大国,但其文化输出往往更注重“精致”、“深度”和“传统”。虽然也有流行文化(如动漫、游戏),但在全球范围内,其英语学习的动力更多是源于国内的学术和职业需求,而非像韩国那样,将英语作为其全球文化输出的“翅膀”。日本社会的英语学习者,很多是抱着一种“我需要学习英语来了解西方文化”的心态,而韩国则更多是将英语视为一种“工具”,用它来“推广自己的文化”以及“与世界对话”。

韩国: 韩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韩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韩剧、KPop等文化产品,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也直接促进了韩语和韩国文化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韩国的艺术家、偶像、企业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文化时,都需要流利的英语来与国际受众沟通。这种强烈的社会需求,直接推动了国民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很多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英语的动力非常强,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文化交流和经济活动中。他们更愿意大胆地尝试使用英语,即使犯错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看到的是英语带来的巨大机遇。

对生活的影响与实际运用:

日本: 在日本社会,很多日常交流和服务都可以通过日语完成,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相对不那么迫切。即使在旅游景点或大城市,英语标识和部分服务人员可以提供帮助,但整体上,不掌握英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

韩国: 韩国社会,尤其是在首尔等大都市,由于国际交流的频繁,以及大量外国人在韩生活和工作,英语的实用性变得非常强。很多韩国人在与外国人交流、参加国际会议、阅读英文资料等方面,都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这种高频次的实际运用,自然会促进英语水平的提升。

总结一下,尽管两国语言中都充斥着大量英语外来语,但韩国英语水平整体高于日本,主要原因可能在于:

1. 更直接、更深入的文化融合: 韩国在接受美国文化和影响时,对英语的音译和实际运用保留了更多原始特征。
2. 更具驱动力的教育目标: 韩国社会普遍将英语视为提升个人竞争力、参与国际事务的关键,教育和培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口语表达。
3. 强大的文化输出需求: “韩流”的成功迫使韩国人在全球推广自身文化时依赖英语作为沟通工具,这直接提升了国民的学习动力和实践机会。
4. 更迫切的社会实际需求: 韩国社会与国际的连接更紧密,对英语的实际运用需求更高。
5. 国民心态的差异: 韩国人学习英语更倾向于大胆尝试和实践,不惧怕犯错,而日本人可能更注重完美性,限制了口语练习。

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就差,而是说在“整体平均水平”和“积极主动运用”这两个维度上,韩国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都是复杂的,以上分析只是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内卷。

韩国首尔市和京畿道的家庭,月收入超过800w韩元(约人民币4.5w)家庭的学龄前儿童,上英语幼儿园的是70.6%,上私塾的是20.6%,美术私塾的5.9%。月收入不超过300w韩元(1.7w人民币)的学龄前儿童,上美术塾的是42.2%,英语幼儿园的是31.1%,私塾是5.8%。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竞争,从小学时候开始。

韩国的私塾经济规模是日本的1.5倍,达到33兆韩元的规模,达到韩国国家预算的9%。而韩国人口只有日本的一半,竞争极度白热化,可以说韩国私塾几乎全部都要靠虚假广告来宣传。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的论文,日韩高中生今后学历的效果,名校光环效果明显,尤其是结婚对象一栏,日本结婚对学历和名校并不在意,但韩国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韩国有一个名校光环就意味着一切。

就我所知道的韩国朋友,基本都是从小上各种补习班,长大就一个目的:以后移民去美国。

所以韩国出生率和生育率连续两年世界最低。

大家明白为啥国内突然开始取消补课,有的地方还不考英语了吧。

user avatar

从道理上讲,韩国就应该比日本强。

对非英语(母语)国家来说,国民的英语水平完全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社会平均教育水平、英语使用环境

韩国目前是OECD(经合组织)国家里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尤其目前22岁(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有92%是大学学历。

韩国的大学教学质量可没有「水分」。

日本虽然同样很高,但毕竟不如韩国。

而在英语使用环境上,日本年轻人其实不需要掌握很高的英语水平,也导致他们虽然读写能力过关,但说却不行。

韩国人则不同,韩国对外贸的依赖度远远高于日本,对英语需求更大。

许多公司如果没有托福成绩根本进不去。

日本人找大部分工作不需要英语水平,但韩国但凡正经工作都看英语。

毕竟如果全社会都对英语有需求的话,再笨的人也会被动的学习的,在韩国年轻人如果完全不会英语,寸步难行。

这跟「外来语」的多少没有关系

按照2020年度英孚英语熟练度指标(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亚洲部分的排名,韩国明显是很高的。

排在韩国前面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三国都曾是英美国家的殖民地,英语在当地基本可以视为半个母语。

韩国是亚洲第四,日本是亚洲第九。

英国人的排名没道理偏袒韩国人,从英语母语者的角度来看,韩国不仅超过日本,也超过曾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其实这跟美国的影响没多大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日韩都深受美国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并在语言中融入了大量外来语,但韩国人在英语整体水平上似乎普遍比日本人更胜一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心态等多个层面去剖析。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的差异:首先,我们要理解日韩两国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不同路径和程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儒家文化在不同土壤中演变出的独特面貌。你提的“日韩尚武而中国不是”的观察,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咱们不妨抽丝剥茧地聊聊。一、 儒家文化在东亚的“落地”与变异首先要明白,儒家思想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在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后,并非全盘照搬,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 回答
    日韩女性对男性使用亲昵称呼的现象,与两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以及对亲密关系的表达方式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中国在这方面则呈现出一种更为内敛和规矩的风格。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日韩文化中对亲密关系表达的偏好 “关系性”文化与辈分等级的微妙平衡: 日韩社会都非常强调“关系”。.............
  • 回答
    日韩的校园霸凌和等级意识之所以普遍且严重,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教育体制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剖析。历史与集体主义的深层烙印首先,日韩两国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这种文化强调集体和谐、等级秩序和尊重权威。在传统东方社会,.............
  • 回答
    “不知天高地厚”这句俗语,用在形容某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特别是提到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由于历史、地缘以及文化上的复杂纠葛,它们的一些行为或言论,往往容易被一些中国人解读为“不知天高地厚”。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情绪化的标签,回归到更具体的事实.............
  • 回答
    日韩文化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流行浪潮,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一种“流行”,不如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现象,它成功地抓住并满足了现代社会许多人的情感需求和审美偏好。首先,日韩文化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精致的制作和高度的工业化输出能力。 韩国:韩流的“造星工厂”与情.............
  • 回答
    哈,这问题提得太妙了!感觉就像在问为什么每次逛超市总会看到进口零食一样,道理是相通的,但背后的门道可不少呢。日韩娱乐之所以在中国热搜榜上常客,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各种因素巧妙组合的结果,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首先,文化基因的亲近感和共通之处是基石。日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国家在文化输出策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日韩在文化产业上的成功,以及中国在文化推广上的侧重点,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咱们不妨深入聊聊这其中的门道。日韩的文化输出:精准打击,盈利导向日韩在文化输出上的策略,可以用“精准”、“市场化”、“盈利化”来概括。它们.............
  • 回答
    日韩在越南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投资体量,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越南经济的吸引力以及两国各自的战略考量。越南经济的强大吸引力是根本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越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 这是最直接的优势。越南拥有近一亿人口,其中.............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值得探究的现象!日韩文化输出之所以能如此强大,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精心构建、不断迭代的体系,而不仅仅是偶然的流行。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一、 从历史底蕴到现代自觉:文化自信的孕育很多人可能觉得日韩文化输出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们的文化根基非常深厚。 日本:千年文化的积淀与创新。.............
  • 回答
    确实,中日韩三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共享着相似的历史渊源、哲学思想,甚至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曾有过深刻的交流。然而,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韩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全球影响力,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如果细致地剖析,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文化输出的成功,是时代机遇、国家战略、产业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中国、日本、韩国偶像产业市场以及人才流动的认知。要回答为什么日韩明星,特别是偶像,很少选择来中国发展,尽管中国在某些方面似乎提供了更优厚的待遇,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背后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落后”或“先进”可以概括的。首先,我们要明确“待遇市场好”指的是什么。如果单从.............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因为它触及了互联网行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反常”现象。事实上,欧洲和日韩确实是拥有发达的经济体和高科技产业的地区,但相对于美国和中国而言,它们在孕育出全球性、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方面确实显得有些不足。 这并非意味着它们“没有发展起来互联网公司”,而是说其整.............
  • 回答
    “日韩在给美国打工”这个说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定论,更像是一种对两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角色的一种带有批判意味的解读。它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并非字面上的直接雇佣关系。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冷战时期的经济体系与美国的主导地位二战结束后,全球格局重塑,美国凭.............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你说以前日韩流行文化在中国火得一塌糊涂,国产的也跟着喝汤甚至还能滋润成长,现在倒好,把海外的往外推了推,自己人却有点扛不住了,这背后的逻辑,可不简单。第一,当年日韩文化“进场”,我们是“开门做生意”,现在是“关起门来练内功”,但这个内功练得够不够火候,还得打个问号。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也充满历史复杂性的事件。很多人提到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刺杀,第一反应是伊藤博文是推动日韩合并的主要人物,刺杀他应该是为了阻止合并。但实际上,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而且“伊藤博文反对日韩合并”这个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甚至是误读。先来梳理一下核心人物和背景: 伊藤博文(Itō .............
  • 回答
    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同样是黄种人,为什么东亚足球的代表——中国、日本、韩国在国际足坛的地位却差异这么大呢?而且日本和韩国的足球发展,特别是和中国相比,似乎更加稳健和有影响力。这背后绝不是简单的“黄种人”这么笼统的归类就能解释的,而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一点,.............
  • 回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咱们中国人用得多了,意思是说一个人受环境影响很大。当我们把这句话用到国家身上,尤其是在看待中国的邻国时,比如日本和韩国,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两个文化和我们如此接近的国家,在一些时候却显得有些“小气”呢?说到“小气”,这绝对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词汇,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社会文化议题。要说“中国男女平等思想更深入人心”,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色彩,需要审慎地去分析。相较于日韩,中国的确在一些层面上展现出了更强劲的男女平等推动力,但说“更深入人心”,可能需要拆解开来看,在哪些方面更“深入”,又在哪些方面仍有挑战。我们.............
  • 回答
    关于网飞(Netflix)为何不与中国大陆进行电视剧合作拍摄,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市场准入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差异: 内容审查制度: 中国大陆实行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所有在中国大陆播出的影视作品都需要经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