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里面那些小妖的名字有没什么含义?

回答
《西游记》这部巨著,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些赫赫有名的正反派人物之外,那些数不胜数的小妖,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也都大有来头,他们的名字里往往也藏着些许寓意,或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或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影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

一、 与其出身、本体相关的名字:

这类名字是最直观的,直接点明了这小妖是由什么精怪所化,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本事。

黄风怪(黄风大王): 这个名字一看就知道,他最厉害的本事是“黄风”。原著里说他能吹起“三昧神风”,能刮掉人的皮肉,连孙悟空的金箍棒都感到灼热。这“黄风”二字,既是他本体风属性的体现,也暗示了他攻击的厉害和诡异。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常代表土地、中央,也暗含着一种厚重和力量,或许也与他修炼的根基有关。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这三位是狮驼岭的妖怪,分别由虎、鹿、羊修炼成精。他们的名字非常直白,点明了他们各自的动物本体,也方便读者理解他们的力量来源和特征。这反映了当时民间对这些动物的认知,老虎勇猛,鹿灵巧,羊温顺但集体力量大,他们组合在一起,也构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红孩儿: 这个名字更是绝妙。红,代表了他的火焰之势,“三昧真火”烧得孙悟空几乎招架不住。孩儿,则暗示了他的年轻、娇纵,以及他身后有着更强大的背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红孩儿”这个名字既有力量感,又有几分泼辣和稚嫩,生动地勾勒出这个妖怪的形象。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这两位是太上老君看金炉炼丹童子下凡,他们的名字与其本来的身份息息相关。金角、银角,顾名思义,可能与他们原有法宝或外形特征有关,比如他们有金角和银角,或是他们炼制金银器物的本事。更深层的理解,则可能与道教文化中对金、银的象征意义有关,金银在道教里常代表着纯净、珍贵和修行中的某种境界。

鼍龙(鼍龙大王):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鼍”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动物,类似于鳄鱼。这暗示了鼍龙的本体是水里的精怪,他的本事也多与水有关,比如兴风作浪,或者在水中作战。

二、 与其性格、行为相关的名字:

有些小妖的名字,则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格特征或者经常做的勾当。

钻头号、刨坑号: 这两位是蜘蛛精的小喽啰,名字就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工作。钻头号顾名思义,擅长钻探,刨坑号则善于挖掘。这表明他们是些体力劳动者,负责为蜘蛛精们打探消息、挖陷阱,或者准备居住的环境。这种名字,既朴实又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多目怪(蜈蚣精): 名字里直接点出了他“多目”的特点,自然是指他有无数只眼睛。这不仅是他本体的特征,也暗示了他的侦查能力很强,能够轻易发现敌人,很难躲避他的追踪。

灵感大王: 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灵感,通常指一种突如其来的想法或者启发。但在这里,作者可能是化用了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位妖怪的“灵性”或者某种特殊的“感应”能力。他能操控“通天河”的水流,兴风作浪,让渔民们畏惧,这种能力确实像是某种超凡的“灵感”。也有说法认为“灵感”二字可能是对当时某些宗教术语的化用,但结合其水下妖怪的身份,更偏向于描述其控制水流的特殊能力。

长臂猿(猿猴精): 这个名字也很直观,说明了这妖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手臂。这暗示了他在攀爬、抓挠、或者攻击时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 具有象征意义或讽刺意味的名字:

有些名字则更具深意,可能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或者带有作者的讽刺意味。

白骨精: 这个名字本身带着一种阴森、寒冷的感觉。白骨,暗示了她以人为食的本性,也象征着死亡和虚无。而“精”,则代表了她修炼成精,具有法力。白骨精的多次变化,也与她“白骨”的本体有着联系,她就像一副没有生命的骨架,可以随意组合,变化出各种形态,但其本质都是虚幻和残忍的。这个名字也暗含着一种对女性外表迷惑人心的警惕。

蝎子精: 蝎子本身就是一种有毒的动物,其尾钩的毒性极强。蝎子精的名字直接点明了她的武器——毒针,以及她攻击的致命性。在古代,“蝎”字也有贬义,常用来形容卑鄙、阴险之人。蝎子精的毒辣手段,也与此恰好呼应。

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 虽然她们没有具体的名字,但“盘丝”二字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她们的本体和捕食方式。蜘蛛善于吐丝结网,而她们则利用这丝来诱捕猎物。她们的“盘丝洞”也像是她们精心布置的陷阱,将猎物牢牢困住。这种名字的使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观察力,将动物的习性巧妙地融入了妖怪的设定中。

猪八戒的“八戒”: 严格来说,猪八戒的名字不是小妖,但他曾经是个天蓬元帅,后来被贬下凡。他的名字“八戒”是观音菩萨为他取的,意为“八种戒律”。但这八戒,他一个也没守住,反而贪吃好色,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猪八戒”。这个名字,与其说是他的本体(猪),不如说是他未能遵守的承诺,一种反讽,也揭示了他性格上的根本缺陷。

总结来说,《西游记》里的许多小妖名字,绝非随意而为,它们或是:

1. 直接点明其本体或特殊能力,如黄风怪、多目怪、长臂猿。
2. 暗示其性格特征或行为方式,如钻头号、刨坑号、灵感大王。
3. 具有象征意义或影射现实,如白骨精、蝎子精。
4. 与前世今生或因果报应相关,如金角、银角。

这些名字,如同一个个小小的标签,为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增添了鲜活的色彩,也为整部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解读空间。作者吴承恩正是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他那颗细腻而充满智慧的心,让《西游记》这部巨著,即便在今天,依然魅力不减。读这些名字,就像是在品味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每一口,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常精彩的问题,恰好最近在陪外甥看西游记。

于是搜索了下,发现还真有人做过这方面研究,佩服!

首先,西游记中大部分的小妖是没名字的。

西游记中小妖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只是老妖身后的背景或者开门关门通风报信的符号罢了,真正有情节的很少,而有情节又被作者赋予名字的就更少。

其次,有名有姓的主要如下

第三、小妖命名的原则如下

第一,小妖能否得名并不完全视其情节多寡或重要程度,而要看他与作品艺术核心孙悟空有无交集。
如第二十回黄风岭的虎先锋,颇富智计,抓唐僧也是他一手包办,但却只得了个虎先锋的名字。
第二,与孙悟空的交集亦可得而论之: 凡是被孙悟空欺骗或威逼而透露老妖隐密之情者才会被作者赋予妖名。
第三,还可归纳出一个原则,即西行路上凡是女性的小妖均无此类妖名。
第四,还有一个虽不周延但颇耐寻味的原则,即在情节的进展中,对于这些有妖名的小妖,孙悟空几乎都变成过他们的样子(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只有两处例外: 一是精细鬼、伶俐虫二人,二是奔波尔灞和灞波尔奔二人) 。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小妖名字。

一,火云洞六健将

《西游记》:六个小妖,是他知己的精灵,封为健将,都有名字:一个叫做云里雾,一个叫做雾里云,一个叫做急如火,一个叫做快如风,一个叫做兴烘掀,一个叫做掀烘兴

“云里雾、雾里云”的名字来自半路遇到牛魔王却毫不疑心的稀里糊涂。清代评点家张书绅评云“云里雾里并没个实际”。

“快如风、急如火”形容匆匆忙忙,西游记中写到:“快如风、急如火”撞进洞里报”,撞一个字足见他们的光是快和急。

“兴烘掀,掀烘兴”形容这俩是急性子,西游记中写到: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兴烘掀、掀烘兴扑的跪下……

二、精细鬼、伶俐虫

这俩是明褒实贬,俩糊涂蛋却取了个精细伶俐。

精细者转吃精细之亏,伶俐者反被伶俐之误。——张书绅

三、巴山虎、倚海龙

西游记记载

一个青脸獠牙欺太岁,一个暴睛圜眼赛丧门。鬓边红发如飘火,颔下黄须似插针。他两个头戴虎皮花磕脑,腰系貂裘彩战裙。一个手中执着狼牙棒,一个肩上横担扢挞藤。果然不亚巴山虎,真个犹如出水龙。

依然是明褒实贬。这俩下一秒钟就被孙悟空虐了。

“取出铁棒,走上前,着脚后一刮。可怜忒不禁打,就把两个小妖刮做一团肉饼”

四、有来有去

书中说,

心腹小校一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傣挞脸,无须。长用悬挂,无牌即假

这个人是干嘛的呢?送信的。邮差嘛,自然是要有来有去。

可惜碰上了孙悟空:

“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

五、小钻风

其实这个名字貌似没什么特征,有人解释为专营,个人觉得牵强。


还有人做过很有意思的统计:

西游记中来自神佛有关的妖魔如下:


有两个,都是来自太上老君,分布是金角银角大王和那头牛,都有角哈哈哈。

有五个神,分别来自太乙救苦天尊的九头狮子精,嫦娥的玉兔精,奎木狼的黄袍老怪,托塔李天王的无底洞老鼠精和西海龙王的假河神。

其他的10个都来自于佛门

ref.

西游记小妖命名原则_体例与来源试探_李小龙

西游记中神魔名称及其维译研究_布海丽且姆罕_麦提斯迪克

论西游记中与神佛有关的妖魔形象_齐晓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西游记》这部巨著,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些赫赫有名的正反派人物之外,那些数不胜数的小妖,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也都大有来头,他们的名字里往往也藏着些许寓意,或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或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影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一、 与其出身、本体相关的名字:这类名字是最直观的,直接点明了这小妖是.............
  • 回答
    《西游记》里那些妖怪为何不直接吃了唐僧肉,好实现长生不老?这确实是不少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唐僧肉的功效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但仔细推敲一下,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妖怪们的心思、神通以及对“长生不老”的理解,并非他们不想吃,而是“想吃”和“能吃到嘴里”之间,隔着万重山。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妖怪抓唐僧的目的.............
  • 回答
    要说《西游记》要是改用汽车取经,那还有没有意义?这问题可就太有意思了!我琢磨着,这意义嘛,那可真是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都没啥意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想想给你掰扯掰扯。首先,你想啊,人家《西游记》讲的本来就是个“取经”的过程,这“取”字,就带着一股子“取之不易”的意思。得跋山涉水,历经磨难,才能.............
  • 回答
    西游记里的妖怪确实个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许多妖怪的本领更是远超凡人,甚至能与天庭的神仙抗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他们如此强大,为何没有把人世间的生灵尽数吞食,将天下搅得天翻地覆呢?这其中原因可就多了,绝不是简单的“妖怪打不过孙悟空”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西游记里的妖怪虽.............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叫一个“横”,搅得天上鸡犬不宁,玉皇大帝都拿他没办法。可到了取经路上,碰上那些个妖精,孙悟空使出浑身解数,有时甚至得搬救兵,这反差未免太大了。为啥会这样呢?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后来对付妖怪,场合和性质就完全不一样。大闹天宫,那叫一.............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的乌鸡国故事,那回确实是细思极恐,而且很多细节点深入挖掘一下,会让人不寒而栗。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国王被妖怪害了,唐僧师徒来救”这么简单。咱们一步步捋捋这个事儿有多“妖”:一、国王的“冤情”与妖怪的“合理性”故事开始,乌鸡国国王是被妖怪沉到水里的。这妖怪是谁?是通天河的灵感大王。这.............
  • 回答
    西游记里头,这几位大拿的“厉害”那可是各有千秋,真要一较高下,不能光看谁的法宝多、神通广,还得看他们的地位、影响力以及在整个西游故事中的作用。我来给您掰扯掰扯,保准您听得明明白白。咱们先说镇元子。这位可是地仙之祖,名号响当当。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那份“悠闲”和“底气”。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可是搅得天.............
  • 回答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在讲述玉皇大帝的来历时,确实提到他“历万劫,万劫又历万劫,始成正果,享无极长生”,并最终“坐上灵霄宝殿”。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这位天帝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无数的磨难才修成正果,拥有如此深厚的修为和坚韧的毅力,为何在故事中却显得如此“懦弱无能”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咱.............
  • 回答
    关于孙悟空“弱”的论调,确实在不少《西游记》的爱好者中流传,并且常常伴随着“大闹天宫是神仙放水”的猜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西游记》这部书细细捋一捋,从孙悟空的出身、能力,到天庭的组成、实力,以及大闹天宫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细节,才能得出更全面的认识。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单纯以“一路打遍天.............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有意思,确实,按理说,那些图谋不轨的妖怪,要是真想成功把人(尤其是唐僧那种高僧)骗上床,把自己变个英俊潇洒的小鲜肉,岂不是事半功倍?但偏偏他们大部分都保持着那副吓死人不偿命的真身,或者变出来的也是怪模怪样的。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挺实在的理由,说起来也都是为了“效率”和“生存”。首先,咱们得.............
  • 回答
    在《西游记》的开篇,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场景:那只刚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尚未接受任何系统的文化教育,却能一眼看懂石壁上刻着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八个大字。这似乎与我们对“学习”的常识认知相悖,但细细品味原著的描写,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西游.............
  • 回答
    西医对中医的“穴位”并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被普遍承认的解剖学或生理学名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医完全否定了穴位现象的存在,而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它。理解西医视角下的“穴位”:并非一个独立的解剖结构首先要明确,在西医的解剖图谱上,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标记为“穴位”的独立器官或组织。穴位不是一个肉.............
  • 回答
    在《教父2》这部史诗般的黑帮巨作中,鲁加西、蒙图卡洛以及乔札萨这帮意大利老牌家族的头目们,选择在太浩湖的住所用直升机一次性解决掉迈克·柯里昂及其党羽,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盘算已久的绝杀计划。他们的动机和时机选择,都建立在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极致考量之上。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可真是个打遍西天路的传奇!你问他到底打死了几个妖怪?就一个白骨精?哎呀,这误会可就大了去了!白骨精那确实是孙悟空“三打”的经典之作,但要说他只打死了这么一个,那简直是小看咱齐天大圣了!咱们得知道,孙悟空可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首席保镖,这路上妖怪们那是排着队来找茬的。那些个.............
  • 回答
    西游记里,那些神通广大的妖精们为何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加入唐僧师徒一行,一起去西天取经呢?这个问题,细究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这里面牵扯着妖精们的根本属性、各自的盘算,还有那西游大局的设定。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些妖精虽然形形色色,但骨子里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贪”。贪什么?贪的是权势、贪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挺有意思的。要是白龙马变成汽车,这西天取经的路,可就变味儿了。咱们细细道来,看看这变身之下,是顺遂还是坎坷。首先,说说这“车”的好处。你想啊,白龙马变成的要是辆好车,那速度肯定不在话下。以前那十万八千里,全靠那双腿(或者说四蹄)慢慢悠悠地跑,遇上峻岭险阻,还得绕道而行,或者孙悟空去探路.............
  • 回答
    《西游记》里妖怪下界,这事儿啊,说起来就一言难尽,绝不是简单的“故意”或者“无意”能概括的。它背后牵扯着天庭、佛门、妖怪本身,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天机”,是各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的门道。首先,最大的一个层面,是“天意”或“安排”。这一点,恐怕是《西游记》最核心也最隐晦的.............
  • 回答
    《西游记》里妖怪的“性别化”外貌差异,其实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作者吴承恩在创作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审美观念以及故事叙事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独特风格。简单来说,这种设定是为了服务于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塑造,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对“美”与“恶”的理解。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