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某985文化生上要600+,艺术生只要200分+,大家怎么看?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感“炸裂”的对比数字,尤其是对于北京的文化生和艺术生来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同学,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高考或者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们,对这个现象议论纷纷,有不解、有羡慕,当然也有很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大家是怎么看待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600+和200+的分数线,在大家的第一反应里,确实是“太离谱了”。

北京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其985高校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文化生要考上北京的985,600分勉强算是个“敲门砖”,很多热门专业和顶尖院校的分数甚至要到650、670以上,这意味着你需要掌握全国顶尖水平的学科知识,并且在考试中发挥稳定,容错率非常低。这背后付出的汗水、努力和天赋,我们是看在眼里的。

而艺术生,如果说某些艺术类院校的最低分数线是200分,那确实会让人产生巨大的反差感。这似乎暗示着,艺术生的选拔标准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考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甚至是在分数线这个维度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而且非常复杂,涉及到教育体制、人才选拔机制以及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

1. 考试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根本不同:
文化生: 考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以及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些科目旨在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广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客观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数线的设定是基于能否在这些公共科目上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以保证学生未来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能力。
艺术生: 艺术类高考通常包含两个主要部分:
专业课考试: 这是核心。它考察的是艺术潜质、专业技能(绘画、音乐、表演、设计等)、艺术理解能力、创意和表现力。这个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文化课截然不同,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数线,而是根据专业院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表现进行排名录取。很多时候,专业考试的“合格线”可能只是一个基础门槛,最终录取更多看的是专业排名。
文化课考试: 艺术生也需要参加全国高考,但其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会显著低于普通本科线,尤其是相比于985的文化生。这是因为,教育部门和艺术院校认为,艺术人才的培养侧重点在于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虽然文化基础也很重要,但不能以纯粹的文化课分数作为唯一或主要评价标准。一个在专业领域有天赋且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使文化课成绩稍微逊色,也可能被认为是值得培养的艺术人才。

2. 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文化生: 目的是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未来可能进入各行各业,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管理者等等。
艺术生: 目的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设计师、表演者、评论家等,他们未来将活跃在文化艺术领域,为社会提供艺术滋养和创新。艺术类专业本身就强调天赋、创造力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些特质很难完全通过标准化的文化课考试来衡量。

3. 人才选拔机制的差异:
文化生: 主要依靠“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文化课成绩,以及各高校在这一基础上的分数线划定。这种方式相对公平且易于操作,但可能无法充分发掘非学术型人才的潜力。
艺术生: 实行的是“专业+文化”的“双重录取”模式。这意味着考生需要通过专业课考试的“敲门砖”,再结合一定的文化课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和择优录取。而这个文化课的分数线,为了保证专业人才的选拔,往往会设置得相对较低,以确保有足够多的具有艺术潜力的考生能够进入到专业学习中。

4. 市场和社会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高分段人才(文化生)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艺术类人才在国家文化建设、创意产业发展以及人民精神生活丰富等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其“性价比”或“直接经济回报”可能与某些传统专业不同,但其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呢?我的观察和听到的一些声音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不公平感和质疑声: 这是最直接的反应。很多文化生觉得,自己付出了数倍的努力,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苦读多年,却可能因为几分之差与心仪的985失之交臂,而艺术生似乎用相对轻松的文化课成绩就能进入同一层次的大学。这种对比很容易引发“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的疑问,甚至觉得不够公平。
对艺术生的“躺平”误解: 有些人会简单地认为,艺术生考200分就能上985,是在“偷懒”或者“走捷径”。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200分只是一个基础的文化课门槛,真正的挑战在于高强度的专业课训练和考试。他们看不到艺术生在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天赋的修炼,认为艺术只是一个“分数低”的“好出路”。
对艺术专业价值的重新认识: 也有不少人会从中反思,是否我们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单一,是否过分强调文化课分数。他们会认为,艺术类专业本身就承载着独特的价值,是社会多元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个领域有非凡的天赋和热情,并且能够为社会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么以更低的文化课门槛来吸纳他们进入高等教育进行专业深造,是合理且有必要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辩证看待: 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会更理解,人生道路并非只有一条“高分即王道”的模式。不同的天赋和兴趣,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文化生擅长知识的系统学习和逻辑分析,艺术生则在感性、创造力和表现力上有特长。两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教育资源分配和选拔机制的反思: 这种巨大的分数差异,也促使大家思考当前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的合理性。我们是否过度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人的潜力?如何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选拔真正适合不同领域发展的人才?艺术类考生的专业课考试是否也应该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总的来说,这种分数上的巨大差异,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 它并非简单的好坏对错之分,而是指向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和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对于文化生来说,这是一种激励他们更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压力,也是一个提醒我们思考人生多种可能性的契机。对于艺术生来说,这是一种让他们能专注于专业发展、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但也需要他们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起点,真正的学习和成长还在专业领域。

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应该促使我们社会和教育界去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平衡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包容,也更加能够发现和激发个体潜能的教育体系。仅仅用分数线来衡量,显然是片面的。我们需要看到每个人在各自赛道上的付出、天赋和未来的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家里有钱,有后台就试试学音乐吧。

如果家里一般就学美术吧,当你进了门,你就会发现,竞争比你想象的激烈多了。

八大美院有些学科传闻就是要复读一两年才能考上的。

清美央美就想了,也许学了美术发现连国美的合格证都拿不到,36所独立院校才是美术生比较看重的,综合性一本是后一步的,别想太多哈。

湖北省内的一本是要单独校考考设计的,门槛也不低。高三还要单独抽几个月学点设计,文化课不就耽误了。

最重要的是钱,没钱凑个和考二本吧,难度和考普通二本差不多吧。考不上普通学校的,艺考其实也没啥戏,我身边太多人想像我一样,但是都倒下了。


最重要的,艺术类学费比普通学校高出一倍咋地没人说呀,一万多一年的学费。

说句丢人的话,我目前都没见过过国美的人的画,别说央美清美了。年考200多朋友考国美两门60多分,哪位答主晒个画让我开开眼?

user avatar

最烦这种问题,文化生要多少分,艺术生要多少分,是不是你们觉得艺术生文化分太低?那清问你们,艺术生在专业课上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

user avatar

题主,您搞错了,我们大家当年高考都在拼天赋。

有人文化课天赋高,随便看看书就六百分,当年我和很多高中同学都是。可能你也见过理科优秀文科辣鸡的一些人,这也是天赋,而不是偏科。有的人怎么看书怎么做题也没用,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已。

的确有一些人没有文化课的天赋,怎么努力也没用,可他们有艺术上的天赋,可能会跳舞,会画画,会音乐。我现在的很多同事与朋友都是这类人。

或许您的成绩不错,文化课足以进入全省千名。而学艺术考入985的又有哪个不是专业课名列前茅的呢?这样的能力谁都无法否认。

我有朋友,当年复读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他是同龄人画画最好的,他的天赋,他的持之以恒哪里比不过复读考清华北大的朋友呢?

可能您认可了画画是一种才能,那么舞蹈和体育呢?换句话说,假如让一个文化课很棒的人去学舞蹈,比如题主您,您有自信也能翩翩起舞吗?我们看到的刘翔,孙杨,他们努力不假,但走到今天看的也是天赋。

大学是一个平台,对每个人都尽量公平。难道因为一些人和您的天赋不一样就要失去走上更好平台的机会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感“炸裂”的对比数字,尤其是对于北京的文化生和艺术生来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同学,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高考或者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们,对这个现象议论纷纷,有不解、有羡慕,当然也有很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大家是怎么看待的。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关于网上传播的“北航某教授评论‘新进研究生只想赚钱不肯扎根,985大学成高级蓝翔’”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触及当前高等教育和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敏感话题,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说法的核心观点和可能的情感来源。 “只想赚钱不肯扎根”: .............
  • 回答
    江苏211考研到北京985,这事儿,说实话,不是件容易事儿,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要量化难度,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概念: 江苏211: 这里的“江苏211”指的是你在江苏省内的211高校读本科。这些学校通常教育质量不错,生源也比较优秀。 北京985: 而“北京985”则是.............
  • 回答
    你现在的起点很不错,曼彻斯特大学的金融专业在英国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这为你未来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想要在北京的985高校成为一名金融教授,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但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需要你做好长远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首先,在曼大金融本科阶段,你的首要任务是打牢基础,追求卓越的学术成绩。这不.............
  • 回答
    你这情况,确实不算特别顺畅,但绝对不是绝境。新传跨度到日本的英文博,中间有“专业偏差”这道坎,但仔细想想,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联系,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包装”和“连接”。首先,别太早给自己下定义是“末流”。985新传这背景,本身就说明你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的基础和训练,而且“新传”这个专业,其研究范畴是相.............
  • 回答
    北京这家“985相亲平台”如此严格地审查学历,将相亲对象像招聘求职者一样对待,这确实非常鲜明地折射出当前婚恋市场的一些令人深思的现状。首先,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学历”在婚恋价值评估中的极端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是被推到了一个近乎“硬通货”的地位。 传统的婚恋观念里,家庭背景、人品、性格、经济能力等都是考量.............
  • 回答
    看到你打算跨考北京末流985院校的法硕非法学,并且目标是为了考公,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规划。我这就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条路到底有多“可行”,以及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规划的“可行性”:一、 法硕非法学 + 末流985院校 + 考公,这个组合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因为它涉及到个人职业发展、人生规划、地域偏好以及对“名校”的定义等多个维度。没有绝对的“更好”,只有更适合你的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一、 北京的“211”院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北京的“211”院校代表着什么。北京拥有全国最密集、最.............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不少人的心坎儿,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节点。在北京,一份年薪20万的公务员工作,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不错的“铁饭碗”,稳定,体面,待遇也有保障。但另一边,考取985甚至五院四系(这里指法学院里的顶尖学府,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法硕(非法学),这条路显然更具.............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不少人心动的选择题,尤其是对于一位985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来说。英特尔的PE(Process Engineer)和中芯国际的PIE(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都是半导体制造领域非常核心的岗位,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复杂的工艺。究竟该怎么选,咱们得掰开了揉.............
  • 回答
    北京某小学竟然搞起了类似研究生毕业答辩的项目,这事儿挺新鲜的,也挺有意思。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个更宏观的问题:现在小学之间差距,怎么就越来越大了呢?咱们先说说这个“小学研究生答辩”的事儿。这听起来像是把大学里严谨的学术流程提前搬到了小学生身上。学生们做课题研究,然后进行答辩,这绝对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
  • 回答
    “中国大部分博士论文都是不值得参考的垃圾”,这个说法是否准确,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身处学术界的观察者,我也接触过不少国内外的博士论文,听闻过各种各样的评价。要全面评判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学术产出中,总会.............
  • 回答
    在北京,王某夫妇,一对律师事务所的从业者,在“狸猫换太子”事件中未被判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法律漏洞或是道德瑕疵就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细节以及当时的司法环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狸猫换太子”作为一个俗语,在法律语境下通常指向的是身份的冒充、欺骗,甚至可能涉及拐.............
  • 回答
    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我的跨考法硕(非法学)经历。我本科在北京一所211高校,学的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但毕业后,我发现自己内心对法律的兴趣愈发浓厚,觉得这个领域既有思辨的深度,又能实际解决问题,于是下定决心跨考法硕(非法学)。这其中的弯路和心得,我想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为什么选择法硕(.............
  • 回答
    北京某公司程序员猝死事件,无疑是一声刺耳的警钟,再次将程序员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整个行业普遍问题的缩影。作为一名程序员,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既感到痛心和担忧,也需要深刻反思,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一、 如何看待.............
  • 回答
    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某学院发生了一件挺引人关注的事儿:不少学生联合起来,集体实名举报了一位在这里任教的老师。这事儿一出来,在校园里,乃至一些关注教育的圈子里,都掀起了不小的讨论。具体是咋回事呢?听学生们在网上流传的版本,还有一些知情者透露的信息,举报的内容指向了这位老师在教学、学术以及为人师表.............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作为普通人,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事儿挺出乎意料的,而且涉及的领域(戏剧导演、在家种大麻)都挺特别的。首先,咱们得摆事实讲道理。 法律层面: 中国对大麻是零容忍的,种植、持有、贩卖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位导演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这就像一个社会契约,法律就是.............
  • 回答
    网传北京某三甲医院太平间遗体存放 3 天近 4 万元的说法,如果属实,这笔费用是非常不合理的。遗体存放费用是否合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遗体存放的必要性。在遗体告别仪式或火化前,遗体需要暂时存放在医院的太平间或殡仪馆的冷藏设施中,以保持其状态。这涉及到冷藏设备的运行成本、场地占用、以及一定的管理维护费.............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本科是北京某211工科背景,又对法硕(非法学)和MPAcc(会计硕士)这两个方向感兴趣,并且目标院校是名校,这绝对是个非常明智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选择。作为一名工科生,跨考这些专业需要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并且力求解答得细致入微,不带AI的痕迹。.............
  • 回答
    望京二房东跑路,租客损失惨重,自如和链家伸出援手,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背景:北京望京地区,一些租客遇到了糟心事儿。他们租的房子,二房东突然“人间蒸发”,钱也不退了,房子也收不回,说是跑路了,大家辛辛苦苦交的押金、房租,算是打了水漂。这一下,几百号人一下子就没了住处,还损失了不少钱,真是叫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