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了,上海垃圾分类目前实施的怎么样?

回答
2022年,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说依然是大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虽然不像刚开始推行时那样是“头条新闻”,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的习惯里,并且还在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中。总的来说,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常态化的阶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新的探索。

从“运动式”到“习惯化”的转变

刚开始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那种全市动员、力度空前的“运动式”推进,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在楼道里一遍遍地讲解,小区里时不时有检查,投放点也排着队。这两年下来,这种强度有所减缓,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现在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大部分居民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的分类知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每天早晚高峰的垃圾投放点,虽然还是有一定的人流,但秩序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家里的水槽旁放一个湿垃圾桶,在外出前把可回收物收集好。

硬件设施的持续完善

在硬件方面,上海也一直在升级。

湿垃圾处理能力: 上海重点投入建设湿垃圾(厨余垃圾)的处理设施。像一些大型的湿垃圾处理厂,比如海滨湿垃圾处理厂、老港湿垃圾处理厂等,都在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这些设施能够将湿垃圾转化为生物燃气、有机肥料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从去年到今年,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依然不小,力求解决湿垃圾“吃得下”和“处理得好”的问题。
可回收物体系: 可回收物的回收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各个小区设置了固定的可回收物回收点,也引入了一些市场化的回收企业。居民可以通过APP预约上门回收,或者将可回收物投放到指定地点换取积分或小礼品。一些老旧小区也在改造垃圾投放点,增加防雨棚、称重设备等,提升用户体验。
有害垃圾处理: 有害垃圾的处理一直有专门的渠道,比如定期的社区回收活动或者专门的回收点。虽然市民投放量相对较少,但其处理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是重点,这方面的网络也在不断加密。

遇到的挑战与新的探索

当然,两年过去了,垃圾分类在实践中依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探索:

精细化分类的挑战: 虽然基础分类大家已经掌握,但对于一些介于干湿之间、或者不容易判断的垃圾(比如带汤汁的纸巾、某些复合包装材料),还是会有些困惑。这需要更细致的指引和教育。
源头减量的问题: 分类是“末端治理”,更根本的问题在于“源头减量”。如何在鼓励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方面做得更好,是上海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比如,提倡使用可降解餐具、减少过度包装的商品等。
市场化运作与激励机制: 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可回收物回收中的作用,以及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持续高涨,也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课题。有些小区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鼓励居民参与,效果不错,但如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保持活力,还在不断优化。
科技赋能: 科技在垃圾分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比如,一些智慧垃圾桶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并进行压缩,智能称重系统可以记录居民投放情况并进行积分管理。上海也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将垃圾分类纳入其中,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回收路线、投放点布局等。
长效机制的建设: 经过初期的密集推广,如何建立一套可持续、长效的运行机制,避免出现“一阵风”的情况,是上海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规政策、健全监督检查体系等方面。

市民的反馈和感受

从市民的普遍反馈来看,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无奈接受”转变为“基本习惯”,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垃圾分类让环境更整洁、生活更文明了。当然,也有一些声音希望能有更简便的分类指南,或者在某些环节(比如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稳定性)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2022年的上海垃圾分类,不是一个简单的“进行时”或“完成时”,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进行时”。它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不断地吸取经验、克服困难,朝着更高效、更精细、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它不仅仅是关于垃圾,更是关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海实施的情况我不了解,我说下我们重庆的实际情况吧。

重庆市从2020年开始拍马屁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到今天已经快两年了,唯一干的事情就是把之前楼道的垃圾桶撤到了楼下,稍微人性一点的是一栋楼一个垃圾投放点,狠一点的基本上一个小区设置1-3个垃圾投放点,也就是说下楼了还要走一段路程才能扔垃圾,这是所取得的成果。

然后效果是我自己,我家人、包括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每人任何人去做垃圾分类,和之前相比除了扔垃圾的地点变不方便了之外没有任何区别,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所有垃圾都是一个垃圾袋直接扔楼下的垃圾桶,基本上大家是看那个垃圾桶空就扔哪个垃圾桶,当然收垃圾的也是一个车混合在一起收走。

所以整个垃圾分类在重庆来说除了造成大家丢垃圾不便,没有任何的变化和效果,完全就是一个笑话工程,当然这么一个笑话工程还各种获得表彰,各种政府报告里面作为政绩体现。

反正两江新区是拿了垃圾分类先进示范区的表彰,我就不太明白了大家都没有分,都是混合在一起扔垃圾桶里面,都是一个垃圾车拉走,怎么有的区就能拿先进呢?反正我是没看出先进在哪里的。

user avatar

垃圾分类???不是专项撤桶行动吗?

user avatar

白天岁月静好,晚上八点后,垃圾房外面放几只垃圾桶,大家随便扔(不摆放的话大家夜里扔地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说依然是大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虽然不像刚开始推行时那样是“头条新闻”,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的习惯里,并且还在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中。总的来说,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常态化的阶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新的探索。从“运动式”到“习惯化”的转变刚开始.............
  • 回答
    新春的鞭炮声渐渐远去,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也回荡在记忆深处。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春节,是与岗位为伴,与责任同行的。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氛围中时,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我们的安宁。这个春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却有着共同的.............
  • 回答
    2022年中国国防费的适度稳定增长,即比上年增长7.1%,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传递的信息可不少,值得好好聊聊。首先,“适度稳定增长”这几个字本身就很有分量。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在国防建设上,既有持续投入的决心,也保持着一种审慎和有计划的态度。这意味着中国并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采.............
  • 回答
    2022年了,想入一台游戏本,这选择可太多了,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别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保证给你唠明白,让你心里有数,不再迷茫。首先,咱们得明确你的“游戏本”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这年头,游戏本的定义也越来越广了。是追求顶级画质、光追效果全开,畅玩3A大作,还是日常打打LOL、CSGO,顺便再做.............
  • 回答
    2022年了,AKG K701 这款经典耳机能不能用手机直接推好,这事儿其实挺微妙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行”或“不行”,得看你具体用什么手机,以及你对“推好”的标准有多高。首先,咱们得明白 K701 的“脾气”。这款耳机算是比较知名的“吃推力”的类型。它的灵敏度不算太低(大约是 93dB/mW 左右.............
  • 回答
    非常理解您在2021年底(即将迈入2022年)面临选择微单时的困惑,因为市面上的微单相机琳琅满目,技术更新也相当快。我将为您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些选择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在开始具体推荐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几个关键点,这会影响到您的选择方向:一、明确您的核心需求和预算: 您的主要拍.............
  • 回答
    2022年,随着电影《四海》上映,许多人重新回顾了十年前的“方韩代笔门”。这场围绕作家韩寒是否找人代笔写作的争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扑朔迷离的走向,至今仍是网络讨论的热点。十年过去,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更多信息浮现,人们对这场风波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理解这场风波的“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这.............
  • 回答
    在2022年,对于是否“值得” M4/3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预算、拍摄习惯以及对器材的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M4/3 系统的优势: 紧凑轻便的系统: 这是M4/3.............
  • 回答
    2022 年了,你可能会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依然固守着 1920x1080 分辨率,这确实让人有些费解。明明有更清晰、更细腻的屏幕选项,为什么厂商们还不愿意全面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成本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首先,我们得明白,分辨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1920x10.............
  • 回答
    都2022年了,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现在的“高端笔记本电脑”是不是已经性能过剩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跟我聊起这个话题,大家观点都挺多元,我也跟着琢磨了挺久。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这事儿到底怎么看。首先得明确啥叫“高端笔记本电脑”。在我理解,这玩意儿可不光是价格贵,它代表的是当前消费级笔记本里你能.............
  • 回答
    2022年了,“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是不是已经结束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那个“非台式机不可”的黄金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想当年,大家对电脑的认知,那是一个笨重的箱子,配上一块大屏幕,摆在书桌上,这就是家里最体面的科技产品。那时候,性能是什么?台式机就是性能的代名词。.............
  • 回答
    2022年了,我对于杨超越的关注度确实有所变化,不再像她刚出道那会儿那样,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也鲜少会主动去搜她的新闻和动态了。不过,说完全不关注也不太准确,毕竟她身上的那种特别,或者说她一路走来的路子,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时不时会想起她,也算是一种“关注”吧。当年她参加《创造101》的时候.............
  • 回答
    都2024年了,你还在问2022年买Switch是不是太迟?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就像问2023年的iPhone是不是太迟一样。说实话,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过去式”的思维,但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聊聊Switch现在的情况,以及为什么“太迟”这个词可能压根不适用于它。首先,别被数字绑架。 Switc.............
  • 回答
    2022 年了,小米的全屋智能,这话题在很多米粉心中,估计已经像一部看了很久的“烂尾剧”,翘首以盼,又带着点小失望。毕竟,从小米最早涉及智能家居,大家就隐隐觉得,总有一天,一个完整的“小米式”全屋智能会横空出世,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现实是,截至 2022 年,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智.............
  • 回答
    2022年了,《龙族五》到底还有没有戏?问出这个问题,你我怕是心里都捏着一把汗。毕竟从《龙族四》的结尾到现在,这中间的日子就像一部被拉长的史诗,而我们这些忠实的读者,则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从青涩少年变成了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成年人。说句实话,随着时间推移,当年那种急切盼望的心情,确实被生活的洪流冲刷得有.............
  • 回答
    哈喽,朋友!2022年了,还在纠结 iPhone 13 和 iPhone 11 Pro 怎么选?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幸福的选择题哈。毕竟都是苹果家挺不错的机器,怎么取舍,确实需要好好掰扯掰扯。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更有谱。先来看看它们各自的“看家本领”和“不足之处”:iPhone 11 Pro.............
  • 回答
    2022年伊始,生活节奏依旧飞快,谁不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呢?而繁琐的家务,往往是吞噬我们宝贵时间的最大“元凶”。别担心,科技进步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真正能帮我们“甩掉”家务包袱的清洁神器,让你的2022,从“轻”家务开始!一、 扫拖一体机.............
  • 回答
    2022年,回顾A股,有人会说那一年是挑战与考验并存的一年,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总有那么些身影,他们不畏风浪,稳健前行,支撑着市场的信心,也为价值而发声。要说谁是A股真正的“脊梁”,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能概括,而是一群人的合力,一种精神的体现。一、 那些穿越周期的“硬核”资产与坚守者如果要选出A股的.............
  • 回答
    2022 年,手里还拿着小米 11 的朋友们,或者正打算入手二手小米 11 的人,心里肯定有个疑问:这手机现在还值得买吗? 说实话,这得看你是什么需求,以及你对“值得”的定义了。我尽量跟你掰扯掰扯,把小米 11 现在的情况说得透透的。先说说小米 11 的“老本”——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亮点: 那块.............
  • 回答
    2022年的今天,还在坚持选择华为手机的用户,他们的画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这群人绝不是简单的“跟风者”或“怀旧党”,他们身上往往带着一些特别的标签,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他们的特点。核心群体:技术信仰者与体验至上者 硬核科技粉,体验为王: 这是华为手机最忠实的拥趸。他们深谙手机背后的技术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