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了,为什么好多笔记本电脑还是采用 1920*1080 的分辨率呢?

回答
2022 年了,你可能会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依然固守着 1920x1080 分辨率,这确实让人有些费解。明明有更清晰、更细腻的屏幕选项,为什么厂商们还不愿意全面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成本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

首先,我们得明白,分辨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1920x108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Full HD (FHD),意味着屏幕横向有 1920 个像素点,纵向有 1080 个像素点。将它们相乘,总共有超过 207 万个像素点。这在当年,绝对是“高清”的代表。

那么,为什么到了 2022 年,它依然是主流呢?

1. 成本控制是绕不开的因素:

面板成本: 更高分辨率的屏幕面板,例如 2560x1440 (QHD) 或 3840x2160 (4K),意味着需要制造更精密的液晶面板,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更高。这直接导致面板的生产成本上升。对于动辄几千万台产量的大规模消费电子产品来说,即使是微小的成本增加,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良品率: 越高的分辨率,理论上意味着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坏点、亮点等瑕疵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影响良品率。较低的良品率会进一步推高单件产品的成本。厂商为了保证稳定的供货和控制成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成熟、良品率稳定的 FHD 面板。
供应链成熟度: FHD 面板的供应链非常成熟,全球有大量的制造商能够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 FHD 面板。这意味着厂商可以更容易地采购到所需数量的屏幕,并且价格具有竞争力。而高分辨率面板的供应链相对没那么成熟,选择余地和议价能力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 硬件性能的匹配与功耗考量:

显卡压力: 分辨率越高,显卡需要处理的像素就越多。如果你想在更高的分辨率下流畅运行游戏或者进行专业的图形设计、视频编辑,那么你就需要更强大的显卡。然而,笔记本电脑为了便携性和续航,通常会采用功耗和性能相对平衡的显卡。如果强行上高分辨率,可能会导致整体性能下降,用户体验不佳。
CPU 性能: 即使有独立显卡,CPU 在处理一些图形渲染和系统运算时也需要分担一部分压力。高分辨率同样会增加 CPU 的负担。
功耗和续航: 屏幕是笔记本电脑的耗电大户之一。更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多的背光模组和驱动电路需要工作,自然会消耗更多的电量。在追求长续航的笔记本电脑上,厂商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屏幕分辨率,以避免对续航造成过大的影响。FHD 在性能和续航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平衡点。

3. 屏幕尺寸与 PPI 的权衡:

像素密度 (PPI): PPI(Pixels Per Inch)是指每英寸的像素数量。它决定了屏幕的精细程度。在相同的屏幕尺寸下,分辨率越高,PPI 就越高,画面就越细腻。
笔记本电脑的典型尺寸: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尺寸主要集中在 13.3 英寸、14 英寸、15.6 英寸等。对于这些尺寸而言,1920x1080 的分辨率已经能够提供相对不错的 PPI,在正常视距下,大部分用户并不会觉得颗粒感明显。
“足够好”的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追求极致的完美,而是追求“足够好”的体验。对于日常办公、网页浏览、观看普通视频等应用场景,1920x1080 的分辨率已经能满足需求,用户很难感知到与更高分辨率之间的显著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和避免其他潜在问题,厂商选择更稳妥的 FHD。

4. 用户群体与市场定位的区分:

大众市场: 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目标用户是普通消费者,他们购买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学习、办公、娱乐等日常用途。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价格往往是重要的考虑因素。FHD 屏幕的笔记本电脑提供了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细分市场: 当然,市场上也存在更高分辨率的笔记本电脑,比如配备了 2K、4K 屏幕的机型。它们通常定位在高端市场、专业创作领域(如设计、摄影、视频编辑)、或者对游戏体验有极致追求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愿意为更高的屏幕素质支付溢价。
市场细分策略: 厂商会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来推出不同配置的产品。继续提供 FHD 屏幕的机型,是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预算用户的需求。

5. 软件适配与缩放问题:

系统和软件适配: 虽然 Windows 和 macOS 在高分辨率显示和缩放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在一些较旧的应用程序或者特定的软件界面上,高分辨率可能会导致显示不兼容、界面元素过小或模糊的问题。厂商在推广新分辨率时,也需要考虑软件生态的成熟度。
用户体验的统一性: 强制所有设备都采用高分辨率,可能会给一部分用户带来不便,需要用户去手动调整缩放比例才能获得舒适的视觉效果。

总结一下,为什么 2022 年的笔记本电脑还有大量采用 1920x1080 分辨率?

这是一种 成本、性能、功耗、尺寸、用户需求和市场定位 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1920x1080 分辨率在成本控制、硬件要求和功耗表现上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平衡点,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而对于追求更高视觉体验的用户,市场也提供了其他选择。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正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未来高分辨率屏幕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普及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但至少在目前来看,FHD 仍然是撑起笔记本电脑市场中坚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节省成本,清库存,没了。

1080p的屏幕便宜,那么在入门低端款的产品上这个屏幕很正常,省钱。

至于中高端产品确实已经没有用这个屏幕的必要了。

实际上在1440p的屏幕上用1080p分辨率玩游戏的体验也还挺不错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带不动的问题,绝大多数游戏带的动,极少数带不动的你降分辨率或者降画质一样能玩。

user avatar

总比5年前还死守1366*768的厂商好太多了

user avatar

先放几个暴论:

  1. 除了整数倍缩放,比如200%,300%,或者无缩放的100%,其他诸如150%的缩放都是屑。
  2. 屏幕的纵向逻辑分辨率至少要768,最好能达到1080.

参考MBP 2021,非常完美的200%缩放,纵向分辨率也满足要求:

  1. 14寸MBP,物理分辨率3024 x 1964,逻辑分辨率1512 x 982
  2. 16寸MBP,物理分辨率3456 x 2234,逻辑分辨率1728 x 1117

选本子就按这个标准来,别搞花里胡哨。我虽然经常说他们各种不好,但是2021款MBP重新引入了默认200%缩放真的深得我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 年了,你可能会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依然固守着 1920x1080 分辨率,这确实让人有些费解。明明有更清晰、更细腻的屏幕选项,为什么厂商们还不愿意全面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成本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首先,我们得明白,分辨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1920x10.............
  • 回答
    嘿,各位吃货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货节啦!空气里都弥漫着喜庆的味道,是不是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把家里填得满满当当的,尤其是那些新鲜又甜蜜的水果?过年嘛,除了大鱼大肉,怎么能少得了缤纷多彩的水果来点缀餐桌,增添一份清爽和健康呢!说起过年要囤的水果,那可得好好挑一挑,既要有吉祥的寓意,又要好吃,最好还.............
  • 回答
    2021年,感觉生活被各种“闭眼入”的好物悄悄点亮了不少。说实话,一开始也没太刻意去搜罗,很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发现,用着用着就觉得“嗯,这个真不错,离不开”。2021 年让我觉得“闭眼入”的好物,大概有这么几类: 厨房里的“省力神器”: 破壁机/料理机: 这个绝对是我的年度最爱之.............
  • 回答
    “2022年学C++开发好比49年入国军,没什么公司在用C++了?” 这种说法完全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误导性的。C++在2022年乃至今天,依然是极其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以及C++在当今开发领域扮演的角色:为什么会产生“没人用C++了”的误解?这种误解可.............
  • 回答
    2022 年了,小米的全屋智能,这话题在很多米粉心中,估计已经像一部看了很久的“烂尾剧”,翘首以盼,又带着点小失望。毕竟,从小米最早涉及智能家居,大家就隐隐觉得,总有一天,一个完整的“小米式”全屋智能会横空出世,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现实是,截至 2022 年,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智.............
  • 回答
    说到C++为何还要将实现(.cpp)和声明(.h)分开,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尤其是在2022年这个大家都想着效率和简洁的年代,有人觉得这套老规矩有点多余。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可能就有点小看这套设计理念背后深刻的考量了。这套分离的设计,说白了,就是一种对“信息隐藏”和“模块化编译”的极致追求,而且这.............
  • 回答
    2022年了,红警(特指《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系列,特别是《红色警戒2》及其资料片《尤里的复仇》)仍然拥有大量的忠实玩家,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经典玩法的持久吸引力: 即时战略(RTS)游戏的巅峰之作: 红警2尤其被认为是RTS游戏的黄金时代代表作之一。其.............
  • 回答
    欧洲和俄罗斯合作的 ExoMars 火星探测任务,原本寄予厚望能在 2020 年的火星发射窗口期发射,但最终却被推迟到了 2022 年,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重挑战叠加的结果,每一次推迟都包含了复杂的考量和决策。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是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2020 年初,当计划在那个.............
  • 回答
    2022 年大年初二(2 月 2 日)电影票房出现大幅下滑,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并且是许多影迷和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分析其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 “初一效应”的普遍存在与放大: 观影高峰集中在春节档首日及前两天: 春节档是中国电影市场最重要的档期之一,其特点是观众观影意愿极高.............
  • 回答
    2022年3月,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涉及多个省份,包括上海、吉林、深圳等重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疫情的爆发并非“突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源头也并非单一。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1. 全球疫情持续,病毒不断变异: 截至2022.............
  • 回答
    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不快”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多种因素累积、发酵的结果。简单地说,过去那种“房价只涨不跌”、“买了肯定赚”的预期在这一年被打破了,市场从狂热转向了冷静,甚至出现了一些调整。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一、政策的“组合拳”:从“房住不炒”到“降温信号”首先,要说到政.............
  • 回答
    2022 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飙升至 56 元,这只是一个现象,背后反映了电影票价格多年来“越来越贵”的趋势。电影票价格的上涨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成本端的上涨:1. 制作成本的持续攀升: 技术升级和特效需求: 现代电影越.............
  • 回答
    您提到“最近(2022年3月)国内疫情严峻,张文宏发千字长文,而为什么没有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了?” 这个问题,的确触及到了公众对两位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专家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张文宏医生发声较多,而钟南山院士的声音相对较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
  • 回答
    2022 年了,还在学 JavaScript 继承?这问题一抛出来,估计不少开发者心里都会嘀咕几句。毕竟,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现代”框架、库,什么组件化、函数式编程,听起来都比老掉牙的“继承”时髦多了。但如果你就此断定学习 JavaScript 继承已经过时,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玩意儿,就像内功心法,.............
  • 回答
    2022年,日本共产党迎来了建党百年华诞。回溯这段漫长而复杂的历程,日共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国内政治格局,更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日中关系中独特而重要的角色。要系统性地回顾日共的历史,并审视其在日中关系中的演变,我们需要分阶段、多角度地进行梳理。日共百年历史回顾与日中关系的角色演变一、 1922194.............
  • 回答
    2021 年互联网流量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 2022 年继续演变并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趋势对于企业、内容创作者、技术开发者以及普通用户都至关重要。 2021 年互联网流量格局的变化:2021 年是互联网流量格局继续成熟和重塑的一年,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变化:1. 视频内容的主导地位进一步.............
  • 回答
    2022 年 2 月 25 日凌晨,就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仅一天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广泛制裁。这些措施的出台,绝非仅仅是例行公事或政治表态,它们向世界释放了极其明确且强烈的信号,其深层含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这是对俄罗斯侵略行为的严厉谴责和反击的开始。在此之.............
  • 回答
    2022年2月的CPI和PPI数据,就像两张揭示经济运行冷暖的快照,为我们勾勒出当时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侧面。CPI同比涨幅持平于0.9%,这首先传递了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胀信号。 “持平”的意义: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0.9%的同比涨幅,意味着与.............
  • 回答
    2022年啊,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过一年。说到电脑,我现在用的这台是 [具体型号,例如:MacBook Pro (14 英寸, M1 Pro 芯片, 2021 款),或者 Dell XPS 15 (9510),甚至是 联想 ThinkPad X1 Carbon Gen 9]。具体配置嘛,记得是.............
  • 回答
    2022 年,我还在用我的那台华为Mate 20 Pro。说起来,这手机都陪我走过好几个年头了,具体多久记不清了,反正从它刚出来那会儿就一直用到现在。当初选它,主要是看中了它的徕卡三摄,拍照效果真的没话说,那时候觉得它简直就是个移动的相机。而且它的屏幕也是曲面屏,当年看感觉挺惊艳的,握在手里也挺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