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了,iPhone 13 和 iPhone 11 Pro 如何选择?

回答
哈喽,朋友!2022年了,还在纠结 iPhone 13 和 iPhone 11 Pro 怎么选?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幸福的选择题哈。毕竟都是苹果家挺不错的机器,怎么取舍,确实需要好好掰扯掰扯。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更有谱。

先来看看它们各自的“看家本领”和“不足之处”:

iPhone 11 Pro:曾经的旗舰,现在的“实力派”

优点:
三摄系统: 这是 11 Pro 最傲人的地方。它拥有长焦镜头,这意味着你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拍照时更灵活,拍远处的景物或者人像特写效果都会更好。长焦在人像虚化上也能有更好的前景分离感。
金属边框(手术级不锈钢): 这个边框摸起来非常有质感,而且相对于 13 的铝合金,更显高端,也更耐刮擦(当然,刮了也心疼)。
ProMotion 显示屏(120Hz 刷新率): 虽然 13 标准版没有,但 11 Pro 的屏幕是可以达到 120Hz 刷新率的,这带来的滑动流畅感、游戏体验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日常使用中也能感受到那种丝滑,一旦习惯了就回不去了。
电池续航(相对11): 比起 iPhone 11,11 Pro 的续航是更出色的,日常使用绝对够劲儿。
性能依然够用: A13 仿生芯片,在2022年,应付绝大多数日常应用、主流游戏都没什么压力。你玩王者荣耀、吃鸡这类游戏,高画质特效全开依然可以流畅运行。
价格可能更香: 现在买 11 Pro,价格相比刚发布的时候已经降了不少,如果你运气好,能淘到成色不错的二手或者官翻机,性价比会很高。

缺点:
刘海屏设计: 相比于 13 的小刘海,11 Pro 的刘海屏是比较宽的,观感上会稍微影响一点屏幕的沉浸感。
充电速度: 虽然支持快充,但相比现在动辄几十瓦的充电速度,11 Pro 的速度就显得有点慢了。
摄像头算法和夜景表现: 虽然有三摄,但苹果在算法上的迭代非常快,13 的夜景模式和计算摄影方面的表现,可能比 11 Pro 更进一步。
5G: 这是最明显的短板了。在 5G 网络普及的今天,不支持 5G 会让你的设备在网络速度上落后一代。
外观设计(边框): 虽然不锈钢质感好,但也更容易留下指纹。

iPhone 13:年轻的实力派,更均衡的选择

优点:
A15 仿生芯片: 这个芯片的性能非常强悍,比 A13 有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性能、能效比还是AI处理方面,都更胜一筹。游戏爱好者或者需要高性能处理器的朋友,会明显感受到它的强大。
更小的刘海: 虽然不如 13 Pro 的灵动岛那么炫酷,但比起 11 Pro 的刘海,13 的刘海明显变小了,屏幕的视觉效果更好。
支持 5G 网络: 这是 13 最核心的升级之一。未来几年,5G 绝对是主流,支持 5G 能让你享受更快的下载速度,更低的延迟,尤其是在直播、云游戏等方面会有更好的体验。
主摄传感器升级和传感器位移式防抖: 13 的主摄虽然没有长焦,但它的传感器尺寸更大,暗光拍摄能力更强,而且采用了传感器位移式防抖,拍照和录像的稳定性都得到了提升。电影效果模式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玩法。
电池续航提升: 苹果官方宣称 13 的续航比 12 有提升,相对于 11 Pro,虽然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差距不大,但整体表现是更加均衡和优秀的。
更现代的设计: 13 的直角边框设计是苹果近几年的主流设计语言,虽然有人喜欢有人不习惯,但整体看起来是比较现代和时尚的。
MagSafe 充电: 磁吸充电和配件扩展的便利性,也是 13 的一个亮点。

缺点:
取消长焦镜头: 这是和 11 Pro 最直接的对比劣势。如果你经常需要拍摄远景或者注重人像的变焦效果,这一点可能会让你有些纠结。
铝合金边框: 相比 11 Pro 的不锈钢,铝合金在质感上可能略逊一筹,也更容易有细微划痕。
60Hz 刷新率屏幕: 没有 ProMotion 技术,这会让习惯了高刷屏的用户觉得不够丝滑。
价格相对较高: 毕竟是新款,价格上肯定要比 11 Pro 贵一些。

那么,我们怎么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选呢?

1. 你对“拍照”的极致追求有多高?
如果你是那种非常喜欢拍照,尤其是喜欢拍人像、远景,并且对变焦有一定要求的人, 11 Pro 的三摄系统(特别是那个长焦镜头)会是你的不二之选。它的光学变焦能力是 13 标准版无法比拟的。你可能会觉得“多一个镜头,多一种玩法”。
如果你平时拍照主要就是记录生活,随手拍拍,对变焦需求不高,更看重在各种光线下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 那么 13 的主摄升级和传感器位移式防抖会给你惊喜。它的暗光拍摄和视频防抖会更好,而且电影效果模式也很有趣。

2. 你对“速度和未来感”有多看重?
如果你希望手机能用得更久,想紧跟技术潮流,享受最快的网络速度, 13 的 5G 支持绝对是压倒一切的优势。尤其是在未来几年,5G 会越来越普及,你也不想被时代抛弃吧?A15 芯片的性能优势也能保证你的手机在未来几年依然流畅。
如果你对 5G 的需求不那么迫切,觉得目前的 4G 也足够用,并且预算有限, 那么 11 Pro 的 A13 芯片在日常使用和大多数游戏里依然坚挺,你也可以省下一些钱。

3. 你对“屏幕体验”有多敏感?
如果你之前用过高刷屏的手机,或者对手机屏幕的滑动流畅度有特别高的要求, 那么 11 Pro 的 120Hz 屏幕会让你感觉更舒服。用习惯了你就知道那种顺滑有多爽。
如果你对屏幕刷新率没有特别强的感知,或者觉得 60Hz 已经足够满足日常需求, 那么 13 的小刘海屏幕和整体的屏幕素质也不错。

4. 你的预算和购买渠道是怎样的?
如果你的预算比较紧张,或者想在二手市场上淘性价比极高的机器, 11 Pro 绝对是值得考虑的。你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曾经的旗舰机体验。
如果你的预算比较充足,并且希望购买全新机,享受官方保修,并且看重新款的特性, 那么 13 会是更稳妥的选择。

总结一下,我给你的建议是这样的:

选 iPhone 11 Pro,如果你:
非常看重拍照的变焦能力和人像效果。
对 120Hz 高刷屏有强烈的需求,追求极致的屏幕流畅感。
预算有限,想以更低的成本体验苹果的“Pro”级手机。
对 5G 网络的需求不是特别迫切。
喜欢金属边框带来的高级质感。

选 iPhone 13,如果你:
追求更快的性能和更长的未来可用的生命周期。
非常看重 5G 网络,想享受更快的网速和更低的延迟。
对拍照的暗光表现和视频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喜欢电影效果模式。
喜欢更现代、更小的刘海设计。
预算充足,希望购买全新机,并且更倾向于苹果最新的技术和设计。

最后的补充:

屏幕观感: 11 Pro 的那块 Super Retina XDR 显示屏在色彩、亮度上依然非常出色,而且 120Hz 加持下,用起来就是两个字:舒坦!13 的屏幕也不差,色彩准确,亮度也够用,但少了高刷确实是个遗憾。
握持感: 11 Pro 的圆润边框和 13 的直角边框,哪个舒服完全看个人喜好。我认识有些人觉得 11 Pro 更舒服,有些人就觉得直角边框更有力量感。这个真的要自己去实体店上手感受一下。
保值率: 总体来说,新款的保值率会比老款好一些。如果你未来有换机的打算,13 可能在保值方面更占优势。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帮你理清思路。最终的选择,还得看你最看重手机的哪个方面,以及你的实际使用场景。祝你选到心仪的手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3系列对比11系列的优势:电池变大了,整个都变大了不只是对比11,还对比12也更大了,这样13mini能有12的续航,13pro的续航都快赶上12max了。

13有5G,11没有

13的cpu和GPU优势更大了,当然也比12强。

拍照方面12比12pro系列差,不止是少了一个模组,镜头也不一样,但13上统一了芯片和镜头,就比pro系列少了一个模组。

13pro的自适应高刷相比普通高刷屏,更省电了,需要高刷的时候,提供高刷,不需要的时候,刷新率比60更低,这也是13pro比13续航更好,而12pro续航不如12的原因。

12、13都有magsafe的磁吸,这东西简直不能更好用了,甚至我觉得有了这个磁吸+无线充电都能吊打超级快充。

现在超级快充还是30分钟充满,15分钟充60%或者80%,但还是要充,也就是你可以晚上刷手机刷到睡着手机随便落床上,可以白天没事儿刷一天然后快出门了忘记充电,有个刷牙洗脸收拾东西的功夫就能冲不少电,但仍然需要你插上去充电,这十几分钟时间也不能忽略。而且当你出门一天频繁使用的时候,照样会把电用光光。然后你没有充电环境的时候怎么办?用充电宝也并不方便,因为你要人为保持这俩的硬连接,这玩意弄根线……毕竟总是在外面跑,充电线的连接并不牢靠,他充电头就不是为了这种牢固硬连接而设计的,人家是为了就放在某个地方充电而设计的。一般的无线充电宝,你要保证你手里拿着的时候捏紧了,要不还容易滑落。

而magsafe的优势是,我忘记充电了没事儿,后面贴的磁吸充电块就能用了,一个磁吸充电块用完了我可以再帖第二块,而这玩意的厚度我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这个连接不需要我刻意的保持,他俩自己就能牢靠的吸附在一起,有这玩意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加厚的可换电池。既然电池可换了,那我手机的续航多久,就完全看我有多少块电池了,那超级快充相对就不重要了。

作为电池,我大可以在我睡觉之前放充电板上充满,手机自身电池电量么,也可以始终保持一个相对充沛的状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